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年羹堯被貶去守城門時,他為何不辭職歸隱?

2021-01-14 弘揚歷史

老桑;你走吧,隱姓埋名,找個沒人的地方,照顧好我那個蒙古小妾,只她懷了孩子,「我要是有朝一日出去」,無論你們走到哪,我都會找到你們!

這是年羹堯被貶到杭州將軍以後對他的老管家「老桑」說的話!通過年羹堯這句話就可以得出結論:年羹堯已經沒有自由了,走一步看一步。

此時年羹堯的小命就在於雍正帝是否高興,或者把他忘了最好!可是雍正想忘都不行,特別是監察院那幫御史,扯著嗓子喊:必須殺了年羹堯為「孫嘉誠」報仇,三天兩頭上摺子,雍正最後說了一句:他們難道非得要年羹堯的命嗎?

真正要他命的是犯三大忌:

首先是年羹堯打了勝仗不知收斂,這是他自絕於雍正、自絕於朝廷的根本原因,給年羹堯議罪的時候總共給年羹堯議了九十二款大罪!

要他命的大罪是他犯大忌三條:

一、年羹堯犯雍正皇帝大忌,插手朝廷政務、人事、經濟、及幹擾推行新政,濫殺無辜,特別是竟然膽敢私自殺朝廷三品大員孫嘉誠,向雍正宣戰!以上權力是皇帝的。

二、結黨營私,歷代皇帝,包括雍正帝最怕的就是就是結黨營私,到處安插親信,還自以為是被稱為「年選」,雍正帝不能容忍他年羹堯是他威脅皇權,違規已經到了極致。

三、驕橫跋扈,藐視雍正皇帝,就拿雍正帝接見立功將領「卸甲」一事就說明年羹堯已經瘋迷了。將領不懂也就罷了,年羹堯還強調一下「他們只只軍令,不知皇帝」,這是生怕雍正皇帝不生氣,需要提醒一下?

把他拉下神壇的是「李衛」!

雖然是《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的演繹,但是這事、這人是真的,年羹堯的九十二款大罪,就是想要他命,特別是以上我分析的三大條已經讓雍正皇帝無法忍受。

當雍正皇帝走到江南「李衛」的家裡時候,君臣的一番對話提起年羹堯的時候,使雍正帝堅定了拿下年羹堯的決心!

李衛是這樣說的:皇上,奴才最近聽到有這樣的傳言,「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乾脆把他的大將軍給他免了!

李衛的這句話讓雍正帝堅下了決心,但雍正沒有殺他年羹堯的意思,李衛也不想年羹堯死, 因為年羹堯畢竟收留並救過李衛的命,而且他們同是雍親王府奴才出身,估計李衛應該想到這一點。

普天下莫非王土,隱到哪?

滿清王朝也有規矩,犯了事就想辭職,就想走?走到哪裡也是大清朝的天下,能走鄔思道早走了!

監察院的御史們天天喊著讓年羹堯死,可是年羹堯也不知如何想的,已經被貶到城門領了,還天天穿著「黃馬褂」守城門,是得瑟,還是向雍正帝示威,這明明是告訴路人:我是年羹堯,我就是打了勝仗的年大將軍,這完全是變相的說;雍正皇帝對年羹堯是「兔死狗烹」。 如果隨便走,年羹堯早就與「老桑」一起走了,如果年羹堯不是在招搖過市,估計雍正皇帝能放他一條命!

張廷玉提醒了雍正帝

最終結束年羹堯性命的是張廷玉的奏報:皇上,有一件事該解決了,據下面奏報,年羹堯整天的穿著黃馬褂在城門招搖過市,有辱聖德不說,監察院的御史們也不答應!

看來這年羹堯的命是留不下了,據清史記載:年羹堯是押回北京賜死的,並不是由李衛前去執行的年羹堯死刑,無論如何說,年羹堯是死了,留下了後世的談資。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雍正為什麼要貶年羹堯守城門,最終下旨賜死他
    最終雍正為什麼要把年羹堯貶到城門當守衛,而且還不放過他,最終下旨賜死他,這和雍正的性格有沒有關係呢? 看過雍正王朝的都知道年羹堯,他不僅是一位大將軍,而且還是一位出身進士的大將軍,這就意味著年羹堯其實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絕對算的是人中龍鳳了。
  • 雍正王朝:年羹堯守城門,下的是什麼棋?為何故意輸給牧童?
    《雍正王朝》年羹堯之死可謂前奏滿滿,在一曲悠揚的「牧童」歌曲下,對比之前威名赫赫的大將軍,再看守城門的年羹堯,強烈的反襯,使得這一幕看哭了不少人。年羹堯臨死之前和牧童下了一局棋,電視劇把年羹堯和小孩子的每一部棋都拍到了。藉此鏡頭,想表現年羹堯的什麼心態?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是在聽了張廷玉勸諫後,才下決定賜死年羹堯?
    《雍正王朝》中,雍正雖然將年羹堯不斷貶謫,但是他卻頂住百官的壓力,始終沒有下令將年羹堯處死。直到在聽完張廷玉對其的進言之後,雍正這才最終下定了決心,賜年羹堯以自盡。實際上,張廷玉向雍正諫言處死年羹堯,這其中既有「於公」的成分,當然也有他的「私心」。而對於雍正來說,他看似遲遲不肯下最後的決定,其實也是一直在等待著張廷玉的這番勸諫。
  • 雍正王朝:年羹堯,最不應該得罪張廷玉!兩句話,就能要了他的命
    導讀:經過長時間的猶豫和掙扎以後,雍正皇帝終於下定決心,命剛剛被提拔成為「兩江總督,監管浙江」的李衛,親自前往杭州,處死已經被貶為杭州城門守備的年羹堯。幾乎在明確了所有人的態度以後,在年羹堯被貶至「不入流」的城門守備以後,雍正皇帝問到張廷玉關於年羹堯的處理意見:「衡臣,你實話同朕說,年羹堯就真的該死嗎?」
  • 雍正王朝:讓李衛保年羹堯,真是翠兒的「婦人之見」?恰恰相反
    電視劇《雍正王朝》對於年羹堯這個雍正朝的著名人物進行了較為真實的還原,除了出身雍正潛邸這一條不太準確外,年羹堯自擔任「四川巡撫」以後的仕途軌跡基本就和劇中發展相同。拋開真實歷史,僅就《雍正王朝》的演繹橋段而言,就年羹堯在劇中的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甚至給出的「軍中將士只是軍令,不知皇上」的狂悖之言,雍正皇帝賜其自盡都是絕對的寬容表現。
  • 雍正為何要殺功臣年羹堯?殺後為何又要後代牢記年羹堯的豐功偉績
    年羹堯是雍正帝奪取皇位的大功臣,也是為他平定青海戰亂的重要人物,雍正帝為何最後選擇要殺他呢? 是年羹堯功高震主還是雍正帝過河拆橋? 年羹堯不加警惕,被皇帝抓住了把柄。年羹堯進京的時候,黃韁紫騮,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員跪接,年羹堯安然坐在馬上行過,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馬向他問候,他也只是點點頭而已。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態度竟也十分驕橫,「無人臣禮」。 雍正時的文字獄不可謂荒謬,令人噤若寒蟬。
  • 雍正王朝: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為何張廷玉卻安然無恙呢?
    《雍正王朝》中,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靠的不僅僅是謀略,還有他的忍辱負重,最後之所以成功奪位,不可忽略他手下的年羹堯、隆科多和張廷玉等幾大重臣,在這次奪位之爭立下汗馬功勞。究竟為何,讓多謀善妒的雍正會行霹靂雷霆手段除掉了兩位權臣,唯獨留下了張廷玉呢?
  • 雍正王朝:九爺胤禟為何給年羹堯下跪?是年羹堯逼迫還是他自願?
    導讀:在《雍正王朝》中,九阿哥胤禟給年羹堯下跪這一幕,使得年羹堯在西北軍中的威望達到了巔峰,雍正的親兄弟都給年大將軍下跪了,試問何人還敢在年大將軍面前造次呢
  •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雍正為什麼最後要賜死年羹堯?4個原因
    年羹堯是電視劇《雍正王朝》劇情中的重要人物。劇情裡年羹堯是雍正潛邸時的包衣奴才,雍正一手調教出來的得力幹將,幫雍正做了不少大事,像協助雍正江南籌款賑災、火燒江夏鎮、控制十四阿哥西北軍糧、率兵平定西北叛亂等等。
  • 賜死年羹堯,雍正皇帝為何非得派李衛去?
    但是雍正皇帝親自出城迎接年羹堯時,年羹堯面對群臣跪拜,安坐馬上;雍正皇帝近前,年羹堯驅馬靠近;於朝臣面前,放出「我軍中將領只知有軍令,而不知有皇上」的狂悖之言;都時刻在挑戰著雍正皇帝的忍耐底線。被雍正皇帝派往西北軍中的耿直之臣孫嘉誠,被狂妄的年羹堯殺害以後,朝野上下對於這個「恃權而驕」、「毫無人臣之禮」、「狂悖犯上」的年羹堯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彈劾。就連雍正皇帝深為倚重的張廷玉也給出了「不殺年羹堯,無法給朝野一個交代」的態度後,雍正皇帝下定決心,將已經被貶為杭州城門看守的年羹堯賜死!
  • 《雍正王朝》孫嘉誠明知道雍正派他與年羹堯合作是個死局,為何還...
    首先要明白一點《雍正王朝》的主旨就是「偉光正」,它就是一部明明白白的讚揚雍正的電視劇。 所以這個問題鐵定不是什麼「雍正是故意派孫嘉城去送死的,這樣雍正就有藉口殺掉年羹堯,而孫嘉誠是一個忠臣,他明知必死無疑,但為了雍正,為了大清,他甘願赴死。」
  • 雍正王朝:鄔思道去西北幫年羹堯平叛,雍正對此的態度是怎樣的?
    《雍正王朝》中的鄔思道,是雍正在「九子奪嫡」期間最為信任和倚重的幕僚,也正是因為有了他的幫助,雍正才得以在紛繁複雜的皇位爭奪戰中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並且在康熙去世後,順利登上了皇位。只不過,由於鄔思道知道雍正太多的「秘密」了,再加上他殘疾的身體以及此前的牢獄經歷,使得鄔思道依舊無法走到臺前,只得繼續保持「半隱」的狀態,先後深居與李衛和田文鏡的府上。
  • 雍正王朝:孫嘉誠死後,軍機大臣八爺去上香,其他人為何不敢露臉
    一、孫嘉誠的耿直,觸及到八爺和年羹堯的利益《雍正王朝》中,雍正繼承大統初期,很多事情都是處於被動的狀態,八爺胤禩是負責新潮鑄錢總理王大臣,雍正還因為鑄錢一事,還誇獎過老八胤禩。雍正詢問此事時,八爺也是拿康熙在的時候的一些弊端說事,「半銅半鋁」的含量鑄錢,提高了成銅的含量就是為了宣揚新潮氣象等話來把自己撇得乾乾淨淨。拿出康熙壓雍正一頭,誰知道剛說完,就被耿直孫嘉誠直接回去,說他「粉飾太平」。
  • 雍正王朝31:孫嘉誠求雨成功,雍正很欣慰,但西北卻缺不了年羹堯
    大家好十月今天接著給大家講述雍正王朝的故事,在上一回中我們說到年羹堯凱旋而歸。但他的所作所為讓雍正和大臣們都看不慣,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今天接著往下看。讓雍正感到更為棘手的事情是,孫嘉誠是一個很正的人物。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老八使六萬大軍覆沒,為何都沒事?
    表面上波瀾不驚的劇情,暗地裡卻充斥著各種陰謀、背叛,人性的惡沒有赤裸裸的擺在臺前,卻總是在不經意露出兇狠的獠牙,使人深感人性之惡,感同身受何為「最是無情帝王家」的殘酷,壓抑之餘,又有著各種人情世故,使人領悟到了職場套路,還有為人處世的經驗,更是有著各種人生道理,看似只是一部電視劇,其實裡面大有學問,沒那麼簡單,這就是觀看完經典電視劇雍正王朝電視劇給人的特殊感受
  • 雍正王朝:年羹堯,為何要血洗江夏鎮?從開始,他就中了胤禛的計
    注意,此時的年羹堯早已經先行回京匯報江南募捐工作了,並未隨胤禛、胤祥同行。如此命令之下,年羹堯得知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胤祥江夏鎮之辱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也就是說,年羹堯用血洗江夏鎮的辦法為其組織復仇的說法,根本不成立。
  • 雍正王朝:胤禛的洗腳水,年羹堯為何想倒又沒倒?已經不需要了
    這裡,我們先要弄清楚兩個問題:1、年羹堯回京為何不事先向自己的主子——皇四子胤禛稟報?2、年羹堯升任陝甘總督,明明和皇八子胤禩毫無關係,皇十四子胤禵為何帶著年羹堯,去皇八子胤禩的府上?年羹堯的心思,得細細琢磨有一個李衛在身邊,自己回京的消息會被李衛立即上報給皇四子胤禛,年羹堯會不清楚?他當然清楚!只不過,這才是他要的效果,才是他想達成的目的。
  • 年羹堯是忘恩負義且不讀書的包衣奴才?別再被《雍正王朝》誤導了
    在二月河先生所著的《雍正王朝》中,以及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中,年羹堯的身份,是雍正潛邸時的包衣奴才,算是世代家奴。後來,因得到雍正器重,開始飛黃騰達。所以,年羹堯30歲不到,就被康熙當做「社稷之臣」來精心栽培,他的一路提升顯然是來自康熙的看重和賞識,與雍親王胤禛沒有一絲一毫關係。說年羹堯忘恩負義,背叛主子的指控,就根本站不住腳。三、雍正究竟為何要殺自己的大舅子年羹堯年羹堯少年得志,既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不幸。
  • 年羹堯看透了人心,只不過配合雍正做了一場戲
    年羹堯與雍正的關係正印證了這句話。《雍正王朝》這部神劇裡,年羹堯在西北打了大勝仗,到達人生巔峰,此時正是他最得意的時候。但從回京受到百官跪迎的崇高待遇後,年羹堯越發沒有自知之明,更沒有明哲保身的智慧,而是變本加厲、越發驕橫跋扈,憑著功高震主,慢慢走向人生的陌路。可事實果真如此嗎?至少,年羹堯就不知道急流勇退的道理。
  • 雍正王朝當中,年羹堯帶兵掃平江夏鎮,康熙為什麼不追究?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作為九阿哥胤禟門人,江南鹽道任伯安,在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前往江南為災情籌款之時,九阿哥胤禟為了不讓胤禛順利的完成任務,特地給任伯安寫信,讓任伯安給四阿哥胤禛使絆。四阿哥胤禛與十三阿哥胤祥曉得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的道理,便和十三阿哥胤祥一道出發離開江夏鎮,在路過城門時,劉八女在城門之上以城牆上掛著康熙皇帝御賜的匾額為由,讓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牽著馬通過城門,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曉得其中的利害關係,即便心裡再不願意,在當時也只能選擇從馬上下來,牽著馬通過城門,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一行人後來一路快馬加鞭回到了都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