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有毒、雞精營養?這些全是錯的

2020-12-26 網易新聞

味精、雞精、雞粉,是幾款常見而相似的調味品,然而它們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卻有著天壤之別。

味精名聲不佳,讓很多人敬而遠之;雞精和雞粉則顯得更高級營養,是很多家庭的首選。

仔細比較,你還可以發現,這三者的價格相差十分懸殊,雞粉甚至可以賣到味精五倍、十倍的價錢。

到底它們有什麼區別?味精真的比雞精雞粉差那麼多嗎?日常做菜選購的時候,應該買哪種呢?

味精vs雞精,誰更鮮

味精的成分是穀氨酸鈉,這是一種常見的天然鮮味劑,是各類菌菇、海產品等許多天然食材鮮美的原因。

和一般人的認知不同,味精其實是一種極為安全的調味料。1987年,世衛組織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就已經聯合認證,確定味精是安全的。因為它太安全了,委員會甚至覺得沒有必要為它設置「每日攝入量」的限制。


魚肉含有豐富的穀氨酸鈉,因此不必再添加味精

而雞精則是一種複合調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味精,除此之外還添加了鹽、鮮味核苷酸、雞肉或雞骨的提取物、酵母抽提物、香辛料等物質。

為什麼雞精要加這麼多奇怪的東西?

除了味精之外,大自然中還存在著其他鮮味物質,這些鮮味物質組合起來,效果可以1+1>2。

舉個例子,少量鮮味核苷酸,在和味精聯用時,可以增鮮二三十倍。

這就是雞精的理念:用各種配料調製出多種多樣的鮮味形態,從而提升最終的滋味。雞肉提取物帶來雞肉的香氣,酵母抽提物能貢獻肉味和去腥,香辛料則柔和地協調各種風味……


往寡淡的蔬菜裡加入雞精,能夠明顯提升口味

市面上的雞精價格,大約是同等重量味精的兩倍。這麼一聽,雞精真是划算極了,不過,先冷靜一下,因為現實往往沒有理論那麼美好。

雞精生產的時候加入了大量的鹽(40%以內)和澱粉,味精含量可能只有35%;而其中添加的鮮味核苷酸並沒有完善的國家標準,加多少全憑廠家良心,所以最終雞精的鮮味相對味精而言可能並沒有提升多少,實際做菜的時候,用量差不多。

這樣算下來,雞精的性價比可能還不如味精。

味精vs雞精,誰更安全

味精的生產看似簡單,只是發酵、提純,但它實際上是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的傑作,想要得到高質量的味精,其實工藝要求是很高的。

而相比之下,雞精生產的門檻則低得多,作為味精的再加工產品,只要將各種原料按比例複合、造粒、膨化,就可以打包出售了。

因此,味精一般由具有一定科技實力的大企業規模化生產,而雞精由於工藝簡單、技術設施簡陋,雖然也有上規模的廠家,但也存在著不少家庭作坊式的小生產,需要細心甄別。


2020年5月19日,江蘇南通,某食用香精香料公司內

另外,由於消費者更青睞雞精,想要來分一杯羹的廠家增多,行業變得更加混亂,加上選料、工藝配方、設備等方面的差異,不同品牌的雞精產品衛生狀況相差很大,建議大家看準耳熟能詳的大品牌買。

2004年,中國雞精行業擬定了首個行業規定,之後花了足足七年,整個行業的產品質量合格率才從40%提升到了80%。

總體而言,味精的生產比較成熟,質量相對穩定;而雞精的生產比較魚龍混雜。加上雞精的成分比味精複雜得多,但對每一種添加成分,國家還沒有健全的標準要求,因此從安全角度上考慮,雞精並不會比味精更好。


和味精相比,雞精淡黃、橢圓的外形很特別,它結構疏鬆,因此容易受潮

另外,和添加了澱粉、鹽,非常容易吸水的雞精相比,味精不易變潮,所以儲存也更簡單,不用擔心調料結塊、變質。

雞精vs雞粉,誰更好吃

和雞精、味精相比,雞粉的價格又上了一個臺階。

雞精和雞粉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屬於不同類別的調味品。從外觀上看,雞精是顆粒狀,看起來比較粗糙,而雞粉則是粉末狀的,很細膩。從配方上看,雞精和雞粉的原料基本重疊,但不同成分的比例卻有很大的差異。

最大的區別首先在於味精的含量。根據行業標準,雞精中味精的含量不得小於35%,而雞粉中的味精含量可能只有10%。

而且,雞粉中的鮮味核苷酸,也明顯比雞精要少。很顯然,想比拼鮮味的話,雞粉是遠不如雞精的。

鮮味物質

雞精

雞粉

味精

≥35%

≥10%

呈味核苷酸二鈉

≥1.1%

≥0.3%

鮮味少了,價格反倒貴了,那什麼多了呢?首先,鹽多了,雞粉中鹽的含量超過45%,另外,雞粉中雞肉成分、雞油也更多。雞粉中,雞肉提取物的含量可以達到6~8%,雞油也有2~5%。


雞湯的香味,很大部分來源於雞油

這些雞肉、雞油成分會給雞粉提供更濃鬱、更有標誌性的雞肉風味,這才是雞粉的核心競爭力。

另外,雞精和雞粉在吃法上其實也略有不同。長時間加熱,溫度超過120度以上,會使穀氨酸鈉變性,從而失去鮮味。因此味精和雞精最好出鍋後再放。而雞粉中的雞肉成分、雞油更耐熬煮,所以適合用來做湯。

總結一下,雞粉可以做湯,而雞精主要的作用是提供鮮味,更適合用來炒菜。當然,如果你對雞肉的香氣不感興趣,只想選一個性價比最高的調味料,那買味精就一定沒錯。

本文科學性已由註冊營養師 蔡開暢 審核

[1] 中國雞精行業啟動雞精國家標準制訂——訪中國雞精國家標準起草首席專家榮耀中先生. (2011). 中國調味品, 4(36), 114–115.

[2] 朱妞, & 訾榮祿. (2013). 淺議味精與雞精.pdf. 中國調味品, 1(38), 3–4, 23.

[3] SB/T10371-2003雞精調味料.

[4] SB/T10415-2007雞粉調味料.

[5] 譚萬雲, & 劉燕. (2011). 雞精調味料吸潮因素研究與探討. 食品與發酵科技, 47(3), 3–6.

[6] glutamate.org. (2020). Scientific Evaluations of MSG. 

本文來源:好好生活事務所 責任編輯:伍麗青_NB18235

相關焦點

  • 雞精和味精哪個營養更高呢?雞精和味精的化學成分分別是什麼呢?
    味精有特殊鮮味,但在高溫下(超過120℃)長時間加熱會分解生成有毒的焦穀氨酸鈉,所以在烹調中,不宜長時間加熱。此外,味精不是營養品,僅作調味劑,不能當滋補品使用。從化學角度講,鮮味的產生與胺基酸、縮氨酸、甜菜鹼、核苷酸、醯胺、有機鹼等物質有關。鮮味劑的主要代表性物質有味精、雞精等。1、味精。
  • 雞精和味精到底哪種危害大?好多人都錯了,看完後明白了別再亂買
    還有人單單喜歡雞精,覺得味精吃了有危害,也有人單單喜歡吃味精,覺得雞精吃了有危害,各有各的想法,那麼到底答案是什麼呢?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雞精和味精,不懂的朋友抓緊時間看看,別再有錯誤的認知了,那麼雞精和味精到底哪種危害大?區別又什麼?我們需要注意一些什麼?這些統統告訴大家,好多人都錯了,看完後明白了別再亂買了!
  • 今天才知道,雞精和味精的區別,很多人都被誤導,看完真漲知識!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到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雞精和味精是有一定危害的,在面對這樣的說法時,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感到疑惑呢?為此,我今天就來給大家解答一下這些疑惑,雞精和味精到底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然後和身邊的人分享一下,讓他們別再被誤導了。
  • 味精、雞精是「害人精」?這些真相現在知道還不晚
    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消費者對味精有牴觸心理,因為怕味精裡含有致癌物。那其他的奶精、糖精、香精呢,對於現在的食品來說,幾乎無處不在。這些所謂的「精」是不是人工合成的工業品?我們到底能不能安心食用?味精是以微生物發酵玉米、澱粉等原料,製成穀氨酸鈉,最後提純而成。
  • 雞精比味精更健康嗎?
    原標題:雞精比味精更健康嗎?味精是一種在烹調過程中提高菜品鮮味的調味品,從其誕生起就受到人們的不少質疑。伴隨著雞精的出現,味精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很多消費者認為,味精是一種化學合成的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害,而雞精是一種天然物質,比較健康。
  • 減肥不吃味精,那雞精可以吃嗎?
    先聊聊味精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是「植物提取物」,能提高菜餚鮮度,簡單的炒菜隨便放些油鹽炒炒,出鍋前加些味精,就能做出令人讚嘆的美味是一種天然食品,穀氨酸鈉本身提取植物,所以並非謠傳的化學合成物。那些「」味精會讓人掉頭髮」「吃味精會致癌」 「吃雞精才健康!」,其實都是謠言。
  • 味精真的有毒嗎?不敢吃味精、雞精的人都來看一下,央視曝光了
    導語:直至現在,相信不少人腦海中依舊會時不時地浮現出一個關於味精的新聞「味精大王墜落11年來不賺錢,虧了3億」這則新聞也曾轟動一時,主要講的是蓮花味精。在巔峰時期,蓮花味精可以說排在世界第一。家家戶戶所使用的味精蓮花牌的,但隨著時間推進。
  • 吃味精會掉頭髮,吃雞精好?被誤解很多年,吃錯危害大
    吃味精會掉頭髮,吃雞精好?被誤解很多年,吃錯危害大。在100多年前,日本人池田發明了味精,從此一些飯店廚師以及家庭主婦從菜品不好吃中解放出來,無論什麼菜烹飪的時候,加入味精一下子變得鮮美可口起來,慢慢地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在相當一段時間滿足了人們追求鮮美的口感。
  • 雞精和味精誰危害大?原來很多人都錯了,其中有一樣是天然食物
    所以一般我們在燒菜或者煲湯的時候都會放入雞精和味精進行調味,這樣燒出來的飯菜會更加的鮮美,但是不知道大家清不清楚味精和雞精的成分區別在哪裡,都是用什麼製成的呢,今天就來給大家揭秘雞精和味精的區別。生活中基本上做飯的時候都會用到雞精和味精,但是在生活中很少有人知道這兩種的區別,而且有一種說法,雞精和味精不能放在高溫之下,不然會導致患癌症的風險,那麼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嗎?
  • 味精、雞精雖只有一字之差,區別卻很大,你都用對了嗎?
    咱們中國人做菜,最講究的就是一個字「鮮」,所以也誕生了很多為菜品增添鮮味的調味品,比如味精和雞精。尤其是飯店的大廚炒菜,可能每一道菜幾乎都離不開味精和雞精。但是相信很多人對於味精和雞精的區別和用途還是搞不清楚,味精和雞精名字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們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 雞精和味精區別是什麼?看完就不用糾結買哪個好了,趕快收藏吧!
    味精真是很委屈呀!然後呢,覺得電視裡雞精廣告不錯,名字取得好,應該是天然提鮮的。我仔細看了看【雞精】和【味精】的成分表。到底它們有什麼區別呢?雞精主要成分也是穀氨酸鈉營養味精每天正常吃一點(每天不超過2克),完全沒有問題。
  • 胡椒粉,雞精和味精哪個對身體傷害大?為了家人健康,不妨看一看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對美味的追求也逐漸提高,炒菜不僅僅局限於鹹味,而是更注重鮮美,就拿調味品來說,從最早的食鹽、醋、醬油,衍變成了現在的番茄醬、生抽、老抽、蠔油、味達美、雞精、味精、豆瓣醬等等,在這些調味品中,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一下,哪一種吃多了有害,哪一隻吃多了有益?
  • 我們天天吃味精,你知道味精是什麼做的嗎?不少人都想錯了
    我們天天吃味精,你知道味精是什麼做的嗎?不少人都想錯了會做飯的人,廚房裡少不了的肯定是各種各樣的調味品了,加上調料之後,菜品的口感才會更好。在這些調料中,我們每天必不可少的就是味精,不管是做熱菜還是涼菜的時候,都能加上一些,口感會變得非常好。很早之前,家裡一直是用味精調味的。現在又出了雞精,所以不少人認為味精和雞精其實是一種東西,其實不是的,這兩種還是有所差別的。有些人認為雞精、味精這些東西不能吃,吃了之後對身體的傷害很大。
  • 雞精和味精哪個危害較大?原來一直搞錯了,其中一樣是天然食物
    導語:平常我們在家做飯的時候,為了讓飯菜看起來有食慾,會放很多的佐料,比如說雞精,味精,味達美等,但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人們不僅僅局限於味道上,而是更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很多人都不放味精和雞精,覺得像這種調料放多了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不利影響,嚴重的話可能還會致癌那到底真像如何呢?
  • 為何很多人不吃味精?雞精和味精有什麼區別嗎?
    首先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它是一種在人體和大多數食物中都能找到的胺基酸。人們之所以認為它有害呢,原因可能有三年一化學合成,突然心臟。味精主要的生產方式是細菌發酵,但在二十世紀中期,工廠曾採用丙烯腈直接合成穀氨酸鈉的工藝製造味精這種化學的名字,再加上化學的生產工藝,所以味精就給人一種避孕不顧健康的想法。然而這種想法未免過於牽強,因為不管是F、D、A,而是W、H、O,經過多次的實驗研究後,衛星最終還是被歸類為了食品分類中的安全點位。
  • 味精與雞精有什麼不同,烹飪時該如何選擇呢?
    要想做出一桌質量高的飯菜,不僅要讓人們離著很遠就能聞到香味,在吃的時候也要吃到新鮮美味的感覺,而能夠增加食物香味與鮮味的調料有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雞精與味精了,今天我們要重點說的就是這兩種調料。對於雞精與味精,許多人在炒菜的時候不知道應該放哪一種,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 味精和雞精到底該用哪個?這回全明白了!很多人都被騙了
    大家好,我是昕寶,今天我們繼續嘮嘮味精那些事兒。味精和雞精到底該用哪個?這回全明白了!很多人都被騙了。昨天我們分析過了,味精是一種非常安全的調味品。所以味精雖然看起來很不健康,但是它確實是很原生態的一種調味品。那麼一定有很多人像昕寶一樣,看了文章之後就決定去超市買包味精。結果一到超市就傻眼了,味精櫃檯也是琳琅滿目,除了幾包簡單的味精以外,還有幾十種名稱各異的雞精,雞粉,蔬菜精等等。這麼多品種我們該怎麼選呢?到底是味精好還是雞精好呢?
  • 雞精和味精哪一個危害大?多數人搞錯了,有一樣是天然食物
    所以說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吃到的美食都需要用味精和雞精進行調味,但是不知道大家清不清楚味精和雞精的區別在哪裡,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生活當中很多人往往在喜歡做菜的時候放一些雞精和味精,然而很少有人清楚雞精和味精的區別,而且大多數的人會覺得雞精和味精不宜放在高溫之下,否則的話很容易導致患癌症的風險,那麼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嗎?
  • 雞精和味精哪個危害更大?可能多數人搞錯了,有一樣是純天然食物
    在我們平時所見到的美食當中,多數會利用到雞精和味精來進行調味,可是很多人到現在也沒有搞清楚雞精和味精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經常吃雞精和味精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嗎?接下來不妨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有一些人認為,雞精和味精若是在高溫的烹飪下會產生致癌的風險,那麼這種說法正確嗎?
  • 味精、雞精區別是啥?它們有多「害人」?多吃會出現這「毛病」!
    相信許多人小時候都曾聽爸媽之類的長輩說起過這樣的論調:味精、雞精吃了對身體會產生巨大的危害,小孩吃了腦癱,大人吃了致癌。在生活中,很多人對於味精或雞精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家裡的廚房更是絕對不能出現這兩道調味品。那麼味精和雞精的主要成分到底是什麼?吃下去之後對人體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真的如外界傳說的那樣致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