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誰還沒有個大俠夢?

2020-12-14 海哥歷史雜談

俠者,身負武學,勇氣卓絕,講究道德仁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也會一言不合拔刀相向。他們用自己超越常人的武力幫助老百姓,鋤強扶弱,劫富濟貧,在戰亂時又能站出來抗擊外敵,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他們的傳說在世間流傳,受年輕人的崇拜。

在俠者中,分為兩類人,一類打著「大俠」旗號,過著豪奢的生活。一類心中有堅持,卻是貧困潦倒。

看過金庸小說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金庸先生筆下描繪的大俠們個個是俠肝義膽,為國為民的英雄好漢。喬峰,丐幫幫主,曾是武林領袖,以抗擊大遼為己任,心系蒼生,組織參與了多次抵抗外敵的活動,最後為了拯救大宋子民,甘願自我毀滅。郭靖,性情剛直,講義氣,除弱扶強,守衛襄陽城幾十年,最後更是力戰而死。令狐衝,放蕩不羈,率性灑脫,豪爽忠義,俠義心腸,嫉惡如仇。還有智勇雙全的陳近南,行俠仗義的洪七公,俠骨柔情的胡一刀,為國家大義出生入死的袁承志等等,這些大俠都有鮮明的個性,為國為民,忠肝義膽,活得好不瀟灑。但是,現實中是這樣嗎?

大俠,在歷朝歷代的執政者眼裡,基本都是眼中釘肉中刺的存在。在國家戰亂過後,為了更好地完成統治,預防再次反抗,維護自身的安全,皇帝們都會下達「禁武」,嚴禁民間私配刀劍等武器,像秦朝「收天下之兵,鑄12銅人一樣,」強行執行。而俠者就首當其衝是打壓的對象,「以武犯禁」是他們的特徵,為了能在江湖上繼續混,一般他們是不理會朝廷的禁令的。出來混的,總是要點面子的,何況是大俠,不能讓江湖上的朋友笑話啊!

於是,跟朝廷的衝突就不可避免了,最後就發展成,你來圍剿我,我則去劫你的官銀,殺你的官員。打不過官兵,大家就開始聚集取暖抵抗,形成一個江湖勢力。就像隋朝末期時的單雄信,為人豪爽,專業跟官兵作對,江湖人都稱他「單大俠」,是北五省的武林總瓢把子,盤踞在二賢莊,收留各路英雄好漢,結交各種大俠者,到他們覺得時機合適時,搖身一變,就是一大起義軍的首領,俠者兩字就會被他們拋卻身後,打著救民於水火的旗號,功臣掠地,絲毫不顧及老百姓死活。

這類「綠林好漢」通常以「大俠」身份在江湖上廝混,做下些與朝廷作對,或者混出了名聲,他們就會以此為據,拉幫結派,或投靠名聲更大的「大俠」尋求庇護,來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這類人通常都能過得很好,明面上以「大俠」自居,暗地裡做的卻是殺人劫貨,欺壓百姓的勾當。在亂世,不是土匪就是趁亂造反的人,根本不能稱之為「大俠」。像秦漢時期的朱家、劇孟、郭解,都是這類人,家裡是當地的富豪,平常行俠仗義,結交能人異士,私底下卻做著很多見不得人的勾當。

而有一類人,他們向來獨來獨往,身負高超武藝,行事低調,卻是一心為國為民,他們才是真的大俠。

在電視劇裡,大家經常會看到,一個戴著草帽,背著長刀的人,在飯店裡招呼小二,來兩壺酒,一碟花生米,一碟醬牛肉。待得把最後一杯酒就著最後一顆花生米喝下去以後,伸手在懷裡一掏,也不看銀子多少,往桌上一丟,起身就走。奇怪的是小二也不問,也不攔著。看似掏錢往桌上一扔,那動作是挺瀟灑的,可你可能不知道,這可能是他幾個月來吃得最像樣的一餐飯。雖然如此,但是他們放在桌上的錢必定是多過飯菜的價值的,應該都是事先計算好的,看似無意,實則老闆是不會虧的,這也是一個「大俠」的堅持。出來混,特別做到了大俠,那肯定是血可流,頭可斷,面子不能丟的!

這種真正的大俠,他們有自己心中的堅持,俠肝義膽,從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也不與朝廷作對,只按自己的原則做事,或追求武道巔峰,或為國為民奔波,或暗中劫富濟貧。也正是他們的做法,使得他們幾乎沒有收入來源,要不就是憑武藝打個獵物去賣錢,要不就是靠江湖朋友接濟,或者來個「劫富濟貧」,還要不就是做些懸賞的事,既能斬奸除惡,又能賺些賞錢過日子。畢竟,大俠再厲害也是要吃飯的啊!像他們這樣的做法,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是常有的事。

像三國時期的王越,為保國家邊境安寧,18歲匹馬單身入賀蘭山,取羌族首領首級而歸,後一直隱居,30歲遊歷天下,鋤強扶弱,幾近無敵於天下。像宋朝名將嶽飛與林衝、盧俊義的師傅---山西大俠周侗,他一生都想為國出力,抗擊遼國,可惜皇帝主張的是議和。政治失利後,他醉心武學,教出了嶽飛這等優秀將領,在民間他也嫉惡如仇,多次出手懲罰作惡的官家子弟。還有傳說他單槍匹馬去行刺過遼國皇帝,雖然沒有成功,也可見他的大俠氣概。

大俠,畢竟是我們很多人小時候的夢想,都想著長大後像古代的俠者們一樣,身懷絕世武功,背負長劍,行走江湖,除惡揚善,忠肝義膽,為國為民做些事。殊不知,真正的大俠是這麼的無私,為心中的堅持,這麼的艱苦;為國為民,這麼的無畏!

正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俠之小者為友為鄰」,說的就是這些真正的大俠們吧!

相關焦點

  • ...封面丨太極文化推廣者楊德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俠之小者為友為鄰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讓身邊沒有不健康的身體,在『江湖』沒有不快樂的生活,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的精神理念融入到生活當中,讓身邊的人都得到這種健康快樂美麗的生活方式。」面對鏡頭,一身黑色長衫的楊德戰道出了他心中的「太極」理念。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小說中誰才是真正的大俠
    不同於古龍和梁羽生的是,金庸老先生的作品中,除了更多描寫紛雜的武學流派和經典的武功秘籍之外,那些大俠的個人價值都直接或間接與國家安危、民族大義掛鈎。在金庸的武俠思想中,「為國為民,俠之大者」,是他作品的主要思想和核心價值觀。那麼金庸的武俠中誰才真正配得上是「大俠」呢?和筆者一起來看看吧。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致敬鍾南山
    2020年的春節,新型冠狀病毒大爆發,假期延長,不聚會,不扎堆,自己一個人宅在家裡,重溫了金庸老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兒時看這兩部劇,只覺得郭靖憨傻、楊過精明,此時再看,最受觸動的則是他們的俠義之心。郭靖對楊過說「行俠仗義,只是俠之小者,而俠之大者,是為國為民這四個字」,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郭靖黃蓉夫婦一生都在守護襄陽城。
  • 喬峰、郭靖、楊過,金庸武俠裡的大俠,誰是真的「俠之大者」?
    首先,我們看看「俠」的定義是什麼,西漢司馬遷著《史記》,專有一篇記錄各類俠客的《遊俠列傳》,裡面有布衣之俠、鄉曲之俠等,這些被稱之為俠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受到了司馬公的讚美:「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
  • 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致敬抗疫人
    正是有了他們舍小我為大我的奉獻,我們看到這次的疫情我們有能力,有決心度過,我們看到大多數省份已經0增長,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患者康復出院。他們都是俠之大者。「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是在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中。
  • 俠之小者行俠仗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對父子稱得上俠之大也
    大唐盛世不僅僅給我們後世留下了許許多多不朽的詩歌,安史之亂之後,更是湧現出一批描寫豪俠之士及其行俠仗義的傳奇作品,內容涉及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快意恩仇、安邦定國等許多方面。奠定了現代武俠小說的基礎。唐代武俠小說的代表作,有《紅線》(作者袁郊)、《聶隱娘》《崑崙奴》(作者裴鉶)、《虯髯客》(作者杜光庭)等等。
  • 金庸的武俠世界,真正的「俠之大者」只有三個半
    金庸的武俠世界,締造了一個個讓人敬仰和新潮澎湃的俠客形象。以金庸、古龍、梁羽生等為代表的武俠小說的廣泛流行,曾經在幾代人的心目中播種下了一顆「俠客夢」的種子。白馬輕裘,仗劍天涯,快意恩仇,不知道曾經撩撥了多少男男女女的心弦。而真正對俠的精神闡述最深刻的,當屬梁啓超先生的那句經典語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
  • 鍾南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醫之大者懸壺濟世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這所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的第一所本科院校送來祝福,並寄語第一屆南山班學子。(全文如下)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當前疫情(防控)已經進入常態化了。在廣東來說,學醫的增加了4000名的報考者,分數也大大的提高。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我們很多的醫務工作者在這次的抗疫鬥爭中進行了艱苦的奮鬥、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正因為你們的一些努力,使得我們很多同學都要立志學醫,從事這一項為人民作出奉獻、為救死扶傷作出奉獻的一項光榮職業。
  • 何為武俠?為國為民,俠之大義!
    其小說聲口之佳,直逼白羽,且駸駸然有後來居上之勢。《射鵰英雄傳》史詩般大格局、大氣魄的《射鵰英雄傳》(一九五七年)即一躍而登武俠小說的頂峰,不作第二人想!《射鵰》是南宋末年天下大亂為歷史背景,描寫長春子丘處機為保全忠良義士遺孤郭靖、楊康(暗嵌"靖康之恥"),而與江南七怪打賭傳藝所引發的一連串可歌可泣的故事。
  • 俠之大者,不一定非得擁有絕世武功,還可能是醫者仁心的張文宏
    而其在學術上的孜孜不倦、對責任的勇於擔當、對病人的醫者仁心也剛好印證了這句話。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張文宏無愧「大俠」之稱。和張文宏醫生一樣,在疫情期間還有千萬平凡人,用自己的平凡為國家和人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了表達對他們的感謝,一汽奔騰聯合人民網打造「讓愛回家特輯——致敬戰疫中的平凡人」,用實際行動向這些平凡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 鍾南山寄語南山班學子: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醫之大者懸壺濟世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這所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的第一所本科院校送來祝福,並寄語第一屆南山班學子。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當前疫情(防控)已經進入常態化了。由於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作為南山班的總導師,我難以親臨遵義醫科大學第一屆南山班開班儀式。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的小說為何如此令人著迷
    一天,副刊《新晚報》的主編羅孚找他,因為梁羽生的《草莽龍蛇傳》快連載完了,還沒有想好下一部寫什麼。「小查,只有你頂上了。」從此以後,「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江湖一一呈現在讀者的世界中。今天,讓我們一起品讀金庸的江湖故事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對於古代遊俠,兩位著名史學家評價截然不同
    喜歡武俠的朋友,對金庸先生的小說應該都津津樂道,大俠郭靖說的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詮釋了武俠的核心精神。除暴安良,劫富濟貧,每每讀到大俠們以一己之力懲奸除惡時,人們都會熱血沸騰,恨不能與他們一起並肩作戰,轟轟烈烈。
  • 完美視點|《大俠霍元甲》:「剛柔」之間盡展俠者之風
    國家危亡,滿門被殺,枯山避難,一代大俠霍元甲的開場即是地獄,這是他無法選擇的時代,也是磨礪心性造就俠義大者的時代。透過屈辱奮起的歷史視角,讓觀眾一飽一代英傑的豪情壯志,熱血沸騰,備受鼓舞。由中央電視臺、愛奇藝出品,完美建信、完美世界影視聯合出品的中華武術正劇《大俠霍元甲》已播過半,一代俠者的傳奇大幕徐徐拉開,隨著劇情的深入,對於中華武術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解讀。
  • 51財來評暴跌:俠之大者,為國接盤
    昨日,A股遭遇「黑色星期二」,兩市股指大幅下挫,51財來模範夫妻股票分析師徐茉麗和張以琛慷慨陳詞:「俠之大者,為國接盤,如今在動輒與國運息息相關的A股改革牛面前,縱使不能像楚留香般英姿颯爽,也要做一回小李飛刀李尋歡——夢想必須實現,萬一實現了呢?」面對大盤暴跌應該如何應對?
  • 書之妙者在神在氣,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天寶十四年,爆發的安史之亂使得天下崩壞、生靈塗炭。《霓裳羽衣舞》早已曲終人散,古曲殘譜訴說著人何在、飄零久。戰火紛飛之時,便是英雄輩出之日。何為英雄?提筆激揚文字,上馬保家衛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顏真卿便是這樣一位真英雄。這位世人稱為「顏平原」的太守,在安史之亂中奮勇討賊,為民將生死置之度外。汝州被圍,敵軍以活埋相逼,顏真卿視死如歸,道:「生死已定,何必如此多端相辱侮」。
  • 從紳士到英雄 胡兵深度詮釋俠之大者
    他的表演也徵服了大量原著粉絲,被贊深度復刻了這個人物身上的俠之大者氣度。從紳士到俠士 胡兵為角色苦練刀技《有翡》講述了四十八寨的創建背景,一代大俠南刀李徵奉旨圍匪,平定江湖禍亂,為天下落魄人建立這一片庇護之所,於是便有了這四十八寨的世代守護、和俠義精神的傳承。
  • CBA不像職業聯盟更像大江湖,因為少了「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
    經過短暫的轉會,或者說是經過縱橫捭闔,經過各種意想不到的或者是情理之中的,抑或是意料之外的運作,2020-21新賽季&34;局面基本形成了,大概率的是冠軍或屬京粵遼。雖然這三個隊實力超群,被人看好,但是這三個球隊特別是廣東、遼寧並不是轉會市場的弄潮兒。
  • 《水滸傳》中的俠文化:大俠的標誌物,並不是腰間寶劍和手中鋼刀
    韓非子在《五蠹》中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金庸筆下的大俠郭靖則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不管皇帝喜不喜歡,老百姓都希望世間俠客越多越好,中國的俠文化源遠流長,被載入史冊的大俠也是數不勝數,就連《史記》中也專門有一篇《遊俠列傳》。
  • 數碼寶貝: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們可稱為「大俠」,黑暗戰暴上榜
    金庸小說最高境界就是大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樣的價值觀才是武俠小說的真諦。縱觀金庸小說的角色,也就郭靖、蕭峰、楊過稱得上大俠了,這三位人物都為國家,為民族作出巨大貢獻,自身安危在這些大義上顯得微不足道。在數碼寶貝動漫系列中也有類似的角色,他們也為了世界的安定和平付出了很多,即使是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這樣的數碼獸也稱得上數碼世界的"大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