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頭痛是「治療頭痛藥物」引發的,這個比例佔了頭痛患者的25%,偏頭疼患者的50%。這個觀點聽起來很是奇怪,怎麼用來緩解頭痛的藥物反過來倒引起頭痛了呢?對此,廣東三九腦科醫院內二科主任朱凱雲分析,止痛藥是把「雙刃劍」,在簡單、有效的治療背後,隱藏著健康危險。頭疼過度使用止痛藥,一方面可以較快的緩解頭痛,維持患者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但另一方面如果經常過量使用,則又可以導致更頑固的頭痛,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
過度吃止痛藥成「頑疾」
今年47歲的馬先生,反覆發作性頭痛從發展到現在已經持續性30年了。馬先生自己介紹說,在他16歲的時候出現前額脹痛的現象。此後,每年都會發作2-3次。到了25歲以後,發作漸頻繁,每7-8天發作一次,如果疼痛發作時,服用止痛片可使頭痛緩解。但是,近10年來幾乎每天都有發作,每天服用多片止痛藥,仍止不住反覆的頭痛。近一年來頭痛加劇,服用常用的止痛藥已無效果,需注射曲馬多止痛,平均每天要自行肌肉注射6-7次,嚴重時最多需注射9次。(入住三九腦科醫院時,兩側臀大肌上布滿了大片因注射引起的瘀斑)。
後住院經頭部+頸部MRI檢查未見異常,頭顱MR檢查顯示雙側額葉皮層下腦白質散在脫髓鞘灶。醫生診斷為慢性緊張型頭痛和止痛藥過度使用性頭痛。
止痛藥服用要分階段
「患者出現頭痛後,經醫生指導,千萬不可隨便用藥、隨便加大劑量,或任意延長服藥時間。如上例中的馬先生,住院後停止服用止痛藥後一周,症狀有所緩解。」朱凱雲建議,患者出現頭痛後,按階段用藥很重要,一般首先使用非阿片類藥物,如果所用藥物劑量及用法不能達到止痛效果,可加用弱阿片類藥物,如果二者合用後仍不能止痛,則可以使用強阿片類藥物。而對中、重度疼痛,可使用兩種以上止痛藥物,這可以減少用量及併發症,增強止痛效果。如果患者長期反覆使用同一種止痛藥物,會產生耐藥性。另外,不能依靠增加劑量實現止痛效果,而應及時改用其他止痛藥物代替。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藥物劑量要由小到大,直到患者止痛為止。
現在的鼻炎患者越來越多,究其原因,要麼是遺傳導致,要麼就是後天受生活、環境的影響。尤其是一到換季的時候,或是日常感染風寒,鼻涕都會流個不停......有的甚至還伴有頭痛的症狀,這是怎麼回事呢?這鼻子跟頭痛怎麼看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怎麼就能聯繫上了呢?你呀,聽康康細講一二,你就會明白了。
頭痛可能是鼻竇炎引起的
我們知道,鼻竇是位於顱骨內的含氣空腔,具有減輕頭部重量、保護頭顱的作用,其神經主要來自顱內三叉神經等。若鼻竇出現炎症,則可由三叉神經的末梢反射作用引起頭痛、眼痛、耳痛等症狀,其中頭痛較為常見。
所以,如果有鼻炎的朋友們經常性出現頭痛,最好要到醫院診斷是否是鼻竇炎的情況。
鼻竇炎患者的日常護理秘籍,你值得擁有
1. 保持空氣清新、溼潤
對於患有鼻炎的人群來說,乾燥的空氣簡直就是致命點,尤其是到了冬天,空氣裡不僅是乾燥,還寒冷,這往往會觸發鼻炎復發。建議是在比較乾燥的天氣下,用加溼器在臥室進行空氣加溼,預防鼻腔內的乾燥,如此能有效的避免鼻竇炎和鼻腔其他疾病的發生。
不過也要注意一點:要保證加溼器的衛生,經常記得清洗,以免滋生細菌。另外,外出是可以戴上口罩,避免外部的汙濁空氣汙染。
2. 按摩鼻竇
日常我們可以用手指用適當力度按壓鼻腔部位,尤其是當其感覺到疼痛的時候,這樣按摩有利於促進鼻腔內毛細血管的血液流動,緩和鼻部的不適感。
3. 喝足量的水
多喝水,可以有效的促進鼻腔的溼潤和通常,每天保證充足的水分,可以保持鼻腔血液的流動性。特別是在喝了熱水之後,很多患者表示,感覺鼻子一下子疏通了不少,人也會由此放鬆了些,所以,日常中,多喝熱水還是有好處的。
4. 正確擤鼻涕
在擤鼻涕的時候,要注意不要過度的用力,以免將鼻涕擤入鼻腔,造成反覆感染,可以輕輕的擦拭鼻腔。
綜上所述,鼻竇炎感染可能引起的頭痛,可採取綜合治療的方法,建議要到醫院接受相應的檢查和用藥安排,多喝水,少飲酒,忌辛辣、刺激、油膩、油炸類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加強鍛鍊,增強抵抗力。
圖文整合自網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