「中國在走出新冠危機方面已明顯領先於西方國家」

2021-02-16 參考消息

據德國《經濟周刊》網站2月12日報導,根據德國慕尼黑經濟研究所的數據,中國在2020年這個新冠疫情之年擴大了自己作為出口世界冠軍的地位。慕尼黑經濟研究所專家克裡斯蒂安·格裡梅12日對路透社說,去年中國在世界貨物貿易市場上的份額增加了1.5個百分點,達到14.5%,而美國的份額則下降約0.5個百分點至8.5%,德國下降0.1個百分點至8%。

在談到中國的世界貿易地位越來越重要時,格裡梅說:「中國在走出新冠危機方面已明顯領先於西方國家。此外,該國生產了許多在危機期間特別需要的商品——從口罩等防護品到筆記本電腦等居家辦公輔助設備。」

鑑於德國在世界市場的份額基本保持穩定,格裡梅指出,在西方各工業國中,德國的表現相對好一些。他說:「德國製造業也因為中國對機械和車輛等貨物的訂單增加而受益。」

英國、法國和日本等國家則不得不接受在世界市場份額中遭受更大損失的狀況。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德國出口同比下降9.3%,降至1.2萬億歐元,原因是新冠危機導致多數重要經貿夥伴出現了自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衰退。

詹森自誇

俄羅斯航天員拜年,確實用心了

外媒:美國對總統追責程序存嚴重缺陷

一年多來,美國油價首超每桶60美元

微信編輯 | 唐立辛

微信審核 | 丁揚

相關焦點

  • 頂級智庫IRIS所長:新冠疫情危機標誌著西方統治世界的終結
    法國媒體集團BFMTV-RMC報導,2019年底暴發的新冠疫情對未來世界格局可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國際和戰略關係研究所(IRIS,《全球智庫報告2019》排名第三——編者注)所長、《2019新冠疫情的地緣政治》一書的作者帕斯卡爾·博尼法斯在參加BFMTV-RMC電視欄目時表示,新冠疫情引發了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對已經身陷困境的西方主導世界模式走向終結極具象徵意義。
  • 西方國家效仿亞洲國際開始強調政府干預新冠疫情
    西方國家正以亞洲競爭對手為師,放棄幾十年來主導其經濟思維的自由市場學說,加強政府對商業活動的控制。這種轉變反映出西方國家的一種深刻焦慮∶面對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國有企業的競爭,西方還能否保持自己的生活水平與技術優勢。新冠疫情更是加快了這種轉變。
  • 全球應對新冠病毒大考,彰顯國家綜合實力,西方遭遇滑鐵盧
    2020年春節,中國武漢封城,經歷兩個月嚴防死守,中國順利過關,經濟恢復增長。到年底,聖誕節來臨,歐洲還在封城。病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猖獗。  12月21日,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781萬例,死亡病例增至32萬例。
  • 肯亞主流媒體:西方國家的虛偽將阻礙非洲從新冠危機中復甦
    肯亞《星報》1月5日刊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目前面市的新冠疫苗所需的冷鏈物流條件讓非洲大陸難以企及,批判西方國家搶購併囤積疫苗,不考慮非洲等不發達地區的需求。
  • 新冠病毒危機與中國應對:替代美國為首的新自由主義秩序是可能的
    當前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新自由主義盛行的歐美等西方國家應對疫情的無力與社會主義中國對病毒蔓延的高效遏制形成鮮明對比,再次使得新自由主義的弊病在全世界充分展現出來。本文作者阿吉特·辛格(Ajit Singh)於2020年3月30日在美國左翼評論網站「每月評論在線」上發表此文,提出冠狀病毒大流行使得替代以美國為首的新自由主義秩序成為可能。
  • 面對全球公共衛生危機,西方國家果真要站在全人類的對立面?
    而中國早在此前就公開表態稱,中國會將研發出來的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所以,巴基斯坦、埃及、烏克蘭等國,現如今都在排隊訂購中國新冠疫苗。 然而,那些對於中國心存嫉妒的西方國家卻又開始就疫苗問題向中國發起抹黑與污衊。而在西方各國的污衊中,總少不了「中國利用疫苗搞外交」的說辭。
  • 尼爾·安德森:西方民主國家正陷入制度性危機
    2050年,義大利、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泰國已不在前20名經濟體之列,而將由奈及利亞(第14名)、埃及(第15名)、巴基斯坦(第16名)、菲律賓(第19名)和越南(第20名)取代。這樣的經濟趨勢表明,世界的重心將從歐洲-大西洋地區轉移到亞太地區,新興國家(如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及墨西哥)對國際格局的影響力明顯增強。
  • 菲律賓總統再次求助:西方國家只在乎錢,還是中國好!
    作者:年負自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以來,疫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9月14日晚,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講話時又一次表示,菲律賓將會優先選擇中國和俄羅斯研發的疫苗。中國在研發疫苗方面一直世界領先,並且以科學和安全為優先,且加強國際合作。
  • 性惡論者人性之惡大暴露:某些西方國家在新冠疫情中的惡劣表現
    【本文為作者李建宏向察網的投稿】自武漢爆發新冠肺炎以來,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向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表達了真摯的同情與支持。此時此刻,平時將人權的口號喊得震天響的某些西方國家的表現,卻非常與眾不同而又耐人尋味。
  • 國際觀察:未來中國如何與西方國家加深信任?
    在就「集體免疫」為何沒有在西方國家普遍實行、西方國家又是如何因新冠疫情對中國「兩步走」「甩鍋」進行分析後,記者再次就新冠疫情後中國如何與西方國家恢復並加深信任的問題採訪了國際出版人、上世紀60年代最早將中國共產黨思想在歐洲翻譯出版的尼爾·安德森(Nils Andersson)先生,請他就中美
  • 解決洛興雅危機 中國方案完勝西方!
    剛剛過去的周末,中國外長王毅在與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21日會面後,洛興雅人爭議獲得初步解決。國際認為,洛興雅人危機事件,西方及中國都提出解決方案,但最後還是中國方案可行,中國在此事上是「完勝西方」。據《德國之聲》報導,德國《新德國報》以「中國領先歐盟一步」為題,刊發評論認為,相比於中國外長,同樣在緬甸參加亞歐外長會議的歐洲各國外長除表達「謹慎樂觀"外,毫無建樹。反而中方提出的架構建議,獲得緬甸的認可。王毅提出中方三階段解決洛興雅危機的構想,並表示孟加拉和緬甸都是中國的好朋友,「手心手背都是肉」。
  • 俄媒:西方媒體錯了,俄羅斯和中國不會因為新冠病毒反目成仇
    據此,《今日俄羅斯》刊發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國際關係副教授約姆盧金的文章稱,西方主流媒體關於新冠病毒危機將影響中俄關係的說法,反映了西方精英的一廂情願。事實上,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可能會變得更加緊密。作者認為,甚至在疫情暴發之前,中美關係就日益緊張。
  • 新冠病毒正在殺死歐盟?默克爾背水一戰帶領歐洲走出危機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趙柯近日,歐洲新冠肺炎確診和死亡病例激增,已成為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震中」。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承歐洲低估了新冠病毒,表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歐盟都要忙碌於應對疫情;德國總理默克爾首次就當前疫情危機發表電視講話時,也語氣沉重地強調,這是德國自二戰後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
  • 新冠危機最大啟示是加強而不是削弱全球治理機構
    我們所處時代的悖論之一就是,雖然這些全球治理機構由西方建立,而且這些機構本質上體現了西方精神,但可悲的是,西方一直在削弱和破壞這些全球治理機構。當然,這個說法可能會受到質疑,讓我給出一些具體的證據。我們從新冠肺炎中顯然吸取了一個教訓:世界需要一個更強大的世界衛生組織。但你猜我們對世衛組織做了什麼?
  • 中國已再不盲從西方,而西方正在極力避開中國成功方案
    學什麼,怎麼學,如何在學習西方的過程中,保持我們的獨立性,這些問題都有不同的觀點在一直爭鋒。而這種爭鋒,其實今天也沒有斷絕。比如說這次疫情由英國首先提出「群體免疫」概念。凡是西方發達國家提出的理念,必然正確,必然科學。這種固化思維,在「群體免疫」概念被英國率先提出之後,就有一些人響應。
  • 科工力量:失去西方國家信任,中國「世界工廠」地位不保?
    第二個是,中國的供應鏈會被取代嗎? 我們先來說第一個問題。二戰結束後,為了快速恢復國民經濟,西方國家在凱恩斯主義的影響下,主動發揮政府作用,調節市場運作,經歷了30年的快速發展期。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內市場開始飽和,生產過剩,失業和通貨膨脹問題日益嚴重。為了解決危機,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思潮湧現,逐漸佔據主導地位。
  • 5G時代,中國立上潮頭,第一次擁有領先西方發達國家的機會
    十八世紀下半葉,英國率先進行工業革命,其主要特徵是機器代替人手,大量生產,所以被稱為「機器時代」;一百年過後,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嶄露頭角,積累大量資本和技術;而當時的中國,還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近代以來,西方在科技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直到最近10年才有明顯的轉變。
  • 中國正領先美國進行戰略布局,不再被動應對
    反觀中國,目前的形勢就好了許多。中國已經率先控制了新冠疫情和恢復了經濟正常運轉。這個世界就更需要與中國合作走出危機。重要的是,中國的全民意志比任何時候都高度的統一,也比任何時候都更自信。而世界局勢的演變也正在朝向中國希望的方向上發展。中國不但率先走出了危機,同時也在加速進行深化改革開放或結構調整轉型。
  • 新冠疫苗,西方富國搶購,貧窮國家咋辦?關鍵時刻還看中國出手
    可以說,目前很多富裕國家已獲得充足的新冠疫苗,有數據推算,到2021年底,它們所擁有的疫苗數量將達到這些富裕國家本國人口的近三倍。這些數據又對貧窮欠發達國家意味著什麼呢?對於疫苗,西方富國倒是揣了不少在手裡,但是對於那些貧窮的國家來說,這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 中國能算是發達國家嗎?我國這五個方面領先全球,西方難以超越!
    中國能算是發達國家嗎?我國這五個方面領先全球,西方難以超越!改革開放之後的40年,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快速發展為全球第二經濟體,甚至超越了很多歐美的老牌國家,很難想像我國能在短短的幾十年的發展為如今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