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寬旭方丈解惑:唐代佛教密宗為何物?有何現實意義?

2021-01-07 中國西藏網

   中國西藏網訊 「秦中自古帝王州」。作為十三朝古都,西安不僅在中國政治史、文化史上,而且在中國宗教史、佛教史上也居於重要地位。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印度佛教傳入長安,至隋唐達到鼎盛。隋唐佛教在中國乃至世界佛教史上貢獻巨大,影響深遠。


圖為大興善寺方丈釋寬旭法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攝影:田進

 

  日前,在主題為「從黃寺與皇家寺院看佛教中國化」的第四屆黃寺論壇上,西安大興善寺方丈釋寬旭所演講的題為《西安大興善寺與唐代佛教密宗》,引發眾學者與高僧大德熱議。

 

  何為佛教密宗?

 

  釋寬旭說到,「大興善寺作為佛教密宗的祖庭,對密宗的形成、傳承和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佛教密宗,又稱密教,其命名是相對於顯教而言的。密宗以佛陀的心印傳承為理論根據;以佛法的中觀見為究竟正見;以諸祖上師的口訣為修行法則;以聖意菩提心為究竟發心;以上師灌頂、師徒口耳相傳為傳承方式;以密乘十四戒律為根本成律。三密相應,四曼不離,六大無礙,是為唐密。

 


圖為西安大興善寺。圖片來源:陝西文化網

  大興善寺與佛教密宗有何聯繫?

 

  提到大興善寺的歷史,釋寬旭詳實地介紹,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天竺僧人「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先後駐錫於大興善寺。他們在此翻譯密宗經典百餘部,結壇傳法,創宗立派,史稱「開元三大士」,由「金善互授」到「兩部一具」,實現印度密教到唐代佛教密宗的中國化轉化,大興善寺也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和密宗祖庭。

 


圖為法門寺地宮金剛界曼荼羅。圖片來源:翻拍自《西安大興善寺與唐代佛教密宗》論文。 

  為何要認識唐代佛教密宗?

 

  「認識唐代佛教密宗,對認識唐代的政治史、宗教史、社會史等,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釋寬旭如是說,從史實來講,唐代佛教密宗深受帝王尊崇。「善無畏」經西域到長安,受到唐玄宗禮遇,被尊為國師;「不空」為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國師:「不空」的著名弟子,中國和尚「惠果」,曾任代宗、德宗、順宗三朝國師:直到晚唐,「大興善寺三藏阿闍梨大遍覺」,也是宣宗、懿宗、僖宗三朝國師。

 

  釋寬旭認為,回溯歷史,我們會發現,唐代佛教密宗的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更具有現實意義。

 

  以文化意義而言,唐密是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凝聚著觀念、信仰、儀式、音樂、美術、雕塑、建築、習俗等豐富的文化內涵。研究、探討唐密,對我們深入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繼承傳統文化的優秀精華具有重要價值。

 

  以哲學意義而言,唐密的宇宙本體論和心性論,既與天台、華嚴等宗派相近似,又有自己的鮮明特點,是中國佛教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進行探索,能夠豐富中國傳統哲學、尤其是佛教哲學的內容。

 

  就道德價值而言,密宗及整體佛教所提倡的珍愛自然觀念、去惡從善觀念、平等慈悲情懷,自利利他思想、入世奉獻精神等,都蘊含著優秀道德意識,對其進行闡釋和弘揚,無疑會對精神文明建設,尤其是道德建設有著特殊的啟迪意義和積極作用。


圖為法門寺地宮胎藏界曼荼羅。圖片來源:翻拍自《西安大興善寺與唐代佛教密宗》論文。

 

  以對外交流而言,唐密的教義教理通過學問僧東傳日本,並在異國開花結果,形成了東密和臺密兩大日本密教宗派,對日本佛教的歷史、思想、文化、儀軌等都產生了巨大影響。研究唐密的東傳歷史,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對外交流、中華文化圈的形成和發展以及中國佛教文化在東亞地區的地位和影響都有重大意義。

 


圖為五重寶函。圖片來源:翻拍自《西安大興善寺與唐代佛教密宗》論文。 

  釋寬旭總結到,由大興善寺再到「開元三大士」,構成了中國唐代密宗絢麗奪目的歷史宏圖。如今瀏覽這幅珍貴的歷史畫卷,將激勵佛教人士續佛慧命,弘揚密宗,為中國佛教的美好未來,為國家的繁榮昌盛,砥礪前行,永遠精進。(中國西藏網 記者/周晶)

 

(責編: 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佛教東傳中國,八大佛教分支戒律森嚴,為何密宗會有歡喜禪?
    佛教傳到中國,由於理念各不相同,因此因地制宜,在中國分成了八個派別,其中我們最熟悉的是佛教就是禪宗,是達摩祖師一脈相傳,千百年來,禪宗都是中國影響最大,最為成熟的教派。除了禪宗之外,還有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律宗、淨土宗以及密宗七大教派,此八大佛門分支同出一門,卻有個不行同,而其中以密宗為最。
  • 西安大興善寺:中國佛教密宗祖庭
    在西安熱鬧的小寨北側,有一條不寬的興善寺街。在興善寺西街上,坐落著大興善寺,為中國佛教密宗祖庭。
  • 最精美《大隨求陀羅尼經咒》亮相永樂夏拍:佛教密宗影響了印刷術
    693年由寶思惟等人譯為漢語,後又有不空譯本,因不空的推廣而盛極一時。目前在國內發現的《大隨求陀羅尼經咒》繪本、印本、銘文有二十餘件,分布範圍遍及陝西、江蘇、新疆、雲南等地。《大隨求陀羅尼經咒》對研究唐代密教圖像、早期印刷術的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國家博物館研究員關雙喜也在會上談到,「唐代密宗出現以後,俗稱的經咒就是『護身符』。
  • 【密宗】佛教密宗是什麼?密宗手印圖解
    密宗(佛教宗派)  密宗,中國佛教宗派之一,由印度舶來,可分為兩派,一為胎藏界,一為金剛界。唐一行得兩宗真傳。
  • 全解 —— 藏傳佛教密宗法器
    密宗屬於佛教的一個分支。在我國,密宗主要活動在西藏、青海、甘肅等地。
  • 方丈和住持有何區別?
    住持這兩個字,最早並不是一種名詞稱謂,而是一個動詞,《圓覺經》中就有:「一切如來,光嚴住持。」其意就是,一切佛都安住在光明莊嚴的境界裡,有住持佛法的意思。 當佛教剛剛傳入中國時,僧人之間都是通過師徒傳授的途徑承接佛法理念,尚未出現住持這一職位。
  • 【靜象】密宗祖庭大興善寺
    密宗祖師像聽完師父的講述,我們不禁疑問:眾所周知,大興善寺作為密宗祖庭,漢傳佛教的密宗、日本密宗等等,都是由此處發展開來的。那麼藏傳佛教中的藏密與這座祖庭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如此才有了我們如今見到的文物。展廳中另一方蓮花座看似略顯陳舊,磨痕斑駁,卻被供在主佛正下方,我們心有疑惑這尊蓮花座是何來歷,為何供在如此中心的位置?
  • 關於佛教的派系劃分,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說藏傳佛教就是密宗
    我們知道,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也被人俗稱黃廟和青廟。它們有各自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生活習俗,也存在一些的不同。現如今,漢藏佛教兩者卻在五臺山共同存在,那兩者之間到底是青中有黃,還是黃中有青呢?還是各念各經,互不來往呢?千僧齋會,是五臺山一個傳統的佛事活動,法會設在藏傳寺廟羅睺寺,屆時山上所有四眾弟子,誦經念佛、虔誠頂禮。
  • 《長安與中國佛教》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長安與中國佛教》課程,呈現了鮮明的特色:一是系統地講解了長安與中國佛教。課程充分吸收了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內容涉及歷史、哲學、文學、藝術等學科門類,多維立體、全面系統地講解了長安與中國佛教的人物、祖庭、經典、宗派、文學、藝術、歷史。課程緊扣中國佛教主要發生地長安,進行中國佛教的宏大敘事,是目前唯一的一部系統講解長安與中國佛教的課程,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
  • 原創音頻 | 中國佛教的八大派別的各自特點是什麼?禪宗與密宗的為何名聲最盛?
    今天我們聊聊佛教傳入中國後發展出了哪些派系?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慈恩宗、唯識宗,三是天台宗又名法華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 佛教密宗主要供養哪些佛像?
    公元六七世紀,佛教在印度進入衰頹期,印度教逐漸取得優勢。因而,佛教開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間信仰中禳災、祈福、崇祀眾神等世俗宗教觀念,逐步走向密教化。公元七八世紀,密教在印度趨於極盛,成為印度佛教的主流。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14),天竺僧人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相繼來到長安,傳來印度正純密教並形成密宗,被稱為"開元三大士"。
  • 喇嘛教不是佛教,更不是密宗
    喇嘛教不是佛教,更不是密宗喇嘛教核心教義 四皈依 飲酒吃肉 人骨法器 殺人獻祭 男女雙修 自稱法王活佛 (佛教經文中文殊觀音等覺菩薩只能叫法王子
  • 佛教宗派|密宗
    密宗,又稱為真言宗、金剛頂宗、昆盧遮那宗、秘密乘、金剛乘。綜合各國的傳承,統稱為「密教」。密教興起於印度大乘佛教晚期七世紀至十一-世紀間,直至印度佛教全面被破壞滅亡為止。密教雖在印度消失,卻在中國、西藏、日本、韓國傳播開來,成為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傳至西藏,形成了以密教為骨幹的藏教特色。乃至今日與禪、淨土,同為世界佛教的主流之一。
  • 日本東寺佛像展:高僧空海留唐學法請回的寶物,展現唐代密宗精華
    中國唐代的中晚期,極為盛行印度傳來的密宗佛教,在中國經過幾代高僧的闡發之後,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唐密」佛教,為了區別於後來的「藏傳密宗」,而稱「漢傳密宗」。唐密在唐代時東傳日本,一直延續下來,被稱為「真言宗」。把唐密帶到日本的高僧名叫空海(774年至835年),他弘法駐錫的寺廟,是京都的東寺(也稱教王護國寺),現在是世界文化遺產。
  • 【文化】藏傳佛教密宗法器,你認識幾件?
    密宗屬於佛教的一個分支。在我國,密宗主要活動在西藏、青海、甘肅等地。由於密宗特別重視修法儀軌,因此其法器的種類十分豐富獨特,甚至讓人們以為法器就是專指密宗的法器。從諸佛菩薩本尊的一般供養到修法,乃至護摩法,密宗的法器琳琅滿目,將佛法出世間的解脫意義,以極致具體的表徵顯現出來。
  • 印度佛教最後的形態——密宗
    2020-12-25 06:02:55 來源: 一隻小佳子兒 舉報   印度佛教的最後形態是密宗
  • 源於長安興於日本的醍醐法脈 存唐代宗教儀軌
    源於長安興於日本的醍醐法脈,保存著部分唐代密宗的宗教儀軌。  上下醍醐寺歷經千年有餘,雖也曾有過香火衰微的時期,但幸運的是,它作為日本真言宗的中心寺院流傳至今。  保存著部分唐代密宗的宗教儀軌  在從事中日古代交流研究多年的碑林博物館研究員韓釗看來,佛教在日本的傳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飛鳥、奈良時代(593-794),為佛教的傳入與普及階段。
  • 佛教法器簡介,那些杵、鈴有什麼特殊意義?
    眾所周知,我國的佛教來源於印度,在傳承上卻有漢傳和藏傳的區別,藏傳佛教在吐蕃王朝之後,隨著藏地戰亂興起,漸漸式微,最終伴隨著各地封建領主、軍事將領、貴族和義軍首領割據一方,形成了各個宗派,其中不乏像密宗一樣神秘的宗派,他們誦經時手拿法器,顯得莊嚴神聖,其中左手拿的應該是鈴鐺,右手拿的應該就是金剛杵
  • 朝陽仁波切速成指南:西藏密宗法器大全
    西藏密宗宗在藏地已經傳承了上千年,關於這西藏密宗來歷,國內佛教界有兩種看法:第一種是認為顯宗是小學,而密宗代表大學,西藏密宗的密法不是普通根器的人所能修習的,這看法如今多見於各種媒體報導;另一種是認為西藏密宗不過混合了佛教、
  • [揭密]真實的藏傳佛教密宗雙修
    很多城市裡的小清新們,特別是那些詩情畫意的女孩子非常喜歡研究藏傳佛教的密宗,她們只因神秘而想往,可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你又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