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茂森的傳統藝術修養的廣博性,有力地提升了其創作水準。對於一位成功的傳承者來說,繼承傳統並不是對個別技法程式的簡單模仿,而是要找出與當代人文相契合的藝術理念和表現規律,在「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過程中,予以創造性的發揚。
蓋茂森作品的人文底蘊是傳統的真善美合一,而詮釋的卻是現代人的審美意識;其作品的藝術語言是傳統筆墨技法的延伸,而展示的卻是新時代的視覺圖式。
在中國寫意人物畫創新的廣闊道路上,蓋茂森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貢獻,如一陣清風掠過歷代人物畫大家的廳堂,但不留斧鑿痕跡;似一股現代暖風撲面,卻又帶來些許遠古的清涼。入傳統而又出傳統,入造化而又出造化,以古為新,化「客」為「我」。這就是蓋茂森寫意人物畫的藝術價值所在。
——馬鴻增
從中國寫意人物畫的藝術層面審視,作品中所顯示出的那種「水墨淋漓障猶溼」的快感,那種清美、開闊的境域,那種噴薄而出被附麗上文人畫的意趣,無不給人以如飲甘泉的審美享受。
當然,支撐著上訴表達效能的是,畫家把握形象的力度和紮實功夫,以及對用墨、施水、鋪排、奏線的熟練技巧和經驗。蓋茂森的臨場揮毫,總是能將沒骨的、線勒的種種技藝,不著痕跡地交匯在一起,而造就出新的藝術生命肌體,並因此獨標一格,享譽藝苑。
——丁濤
靜觀蓋老師的水墨之作,寥寥數筆,爭春的、鬥妍的美不勝收。或清新神韻、或豔雅芬芳,一花一葉溝染出梅蘭竹菊的氣節雅韻,充分表現出生命茂盛的律動,彰顯自然和諧的生機。
——陳設美
蓋茂森的藝術技巧是從創作實踐中磨鍊得來的,他根據自己的創作意圖的需要,自由自在地揮毫,並努力去探索與之相適應的表現技巧。
他面向生活,滿懷激情,勤奮實踐,有人勸他盯準某一畫題反覆畫下去會有較好的市場反饋。對此他說:「如果一個藝術家把眼光只盯在市場而放棄人物畫的探索與追求,那是對中國人物畫進程不負責任的短期行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而應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給一個時代留下不能輕易磨滅的藝術痕跡!讓後人去評說!」
這正是他的追求。蓋茂森的藝術技巧是從創作實踐中磨鍊得來的,他根據自己的創作意圖的需要,自由自在地揮毫,並努力去探索與之相適應的表現技巧。
——靜愚
作品欣賞
蓋茂森(1941.8.2 - ) 字木林,堂號醉心齋,江蘇張家港人。擅長中國人物畫。1965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專業。1969年入江蘇省美術創作組。1976年後任江蘇國畫院藝術委員會主任、一級美術師。近年專攻水墨。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省國畫院藝術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