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是因對家鄉的熱愛而引發的對家鄉的懷念。《古詩十九首》中有這樣兩句:「胡馬依北風,越鳥棲南枝。」是說來自胡地(北方)的馬,休息時也要在可以感受到北風的地方,因為那是從家鄉吹來的風;來自越地(南方)的鳥,在樹枝上,因為那裡離家鄉畢竟要近一些。家鄉就有這樣的魅力,由此而起的鄉愁也真可催人淚下。
鄉愁好像始終都是人的「軟肋」。再堅強的人,也有鄉愁之痛,李白飄逸若仙,人稱詩仙,但當面對明月,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夜裡聽到遠遠傳來的「折楊柳」曲調,「何人不起故園情」,也勾起他對家鄉的思念。只看他這三句詩,他的鄉愁也躍然紙上。杜甫一生顛沛流離,鄉愁也一直陪伴著他。一句「月是故鄉明,」就把對家鄉的熱愛、對家鄉的思念道盡了。
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也是鄉愁。如果就在家鄉,與親人朝夕相處,佳節時其樂融融,又何思親之有。韓愈「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柳宗元「一身去國六千裡,萬死投荒十二年」,也都讓人品味著他們鄉愁的苦澀。
狐死首丘——狐狸死也要死在自己出生的山丘,四海為家,「做千秋雄鬼死不還家」的人當然也有,但希望落葉歸根的人更多。古人客死他鄉,也要靈柩回家。靈柩回不了家,也要魂歸故裡。
鄉愁是對家鄉的思念,也就是對媽媽的思念。有鄉愁,說明家鄉在心中,說明媽媽在心中,也說明父老鄉親在心中。兒女不能沒有媽媽,遊子不能沒有鄉愁,「天長地久有盡時」,此情綿綿無絕期。
梁琰 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