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氣田:為冬日保供注入「有機」力量

2020-12-27 中國石化新聞網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目前大灣硫沉積對氣量影響很大,我們要多想辦法和優化措施,多做一些現場試驗,提高措施效果和有效期。」12月22日一早,普光分公司採氣廠天然氣開發研究所副所長劉愛華就在群裡吆喝道。

    「井筒藥劑加注清洗、地面流程藥劑清洗、井筒加注熱水的作業指導書已編制完成,以後現場參照執行,可以優化作業步驟。」該所採氣集輸研究室主任師王國昌立馬回道,類似這樣的技術交流,在近期已是採氣廠的普遍縮影。

    年底將至,在產量衝刺的最後階段,為確保冬季生產安全平穩運行,採氣廠提出了「二保三提高六穩定」技術措施,以保安全、保產量為目標,集中技術力量,積極開展集輸系統節流工藝優化、聯鎖關斷邏輯梳理等工作,進一步提高全廠產量意識、安全意識、工作效率,確保集輸、防腐、自控、通訊、水務、地災系統穩定。

    多點發力加大氣井產能,保上產

    每日一早,採氣廠天然氣開發研究所動態分析主管師王姝一上班,就立刻對54口生產氣井生產數據進行核查對比,自普光分公司「大幹七十天,衝刺總目標」行動開展以來,她所在的研究室每天都要核查至少2遍。12月以來,他們及時提出毛壩503-1井流程解堵等建議60餘井次。

    氣溫降了,但產量不能降!

    採氣廠圍繞加快新井、停產井復產、優化集輸流程、新技術引進等工作,落實氣井增產措施。12月8日,採氣廠在毛壩504集氣站至毛壩502集氣站管線開展「管線空穴射流」現場試驗,作業後管線壓差明顯降低,集輸效率得到提升,單井日產量上升超14萬方,該試驗採用物理除硫的方式,較原有的常規除硫方式具有更高效、環保以及低成本的特點,為高含硫氣田集輸管道硫沉積治理探索了新途徑。

    「後續我們還要持續開展產水氣井穩產、二三級節流閥更換彎頭、大灣複線輸送氣量和連通線最大輸送能力測試等工作,從氣井和集輸系統兩方面著手,全力保障氣井產量。」採氣廠副廠長高強說。

    主動作為加快施工進度,爭時間

    12月13日,大灣404-1H井突發井筒堵塞,氣井反吹後效果不明顯。隨即,廠安全總監洪祥帶隊,協同生產辦張洪軍、大灣採氣區副經理李亮,第一時間開展井筒熱水解堵工作,通過優化組織運行,安全高效的完成解堵工作,作業時間3小時,作業後氣量增加10萬方/天。

    近日,川東北雖然再次迎來一波寒流,但2#氣田水處理站檢維修現場依然如火如荼,截止12月17日,法檢、儀表檢修、電氣檢修皆已完成,檢修總體進度跨入收尾階段。而在此之前,採氣廠通過合理優化工序、延長作業時間等方式,如期完成了普光101集氣站等6座集氣站全面檢修工作。

    當前,普光氣田P203-2T、P305-3T等新井產能建設工作正加足馬力,採氣廠全力以赴,通過進一步優化新井工藝,縮短物資採購和施工時間,不斷加快投產進度。12月16日,毛壩505-1井正在加班加點的開展酸壓作業準備工作,毛壩505-1井是部署在四川盆地川東斷褶帶大灣—雷音鋪背斜帶毛壩構造上的一口滾動評價井,2020年6月10日開鑽,9月28日完鑽,完鑽井深5883米,該井將在本次酸壓後正式投產,為普光氣田的增儲上產再添「動力」。

    上下聯動決戰冬季保供,促安全

    一直以來,採氣廠牢固樹立"源頭管控、過程監管"的理念,認真履行企業安全主體責任,持續開展涉及地方村鎮居民和化工園區天然氣供應的燃氣公司及相關業務安全管理專項檢查工作。截止12月13日,已完成10家燃氣銷售單位16套供氣裝置的現場檢查和資料核驗工作,為歲末年初燃氣安全夯實基礎的同時,進一步增強企業依法合規營運能力。

    冬季來臨,環境溫度的降低易在節流後、壓力表接頭、液位計等處形成凍堵,造成管線憋壓、計量失準等現象出現,嚴重影響氣田的生產運行。為此,採氣廠重點落實冬季生產運行管理相關措施,圍繞集氣站場、汙水處理及回注站場、集氣總站3大關鍵點,提出17條日常管理措施,紮實推進集氣站場保溫層、電伴熱運行情況排查及故障整改等工作。

    近期,該廠還新制定了集輸管道和集氣站場工藝運行參數分析要求模板,該模板包括集氣站外輸壓力、管道壓差值和集氣總站進站壓力及溫度等參數,為全面掌握集輸系統運行狀況,做好集輸系統運行參數的每日對比分析,及時發現異常數據並及時處置提供助力,切實保障集輸系統安全高效運行。

    (黃怡 張晗)

相關焦點

  • 中原錄井井位勘測工作為普光氣田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2021年1月10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錄井公司收到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發來的一封書面表揚信,對該公司的井位勘測工作提出專項表揚。    為保障普光區塊普陸4井、普陸5井以及通南巴區塊馬9、馬10井能夠在元旦前後幾天內按時開鑽施工,錄井公司測繪中心人員放棄節假日休息,冒著雨雪天氣,翻山越嶺艱苦跋涉,最終優質高效的完成了4口井的井位坐標複測工作。
  • 普光氣田水處理工藝措施改進取得良好成效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2020年8月25日,普光分公司採氣廠通過採取「源頭控減、中間控制、尾部除氧」的全過程水質提升措施,加強水處理系統各節點精細管控,目前1#氣田水處理站完成措施改進後,外輸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至0.27mg/L,優於回注水溶解氧含量不得高於0.5mg/L的標準要求。
  • 涪陵頁巖氣田滿負荷上產增銷保供
    本報訊 記者戴 瑩報導:面對涪陵頁巖氣田老區產量遞減、新區頁巖氣開發難度加大的挑戰,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公司按照集團公司要求,以60億立方米穩產保效工程為奮鬥目標,從老區控遞減、新井快上產、供氣加力度入手,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全力保供冬季用氣。目前,頁巖氣日產量達1670萬立方米。
  • 華北採氣:信息化建設為氣田注入「智動力」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閆志洪) 今年以來,華北油氣分公司採氣二廠信息室圍繞東勝氣田採輸氣核心業務,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科學布局,合理規劃,建成以「生產運行數據自動採集、生產過程自動監控、緊急狀態連鎖保護、生產場所智能防護」為主導的自動化控制體系,生產時率由77.8%提高至99.2%,為氣田源源不斷注入「智動力」。
  • 3750米地下擒氣龍,我國首個深層頁巖氣田一期產能建成
    澎湃新聞1月6日從中國石化集團獲悉,我國首個探明儲量超千億方的深層頁巖氣田——西南石油局威榮頁巖氣田一期10億立方米年產能建設項目全面建成。目前,日產氣350萬立方米,可滿足約700萬個家庭的日用氣,助力冬季天然氣保供。
  • 應對史詩級寒潮,海油人破冰保產全力保供!
    應對史詩級寒潮,海油人破冰保產全力保供!在火力全開的海上平臺在全力保供的LNG接收站海冰集結寒風正勁同處冰天雪地中的海油人正熱火朝天的保供保產「 保供 」力度空前入冬以來,中國海油加大天然氣保供力度,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1月6日,已向市場供應天然氣資源超13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0%以上。
  • 江漢能源:雷暴雨中,涪陵氣田電網安然無恙
    中國石化新聞訊 3月26日0點48分,一場突如其來的雷暴雨席捲整個涪陵氣田,在持續三個小時的雷暴雨中,涪陵氣田全部10kV電力線路未發生雷擊跳閘,電網安然無恙,再次經受住考驗,涪陵氣田生產也未受到影響。
  • 今年採暖季如何保供?發改委:「南氣北上」增加供應 可動用儲氣量漲...
    孟瑋表示,發改委積極協調主要保供企業靈活採取增產增供措施,加強資源統籌平衡,入冬以來保供形勢總體平穩有序,用氣用煤需求得到較好保障。一方面,進一步保障北方地區取暖用氣的需要。通過協調國內氣田安全高負荷生產,有序採購進口資源,優化儲氣動用安排,組織「南氣北上」,多措並舉增加北方地區冬季資源供應。
  • 鐵嶺:北祥重工為全球抗疫注入「鋼鐵力量」
    顧不上休息,公司模具鋼生產團隊又投入到第二批訂單產品的生產中,繼續為全球抗疫注入「鋼鐵力量」。  技術人員檢測產品硬度  鋼鐵人有「硬核」表現  4月13日,北祥重工公司接到上海一個長期合作客戶的250件模具鋼產品訂單。這筆訂單產品將用於國際抗疫,生產周期緊、任務重。當天,公司便組建起模具鋼生產團隊,第二天就投入生產。
  • 巍然古剎普光寺
    原來,這便是剛剛修復完成、即將開放的千年古剎——普光寺。     普光寺位於西緝虎營15號,緊鄰後小河小學。據清道光《陽曲縣誌》載,普光寺始建於東漢建安年間。普光寺坐北朝南,原為二進院落布局,佔地面積1200餘平方米,中軸線有大殿、後殿,兩側有廂房。大殿為明代遺構,後殿為清代建築。大殿五開間,懸山頂,琉璃脊。
  • 民生銀行福州分行:為「六穩」「六保」注入「民生動力」
    2020年以來,為加大對受疫情影響中小微客戶的支持工作,民生銀行福州分行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10.13億元,「無還本續貸」業務餘額17.51億元。持續引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業,以實際行動踐行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促進普惠民生。  誠心如雨 保居民就業  穩企業是「六保」的關鍵,企業正常經營生產,才能創造就業機會、提供就業崗位。
  • 扛牢壓實保供責任堅決做好「米袋子」「菜籃子」保供穩價工作
    瑞麗市發生境外疫情輸入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德宏州商務局聞令而動、令出行隨,第一時間組織精銳力量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全力保供穩價、保貨暢通,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全面勝利提供了堅強有力保障。
  • 青海澀北氣田實現新井產能貢獻3.79億立方米
    中新網西寧12月15日電 (孫睿王瑾)記者15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簡稱「青海油田」)獲悉,截至12月7日,澀北氣田實現新井產能貢獻3.79億立方米。  青海油田所屬澀北氣田為第四系疏鬆砂巖氣藏,是中國四大氣區之一,儲量達2879億立方米,擔負著中國甘、青、寧、藏四省區及氣田周邊的供氣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