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普洱市江城縣與越南、寮國兩國接壤,為雲南唯一與兩個國家接壤的縣。因此「一眼望三國」就成了江城縣旅遊的一個亮點。三國邊地生活著許多少數民族,他們保留著原始形態生存方式,十分有趣。這一地區的山地民族主要包括赫蒙族、阿卡族、拉祜族、僳僳族、克倫族、勉族、布朗族等。他們和中國西南的很多少數民族是同源的,比如赫蒙族就是中國的苗族,阿卡族就是中國的哈尼族,而勉族實際上是泰國的瑤族。
阿卡人是個跨境民族,分布在中國雲南省南部(我國稱哈尼族)、緬甸東北撣邦、寮國北部、越南西北部和泰國。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支。他們的祖先靠打獵為生,屬於典型的高山民族,屬於少數民族。按照這裡的習俗,阿卡族婦女從懷孕之日起就要裸露左邊的乳房,一直到孩子兩歲。這是因為她們信奉乳房裸露在外才能吸天地之甘露,孩子吸奶之後才能健康成長。事實上,這和阿卡人崇尚生育文化是分不開的,即使是那些穿著現代服裝的當地女孩,也會時不時地撩起上衣來擦汗,對身體的裸露毫不避諱。通常情況下,阿卡族婦女少則生四五個小孩,多則七八個,因此她們的乳房也就長年裸露在外,故此,人們也就習慣地把這裡的阿卡人稱為「露奶族」。
無拘無束、簡單古樸是阿卡人的生存方式,傳統的刀耕火種依然是他們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住的是茅草屋,燒林開地種植旱稻,一季的莊稼收成只夠吃四個月,其餘時間全靠上山打獵或採摘野果野山芋維持,當森林燒完時就全寨遷徙;他們信奉神靈,阿卡婦女結婚前一般穿上衣,婚後則上身赤裸,不穿上衣;阿卡人的結婚習俗是女人要先懷孕才能結婚,結婚只需要攀車同意即可;女人結婚後家裡所有事務都由女人來做,包括割草、種地,但家裡大事小情都由男人做決定;他們信奉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信仰,得了病除了請攀車祈禱就是捱著等死,偏遠落後的生活方式導致傷寒、虐疾不斷;阿卡人共同的價值觀是一切平均分配。
阿卡人村寨處於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交替的一個特殊時期。男人和女人終生不在一個床上睡,房子中間有一個叫「露卡」的東西隔開,男人睡一邊,女人睡一邊。女人走女人的樓梯,男人走男人的樓梯,把女性貶到特別低。但是很奇怪,女性又保留了一些特別的權利:祭祀祖先的祭臺,必須設置在女人這一邊的房間裡;女人要出嫁,必須獲得這一姓最年長女人的同意,才算合法出嫁,才受到這一姓氏的庇護。
傳說中,最早的時候寨子沒人管理,很混亂,第一代的祖先就給了三個雞蛋,孵化出來三個人,也就是頭人、宗教頭領和鐵匠,就是管理寨子的人。因此寨子至今仍是「三權分立」,一個宗教頭領,一個頭人,一個鐵匠,三個人的權利是相互制約的。每個姓氏有一個「寨老」,就相當於「議員」,構成「議會」,宗教頭領又相當於「議長」。有什麼事情就開會,喝點酒,抽兩根煙,討論決定。
阿卡人最主要的社會網絡紐帶。靠著這種關係,阿卡人可以編織成廣泛的社會網絡。阿卡人另一條重要紐帶。阿卡人的文化認同感很強,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只要都是阿卡人,彼此之間的距離就會拉近很多。另外,阿卡人喜歡和別人結拜兄弟或姐妹。年齡相同或者相近的人,如果志趣相投,就會結成兄弟和姐妹。有的兄弟姐妹少,感覺自己孤單,也會和別人結拜,這樣自己就不會受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