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裡的洛陽,繁華落盡,思親懷鄉

2020-12-23 果爸愛文化

果爸小啟:

洛陽,古稱斟鄩、西亳、洛邑、雒陽、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於中原大地河南省西部、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中下遊,因地處洛河之陽(山南水北謂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還是世界文化名城。

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累積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影響力最大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吟詩作賦,創作的與洛陽有關的古詩詞佳作頻出,名句不斷,不僅膾炙人口,更是引人入勝。

孟浩然 :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

自洛之越》(唐)孟浩然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扁舟泛湖海,長揖謝公卿。且樂杯中物,誰論世上名。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創作山水詩的詩人,一共寫了321首詩,絕大多數是山水田園詩。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山水詩的集大成者。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孟浩然是王維的先行者。

這首詩借寫自洛陽赴吳越之遊玩之事,抒發了詩人的失意憤懣之情,同時刻劃了一個落拓不羈、傲岸不遜、卓爾不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該詩的大意是:忙忙碌碌三十年,讀書學劍一樣都沒練成,文不成武不就,真是虛度年華蹉跎歲月。

不妨去江浙間遊山玩水吧,我早已厭倦了古都洛陽的世俗紛擾。

乘一葉小舟泛遊五湖四海,從此不再為五鬥米折腰,像謝靈運那樣寄情於山水。

姑且享樂杯中美酒,為何還要計較世上的功名利祿,讓自己心力交瘁呢?

孟浩然還真是言必行,行必果,從此,他不再對學而優則仕抱任何幻想,醉心於山水之間,把酒臨風,吟詩詠志。

與此同時,洛陽少了一位鬱郁不得志的官員,人間多了一位偉大的山水詩人,這是唐詩的幸甚,也是讀者的幸甚。

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這首七言絕句,大約作於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當時詩仙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陽。

在唐代,洛陽是一個很繁華的大都市,雅稱東都。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繁華喧鬧了一天的洛陽城已經平靜下來。李白此時正在客棧裡,因偶然聽到笛聲而觸發故園情,即興創作了此詩。

李白的故鄉在天府之國四川,二十幾歲就離家東遊,後長期居住湖北、山東,春夜聞笛《折楊柳》曲,觸發了他深長的鄉思,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來在旅人遊子心中引發強烈的共鳴。

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這首思鄉詩與李白其他謳歌祖國壯麗山河的詩篇一樣,是婦孺皆知的千古名作。

王昌齡: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大約作於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出為江寧(今南京)縣丞時。

「七絕聖手」王昌齡於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開元二十七年(739年)遠謫嶺南,次年北歸,自歲末起任江寧丞,仍屬謫宦。

這首詩寫的是第二天早晨詩人在江邊送別辛漸的情景。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今鎮江)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

該詩的大意是:在一個悽冷的雨滿天飛濺的夜晚,我坐船來到這號稱江南富庶之地,心裡是莫名的惆悵。天明之際送走好友以後,只留下我遙遙遠眺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水一樣純潔,絲毫未受功名利祿等世俗的玷汙。

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是送別詩的千古絕唱,也是中學語文課本的永恆經典。

張籍: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秋思》(唐)張籍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盛唐絕句,多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較少有敘事成分。到了中唐,敘事成分逐漸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為絕句的習見題材,風格也由盛唐的雄渾高華、富於浪漫氣息轉向寫真務實。

張籍這首《秋思》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富於包孕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客他鄉的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

這首詩的大意是:旅居在繁華的洛陽城裡,突然秋風乍起,不由得想念起遠方的親人來了,於是書寫一封家書。

然而擔心自己寫信急急忙忙,詞不達意,還或有千言萬語尚未言表,本來就要交給郵差了,又打開信封想再加點什麼內容。

果爸思詩:

與洛陽有關的古詩詞,真是成千上萬,不勝枚舉。

據不完全統計,僅詩聖杜甫一人創作的與洛陽有關的名句就至少有7句:

「便下襄陽向洛陽。」(《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洛陽宮殿化為烽。」(《諸將五首》);

「寒盡春生洛陽殿。」(《冬末以事之東都,湖城東遇孟雲卿,復歸劉顥》);

「洛陽大道時再清。」(《李鄠縣丈人胡馬行》);

「遠在劍南思洛陽。」(《至後》);

「九度附書向洛陽。」(《天邊行》);「洛陽宮殿燒焚盡。」(《憶昔二首》;

「洛陽無限丹青手。」(《畫像題詩》)

和大多數與洛陽有關的古詩詞一樣,杜甫的這些詩句裡,多數思親懷鄉之情。

一朝繁華,富甲天下,更何況洛陽是十三朝古都,自然有說不盡的風流往事,吟不完的瑰麗詩詞。

縱然古都洛陽的歷史煙雲已隨風而逝,可無論是當年的公侯貴人還是黎民百姓,那一個個去國懷鄉的故事,那一份份刻骨銘心的情感,即使洗盡鉛華,卻依然在古詩詞裡,氤氳獨特的芬芳。

相關焦點

  •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每逢佳節倍思親」,想念誰了?
    不要著急,讓我們邊賞詩邊分析: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王維十幾歲時便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好了,我們還是來欣賞一下王維的這首重陽節思念山西兄弟的七言絕句吧:第一句,詩人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把對親人的思念和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了「獨」和「異」字裡。第二句中,作客他鄉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每逢佳節來臨,孤獨的感覺會更加深刻,思鄉懷親之情也會更強烈。
  • 奔流在古詩詞裡的黃河,孕育5000年文明,咆哮1萬裡流程
    果爸小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5000年的燦爛文化,咆哮上10000裡流程,湧現了不計其數的壯麗詩篇。與黃河有關的古詩詞裡,有《木蘭辭》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這樣的思親懷鄉之句;有王維《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的孤獨寂寞之句;還有陸遊《秋夜將曉,出柴門迎涼有感》中「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這樣氣勢恢宏之句……下面
  • 《北京遇上西雅圖2》裡的古詩詞,你都還會背嗎?
    ,這些古詩詞,有的是當年曾經學過的,記憶尤深,有的是第一次聽,但因戲動情。出處:北宋▪範仲淹 《嶽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也。」《海內十洲記·鳳麟洲》:鳳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裡,洲四面有弱水繞之,鴻毛不浮,不可越也。泛指險而遙遠的河流。「三千」,蓋出於佛家三千大千世界,天台宗善言一念三千。是數量多、範圍廣的意思。出處:唐•王之渙  《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 重陽詩詞|每逢佳節倍思親,人共菊花醉重陽
    一是「孝」,尊老敬老愛老;二是「壽」,爬山登高而延年益壽;三是「雅」,四君子之一的菊花盛開之際,便是文人墨客懷鄉賦詩之時。 今天,百草君為大家整理了幾首最有代表性的重陽詩歌,您會驚奇地發現,那些你我耳熟於心的佳句,原來就藏在這些作品裡!
  • 古代的廣西,為何是去國懷鄉「鬼門關」?
    據清代汪森所輯《粵西文載》記載:「鬼門關在(博白)縣西十裡,兩山相對,間闊三十步。馬援討林邑,蠻路由於此。立碑、石龜尚存。往來交趾,皆由此關。」歷史上曾有兩處「鬼門關」,位於玉林市東面的北流「鬼門關」,1429年改稱「天門關」,如今高速公路貫通,原貌不存。而玉林市西面的博白縣「鬼門關」,早在1371年改稱桂門關」,「鬼」已無跡可尋。
  • 古詩詞裡的冬天,雪中送炭,情比金堅
    果爸小啟:在我國燦若星辰的古詩詞裡,親情、愛情和友情是永恆的主題,佳作頻出,異彩紛呈。古詩詞中關於友情的名句,可謂不勝枚舉。在眾多的友情詩中,有一類專門描寫冬天裡的友情,比如圍爐夜話,言真意切;比如雪中送炭,情比金堅……這些冬天裡的友情詩,也許沒有華麗詞藻,卻特別能給人貼心的溫暖,給人雄起的力量,給人醉美的享受。白居易: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傳傳說 | 秋日裡的古詩詞
    秋天裡有「空山新雨後」的沁人心脾,「江清月近人」的靜謐祥和,「月落烏啼霜滿天」的憂愁百轉......今天跟著傳傳一起來感受古詩詞中那些不一樣的秋天。孟浩然於唐玄宗開元十八年(730年)離鄉赴洛陽,再漫遊吳越,藉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憤。《宿建德江》當作於作者漫遊吳越時,與《問舟子》是同一時期的作品。翻譯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 冬至 古詩詞賞析
    大雪 古詩詞賞析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孟浩然是襄陽人,他到洛陽來的主要目的是拜訪袁拾遺。拾遺是唐代的一個官職名稱。但是袁拾遺已經被流放到嶺外去了。也就是「不遇」,孟浩然內心的傷感暗藏在字面下了。 「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聽說嶺外的梅花開得很早,應該很美,可是再好再美,又怎麼能比得上洛陽的梅花呢?
  •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裡的古詩詞,你還會背嗎?
    看了《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後,被劇中的古詩詞深深打動,這些古詩詞,有的是當年曾經學過的,記憶猶新,有的是第一次聽,但因戲動情。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也。《海內十洲記·鳳麟洲》:鳳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裡,洲四面有弱水繞之,鴻毛不浮,不可越也。泛指險而遙遠的河流。「三千」,蓋出於佛家三千大千世界,天台宗善言一念三千。是數量多、範圍廣的意思。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古詩詞裡的大寒,品味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冬寒之美
    古詩詞裡的大寒,品味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冬寒之美時間:2021-01-14 23: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詩詞裡的大寒,品味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冬寒之美 大寒,一年中最嚴寒的季節,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 「長城情結常縈心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就是書畫大家周義發教授的家...
    10-2020星期二 【編輯薦語】「曾登臨,曾寫生、曾拍照、曾逾百次用多彩翰墨繪成丹青的雄偉萬裡長城已然在心中起伏延伸,長期累積的對長城的家國情懷油然而生,對祖國完全統一的期盼日趨心切」書畫大家周義發教授的家國情懷…… 長城情結常縈心 每逢佳節倍思親
  • 殘日送年能幾許 一番風雨歲將闌,古詩詞裡的歲杪,感嘆歲月流逝
    八首有關歲杪的古詩詞裡,感嘆歲月流逝!歲杪雨雪連日悶題六絕宋-周紫芝春前舊雪連新雪,雨後春寒帶臘寒。殘日送年能幾許,一番風雨歲將闌。歲杪山中宋-俞紫芝石亂雲深客到稀,鶴和殘雪在高枝。小軒日午貪濃睡,門外春風過不知。
  • 洛陽女作家鮑瑩珂當選中華詩詞學會理事
    今日,洛報融媒記者獲悉,日前,中華詩詞學會第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召開,洛陽女作家鮑瑩珂當選理事,是河南唯一女性代表。中華詩詞學會第五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河南代表合影(左一為鮑瑩珂)  今日,洛報融媒記者獲悉,日前,中華詩詞學會第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召開,洛陽女作家鮑瑩珂當選理事
  • 古詩詞裡的佛山,古色古香,雋永雅致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詩詞裡的佛山,古香古色,雋永雅致,別有一番韻味。杜甫:野館濃花發,春帆細雨來。《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 (唐)杜甫冠冕通南極,文章落上臺。詩人驚嘆嶺南環境艱險,物產風俗大異於秦中之後,引起了身居異地的遊子深切的懷鄉之情。這首詩將嶺南佛山一帶的夏日風光,寫得繪聲繪色,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十分悽美動人,無愧於晚唐抒情詩中的名篇。李白:獨憐一雁飛南海,卻羨雙溪解北流。
  • 古詩詞的教育啟示——節日篇
    古詩詞中傳承著豐富的知識。在讀古詩詞時候,可以學習到中國很多優秀的文化知識,這些知識代代相傳,不斷地被發揚光大,直到今天仍然散發著奪目的光彩。讀這些詩詞可以教會孩子了解傳統節日,繼承中華文明。到這一天晚上,大家提前做好晚飯,把牲畜趕到圈裡,鎖好門窗,一家人躲在屋子裡吃「年夜飯」。由於這是生死難料一夜,所以這頓「年夜飯」也置辦得更為豐盛,除了老老少少圍坐一起吃飯,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這一晚誰也不敢睡覺,全都圍坐在一起閒聊壯膽,以防「年」獸的襲擊,由此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 古詩詞裡的節儉
    」這是我們最先學到的古詩詞之一,更是小時候聽大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年輕的唐朝詩人李紳回亳州看望故友李逢吉,兩人攜手登上城東觀稼臺,看到田野裡的農夫,在火熱的陽光下鋤地,李紳不禁感慨,隨口吟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逢吉聽了,連說:「好,好!這首詩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飯得來都不易呀!
  • 古詩詞鑑賞:表現手法之動靜結合
    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注:①陳與義(1090年——1138年),洛陽人。宋徽宗時任太學博士。1126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滅亡,避亂閩、粵,後輾轉到了南宋朝廷臨時所在地紹興,作此詞。②長溝:大河。
  • 古詩詞裡的相思,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相思,是古詩詞永恆的主題。無論親情、愛情還是友情,相思都是其升華的催化劑。古詩詞裡的相思,源遠流長。從《詩經》裡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輾轉反側」,到《古詩十九首》中的「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從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再到詩仙李白《長相思》「長相思,摧心肝」,相思名篇不斷,佳句迭出。今天,請大家隨果爸一起,去感受一番古詩詞裡的相思,看看是怎樣的情真意切,是何等的催人淚下。
  • 每天一首古詩詞|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119首古詩詞。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每天一首古詩詞|六一: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每天一首古詩詞|姜夔: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古典詩詞裡的絕美意象|冰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學習古詩詞,我們更應當注重它的敘事手法和描述層次
    但是,詩的妙處和獨創性,不在於開首的正面直寫己之思親之情,而在於接下來的從對面想像親人念己之心。抒情主人公進入了這樣的一個幻景:在他登高思親之時,家園的親人此時此刻也正登高念己,並在他耳旁響起了親人們一聲聲體貼艱苦、提醒穩重、祝願安全的囑咐和叮嚀。當然,這並非詩人自己的故意造作,而是情至深處的天然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