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陰德?什麼是陽德?怎樣才能積陰德?

2020-12-23 國學雜談

我們中國人勸人的時候,經常會說「多積點陰德吧」,凡事都有陰陽,有陰德就有陽德。那什麼陰德、什麼是陽德呢?怎樣才能積陰德呢?下面就簡單聊聊這個話題。

最近一段時期,陰德這個詞很火,很多人就把陰德這個詞歸到佛教裡面。也難怪,最近佛教也很火,強強聯合,流量就會比較高。但其實這是不對的,驢唇不對馬嘴,容易誤導大眾,陰德這個詞,是實實在在的漢語詞彙,跟佛教沒有關係。《了凡四訓》確實提到陰德了,但《了凡四訓》並不是佛經,裡面很多講的也是儒道的東西,佛經裡從來不講陰德,只講功德、福德,這點要清楚。算是帶陰陽的,一般都是屬於儒道的,這點常識要懂。

什麼是陰德呢?就是做了善事,不讓人知道,也不想讓人知道,這就是積陰德了。如果做了善事還想讓人知道,別人也都知道了,這就叫陽德,陽德即是陽善。

西漢淮南王劉安撰寫的《淮南子》中講:

「夫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

意思就是說,那些默默無聞積德行善的人,一定會得到好的回報;那些暗地裡積累善行的人,也一定會廣為人知,獲得好的名聲。

陰德能留得住,陽德留不住,所以只有積陰德的說法,沒有說積陽德的。比如你做了一件善事,大家都知道了,媒體也報導了,政府也發獎狀,大家都讚嘆你,這樣就把果報報掉了,相當於實報實銷,根本積存不起來。但陰德沒有人知道,做了善事就不會馬上報掉,就像往銀行裡存款,所以才能越積越多。

那怎樣積陰德呢?

其實明白了陰德、陽德的意思,也就知道該怎樣去做了。就是要發自真心地去行善,去幫助別人、憐憫別人,不圖名不圖利,沒有一點希求回報的心,也不希望別人知道,只是隨緣盡力做好自己的本分而已。以這樣的心態去做善事,就能廣積陰德了,越是有貪求的心,就越難積下陰德。

舉幾個例子,比如孝養父母,這是為人子女的義務和責任,這是做人的本分,這也能積大陰德,因為百善孝為先,但要老老實實去做,不要玩虛的,做表面文章;再比如放生護生,救助流浪的小動物,放小昆蟲一條生路,也能積陰德;還有看到別人的善言善行,我們讚嘆鼓勵一下,儘量促使他完成善舉,這都能積陰德。事情不論大小,關鍵在發心,只要是不圖名聞利養,一心一意利益社會大眾,都是在積陰德。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陰德、陽德、功德、福德
  • 什麼叫陰德、陽德、功德、福德!
    做好事讓別人知道了叫陽德,不被人知道叫陰德。陽德報得快,做了好事,讓別人知道了,別人稱揚你,讚嘆你,給你發個獎狀、錦旗什麼的,表揚表揚,報掉了,報掉了就沒了,德積不住。做好事不讓人知道叫陰德,陰德後面的福報大,積得久。
  • 什麼是陽德、陰德、福德、功德
    好人做了好事,即積了陰德,內心得到了滿足,從而獲得內心的平靜。「好報,平安」指什麼?無非是生活的物質要求能夠滿足,能夠健康長壽。好人即內心平靜的人,他們能夠正確看待成敗得失,恩怨榮辱。寺廟裡大多都有功德箱,何為功德?功為善行,德為善心,心行合一,是為功德。功德可分為陰德和陽德。為善而人知之,為陽德;為善而人不知,為陰德。
  • 佛學:世人常說「積陰德」,到底什麼是陰德,有無陽德?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會聽到人們說要行善積德,尤其是老人,他們常常告訴我們,要多積陰德。行善很多人都知道,積德也知道,但一說到積陰德,很多人都一臉茫然,所謂的「陰德」到底是什麼?也常常聽到別人說積陰德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這也是古人說的「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
  • 佛教:陰德,陽德,功德,福德——這四德的區別和聯繫
    只不過這個福德的範疇很大,概念和名稱也是多種多樣,比如我們常見的功德,福德,陰德,陽德,這「四德」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一篇我們就來仔細介紹一下這四個概念,希望對各位師兄有一些幫助。其實這四個德之間又可以分為兩組,分別是陰德陽德,以及功德福德。
  • 走進道教:有8種積陰德的方式,會讓自己在今生得到福報
    一個人行事要積攢陰德,這樣可以得到福報。什麼是陰德?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做了好事不對外宣揚。陽德是被人所知的,但並不是說不如陰德。陽德的福報,在被眾人所知的時候,就會被人稱讚,從而取得了報償。一個人如果突然暴富或名利雙收了,很多人會認為是積了陰德。其實這種應該被稱為:祖德。祖德能庇佑後世子孫,陰德則與此不同,陰德是當世報。
  • 「陰德」究竟是什麼?如何才能積累陰德,福佑子孫呢?
    修鍊氣功,一定要積累陰德!如果你心裡邊沒有理解沒有了解,不知道氣功是幹什麼的,你沒有一定的心理上的準備,心理上沒有一定的對氣功的簡單的認識,你只是這個動作,只是在那裡深藏吸引呼吸,告訴你的全身皮膚毛孔呼吸你左兩下,這怎麼可以全身皮膚毛孔呼吸左兩下,你就會說這是騙人的。
  • 佛教:最積累陰德的事情是什麼?
    陽德就是有漏之福,有些人經常行善積德,但卻同時又去消耗自己的福德;陰德不同,陰德是無漏之福,簡單去理解就是你積累了福報以後,不去消耗福報!積累陰德的方法很多,有一種方法積累陰德效果最大!善待父母,一家和睦,自然能夠積福報,改變命運。善待父母,多些細心孝敬父母,貴在細心。在佛家看來,有一種方式增福消業最快。這種方式就是孝順父母。孝順父母乃世間最大的福田,與其遠行燒功利之香,不如在家好好侍奉父母。佛說,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善,不會大過於孝;最大的惡,不會大過於不孝。佛說:孝順父母,世間第一福田。
  • 一生多做善事,廣積陰德,福報大
    積德行善的事情,任何人都會去做,但是積德亦有「陰德」和「陽德」之分。萬事萬物都在變,變化中也有不變,就是萬事都有陰陽兩面。我們的一念善心、善行,都是積德。所謂陽德就是為善而人知之,陰德則為善而人不知。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這就是其中的妙理,你是想要上天護佑,天降吉祥呢,還是想要世間的名氣。有智慧的人肯定選擇前者,都希望天地護佑,人生吉祥。
  • 「陰德」是什麼意思,如何積累陰德?
    譬如古德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間,為子孫長久之計。」意思是說,留金銀給後人,難保無不肖子孫;留家書給後人,子孫又未必肯讀。倒不如在冥冥之中累積陰德,才是為子孫做長遠打算。那麼「陰德」究竟是何意,又該如何累積陰德呢?
  • 何謂「陰德」?道教為何要勸人廣積陰德呢?
    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它形容了一個人的成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要讀書、養生等,這裡的「陰德」就是本期要跟大家講述的內容。什麼是陰德呢?
  • 善有善報,十件最積陰德的事,陰德會福澤子孫,你做了件
    善有善報,十件最積陰德的事,陰德會福澤子孫,你做了件。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舉頭三尺有神明,因果報應,如影隨形。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好事善事被人知道,叫陽德,不被認知道叫陰德。俗話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
  • 行善未必都能積陰德,這麼做只是在積陽善
    《易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善和積不善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指積累善行和惡行,說白了就是指做好事和做壞事。但對於什麼是餘慶和餘殃,許多人卻不大理解。餘慶,指福澤後世子孫;餘殃,指殃及後世子孫。
  • 為什麼人們總說要「多積陰德」?
    做好事讓別人知道了叫「陽德」,不被人知道叫「陰德」。陽德報得快,做了好事,讓別人知道了,別人稱揚你,讚嘆你,給你發個獎狀、錦旗什麼的,表揚表揚,報掉了,報掉了就沒了,德積不住。做好事不讓人知道叫陰德,陰德後面的福報大,積得久。不要怕德積不住,你的德積在那裡永遠是你的,別人偷不去、搶不走,自修自報。
  • 最能積陰德的七件事,你做過幾個?
    《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經常積德行善,便可以獲得更多的福報,還可以惠及子孫後代。我們在行善積德時,一定要多積陰德。古語說:「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經常積累陰德,才能避開災禍,獲得更多福報。
  • 佛教:生活中積「陰德」的五件事,你能做到嗎?
    「立榮名,不若積陰德」,現實中行善的人不在少數,但多數人卻會在人群中張揚開來,以此顯揚自己樂善好施的名聲。可是,在佛家看來,唯有積累「陰德」,才能有功德。陰德也就是默默地修善業,無條件地幫助他人,既不是為了名聲,更不圖回報。
  • 陰德厚重的人,有3種特徵,看看包括你嗎?
    導讀:立榮名,不如種陰德。正所謂,陽德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長壽,兒女成才,事業發達,不愁吃穿,這些都是一個人的「福報」。人活一世,沒有不想享福的,然而福報不是憑空就有的,是自己修來的。福報都是自己積德修來的,但靠求神拜佛是沒用的,修福積攢最快的當屬積陰德了,陰德就是不是為了求福而行善,也不被人所知。陰德厚重之人,都是有大福報的,從以下3個特徵中,就能看出什麼樣的人陰德厚重,看看包括你嗎?第一、勸人為善 ,永無坎坷。
  • 生而為人,要敬畏因果,這3件有損陰德的事,儘可能不要做
    其實行善積德也有分別,明代袁了凡著有訓子善書《了凡四訓》,書中就有這樣的說法: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按照書上所說,做好事兒要出名的是陽德;做好事不留名的是陰德。
  • 農村俗語「陰德多藏,子孫滿堂」這句話啥意思你知道嗎?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農民對於生活方面也是很注意的,比如有的時候我們在農村裡,家裡的父母告訴我們不要殺生,還有的就是不要吃一些有靈性的動物,像一些狗類都是家裡面老人不讓我們碰的,畢竟狗是人類的朋友,有的時候老人就會說,不殺生給自己積點陰德,這樣對自己的厚點有好處,對於農村老人來說是非常迷信福報因果的
  • 真正的高手都是善用陽謀、多積陰德
    不管在什麼年代,一個真正有格局、有能力的高手,都有兩個基本特點,一個是善用謀略而不陰暗,一個是多行善事而不張揚。善用陽謀,是因為對人性有極高的洞察力,能看到大眾看不到的地方,不需要採用那些毒辣殘忍的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