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懶對芭蕉雨,緒思散入煙雲裡;秋已向晚,有限詩杯無限意

2020-12-26 愛尚古典文學

不言懶對芭蕉雨,緒思散入煙雲裡。花飛葉舞秋向晚,有限詩杯無限意。層疊的煙雲往事堆積出生命的厚重,對人生的感悟或感慨已無關痛癢的隨處散落。時間還在繼續,還會有未知的欣喜來守候未來的人生。沒有誰會停滯不前,就像歲月從不曾為誰停留一樣。我們都是這茫茫宇宙的塵埃,歸去時都是同樣的姿勢,沒有誰註定了高貴或卑微,我們只是喜歡或習慣以自己的方式來給生命留白。——皛玊寄語

晚秋

憂鬱、孤獨、頹敗、由著自己去放縱,而不與任何人有關。深沉靜默、寂寥徘徊,等待一個沸點,或一場嚴寒。然後在沉默裡爆發,一場自我與靈魂的交戰。點墨成章,只因喜歡。

《西江月·秋望》(詞林正韻第十部 柳永體)

怕上高樓望遠,但看雲雁天涯。

詩肩擔載幾年華,獨坐西窗月下。

寥落子規聲斷,疏狂蹤跡人奢。

相思片片向籬笆,又過春秋冬夏。

晚秋

如我遠行,再也回不到老地方,不知道自己是否會更憂傷。如我離去,生命只做一剎流光,不知道有誰會將我最後的美麗收藏。如果幸福只能在遠方,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保留希望。如果流逝是必然的結局,我定會守候亙古走完一個人的地老天荒。

《西施·秋愁》(詞林正韻第十二部 柳永體1)

黯然還上最高樓,望斷了秋愁。

曉寒吹過,滿目絮花遊。

灑灑飄飄,幻舞如仙子,美姿意幽悠。

冷風正引千絲蕩,道不盡,幾時休。

北風錯嫁,隻影向誰留?

夢裡思君,萬裡煙波走,淚眼看花流。

晚秋

淺淺的文字淡淡的喜歡,你走來的步履,將沉寂的心空點燃。不說情緣不言愛戀,讓知心與懂得留在字裡行間。無聲祝福無語感念,所有的幸福在凝眸的瞬間邂逅完滿。思想翩躚,只想就這樣沉睡在你的臂彎,做一場地老天荒的夢,從此不再感受塵世變遷滄海桑田。

《賀新郎·秋夢》(詞林正韻第三部 葉夢得體)

天亦無晴矣!淺來風、花飛葉舞,懂她心幾?

鶯雀啼鳴村山外,還管俗塵中事。

默試問、誰能予喜?

知了嘶嘶知了否?忘憂草,可忘憂如是?

一笑罷,莫相似。

緒思散入煙雲裡,正無極、如魂離體,不識意味。

容我微酣身斜臥,尋那湘雲居理。

且看那,塵飛霧起。

不過紅樓還一夢,本凡人,終在凡間耳!

速醒罷,洗眸子。

(註:第46字 草 應平,不改)

晚秋

痴,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懷。世人皆痴不願醒,都做著亦真亦幻的夢,迷著自以為是的境界。那些五顏六色的心,都披著執著的外衣在最深的紅塵裡沉浮,於迷茫虛幻裡尋找各自的舞臺。只為將自己獨一無二的痴心詮釋到淋漓盡致,生命不止痴亦不休。

《湘春夜月·秋念》(詞林正韻第三部 黃孝邁體)

倚危樓,月彎牙綴窗西。

弄影旖旎風和,清澈浴羅衣。

夜永景牽更漏,漫把心波皺,念鎖纖眉。

憶曲人不寐,無聊久坐,情覓佳期。

香塵疊翠,楓橋燕語,攜手芳菲。

意醉含嗔,垂紫袖、小軒移步,梅案依偎。

挑燈墨渡,雁字吟,琴韻詩杯。

鏡裡瘦,落腮花點淚、鮫綃浥透,無限相思。

晚秋

無需計較他人細枝末節的紛擾,這世界該悵然的事總是太多,多到我們無意中便會被無端的負累。更無需撿拾什麼,零落是註定的宿命。這個季節裡,我們需要做的只是笑看風雲際會,淡去眉間寂寞閒愁。更無須刻意什麼,該懂得有些看似與己有關的事其實都隔著萬水千山的遠。

《八六子·秋寂》(詞林正韻第五部 秦觀體)

算經來,幾番風雨,涔涔盡浥蒼階。

望葉落秋生陌上,水浮煙起橋邊,霧湯霧霾。

流年飛馬行差,一樹錦花團簇,時今四散天涯。

雁還遠、徒留疏風庭院,舊藤枯木,暮雲殘黛。

不言懶對芭蕉亂雨,何堪昏燭寒齋。

任消埋,紅泥又生綠苔。

晚秋

山是水的故事,水是雲的故事。雲是風的故事,風是雨的故事。雨是夢的故事,夢是心的故事。心是情的故事,情是痴的故事。痴是愛的故事,愛是生命的故事。生命是紅塵的故事,紅塵是虛幻的故事。虛幻是無常的故事,無常是人生的故事。人生,是說不完的故事。古典君每天會為大家奉上精彩的詩詞原創文章,用一闋闋詩篇,營造我們靈魂棲息的家園。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還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謝謝!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為愛尚古典文學及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

相關焦點

  • 向晚意不適的李商隱
    李商隱是中晚唐時期有名的詩人,其詩多含有令人婉轉悽切的詩句,如《錦瑟》中: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又如《無題》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等語
  • 十首五言絕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這首詩的詩意在寫思鄉情切,真實地刻畫了詩人久別還鄉,即將到家時的激動而又複雜的心情。語極淺近,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矯揉造作,自然至美。3、《聽箏 / 鳴箏》李端〔唐代〕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三國時吳將周瑜。他二十四歲為大將,時人稱其為「周郎」。他精通音樂,聽人奏錯曲時,即使喝得半醉,也會轉過頭看一下奏者。
  • 讀這首詩,秋的別致,蘊涵的深意,盡在不言中
    秋季向來是要多一些愁緒,古往今來,存在著大量寫秋的詩,大多也都是借秋來表達一種愁,而往往忽略了秋的美好。秋不一定就得是殘敗、落寞的,也可以是秋高氣爽,晴空萬裡的。劉禹錫寫過一首《秋詞》,這首詩中劉禹錫可以說是用盡了氣力去表達秋的美好。
  •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云:『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杜少陵《吹笛詩》:『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渙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柳曲》也。」一方面內容多寫離情別緒,一方面又暗含一種習俗:人們臨別時折柳相贈。柳,暗指「留」。故園情:懷念家鄉的情感。故園,指故鄉,家鄉。
  • 青煙散入五侯家,韓翃的《寒食》想表達什麼,是諷刺宦官嗎?
    前言韓翃的這首七言絕句《寒食》也叫做《寒食日即事》,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他還因為這首詩而獲得意想不到的晉升,成就一番君臣之間的佳話。關於這首詩的含義,歷來眾說紛紜,有不少名家認為,其中有諷喻之意。一、皇帝大筆一揮,與此韓翃建中年間,唐朝德宗皇帝李适(kuò)在位時,缺少一個起草文書的人,中書省的人選都不太合適。
  •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翃《寒食》賞析
    夜色降臨,宮裡忙著傳蠟燭,嫋嫋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裡。 背景:《寒食》是唐代詩人韓翃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儀式用意有二:一是標誌著寒食節已結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給臣子官吏們提個醒,讓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祿的介子推學習,勤政為民。唐代詩人竇叔向有《寒食日恩賜火》詩紀其實:「恩光及小臣,華燭忽驚春。電影隨中使,星輝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貧。」正可與韓翃這一首詩參照。
  • 詩自言集:風騷榜主舊體詩詞(2018)
    其二十萬往來意,三千生死音。撥弦知雅韻,平仄只由心。其三故人彈廣陵,散入洛陽城。莫問弦多少,愁來總是輕。其四宮商傳古韻,平仄賦新愁。伏案相思絕,憑欄莫倚愁。其五宿命七八卦,平生三五弦。知音未嘗顧,我已倦清談。
  • 有詩 |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當年李白因捲入永王李璘之亂被流放夜郎,杜甫一度認為他必死無疑,就寫過《夢李白》二首;之後李白中途遇赦而返,杜甫得知消息,又作了這首詩。詩中因秋風起而興懷友之意,在以秋天為主題的詩歌中其實可以算是別具一格。以自然現象而言,秋天是天氣轉涼的季節,也是豐收的季節,所以在一般人眼中,秋天是比較受歡迎的。不過對詩人來說,卻往往大異其趣。
  • 古詩詞裡的洛陽,繁華落盡,思親懷鄉
    且樂杯中物,誰論世上名。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創作山水詩的詩人,一共寫了321首詩,絕大多數是山水田園詩。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山水詩的集大成者。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孟浩然是王維的先行者。這首詩借寫自洛陽赴吳越之遊玩之事,抒發了詩人的失意憤懣之情,同時刻劃了一個落拓不羈、傲岸不遜、卓爾不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該詩的大意是:忙忙碌碌三十年,讀書學劍一樣都沒練成,文不成武不就,真是虛度年華蹉跎歲月。不妨去江浙間遊山玩水吧,我早已厭倦了古都洛陽的世俗紛擾。
  •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詩,孤獨而思念,思念而傷感
    我們分別已久,不能何時才得重聚?此時,我只獨自站在月下痴望著。論詩所謂詩,就是將心中之情,用文字表達出來。詩最開始也沒有固定的框架和格式,只因有了專門的詩人,他們有寫詩的欲望,剛開始不拘一格寫下許多詩,後來因為詩有了讀者,所作的詩歌也因之有了優劣,後來為了追求更優秀,便套用之前的佳作,漸漸就形成了一套固定模式。也因之有了常見的四言詩,以及後來更流行的五言、七言,隨之也有了韻律和平仄的要求。再後來追求更優秀的初衷也被扭曲,一味追求格律之嚴。
  • 抱抱向晚!《怪你過分美麗》五:林湘出事,向晚壓力過大情緒失控
    追了那麼些集,向晚一直都很忙,忙著處理各種各樣工作上的事,電話這頭完了事,電話那頭的事又來了,劇組需要她,藝人需要她,公司需要她。誠如她所言,她嫁給了工作,工作是她生活的全部。一整天的勞累疲倦,打開家門脫掉高跟鞋的那一刻,向晚是否有一剎那的放空?
  • 酷我音樂《張新成·遇見詩》遇見更好的自己
    你遇見詩,我遇見你,由酷我音樂獨家打造的長音頻詩詞欄目《張新成·遇見詩》已經上線三期了,在這期間有不少聽眾朋友來到節目中,與酷我音樂青春陪伴大使張新成一起聽詩、讀詩、遇見詩。在最新一期的酷我音樂《張新成·遇見詩》節目中,按照以往慣例,張新成還是朗讀了中外兩首優美詩詞,分別是來自俄國著名作家蒲寧《已不見鳥的蹤影,樹林害了病》和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樂遊原》。「No birds in sight.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含義你真的懂了嗎?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這首《樂遊原》中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名句,特別是「夕陽無限好」,現在被頻繁取義為晚年生活有滋有味的「夕陽紅」了。反義正用雖然積極,但毋庸置疑,詩歌本身是傷感的調子。
  • (原創)不學詩,無以言
    整子(120054383) 12:38:13不學詩,無以言從《論語》到《紅樓夢》《論語·季氏篇第十六》: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
  • 十首思鄉詩,送給身在遠方的你
    是「望極天涯不見家」還是「明月何時照我還」,千般情絲,萬般鄉愁,盡在不言中。《鄉思》【宋代】李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隱娘說:所謂「滯雨」即因雨而停滯之意,可詩的首句卻不說「夜雨滯長安」,反而說「滯雨長安夜」,於是,「雨」也因「滯」字多了幾分厚實、纏綿的質感,讓人覺得有無法排解的凝重。
  • 康巴什之秋,抬眼是畫,低頭是詩
    康巴什的秋天,漫山紅遍,層林盡染,抬眼便是畫,低頭就是詩黃葉漫漫,秋景無限秋詩如果你在康巴什,讀這樣的詩,洋溢在我們心頭的,絕非什麼悲涼的氣息,康巴什的秋天不是愁,更多的是闔家歡樂每個人的笑臉。秋詩秋已至,葉將黃,隨風飄蕩,話秋韻。秋天的伊克昭敖包更顯莊嚴肅穆,在這裡眺望美景,祈願美好未來。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兩句詩,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兩句詩,是婦孺皆知的千古名句。通常,我們對這兩句詩的理解是:夕陽無限美好,可是卻迫近黃昏,即將消失。在一般的理解中,這兩句詩傳達的是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感。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周汝昌先生,他在《唐詩鑑賞辭典》中關於李商隱的這首《登樂遊原》的鑑賞文章中說:「古代『只是』,原無此義,它本來寫作『祗是』,意即『止是』、『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
  • 史上最美的諷刺詩,只有一句「輕煙散入五侯家」可以相比!
    這些諷刺詩詞手法各異,或寫實、或誇張、或比喻,相同的是諷刺都犀利有力,一讀便知其譏刺之意。但唯有一首唐詩是諷刺詩中的例外,這首詩美輪美奐,讀之如聞褒揚讚美之語,諷刺之意隱晦至深,甚至後世詩壇都莫衷一是,為此爭議不休。
  • 最為經典的十首詩,詩之魅力,令人難以抑制的喜歡
    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歷盡千年歌詠不息的載體。詩以言志,歌以詠懷,無數文人墨客大抒心中之志,心中之懷,留下了不知多少千年不朽的傳世佳作。詩在中國的影響是巨大的,如孔子曾曰:「不學詩,何以言」,詩的重要性,足以見之。詩延綿千年而不絕,歌詠千年而不息,就是因為詩歌自身固有的魅力十足。
  • 細雨溼流光:那些落進詩行裡的雨丨周末讀詩
    誰聽見雨落下,誰就會回想起幸福的往昔,所有的時間,將沿著雨聲返回,落進詩行裡。雨,就是一首未完成的詩。杜甫的《春夜喜雨》,體貼入微,詩的語言和春雨本身一樣自然。馮延巳此詞在語言上的「不自然」,恰是他作為詩人的創造力。詞中的春雨,已不僅僅是細雨,它安靜得仿佛時間的一個化身。第二句「芳草年年與恨長」,接得有力。王孫遊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年年芳草生而人不歸,恨便與之俱生,與之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