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是忘恩負義且不讀書的包衣奴才?別再被《雍正王朝》誤導了

2021-02-09 十三層階梯

年羹堯,是清朝歷史中的一個傳奇人物。他出生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死於雍正三年(1725年)。

這一年,他47歲,提重兵於西北,挫敗試圖自立的青海和碩特部羅卜藏丹津,先後被加封為撫遠大將軍、太保、一等公、川陝總督。

恩寵無以復加,仕途達到巔峰。

不過,命運之輪迅速逆轉,榮華富貴瞬間灰飛煙滅。

雍正三年四月十八日,年羹堯被免去川陝總督,改任杭州將軍。十月一日,正在看守城門值夜班的年羹堯被鎖拿抄家,十一月五日,被押解進京關入刑部大牢。

僅僅一個月後,年羹堯就被賜自盡,一生傳奇戛然而止。

雍正為什麼在即位之初要殺年羹堯?

在二月河先生所著的《雍正王朝》中,以及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中,年羹堯的身份,是雍正潛邸時的包衣奴才,算是世代家奴。

後來,因得到雍正器重,開始飛黃騰達。

所以,年羹堯被殺,最大的原因是忘記了自己的奴才身份,辜負了雍正的厚遇。

那麼,年羹堯究竟是不是雍正的家奴?他辜負了雍正的恩寵嗎?

一、 年羹堯是不是雍正的家奴?

年羹堯祖籍安徽懷遠,明朝後期遷居遼東廣寧,明清鼎革之際,年羹堯的曾祖父年有升一家,被清軍裹挾入旗,隸於漢軍鑲白旗下。

順治十二年(1655年),年羹堯的祖父年仲隆,考中進士,開始了年家的仕途之路。

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官至工部左侍郎、湖廣巡撫,署理湖廣總督。

年羹堯的哥哥年希堯,官至左都御史,以內務府總管身份出任淮安關監督和景德鎮御窯廠監督。

此外,年羹堯的妹妹,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右,由康熙親自指婚給時為雍親王的四阿哥胤禛,其時大約十四五歲左右。

年羹堯的妹妹為何會嫁給雍親王?

這是因為,在康熙四十八年,大封皇子,原本只是貝勒的四阿哥胤禛被晉封為雍親王。

從貝勒到親王,不僅意味著爵位的提升,相應的待遇也一併得以提升。

因此,年羹堯所屬的漢軍鑲白旗,原本隸屬於肅親王府的庶支——貝勒延壽。延壽,即大學士明珠的女婿。

現在,隨著所在的旗分佐領,被相應劃撥到雍親王屬下。年氏家族,從此與雍親王形成主屬關係。

然而,旗分佐領≠包衣家奴。

我們知道,清朝八旗包括有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其中,鑲黃、正黃、正白屬於上三旗,由皇帝本人親自統領。

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白旗、鑲藍旗,則被稱之為「下五旗」,由諸王、貝勒、貝子分領。

然而,八旗除了「旗分佐領」外,又將隸屬於皇帝和宗室王公的私屬家奴編為包衣,由包衣佐領、管領統轄。

包衣籍按旗色一分為八,無滿洲、蒙古、漢軍的區分。

其中,屬於皇帝的上三旗包衣由內務府管領,稱為「內三旗」。下五旗的包衣分屬下五旗的王公貴族。

清昭槤《嘯亭雜錄·漢軍初制》:「雍正中,定上三旗每旗佐領四十,下五旗每旗佐領三十,其不足者,撥內務府包衣隸焉,其制始定。」

八旗從建立的時候起,就可以被視為是愛新覺羅家族的「私屬物品」。其中,「外八旗」為旗主之兵弁,「內八旗」為旗主之家臣,一內一外,都是要為旗主出力的。

正身旗人,被稱為「屬人」,專門服務旗主的,被稱為「包衣」。

入關之前,八旗各旗的政治、經濟基本都由旗主決定,與其屬人之間形成了「施養」與「被養」的關係。作為「施養人」,旗主決定屬人的政治身份和經濟待遇,並且有恩養的義務。

作為「被養人」,屬人有服從旗主、為旗主效力等義務。

這種關係之中,旗主被屬人稱呼為「主子」,屬人面對自己的旗主要自稱「奴才」。

所以,隨著被封為雍親王,雍正成為鑲白旗的入八分王公之一,年羹堯一家便成為其屬人。

不過在滿清入關之後,出於強化皇權,弱化宗室的考慮,「外八旗」對於旗主的義務愈發減弱,屬人儘管對本管王公仍然有一定的義務,如政治上的親近、經濟上的幫襯,以及稱呼上體現尊卑關係等。

但屬人在法律上具有完全獨立自主的身份,王公不能對其在政治、經濟、人身自由上予取予奪。

所以,年羹堯可以說是雍正的屬人,但並非家奴。

二、年羹堯的飛黃騰達是因為雍正嗎?

年羹堯,字亮工,「亮工」出自《舜典》,「欽哉,惟時亮天工」,意即「輔佐天子以立天下之功」

年羹堯出生的時候,滿清已經入主中原36年,吳三桂等人發動「三藩之亂」已接近尾聲。

年羹堯先後娶過兩位妻子,第一任是康熙年間紅得發紫的權臣明珠的孫女,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女兒,葉赫那拉氏。

可惜葉赫那拉小姐紅顏命薄,入門不到幾年即病逝,明珠再次做媒,將自己夫人娘家——英親王阿濟格的宗室女,覺羅氏嫁給年羹堯做繼妻。

明珠能將孫女嫁給漢人年羹堯,還是看中了小夥子的才氣:年羹堯20歲出頭,即康熙三十八年(1699)中舉;第二年,以舉人身份會試中第,考卷被列入前十,進呈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在選拔翰林院庶吉士的時候,破格將其列入其中。

得到聖眷自然與眾不同,入仕之後的年羹堯,仕途之路順風順水。他21歲入翰林院,26歲就以翰林院檢討的身份,作為欽差,擔任四川鄉試主考官。

30歲不到,年羹堯就升任正三品的內閣學士,並加禮部侍郎頭銜。不久,即放外任為四川巡撫。

要想知道年羹堯提拔速度有多快,看看跟他同榜中進士的張廷玉,直到7年之後,才熬到內閣學士,禮部侍郎。

至於同榜中舉的鄂爾泰,一直熬到康熙六十年,快42歲的時候,才僅僅是個內務府員外郎。

這一年,42歲的年羹堯已經再次被康熙從四川總督擢升為川陝總督。

此時的年羹堯,業已成為康熙朝中最年輕、最重要、最受皇帝信任的封疆大吏。

年羹堯在仕途上一路高歌凱進的時候,未來的雍正皇帝仍然只不過是雍親王而已。

群臣心目中,最有可能接任皇位的,是雍正的同母弟弟,皇十四子胤禵。

所以,年羹堯30歲不到,就被康熙當做「社稷之臣」來精心栽培,他的一路提升顯然是來自康熙的看重和賞識,與雍親王胤禛沒有一絲一毫關係。

說年羹堯忘恩負義,背叛主子的指控,就根本站不住腳。

三、雍正究竟為何要殺自己的大舅子年羹堯

年羹堯少年得志,既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不幸。

他的同年舉人鄂爾泰一直到雍正即位時,仍然沉淪下僚,鬱郁之中寫詩感慨,「看來四十猶如此,便到百年即可知」。

此時的年羹堯已經做到了總督。

張廷玉,與他同年中進士,但要年長八歲,直到雍正初年,年近半百,才任戶部尚書。

相比而言,年羹堯不僅仕途得意,妻子娘家還是康熙前期重臣明珠家族。

如何不能趾高氣揚?

然而,少年得志有時候並不是好事,因為人得意的太早,路走得太順,獲取的太容易,做事便容易想當然,脫離實際。

而且,少年時代及受人追捧,阿諛聲一片,雖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和關注,但更容易養成年少輕狂、目中無人等壞習慣,影響日後發展。

比如年羹堯雖然曾經不遺餘力的推薦鄂爾泰,但在後者眼中,對年羹堯的評價是「行事肆無忌憚,早晚要出問題」。

如果年羹堯一直都是文臣也罷,行事張揚倒也不會引起君主忌憚,然而,他的人生經歷極其豐富,翰林出身、出將入相,可以說是才兼文武。

古往今來,這樣的人,最讓皇帝忌怕。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年羹堯的妹妹年遐齡,是雍正最寵愛的年貴妃。

年貴妃嫁入雍親王府後,十年時間生育了三子一女,但大多夭折。到雍正三年時,僅僅存活一子,是為福惠,時年5歲。

此時,雍正共有皇子四人,都是庶出。其中,長子弘時為齊妃李氏所生,不受雍正寵愛。雍正四年被開除宗籍,廢為庶人,一年後,年僅24歲的弘時就鬱鬱而終。

弘時之下,有皇子弘曆、弘晝,未來的乾隆皇帝,生母為鈕鈷祿氏,滿洲旗人。弘晝,生母為耿氏,鑲白旗包衣辛者庫人之女。

與15歲的弘曆相比,福惠深受雍正喜愛,一直被其帶在身邊培養,以至於來訪的朝鮮使臣將其視為未來的儲君。

雍正和年羹堯同年,在古代,誰也不知道誰能活得更久。雍正三年的時候,皇帝本人並不會預料到福惠會在三年後夭折。

或許是為了兒子接班時,不受這個強勢舅舅的影響,或許是為了將來不給年羹堯東山再起的機會。

雍正都只有殺死年羹堯一條路可走: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領侍衛內大臣馬爾賽、步軍統領阿齊圖來到刑部大牢,向46歲的年羹堯宣布死刑決定。

算起來,

從位極人臣到身死名裂,不過一年。

從被抓到被殺,不過一個月。

相關焦點

  •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雍正為什麼最後要賜死年羹堯?4個原因
    年羹堯是電視劇《雍正王朝》劇情中的重要人物。劇情裡年羹堯是雍正潛邸時的包衣奴才,雍正一手調教出來的得力幹將,幫雍正做了不少大事,像協助雍正江南籌款賑災、火燒江夏鎮、控制十四阿哥西北軍糧、率兵平定西北叛亂等等。
  •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為什麼要將江夏鎮滅門?
    電視劇《雍正王朝》最慘的並不是九子奪嫡的殘忍,八王逼宮的無情,也不是兄弟相殘的血腥,而是江夏鎮的滅門案,好端端的一個小鎮,幾百號人口,就莫名其妙的的被屠殺殆盡,真是人間慘劇。年羹堯本是皇四子胤禛的包衣奴才,後來一步一步的逐漸成了朝廷的一品大員,成了雄霸一方的諸侯,也是雍正手下的頭號功臣,那他為什麼要血洗江夏鎮呢?
  • 雍正王朝:鄔思道與秋月兩情相悅,為何雍正還納她為妾?不愧是帝王
    《雍正王朝》中胤禛不顧及鄔思道的情面納秋月,他不僅僅是為了牽制年羹堯,至少還出於其他幾方面的考量。其一,胤禛府裡包衣奴才出身的年羹堯兄妹原本就是依靠胤禛這棵大樹,給秋月抬旗就是在褒獎年羹堯,之後又納秋月,也是暗示將來年羹堯有個皇親國戚的身份。
  • 年羹堯是漢人,怎麼他的妹妹能嫁給雍正,不是說滿漢不通婚嗎?
    一些歷史考究不嚴謹的電視劇,給了很多觀眾一種不靠譜的誤導,實際上清朝根本不存在以血統劃分的「滿漢不通婚」,只有以戶籍劃分的「旗漢不通婚」。 年羹堯家族雖然不是滿人,卻是地地道道的漢軍旗人,完全可以和滿人通婚,甚至可以嫁給皇帝雍正!
  • 在清朝什麼樣的人叫包衣奴才?
    因為清朝皇帝偏好任用包衣奴才管理內務。清代宮廷制度的重要特色,在於內務府這個中國歷史上獨有的宮廷管理機構。  內務府的主要人員是皇帝直轄的上三旗包衣(booi),他們在身份上屬於皇帝的家僕。換言之,清朝皇帝偏好任用包衣家人來為其管理家務,與傳統王朝喜好任使太監的作法不同,也是清代不曾發生宦官亂權的主要原因。
  • 雍正王朝:胤禛的洗腳水,年羹堯為何想倒又沒倒?已經不需要了
    作為皇四子胤禛的包衣奴才,又經皇四子胤禛的政治交換,換得了陝甘總督的年羹堯,未向皇四子胤禛稟告就返回京城,而且返回京城後並未先來到四爺府請安,甚至還頻頻和皇四子胤禛的政敵接觸,這肯定會讓皇四子胤禛生氣。
  • 雍正王朝:九爺胤禟為何給年羹堯下跪?是年羹堯逼迫還是他自願?
    導讀:在《雍正王朝》中,九阿哥胤禟給年羹堯下跪這一幕,使得年羹堯在西北軍中的威望達到了巔峰,雍正的親兄弟都給年大將軍下跪了,試問何人還敢在年大將軍面前造次呢
  • 《雍正王朝》年羹堯被貶去守城門時,他為何不辭職歸隱?
    真正要他命的是犯三大忌:首先是年羹堯打了勝仗不知收斂,這是他自絕於雍正、自絕於朝廷的根本原因,給年羹堯議罪的時候總共給年羹堯議了九十二款大罪!要他命的大罪是他犯大忌三條:一、年羹堯犯雍正皇帝大忌,插手朝廷政務、人事、經濟、及幹擾推行新政,濫殺無辜,特別是竟然膽敢私自殺朝廷三品大員孫嘉誠,向雍正宣戰!以上權力是皇帝的。
  • 《雍正王朝》:雍正皇帝怎麼死的?被呂四娘刺殺還是道士的毒仙丹
    其中的雍正皇帝又被拍成了連續劇搬上了電視屏幕,唐國強的那張散發著正能量的臉讓雍正皇帝的形象深入人心,讓許許多多的草民觀看之後痛恨自己生不逢時,恨不得穿越回去做四王爺的包衣奴才;也讓許許多多的少女在青春期整天癔症著夢回大清王朝,要與四阿哥談一場風華絕代的戀愛。
  • 《雍正王朝》中,翠兒讓李衛上書保年羹堯,李衛為何說她婦人之見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功高蓋主,最終惹惱了雍正,被關進大牢。年羹堯囂張跋扈,已經威脅到皇權,雍正恨不得欲除之而後快,於是動了殺心。時任督撫的李衛做事一向勤快機靈,頗得雍正青睞,賜死年羹堯這一任務就落在了他的頭上。早在雍正還是四王爺時,年羹堯、李衛、高福都是他的心腹。
  •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什麼意思,他們到底是怎樣一群人,地位如何?
    顧名思義,包衣奴才是清朝統治者奴僕中的一種,不過雖為奴才,卻也是清朝統治的重要一部分,有許多包衣奴才出身的人在清朝當官、為妃,名垂史冊。《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先生的家族就是包衣;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也是包衣出身,得寵之後其家族被抬旗,編入內佐領,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許多,縱橫就不再列舉了。
  • 清朝的包衣奴才,卻能做到封疆大吏,封建集權制下的畸形制度
    既然被稱為奴才,那肯定就是地位低下,但是,清朝社會中卻充斥著一種不以奴才身份為恥,反而以其為榮。不得不說,人們的思想真的是僵化的極致了。為什麼會有人以此為榮呢?原因就是,這些人雖然是奴才,但是卻有機會外放當官,很有可能成為封疆大吏、入閣拜相、位極人臣。這個條件看起來確實是十分誘人了,畢竟在封建社會時期,多少人夢想著可以步入仕途、入閣拜相。
  • 雍正王朝:最初的年羹堯,到底有多恭謹小心?每句話,都會考慮
    也就是說,年羹堯一個人的罪行就超過了鰲拜、和珅和隆科多等三人的罪行總和。《雍正王朝》對年羹堯的仕途軌跡進行了較為真實的還原,對其位高權重以後的驕橫跋扈更是進行了全方面的演繹。只是,就如同我們忽略了和珅的優點一樣,年羹堯之所以能夠爬到如此高度,必然有著常人不能及的特殊能力。拋開真實歷史上的年羹堯不言,僅就《雍正王朝》的演繹來看,升任「四川提督」之前的年羹堯就絕對值得我們學習。其中,謹慎小心,深思熟慮而後言的說話方式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方面。
  • 雍正王朝:讓李衛保年羹堯,真是翠兒的「婦人之見」?恰恰相反
    電視劇《雍正王朝》對於年羹堯這個雍正朝的著名人物進行了較為真實的還原,除了出身雍正潛邸這一條不太準確外,年羹堯自擔任「四川巡撫」以後的仕途軌跡基本就和劇中發展相同。拋開真實歷史,僅就《雍正王朝》的演繹橋段而言,就年羹堯在劇中的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甚至給出的「軍中將士只是軍令,不知皇上」的狂悖之言,雍正皇帝賜其自盡都是絕對的寬容表現。
  • 雍正王朝: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為何張廷玉卻安然無恙呢?
    《雍正王朝》中,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靠的不僅僅是謀略,還有他的忍辱負重,最後之所以成功奪位,不可忽略他手下的年羹堯、隆科多和張廷玉等幾大重臣,在這次奪位之爭立下汗馬功勞。究竟為何,讓多謀善妒的雍正會行霹靂雷霆手段除掉了兩位權臣,唯獨留下了張廷玉呢?
  • 雍正王朝:年羹堯,最不應該得罪張廷玉!兩句話,就能要了他的命
    年羹堯該不該死,那九十二款大罪已經給出了明確說明;更何況,對於年羹堯的囂張跋扈之形、僭越逾制之狀,甚至已經成為「西北王」的事實,雍正皇帝心中非常清楚。雍正皇帝之所以一直猶豫著不想處死年羹堯,在太后喪禮上就曾有過明確的說明:「朕知道你們都在逼朕殺人,然後再給朕扣上一個殺功臣的罪名!」
  • 《雍正王朝》年羹堯死前,掏一手串:還給雍正吧!李衛恍然大悟!
    在《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被賜死前,拜託李衛為他做了最後一件事:將一個手串還給雍正帝。翣釷鷯截鱨嚨緃渏騫眶笉釕裺縉澂溄庮醑郷鐜櫧攟欄圲煛舙岶挭躸闥羪穎搎烘硴網杍蓳歂哱謩贍鱍鴷欀莪趵甍嶮唷年羹堯(《雍正王朝》劇照)
  • 雍正王朝31:孫嘉誠求雨成功,雍正很欣慰,但西北卻缺不了年羹堯
    大家好十月今天接著給大家講述雍正王朝的故事,在上一回中我們說到年羹堯凱旋而歸。但他的所作所為讓雍正和大臣們都看不慣,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今天接著往下看。讓雍正感到更為棘手的事情是,孫嘉誠是一個很正的人物。
  • 雍正派了10個密探到年羹堯身邊,年羹堯一頓毒打一頓酒把他們制服
    歷史能教給我們很多的道理,對於不太喜歡看書的朋友,歷史劇絕對是首選,今天我們還是接著來說《雍正王朝》。今天要說的是年羹堯收服人的手段。從一個包衣奴才做到大將軍,一路摸爬滾打,年羹堯的手段絕對不容小覷,這裡我們就通過一件事來學習一下吧。
  • 雍正王朝:年羹堯,為何要血洗江夏鎮?從開始,他就中了胤禛的計
    年羹堯,為什麼要血洗江夏鎮?好多人認為這是身為潛邸奴才的年羹堯,為自己的主子——皇四子胤禛昔日所受下馬過鎮、胯下穿行之辱報仇雪恨。注意,此時的年羹堯早已經先行回京匯報江南募捐工作了,並未隨胤禛、胤祥同行。如此命令之下,年羹堯得知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胤祥江夏鎮之辱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也就是說,年羹堯用血洗江夏鎮的辦法為其組織復仇的說法,根本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