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梅州五華循環經濟產業園舉行開園儀式,落戶該產業園的首個項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試運行,標誌著五華在探索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方面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據了解,該項目一期以日處理700噸的大「食量」,是五華在謀求縣域全域生活垃圾實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中取得的重大突破。
梅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敏,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愛軍,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曉暉,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黃文沐,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遠青,市政協副主席李忠良,市政府副秘書長巫敏和,五華縣委書記吳暉,五華縣委副書記、縣長朱少輝等;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環保能源副總裁邱波等出席活動。
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環保能源副總裁邱波致辭時表示,企業將高標準建設該項目,做到四個「經得起」,經得起看,即花園式工廠;經得起聞,即沒有異味;經得起聽,即項目採用好技術,不得擾民;經得起測,項目建成後,將全流程接受環保部門的監督,所有排放數據進行在線監測,接受群眾監督。「我們將項目打造成為環保示範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工業旅遊基地、循環經濟示範基地,把該項目打造全國縣域經濟示範項目。」邱波說。
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黃文沐表示,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發展循環經濟產業,是補齊垃圾處理能力短板、促進資源利用提質增效的有力舉措,是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省前列的必經之路。「項目的啟動運營,將進一步提升我市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努力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共贏,讓子孫後代既有豐富的物質財富,又能遙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黃文沐說。
選址合理
地處中心鎮遠離居民區
採訪的車輛駛上剛剛開通的專用道路穿梭在山林間,沿途還能聞著泥土的芬芳,感受著北風勁吹下茂密樹林沙沙的迴響聲。經過10多分鐘的車程,數十米高直插蒼穹的白色煙囪映入眼帘,在青山環抱下顯得格外耀眼,這就是項目所在地——安流鎮龍中村。
安流鎮是五華南部中心鎮,全鎮轄46個村(社區),約18萬人,濟廣高速、華陸高速從鎮中穿過且設有互通,地理位置非常優越。2018年5月,五華正式啟動循環經濟產業園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選址工作,經多方論證,綜合考慮收集便利性、運輸距離、交通狀況和周邊環境狀況等因素後,最終選擇了安流鎮龍中村。
梅州市委、市政府領導一直關心該項目發展,多次到現場指導工作。五華縣循環經濟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被列為「十件民生實事」之一,2019年3月經縣發改局批覆立項,2019年5月由光大國際有限公司中標,經過近一年的項目環評可研、用地審批、規劃報建等各項法定建設程序,於2019年12月25日全面動工建設。特別是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項目業主單位和施工單位克服重重困難,科學合理安排施工進度,僅用一年的時間,便完成一期工程建設任務,順利點火運行,創造了新的五華速度。
群眾支持
45天交付用地實現
無障礙施工
筆者在採訪中獲悉,項目自啟動以來,五華縣鎮村陸續成立相應工作專班全程跟進。特別是去年五華縣召開的重點項目建設誓師大會上,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作為其中的一項,由縣委主要領導親自掛帥。
「項目剛啟動時,村民群眾的反映比較多,各種說法都有,都擔心帶來汙染。」時任村支部書記陳國欽回憶說,但他卻覺得這是龍中村迎來新發展的千載難逢的機遇。2018年7月和11月,五華縣先後組織相關職能單位,以及安流龍中村的村民代表,前往江蘇常州和博羅參觀考察已經建成的項目運行情況,先進環保的工藝消除了群眾心中的疑慮,同時向項目所在地周邊村群眾發放問卷調查表,加強科普和政策宣傳。陳榮安作為學習考察中的一名群眾代表,學習考察回來以後當起了一名講解員,逢人必講現場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先後在村民代表大會、黨支部會議、黨員大會、戶代表會議上講了100多場次,最終贏得了群眾的全力支持和擁護。
打消了群眾心中的疑慮,項目用地徵收也是不可迴避的難題。「當時縣委主要領導問我3個月能不能把項目用地徵收下來,我說45天就夠了。」有了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陳國欽的信心也更足了,拍著胸脯立下了軍令狀。他回憶說,當時在場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說他誇下了海口,若完不成任務就難下臺階了。據介紹,項目總體規劃1000畝,首期規劃400畝,項目主要用地是村集體土地,陳國欽和村裡籤了30年的承包合同,投入了70多萬元開闢了林帶、種植了果林,完善了道路、供水等基礎設施,並一次性繳納了30年的租金,按照合同條款,還有約20年的經營使用權限。「這是五華加快發展的不可缺少的重點項目,也是重點民生工程,必須無條件服從。」陳國欽說到做到,他作為一名黨員、村支部書記帶頭做表率,根據項目建設需要,騰出了必須徵收的300畝土地,並把徵地款全部返還給村民群眾,同時發動陳明興、陳文奇、陳軍松、陳榮安等老幹部和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不分白天黑夜挨家挨戶動員,最終45天內如期交出了454畝項目建設用地,確保了項目無障礙施工。
能力超強
日處理超1000噸「三廢」
無害化處理
據介紹,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計劃總投資5.3億元,分兩期建設,主要建設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1050噸的生產線,其中一期工程處理生活垃圾700噸/日,配套18MW汽輪發電機組,年發電量10039萬度。「目前五華全縣每天收集的生活垃圾還不足700噸,一期項目建成後完全可以高效處理五華每天生產的生活垃圾。」曾文東介紹說,2017年起,五華投資4億多元建設59座生活垃圾中轉站,全縣各村(社區)收集的生活垃圾經過中轉站簡單分類壓縮後,採用全密封式垃圾運輸車運輸,有效解決了運輸過程中灑漏問題。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作為一項重點民生工作,造福廣大百姓的同時,老百姓對項目運行帶來的廢渣、廢水、廢氣處理也極為關切。據項目建設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除了具備超強的處理能力以外,爐渣實現綜合利用,廢水循環利用,廢氣達標排放。生活垃圾經高溫焚燒後的廢渣生產成環保磚,煙氣淨化處理後達標排放,執行國家《生活垃圾焚燒汙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以及《歐盟垃圾焚燒標準》(EU2010/75/EC)較嚴值;垃圾滲瀝液處理達到回用水標準後循環利用,沒有廢水外排。
來源/南方+
梅州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報告會
梅州市生態環境局姚鎧滔局長率隊到平遠開展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調研
加強跨界流域協作 守護源頭碧水青山 ——梅州市生態環境局與贛州、龍巖、漳州三市生態環境部門籤署聯防聯控協議
開展韓江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 為韓江秀水長清築牢基石
梅州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黨員志願者到創文掛點村開展黨課下鄉活動
*梅州市2020年最後一期水環境質量指數 「梅指數」排名,快看看你的家鄉排第幾?
編輯:袁慧
點分享
點點讚
點在看
【來源:梅州生態環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