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桑;你走吧,隱姓埋名,找個沒人的地方,照顧好我那個蒙古小妾,只她懷了孩子,「我要是有朝一日出去」,無論你們走到哪,我都會找到你們!
這是年羹堯被貶到杭州將軍以後對他的老管家「老桑」說的話!通過年羹堯這句話就可以得出結論:年羹堯已經沒有自由了,走一步看一步。
此時年羹堯的小命就在於雍正帝是否高興,或者把他忘了最好!可是雍正想忘都不行,特別是監察院那幫御史,扯著嗓子喊:必須殺了年羹堯為「孫嘉誠」報仇,三天兩頭上摺子,雍正最後說了一句:他們難道非得要年羹堯的命嗎?
真正要他命的是犯三大忌:
首先是年羹堯打了勝仗不知收斂,這是他自絕於雍正、自絕於朝廷的根本原因,給年羹堯議罪的時候總共給年羹堯議了九十二款大罪!
要他命的大罪是他犯大忌三條:
一、年羹堯犯雍正皇帝大忌,插手朝廷政務、人事、經濟、及幹擾推行新政,濫殺無辜,特別是竟然膽敢私自殺朝廷三品大員孫嘉誠,向雍正宣戰!以上權力是皇帝的。
二、結黨營私,歷代皇帝,包括雍正帝最怕的就是就是結黨營私,到處安插親信,還自以為是被稱為「年選」,雍正帝不能容忍他年羹堯是他威脅皇權,違規已經到了極致。
三、驕橫跋扈,藐視雍正皇帝,就拿雍正帝接見立功將領「卸甲」一事就說明年羹堯已經瘋迷了。將領不懂也就罷了,年羹堯還強調一下「他們只只軍令,不知皇帝」,這是生怕雍正皇帝不生氣,需要提醒一下?
把他拉下神壇的是「李衛」!
雖然是《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的演繹,但是這事、這人是真的,年羹堯的九十二款大罪,就是想要他命,特別是以上我分析的三大條已經讓雍正皇帝無法忍受。
當雍正皇帝走到江南「李衛」的家裡時候,君臣的一番對話提起年羹堯的時候,使雍正帝堅定了拿下年羹堯的決心!
李衛是這樣說的:皇上,奴才最近聽到有這樣的傳言,「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乾脆把他的大將軍給他免了!
李衛的這句話讓雍正帝堅下了決心,但雍正沒有殺他年羹堯的意思,李衛也不想年羹堯死, 因為年羹堯畢竟收留並救過李衛的命,而且他們同是雍親王府奴才出身,估計李衛應該想到這一點。
普天下莫非王土,隱到哪?
滿清王朝也有規矩,犯了事就想辭職,就想走?走到哪裡也是大清朝的天下,能走鄔思道早走了!
監察院的御史們天天喊著讓年羹堯死,可是年羹堯也不知如何想的,已經被貶到城門領了,還天天穿著「黃馬褂」守城門,是得瑟,還是向雍正帝示威,這明明是告訴路人:我是年羹堯,我就是打了勝仗的年大將軍,這完全是變相的說;雍正皇帝對年羹堯是「兔死狗烹」。 如果隨便走,年羹堯早就與「老桑」一起走了,如果年羹堯不是在招搖過市,估計雍正皇帝能放他一條命!
張廷玉提醒了雍正帝
最終結束年羹堯性命的是張廷玉的奏報:皇上,有一件事該解決了,據下面奏報,年羹堯整天的穿著黃馬褂在城門招搖過市,有辱聖德不說,監察院的御史們也不答應!
看來這年羹堯的命是留不下了,據清史記載:年羹堯是押回北京賜死的,並不是由李衛前去執行的年羹堯死刑,無論如何說,年羹堯是死了,留下了後世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