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的瑞典有多厲害,為何連德國人都讓其三分

2021-01-08 寂寞的紅酒

文/寂寞的紅酒

瑞典,位於歐洲北部,是一個風景秀麗、經濟發達的現代化資本主義國家。在近代,瑞典一直保持著超然的地位,長期遠離戰爭,哪怕兩次世界大戰都沒有受到波及。二戰時,德國吞併了大半個歐洲,但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入侵瑞典,並和瑞典保持著非常「友好」的關係。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二戰時的瑞典有多厲害,為何連德國人都讓其三分?

首先,瑞典雖然面積不算大,人口也不算多,但實力可不弱。瑞典是歐洲傳統強國之一,曾是波羅的海地區乃至歐洲的霸主,周邊的俄國、波蘭、立陶宛、德國等國家沒少被他欺負。儘管二戰前瑞典已經衰落,但仍然非常有實力,是歐洲有名的軍事強國。這主要得益於瑞典發達完備的工業和彪悍的民風。

瑞典是世界上著名的工業強國,擁有非常完備的工業體系,特別是軍事工業,在歐洲乃至世界上都名列前茅。很多武器連德國人和美國人都垂涎三尺,比如瑞典著名的博福斯系列火炮。博福斯系列火炮曾出口到美國、中國等多個國家,是當時和德國克虜伯齊名的一流火炮。二戰時,博福斯系列火炮曾是美國航母和戰列艦的標配。直到現在,瑞典的博福斯火炮仍然受到很多國家的青睞。當時瑞典的戰鬥機、潛艇、戰艦、坦克等重武器裝備,在國際上都處於領先水平。

作為一個擁有全民皆兵傳統的國家,瑞典軍隊的戰鬥力很強,尤其擅長山地戰和叢林戰。二戰前,瑞典保持著50萬常備兵力,還有上百萬的預備兵員。此外,瑞典還把流亡到瑞典的挪威人和丹麥人也武裝起來,其軍事實力不容小視。幾百萬戰鬥意志極高、野外生存能力極強的瑞典軍隊,如果依託複雜的地形和德國人打遊擊,想想就頭疼。不是德國和蘇聯打不過瑞典,而是打瑞典不划算。所以不管是德國還是蘇聯都不願意招惹他。與其和瑞典成為對手,還不如和他成為朋友。因為和瑞典保持友好關係,可以讓他們獲益匪淺,比如德國。

二戰時,德國從瑞典進口了大量的優質鐵礦石、木材等資源,還從瑞典進口了大量的滾珠軸承等工業品以及急需的戰略物資。當然,瑞典也通過和德國的貿易大賺特賺,據說瑞典通過和德國的鐵礦石交易從德國獲得了37.3噸黃金的報酬。此外,瑞典還同盟國做生意,兩邊賣資源和軍火,簡直賺翻了。二戰後,瑞典坐穩了北歐第一強國的位置,成為了美蘇拉攏的對象。

直到現在,瑞典仍然是世界上比較發達富庶的強國之一,只是瑞典向來比較低調而已。一個只有45萬平方公裡、1000萬人口的歐洲小國,卻擁有薩博、愛立信、沃爾沃、宜家等多家巨頭,能夠製造預警機、戰鬥機、潛艇、隱身戰艦、坦克等諸多軍事裝備,人均產值超過5萬美元,實行醫療、教育免費的高福利國家,瑞典是很多國家學習的榜樣,也是很多國家羨慕的對象。不得不說,瑞典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的國家。

參考資料:《二戰史》、《瑞典軍事工業:北歐最大最完善的軍工體系》、《瑞典小國憑什麼能免於戰火200年》

相關焦點

  • 二戰時的瑞典有何過人之處,為何沒有遭到納粹德國的入侵
    文/寂寞的紅酒瑞典,位於歐洲北部,是一個面積不算大的中等發達國家。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席捲歐洲,歐洲各國紛紛淪陷,不過地處北歐的瑞典卻始終安然無恙。儘管瑞典四周已經被德國勢力包圍,但直到二戰結束,瑞典一直都保持著獨立,成為歐洲為數不多的幾個獨立國家。
  • 挪威是中立國,為何二戰時會遭到德國的侵略
    作為世界最發達的國家,面對新冠疫情,挪威卻表現得非常無力,就像二戰時面對德軍一樣。二戰時,面對德軍的進攻,挪威幾乎沒怎麼反抗就淪陷了。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挪威是中立國,向來與世無爭,為何二戰時會遭到德國的侵略?首先,挪威雖然是中立國,看似人畜無害,但其實和瑞士一樣,只是打著中立國的幌子而已。
  • 二戰時,為何大部分參戰國都裝備了瑞典的博福斯高炮
    這種裝備就是瑞典的博福斯40毫米高炮,一款來自北歐的防空利刃。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瑞典的博福斯高炮為何備受各大參戰國的青睞?其原因就是這款高炮的性能太出色了,因此受到各大參戰國的青睞。博福斯40毫米高炮是瑞典博福斯公司研發生產的一款高炮。博福斯公司是瑞典著名的科學家諾貝爾旗下的一家公司,是一家非常有實力的軍火巨頭。博福斯公司的產品中,最有名的就是火炮。
  • 二戰時期,德國縱橫歐洲,為何瑞典卻安然無恙?看了這個,就懂了
    二戰期間面對手握先進武器,思想狂熱的黨衛軍以及熟練使用閃電戰的德邊防軍,歐洲各個小國都是顫抖的,因為它們都很清楚,自己是沒有可能擋住德國人的,在捷克、波蘭、法國以及毛熊相繼被打倒或者即將被打倒時,那些堅守中立的小國(瑞典、瑞士)基本也就沒什麼好值得堅守了,被擊敗、被佔領是毫不奇怪的。
  • 二戰時期,德國橫掃北歐,為何偏偏放過了瑞典?
    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瑞典都是以中立國的身份存在,並沒有參與戰爭。然而,這個中立國不是想當就能當,尤其是在二戰之中,很少有歐洲國家能在德國的坦克履帶下倖存,比如同為北歐國家之一的挪威和丹麥,都未能倖免。那麼瑞典憑什麼能夠在德國面前保持中立?
  • 蘇芬戰爭時的蘇聯有多強大,為何會在芬蘭吃癟
    文/寂寞的紅酒蘇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是二戰中的反法西斯主力。二戰中,蘇聯表現出了強大的戰爭潛力,連德國人都敗在了蘇聯人的手中。不過在蘇德戰爭前,強大的蘇聯竟然在芬蘭吃了癟,被小小的芬蘭打的損兵折將,不禁讓人大跌眼鏡。
  • 二戰德國人有多缺德?戰爭結束時,世界上1/3的英鎊是假鈔
    有說法稱這小小一張白色英鎊上就藏有超過百餘處防偽標識,在那個時代,它代表著人類制幣工業的最高水準,甚至被業內人士奉為「藝術品」。相比之下,埋藏張伯倫線這種防偽手段反而顯得有些簡單而落後了。白色英鎊一聽就很難仿製,然而二戰時的德國卻偏偏決定要偽造英鎊。有朋友可能會問,世界上有那麼多貨幣,德國人為啥不去偽造美元、法郎或是盧布呢?
  • 歐洲面積大國瑞典,二戰時為何保持中立?
    瑞典的祖上曾經闊過,但現在窮困潦倒,讓瑞典人意識到一件事:少出頭,少說話,裝聾作啞是大智慧。於是,瑞典人慢慢形成了共識:保持中立,不要趟大國爭鬥的渾水,畢竟瑞典周邊的強國太多了。瑞典東有強大的沙俄,南有強大的普魯士,東南有強大的英國、法國,哪個都不是瑞典能得罪起的。
  • 二戰中被德國包圍的瑞典是如何保持中立的?揭秘北歐海盜的外交策略
    當時的瑞典國王曾說:我們的政策就是用盡全力來保持中立。之後,這種中立國的形象維持了一個多世紀。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和協約國方面都拼命想把瑞典人拉入自己的陣營,但都被堅定的瑞典人拒絕。
  • 二戰時的德國有多瘋狂?雖然三線開戰但依然攻勢兇猛
    不列顛空戰中,雙方更是出動了近萬架飛機參戰,如此規模的空戰讓很多國家想都不敢想。德國的海軍在大西洋上到處襲擾盟軍艦艇和運輸船,僅僅德國潛艇就擊沉了盟軍2882艘商船,總噸位超過1400萬噸。盟軍65%的海軍力量都派到了大西洋對付德國。即使在陸戰方面,盟軍也不含糊,諾曼第登陸中,盟軍投入了287.6萬兵力、5300艘軍艦、5000多艘運輸船以及13000多架飛機,僅僅轟炸機就出動了5800架。
  • 德國人和瑞典人有何不同?
    德國和瑞典在地理位置上相隔並不遠,而且兩國的關係一直維持著平和的狀態。即使在二戰期間,德國也沒有攻打瑞典,雖然瑞典在二戰期間對外宣布為中立國家。但是,這兩個國家的人也都是很開放的,他們喜歡談論任何話題的內容,甚至包括成人之間的話題。前提是你跟他認識!德國人更官僚無論在德國政界還是公司管理界,等級順序很明確,官僚化比較明顯。然而在瑞典,這方面要差得多,而且瑞典相對廉潔不少。
  • 瑞典、西班牙、瑞士為何能在二戰中獨善其身?
    為何瑞典,西班牙,和瑞士沒有參加二戰,能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漫天硝煙中獨善其身?
  • 二戰時期,大佐有多厲害?為何普通日本士兵都想當?
    導語:二戰時期,大佐有多厲害?為何普通日本士兵都想當?在安穩和平的現在,我們已經看不到戰火紛飛的恐怖和殘忍了。在二戰時期,每個人都是人心惶惶的,每天都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在電視劇中,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等級高的日本人都被稱呼為大佐,一些比大佐到位低一點的軍官,都被稱為少佐。在普通日本士兵的眼裡,大佐這個職位是他們夢寐以求的職位,多數的日日本兵想要當上的,並不是將軍,而是大佐。那麼這就不由得讓我們產生好奇了,大佐究竟是個什麼職位呢?這麼吸引日軍呢?看看其福利就知道了。
  • 二戰時,猶太人差點被德國滅族,為何還有15萬的猶太人會加入德軍
    二戰時,猶太人差點被德國滅族,為何還有15萬的猶太人會加入德軍 眾所周知,當初希特勒上臺之後,就逐漸把德國改造成一個法西斯國家,在他的授意之下,德國人開始大規模的迫害猶太人,不僅搶奪了他們的財產,而且還將他們無情的抹殺。尤其是在二戰爆發之後,德國更是展開了大規模、有組織的猶太人清洗運動。
  • 二戰時期,瑞典僅僅是一個小國,為什麼德國卻沒有攻打它?
    很多人認為瑞典在二戰中能避開戰火是因為瑞典是永久中立國,但事實並非如此,並不是所有的永久中立國都能避開戰火。要能在戰爭中取得中立國的地位,自身必須要有一定的實力,如果沒有一定實力,只要宣布中立就能避免戰火,那二戰期間所有遭到德國侵略的國家都會宣布自己是中立國,這樣一來或許元首也就無法發動二戰了吧。
  • 二戰幸運兒,遠離了戰火硝煙的瑞典,背後的原因可謂眾說紛紜
    其中地處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瑞典更是被納粹勢力所層層包圍。然而,整個戰爭期間瑞典卻成功地將自身置身於戰火之外,避免了被納粹佔領的厄運。回顧瑞典二戰的中立政策,除了是自身地理位置的優勢之外,瑞典政府在二戰中的政治策略也是其免受戰火屠戮的重要原因。
  • 德國人為何羞於提及普魯士?
    當我們在談起德國人戰後的反省時,總是想當然地認為是對納粹主政後那段歷史的反省。事實上,如果德國的反省僅僅局限於納粹主政十幾年,德國的「認罪態度」可能不會如今天這般為人稱道。德國戰後在同盟國逼迫下所作出的反省,遠比我們想像的遠得多、更痛得多。為了在戰後獲得鄰國諒解,德國曾被迫從自己的民族靈魂深處挖掉了一部分,這就是所謂的「普魯士精神」。
  • 挪威和瑞典同為中立國,為何二戰中德國入侵挪威卻放過了瑞典?
    二戰爆發後,許多國家都捲入了戰爭。大多數國家雖然都事先聲明自己是中立國,但是仍難逃出戰爭的魔爪。在這場空前的災難裡,也有幾個國家倖免於難。這些國家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擁有著相當強悍的武力。如果沒有強大的武力,那麼這些國家恐怕也難逃像盧森堡這樣的中立國被打敗的命運。
  • 二戰時周圍都被德軍佔領了為什麼瑞典還可以繼續保持中立?
    別說二戰的時候,就是現在瑞典的面積都沒有多大,差不多就是我們的黑龍江省那麼大。瑞典在陸地上有兩個鄰國,一個是挪威,一個是芬蘭。這兩個國家在二戰中都沒有倖免於難,為什麼瑞典國家並不強大卻可以一直保持中立呢?
  • 瑞典的軍事工業為何那麼發達?與一個著名的化學家有關
    首先,瑞典是北歐傳統強國,曾是波羅的海地區乃至歐洲的霸主,周邊國家包括德國和沙俄沒少被他欺負。1700年,在納爾瓦戰役中,瑞典曾以八千軍隊大敗彼得大帝率領的三萬六千俄軍,打得俄國聞風喪膽。要知道,當時幾百俄國流民就把清王朝搞得頭疼不已,幾乎全民皆兵的瑞典其實力可想而知。雖然二戰前瑞典已經衰落,但仍然頗有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