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閃米特」印歐」 世界三大遊牧民族

2021-02-07 蒙古文化微刊


遊牧指在草原上形成的一種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現代考古發掘逐漸證明,有史可查的最早的遊牧民族是公元前8世紀中葉,分布於阿爾泰山以東西徐亞人,被稱為斯基泰人。遊牧為主要生產生活方式的民族,但是遊牧民族也並不是居無定所,從中外的史集來看遊牧民族是有隱秘的定居據點的。

起源地:蒙古高原。

包含民族: 匈奴人、蒙古人、突厥人等等。

建立國家: 匈奴帝國、蒙古帝國、奧斯曼帝國。

目前居住地: 東北亞、中亞地區。

蒙古系遊牧民族指中北亞大草原的突厥、蒙古遊牧民族以及通古斯漁獵民族(像今天的赫哲族、鄂溫克、鄂倫春等)。語言隸屬阿爾泰語系。做為發源於東方蒙古高原的馬背民族,「馬和鐵器」給了這些民族掃蕩古老的中原文明的動力,他們的對手就是偉大的中華古老文明。中原王朝的祖先們面對強悍的遊牧人發起的風暴,演出了一幕幕「黃禍西引」的精彩故事。讓我們先從匈奴人說起(稍帶著說明的是,匈奴人即蒙古人的祖先)。 匈奴人從先秦時代就開始形成,到了秦始皇,有了修建萬裡長城抵禦匈奴的故事,漢武帝時代,有一系列抵抗匈奴的故事。到了東漢時期,進入公元89年,世界歷史為之改變,漢王朝一度擊敗北匈奴,收服南匈奴,龐大的匈奴帝國在中國邊界與中原王朝對抗的歷史似乎結束了。部分匈奴人開始了他們壯觀西遷的歷史,到達東歐的頓河、第聶伯河流域。


閃米特遊牧民族(閃族,Shemu或Semu,也譯為「歇姆」、「塞姆」)

起源地: 阿拉伯沙漠。

包含民族: 阿拉伯人、猶太人、腓尼基人等等。
建立國家: 古巴比倫王國、迦太基帝國、阿拉伯帝國
目前居住地:中東地區。

閃米特人的歷史十分久遠,約公元前3000初,閃米特人的的一支:阿卡德人遷徙到兩河流域北部,他們在薩爾貢一世的帶領下徵服了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建立阿卡德王國。閃米特(塞姆)是西方對從敘利亞到阿拉伯半島遊牧民族的稱呼,近現代指說閃含語系中的閃米特語族在北非、西亞各民族的統稱,閃米特人的稱呼是起源於西亞一神論興起時代,大約是公元前三世紀,與羅馬、希臘等多神教區別,也吸收了兩河蘇美爾文明中創世紀挪亞方舟的內容,把先知諾亞的長子塞姆作為祖先。但是就民族血緣性質看,從敘利亞到阿拉伯半島、北非地區,這裡的各民族都有從語言到習俗,以及血緣上的親近關係,所說的閃含語系和傳統,從遠古時代起就有共同點。閃米特族地區最早建立過亞述、巴比倫、猶太、迦太基等國家。其中亞述人曾建立橫跨亞非的帝國,但是整個閃米特地區沒有真正統一,阿拉伯半島和北非沒有納入亞述。在以後的歷史中,閃米特族地區始終是多民族的分裂狀態,先後被波斯人、馬其頓人、羅馬人等非閃米特族的龐大帝國統治,但受閃米特族一神論思想的影響先後建立的猶太教、基督教的影響卻日益巨大,也為未來閃米特族的統一打下基礎。薩珊帝國攻入阿拉伯半島後,促進了這裡眾多遊牧部落對外聯繫,半島上的商業城市麥加、麥地那為核心的地區經濟、軍事力量增強。穆罕默德建立伊斯蘭教統一了半島,他的繼承者們建立了阿拉伯帝國,這個帝國首次把閃米特族各地區和各民族統一起來,也真正首次實現閃米特人的統一,閃米特人的統一是民族、政治、宗教、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共同促成的。

阿拉伯人、猶太人及敘利亞人都是閃米特人。今天生活在西亞北非的大部份居民,不過就是阿拉伯化的古代閃米特人的後裔。

包含民族: 波斯人、希臘人、拉丁人、日耳曼人等等

建立國家: 波斯帝國、古希臘、古羅馬帝國。

目前居住地: 歐美各國、伊朗、印度。

大約6000年以前,在今天烏克蘭東部和俄羅斯南部的烏克蘭平原(或稱東歐平原)上,有兩條大河,伏爾加河和頓河;適宜的氣候,以及豐富的水草和平坦的地勢,導致這裡成為了現代西方人的母親河;在這裡,生活著現代西方人最初的祖先--古印歐人。

公元前4500-前4000年:早期印歐人,分布在黑海和亞述海沿岸的伏爾加河和第聶伯河流域,開始了馬的最初馴化。開始了古印歐人的第一次遷徙浪潮。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印歐人遷徙到了小亞細亞半島,稱原始西臺人(也稱哈梯人)。

公元前18世紀,古印歐人遷徙到了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古日耳曼文明開始形成。

公元前17世紀,西臺人部落聯盟形成國家形式。成熟的戰車被發明。西臺人徵服了小亞細亞東部。

公元前1595年,西臺王國滅古巴比倫王國。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公元前16世紀,邁錫尼人來到希臘半島,建立起邁錫尼文明。希臘進入荷馬時代。

公元前15世紀,古義大利人來到亞平寧半島,古義大利文明開始萌芽。

公元前14世紀中期,邁錫尼人徵服克裡特島的米諾斯人。希臘乙型線形文字誕生。

公元前1300年左右,雅利安人的最初經典《梨俱吠陀》出現,吠陀文明誕生。

公元前1299年,西臺王國和古埃及王國之間爆發卡疊什戰役。

公元前1260年,邁錫尼人摧毀特洛伊古城。

公元前13世紀,凱爾特人開始在歐洲腹地廣泛遷徙,凱爾特古文明在中歐和西歐各地建立。

公元前13世紀末,邁錫尼人頻頻入侵西臺,造成西臺原臣服各國紛起反抗,西臺趨於瓦解,公元前8世紀併入亞述版圖。

公元前12世紀,邁錫尼文明被入侵的多利安人所摧毀,希臘進入黑暗時代。

公元前11世紀,雅利安人一支來到伊朗高原,古波斯文明開始形成。

公元前9世紀,亞平寧半島出現了古羅馬文明的先驅——伊特魯裡亞文明。

相關焦點

  • 蒙古,閃米特,印歐世界三大遊牧系民族
    遊牧為主要生產生活方式的民族,但是遊牧民族也並不是居無定所,從中外的史集來看遊牧民族是有隱秘的定居據點的。但如今遊牧分為世界三大民族系,分別為蒙古系遊牧民族,閃米特希遊牧民族,印歐系遊牧民族。蒙古系遊牧民族指中北亞大草原的突厥、蒙古遊牧民族以及通古斯漁獵民族(像今天的赫哲族、鄂溫克、鄂倫春等)。語言隸屬阿爾泰語系。
  • 說印歐語的遊牧民族
    )上文簡要論述了世界上三大遊牧民族之一的閃米特人,下面著重介紹另一大遊牧群體——印歐人。東部是以蒙古高原為核心的「高原草場」,後來的蒙古-突厥諸遊牧民族就是從這片區域發展壯大起來的。從歷史上看,當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印歐語人可能都來自一個地方:中亞草原和東歐草原。      西方語言學家根據各個印歐語種中普遍使用的某些詞彙來推測這一語系的最早起源。經研究,在各種印歐語言中,最具有共同性的詞彙是「冬天」和「雪」,而不是「海洋」。人們推測,最早說印歐語的人應該居住在距海較遠的寒冷地區。
  • 歷史上中國的三大蠻族,都是遊牧民族,都以兇狠著稱!
    在西方歷史中,滿足這個詞是源於羅馬帝國時期,對周邊的部落和民族的稱呼。而我今天要給你們介紹的是我國史上三大蠻族。第一匈奴匈奴,在我國最大的遊牧部落,那就是匈奴人。匈奴人一般是以兇猛殘暴著稱,雖然它們的個頭矮小,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是友善的,大家都知道遊牧部落一般都是。一年四季遷徙的過程,而在匈奴人遷徙的過程中。那些和他們相遇的部落都會對他們感到害怕。
  • 中國歷史上以兇狠著稱的三大蠻族,竟然全都是遊牧民族
    在西方歷史中,滿足這個詞是源於羅馬帝國時期,對周邊的部落和民族的稱呼。而我今天要給你們介紹的是我國史上三大蠻族。第一匈奴 匈奴,在我國最大的遊牧部落,那就是匈奴人。匈奴人一般是以兇猛殘暴著稱,雖然它們的個頭矮小,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是友善的,大家都知道遊牧部落一般都是。一年四季遷徙的過程,而在匈奴人遷徙的過程中。那些和他們相遇的部落都會對他們感到害怕。
  • 遊牧民族騎兵和農耕民族騎兵,哪個強?
    ——西多尼斯·阿波林納尼斯一,遊牧民族騎兵VS農耕民族騎兵,有三大優勢1.箭無虛發的騎射本領。騎射是遊牧民族的一大特色。如《史記·匈奴列傳》中寫到,「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士力能挽弓,盡為甲騎。」單純比較騎射,以自耕農為來源的職業騎兵顯然不如從小就放牧打獵練出來的騎兵。
  • 匈奴、鮮卑、突厥、蒙古、契丹,終於搞懂了!中國遊牧民族簡史
    自此,中原漢人幾千年來都在致力於與邊境的遊牧民族作戰。在漫長的歷史中,這些遊牧民族有的被漢化融入了中華民族,有的則遷徙到了其他地方。事實上,遊牧民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原王朝的統治,甚至還有一些遊牧民族成功入主中原。那麼這些遊牧民族是怎麼發展起來的,他們最後的結局又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聊他們之中的一部分。
  • 匈奴、鮮卑、突厥、蒙古、契丹……都搞懂了!我國遊牧民族的簡史
    匈奴、東胡、突厥、回鶻、蒙古、契丹、女真、鮮卑……這些遊牧民族,有些甚至不會讀~但是它們不停的出現在中國歷史上,今天小五就做一個梳理,絕對值得你收藏! 一、東胡 東胡是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漢存在了大約1300年。
  • 清朝皇帝以蒙古大汗身份管理蒙古,解決了千百年北方遊牧民族之患
    ,掃滅蒙古黃金家族最後一任林丹汗後,清朝皇帝自己兼任蒙古大汗,使的喀爾喀蒙古終清朝一代都服服帖帖,大清皇帝同時是蒙古大汗,也是西藏的保護人。於是,延續429年的蒙古汗國從此便從歷史上消失了。原有的蒙古各部部眾大都依附於後金。在後金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以額哲為首的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位領主,在盛京(今遼寧瀋陽)舉行大會,共尊皇太極為蒙古大汗,並奉上「博格達徹辰汗」的尊號,整個漠南蒙古諸部都臣服於大清。該年後金改國號為清,皇太極正式稱帝。
  • 蒙古草原幾乎沒有樹木和竹子,古代遊牧民族用什麼製作弓箭的?
    在我們的印象中,古代遊牧民族是極為彪悍的馬上民族,現在的蒙古人騎馬射箭也是必備的功課,那麼在樹木極為匱乏的蒙古高原,古代遊牧民族是如何製造出那麼多的弓箭呢?
  • 在中歐駐足千年的遊牧民族——馬扎爾人(人像街拍)
    早期的馬扎爾人為遊牧民族中的「少數民族」,因為亞歐大陸的遊牧民族多操著印歐語(Indo-European languages,印度和歐洲的大部分語言都是從「原始印歐語」分化出來的
  • 誕生了基督教、伊斯蘭教,深刻影響人類早期文明的閃米特人(下)
    終於,R們覺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R分成了兩波,我在這裡稱之為Ra和Rb,Ra留在了裏海繼續遊牧,這也就是後來俗稱的——「雅利安人」。而Rb卻分成三路進入歐洲,第一波從南路進入歐洲,一路佔領了歐洲的兩個小半島「希臘半島」「義大利半島」,這也就是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前身。
  • 古代匈奴、蒙古、回鶻、突厥四個民族的血緣關係如何
    (經指正,北方遊牧民族早期有大量Q系,N更多去往北歐以及北亞,在這裡更正。簡單點說吧,可以說大部分歐洲白人都是這個R系的人群,R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歐羅巴人種或者高加索人種,這個雅利安人也曾被希特勒吹捧為最高貴的白種人,他們生活在中亞現在那些亂七八糟的斯坦(中亞荒漠草原)那裡,使用印歐語系語言(如英語、義大利語等都是這個語系)是個文明比較落後遊牧民族,後來他們逐漸進入阿富汗、伊朗、印度逐漸向定居生活轉化,當然人家也創造了輝煌的波斯帝國、雅利安印度,不過這是後話了。
  • 蒙古家具 馬背上的民族家具
    每一個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都經歷了複雜而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蒙古族的形成發展同樣經歷曲折。到12世紀初,北方各遊牧民族如匈奴、東胡等在與女真建立的金的長期鬥爭中,終於完成了民族的統一,「蒙古」一詞也因此成了統一後各民族共同體的總名稱。地域決定文化,早期的遊牧生活決定了蒙古族「馬背文化」的繁榮和發展,與此相適應的圖騰崇拜、宗教信仰、日常生活都有鮮明的地方民族特點。
  • 關於蒙古民族需要知道的常識...
    1,蒙古族是世界最古老的人種之一更準確地來講,做為世界三大人種之一,蒙古人種這個人種概念範疇包括了今天亞洲、歐洲烏拉爾山以東的廣袤的西伯利亞(Xiabar蒙古語泥濘的音譯知道了這個大致的地理範疇,相信就不會再去爭論亞洲那些古老的土著居民、特別是北方的遊牧部族的屬性了。(註:這裡所指的僅僅是其人種範疇,並不指民族屬性)
  • 北方遊牧民族的歷史是屬於中國,還是蒙古國和土耳其?
    匈奴、鮮卑、突厥、契丹等遊牧民族不斷南下劫掠物資,擄掠人口。中原王朝則修築萬裡長城,不斷反擊。中國歷史就是一部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鬥爭史。幾千年間,無數的遊牧民族融入了漢族,很多漢人身上有遊牧民族的血統,尤其是北方人。還有多個遊牧民族進入中原地區建立政權,蒙古和滿族甚至建立了大一統王朝。
  • 為什麼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總是侵略中原?
    負向的氣候衝擊,通過對遊牧地區經濟的影響,與遊牧部落向中原王朝的劫掠之間有著很強的正相關關係。軍事衝突對人類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都有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研究軍事衝突的誘因是我們努力阻止類似衝突發生的前提。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的衝突橫貫兩千餘年的中國歷史,可能是世界上綿延時間最長的文明衝突。
  • 遼國自白:我封印了遊牧民族的侵略性,你宋朝卻打開魔盒自取其辱
    而宋朝,也為自己的錯誤選擇,付出了歷史代價,兩宋皆亡於外族:北宋亡於女真,南宋亡於蒙古。縱觀歷史,在中國所有的遊牧民族之中,契丹族是最溫和、最不具侵略性的一個民族,也是我國歷史上古老的民族,最早出現於4世紀,至14世紀中葉以後,契丹一詞不再出現於史書,歷經1000年。
  • 摔跤健將搖籃,蒙古長調之鄉,遊牧文化之源,源遠流長的烏珠穆沁
    它是世界著名草原之一,也是中國四大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原——內蒙古草原。這是一片水草豐沛的天然牧場。它是北方民族誕生和發展的搖籃。幾千年的草原民族文化在這裡積澱和傳播。幾千年來,北方民族一直在錫林郭勒盟草原上遊吃草唱歌。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縣(正蘭旗以東50英裡)登基,建都(歷史上的元朝都城商都),開創了統一大業。
  • 印歐語系在亞洲的傳播
    這項研究再次闡明了存在已久的「草原理論」——馬的馴化使得印歐語言的起源與傳播成為可能。 馬的馴化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自此,人類、人類語言及其思想比從前流動得更遠且更快,造成了農業與騎術戰爭的迅速蔓延。 世界各地的學者合作開展了一項新的跨學科研究項目,發表在2018年5月9日的《科學》雜誌上。
  • 印歐人與「吐火羅民族大遷徙」
    從東部蒙古高原逾阿爾泰山脈、準噶爾盆地進入中亞北部哈薩克草原,再經裏海北岸與黑海北岸到達多瑙河流域,這條由草原鋪就的綠色通道,就是當時歐亞文明交流的大舞臺。野蠻人的民族大遷徙帶來了衝擊,也帶來了新的變化,各個文明之間互相汲取、互相融合,戰爭與和平交替更迭,文明也在互動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