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東傳中國,八大佛教分支戒律森嚴,為何密宗會有歡喜禪?

2021-01-07 史海遊歷

佛教我們都知道,在古印度發源,早在東漢的時候就傳進我國,從此在中國向四面八方傳去,東渡日本南下緬越,宗教文化發展迅速,到了今天,已經成為了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

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佛教分支之一·密宗。佛教傳到中國,由於理念各不相同,因此因地制宜,在中國分成了八個派別,其中我們最熟悉的是佛教就是禪宗,是達摩祖師一脈相傳,千百年來,禪宗都是中國影響最大,最為成熟的教派。

除了禪宗之外,還有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律宗、淨土宗以及密宗七大教派,此八大佛門分支同出一門,卻有個不行同,而其中以密宗為最。

密宗,我們聽到名字就知道,這個宗教有一種神秘感,二現實中也非常的神秘。主要他們的戒律非常的嚴格,對於修行方法來說,是佛教中最為排外的,根據密宗戒律,密宗修行者如果沒有灌頂和創收之前,不得學習和對外顯示。在原來封建社會的時候,人們就對密宗敬而遠之,哪怕到了現在,密宗在人的眼中都是非常神秘的。

不過我們也並不是對其一無所知,現在網絡小說流傳廣泛,相信經常看小說的朋友都知道,佛教中有一支歡喜禪法,而這種禪法就是密宗獨有。

了解一個國家,要從這個國家的歷史下手,了解一個宗教也是如此。歡喜禪有這麼一個傳說,在佛教的發源地古印度有個叫夜迦的國王崇尚婆羅門教,並且殘忍弒殺,心魔已經蒙蔽了他的雙眼,到處屠戮佛教比丘,佛祖看到這個情況之後非常的不忍,於是派遣觀世音下凡去感化他。

觀世音菩薩用盡了各種辦法,都沒有阻止夜迦的兇殘,最後無奈,只能化身美女以身渡魔,經過一番感化之後,夜迦終於被化解了心中的惡魔,並且虔誠的歸順了佛教,成為金剛之主,佛怒化身明王。

其實在密宗剛剛傳入西藏的時候,並沒有歡喜禪這種禪法,由於因為佛教的教義非常符合西藏人民,加上佛教戒色的緣故,所以在那個時間中西藏的人口銳減。雖然佛教教義是四大皆空,身死解脫,渡過彼岸,但是如果人人都禁慾,這就不是宗教傳播了,而是種族滅絕計劃,所以為了擺脫這種情況,密宗傳出了這種歡喜禪。

總體來說,無論是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都是人們的精神寄託,信仰只是一種信念,並不是希望,所以我們唯有自強不息,才能獲得成功。

相關焦點

  • 原創音頻 | 中國佛教的八大派別的各自特點是什麼?禪宗與密宗的為何名聲最盛?
    今天我們聊聊佛教傳入中國後發展出了哪些派系?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慈恩宗、唯識宗,三是天台宗又名法華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 密宗歡喜禪
    密宗的一種修煉方式.(基本不幹人事,往修仙發展)歡喜佛唯密宗所有,國內只有藏傳佛教(喇嘛教)寺廟中才有供奉. 歡喜禪的產生據說是西藏有一段時間. 西藏密宗由印度密教發展而來。無奈,便化為美女和「毗那夜迦」發生肉體關係,在觀世音溫暖的懷抱裡,「毗那夜迦」頓時化解了一切惡,心中充滿愛,終於皈依佛教,成為佛壇上眾金剛的主尊.(有點幹不過就使用美色的那味了)上面就是歡喜禪的來歷.
  • 中國最著名的的八大寺廟,佛教八大門派的祖庭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其中佛教文化更是傳承許久十分昌盛。而在佛教文化的眾多特質當中,寺廟作為其中的載體無疑是最為顯著的一個標誌,能夠深刻展現出佛教文化的特色與精髓。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最著名的八大寺廟,每一座都古老無比香火旺盛,佛教八大門派的起源。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
    ,開創了中國佛教的黃金時代。茲將大乘八宗在中國的開展分述如下:中國佛教八大宗派。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實際創始人南朝梁武帝時,達摩祖師攜付法衣缽東來,被奉為中國禪宗初祖。南宗因神會大師的力爭,乃逐漸取代了北宗地位,於中唐後獨盛。六祖惠能大師的弟子有荷澤神會、青原行思、南嶽懷讓三系,後二系更開演為五家七宗,成為中國禪宗的主流。
  • 釋寬旭方丈解惑:唐代佛教密宗為何物?有何現實意義?
    佛教密宗,又稱密教,其命名是相對於顯教而言的。密宗以佛陀的心印傳承為理論根據;以佛法的中觀見為究竟正見;以諸祖上師的口訣為修行法則;以聖意菩提心為究竟發心;以上師灌頂、師徒口耳相傳為傳承方式;以密乘十四戒律為根本成律。三密相應,四曼不離,六大無礙,是為唐密。
  • 關於佛教的派系劃分,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說藏傳佛教就是密宗
    我們知道,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也被人俗稱黃廟和青廟。它們有各自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生活習俗,也存在一些的不同。現如今,漢藏佛教兩者卻在五臺山共同存在,那兩者之間到底是青中有黃,還是黃中有青呢?還是各念各經,互不來往呢?千僧齋會,是五臺山一個傳統的佛事活動,法會設在藏傳寺廟羅睺寺,屆時山上所有四眾弟子,誦經念佛、虔誠頂禮。
  • 佛教最神秘的一個分支,因為太過於強大,竟然被皇室下令封殺
    在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佛教一開始都是修行小乘,後來釋迦牟尼佛才開始說大乘佛教,在漫長的時間演化之中,佛教的修行逐漸形成了禪宗、教宗、律宗、密宗、淨土宗等五大修行方法。其實禪宗為最上乘修行手段,講究當下開悟,見性成佛,比來就是這樣,只要你敢承認,所謂一念即是如來,非上上乘人難以參悟。
  • 被伊斯蘭逼上邪路的佛教分支——密宗
    (密宗)       藏傳佛教這個名字很多佛教的人不樂意用,因為這套宗教真正的名字是「喇嘛教」,他跟佛教的關係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他跟伊斯蘭教反倒是有很深的聯繫。       與漢地傳的不吃肉不近女色的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不同。喇嘛教修的既不是小乘,又不是大乘,而是要把佛教往魔教的方向引。
  • 佛教宗派|密宗
    密宗,又稱為真言宗、金剛頂宗、昆盧遮那宗、秘密乘、金剛乘。綜合各國的傳承,統稱為「密教」。密教興起於印度大乘佛教晚期七世紀至十一-世紀間,直至印度佛教全面被破壞滅亡為止。密教雖在印度消失,卻在中國、西藏、日本、韓國傳播開來,成為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傳至西藏,形成了以密教為骨幹的藏教特色。乃至今日與禪、淨土,同為世界佛教的主流之一。
  • 為什麼漢傳佛教重經法而輕戒律?
    可大家也注意到一個問題:絕大多數學佛人重佛法而輕戒律。雖有不少主張素食主義的,但也只是從慈悲角度,少有是為息止自己內心意欲的。佛入滅時曾有遺教:後世佛弟子當「以戒為師」,為什麼我們漢傳佛教只想在佛經中尋找開悟的智慧,卻不注重守持戒律呢?
  • 佛教八大宗派的形成特點及發源地
    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慈恩宗、唯識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 【人間佛教】中國佛教宗派有哪些?
    修學此宗不一定要通達佛經,廣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靜坐專修,只要信願具足,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始終不怠,臨命終時,就可往生淨土。由於簡便易行,不拘形式,能攝受廣大群眾,因而使淨土宗在中國得到特別廣泛的流行。律宗
  • 佛教戒律
    小乘戒律後來集中在《律藏》,大乘戒律則散見於大乘經典中。在大乘佛教盛行的中國,佛教界內部一直有一種說法:白衣不能閱戒,即非受戒出家弟子不可以觀看學習戒律。這種說法給律學帶來一絲神秘色彩,而南傳小乘佛教無此說法。
  • 佛教宗派有哪幾種?佛教十三宗派介紹
    佛教傳入中國後,起初並沒有區分大小乘經典,開宗立派也並無區別。但隨著佛教體系的日臻完善,所依止的經典各有不同,以及大眾接受的智慧程度各有差異,便逐漸形成了空宗和有宗兩大派別下的十三個宗派。空宗和有宗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兩大派別,空宗全稱大乘空宗,是大乘佛教中觀派的別稱;有宗,全稱大乘有宗,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別稱。
  • 說說中國佛教各大宗派的修行宗旨
    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慈恩宗、唯識宗,三是天台宗又名法華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 佛教密宗主要供養哪些佛像?
    公元六七世紀,佛教在印度進入衰頹期,印度教逐漸取得優勢。因而,佛教開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間信仰中禳災、祈福、崇祀眾神等世俗宗教觀念,逐步走向密教化。公元七八世紀,密教在印度趨於極盛,成為印度佛教的主流。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14),天竺僧人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相繼來到長安,傳來印度正純密教並形成密宗,被稱為"開元三大士"。
  • 【密宗】佛教密宗是什麼?密宗手印圖解
    密宗(佛教宗派)  密宗,中國佛教宗派之一,由印度舶來,可分為兩派,一為胎藏界,一為金剛界。唐一行得兩宗真傳。
  • 中國佛教派別
    在中國,這3大傳承都有,其中:漢傳佛教有10大宗派:成實宗、俱舍宗、三論宗、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律宗、淨土宗、禪宗、密宗;藏傳佛教有6大宗派: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覺囊派、希傑派;南傳佛教在中國,宗派不明顯,是純原始佛教
  • 【國學百科】中國佛教宗派簡介
    佛教大約在公元一世紀中葉傳入中國。到公元六世紀末至九世紀中葉的隋唐時期,中國佛教達到極盛時期,各宗派先後興起,呈現著百花爭豔的景象。比較有代表性的共有八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 全解 —— 藏傳佛教密宗法器
    密宗屬於佛教的一個分支。在我國,密宗主要活動在西藏、青海、甘肅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