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裡的節儉

2020-12-18 德州新聞網

□秋心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的詩人們,更是把這樣一種優良品質寫入詩詞中加以大力提倡。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並引用了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中最耳熟能詳的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是我們最先學到的古詩詞之一,更是小時候聽大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年輕的唐朝詩人李紳回亳州看望故友李逢吉,兩人攜手登上城東觀稼臺,看到田野裡的農夫,在火熱的陽光下鋤地,李紳不禁感慨,隨口吟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逢吉聽了,連說:「好,好!這首詩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飯得來都不易呀! 」李紳告誡人們,每當吃到一粒一粒晶瑩飽滿的米飯,就應該想到毒日辣陽下農人們那一粒一粒米飯大的汗珠,要懂得珍惜,不要浪費。小時候,父母親總是強迫我們把碗裡的每一粒米飯都吃光,就算是偶爾掉落的一粒米飯也要撿起來吃掉,父母親總是說「浪費糧食是要遭天打雷劈的」,還說:「你們的爺爺奶奶就是這麼教育我們的。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清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柏廬在僅有525個字的《朱子家訓》裡寫下了這段千古名句,把節儉作為家庭家風家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加以強化。一粥一飯,半絲半縷,來之不易,物力維艱,天上不會掉餡餅,人們生存所需的每一樣東西都要通過勞動獲得,都蘊含著人類自身的血汗和淚水。因此,要從粥飯絲縷等日常用品和小事做到節儉,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唐朝大詩人李商隱《詠史》詩中的這句警世名言,把節儉的意義從家上升到了國的高度。後蜀皇帝孟昶用一個鑲著七彩寶石的黃金盆子做馬桶,後被趙匡胤所滅,「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周武帝宇文邕宮中嬪妃不足10人,他自己穿布衣,蓋布被,宮室不作任何雕飾,也不用金銀玉器,終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國勢強盛。勤儉興國,奢靡亡國,「奢侈之費,甚於天災」。

小時候關於節儉古詩詞句的學習,除了父母的殷殷叮囑和老師的諄諄教誨,還有一件事印象非常深刻。那是大我3歲的二哥,也是我兒時的偶像,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把他學到的節儉經典名言用粉筆寫在灶屋的門板上,逐字逐句地教我誦讀:「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猶如浪淘沙」「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小時候學到的東西像日月星辰一樣永恆地刻在我們的心裡,就算是現在的生活已經邁入小康,物質非常豐富,量入為出、吃光碗裡的每一粒米飯等仍然是我家的第一家規。

古詩詞中的節儉傳家寶,穿越幾千年的風雨歲月,已深入到我們的骨髓和血脈中,已在社會的各個層面蔚然成風。

相關焦點

  • 古詩詞裡話節儉: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一絲一縷物力維艱
    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詞,感受和傳承中華民族的節儉美德。厲行節約,拒絕浪費。《朱子家訓》(節選):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子家訓》是一部闡述修身治家之道的家教名著,其中開篇伊始就提到了節儉的重要性。一頓粥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衣服的半根絲半條線,我們也要常想著獲得的過程多麼的艱難。
  • 古詩詞裡的大寒,品味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冬寒之美
    古詩詞裡的大寒,品味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冬寒之美時間:2021-01-14 23: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詩詞裡的大寒,品味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冬寒之美 大寒,一年中最嚴寒的季節,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 古詩詞裡的相思,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相思,是古詩詞永恆的主題。無論親情、愛情還是友情,相思都是其升華的催化劑。古詩詞裡的相思,源遠流長。從《詩經》裡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輾轉反側」,到《古詩十九首》中的「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從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再到詩仙李白《長相思》「長相思,摧心肝」,相思名篇不斷,佳句迭出。今天,請大家隨果爸一起,去感受一番古詩詞裡的相思,看看是怎樣的情真意切,是何等的催人淚下。
  • 古詩詞裡的冬天,雪中送炭,情比金堅
    果爸小啟:在我國燦若星辰的古詩詞裡,親情、愛情和友情是永恆的主題,佳作頻出,異彩紛呈。古詩詞中關於友情的名句,可謂不勝枚舉。在眾多的友情詩中,有一類專門描寫冬天裡的友情,比如圍爐夜話,言真意切;比如雪中送炭,情比金堅……這些冬天裡的友情詩,也許沒有華麗詞藻,卻特別能給人貼心的溫暖,給人雄起的力量,給人醉美的享受。白居易: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古詩詞裡的中藥材,藥食同源,源遠流長
    雨雪天氣,如果不能出去散步步,不妨在古詩詞裡去散散心。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中藥材,不僅可以療病,同時也可以醫心,給人以賞析悅目的享受。一、青蒿《詩經·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古詩詞裡的中藥材,藥食同源,源遠流長。中醫中藥材不計其數,與中藥材有關的古詩詞也是不勝枚舉。在品讀美輪美奐的古詩詞的同時,還能享受舌尖上的誘惑,更能祛病除疾強身健體,真是一石三鳥的人間賞心樂事。朋友,與中藥材有關的古詩詞,你還有什麼感同身受的篇章?歡迎在果爸文末評論區留言!
  • 隱藏在古詩詞裡的謎語,拍案叫絕,妙不可言
    果爸小啟:我國的古詩詞,源遠流長,大多語言精煉,意境深遠,是「大雅」之作,特別是唐詩宋詞,藝術造詣登峰造極,堪稱中華文化的瑰寶。謎語,是我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形式,大多語言生動形象,內容幽默詼諧,屬於「大俗」之作,具有娛樂、益智的作用。
  • 夜讀丨古詩詞裡遇見最美的端午
    古詩詞中的端午節,既是一幅內容豐富的民俗圖,又是一曲悼念屈子的歌;品讀端午節詩詞,既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節日喜慶氛圍,又能讓人沉浸在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深深緬懷之中;它給你一份歡喜雀躍,也給你一種深沉靜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品讀幾首關於端午的古詩詞。
  • 傳傳說 | 秋日裡的古詩詞
    秋天裡有「空山新雨後」的沁人心脾,「江清月近人」的靜謐祥和,「月落烏啼霜滿天」的憂愁百轉......今天跟著傳傳一起來感受古詩詞中那些不一樣的秋天。在陽光下,讓我們帶著古詩詞,走進這片密林,體會別樣的味道。
  • 古詩詞裡的洛陽,繁華落盡,思親懷鄉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吟詩作賦,創作的與洛陽有關的古詩詞佳作頻出,名句不斷,不僅膾炙人口,更是引人入勝。孟浩然 :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水一樣純潔,絲毫未受功名利祿等世俗的玷汙。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是送別詩的千古絕唱,也是中學語文課本的永恆經典。張籍: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 古詩詞裡的梨花
    情之深深,言之鑿鑿,將單相思的滋味全方位地展現在了詩句裡,令人讀後感觸嘆惋,唏噓不已。「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是此首詩歌的詩眼,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千古佳句,反覆吟詠,百讀不厭。看似恬淡無痕,實為妙手偶得。跟北宋詩人林逋的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有異曲同工之妙。  元代詩人趙雍所作的《攤破浣溪沙》一詞:「春草萋萋綠漸濃。梨花落盡晚來風。試問相逢何處好,小樓東。
  • 崇尚節儉的漢文帝
    中國古代有作為的皇帝不少,但有所作為又崇尚節儉的皇帝並不多,西漢文帝劉恆就是一位。劉恆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7歲被封為代王。因為劉恆的母親薄氏一直是不被寵的「諸姬」,從沒有升到劉邦「夫人」的地位,所以其母子才躲過呂后的迫害,平安地活下來。公元前188年,漢惠帝英年早逝,呂后專政。公元前180年,呂后死,宮廷發生變亂,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夷滅諸呂,擁戴劉恆登上王位。
  • 三月裡會有哪些花開放?這些古詩詞告訴你
    三月裡都有哪些花兒開放?今天,我們就藉助幾首古詩詞,來感受濃濃的春意,聞一聞三月花開的馨香。吟誦迎春花的古詩詞兩首02吟誦山茶花的兩首古詩詞03吟誦杏花的古詩詞兩首04詠誦杜鵑花的古詩詞兩首常言說「看景不如聽景」,而今成了「看花不如贊花」。雖然好花不常在,但是花草給人們帶來的暢想、寄託、情感和啟迪,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 節儉≠吝嗇,父母的過度節儉,只會讓孩子的眼界變狹隘
    中華民族提倡勤儉節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地不斷提高,很多家長開始注重對孩子節儉意識地培養,但是其中不少父母在對孩子進行勤儉教育時,卻闖入了誤區,將節儉理解成了吝嗇。過度節儉,最終會對孩子的成長和生活產生不利影響,使孩子缺少眼界與格局,最後還有可能毀掉孩子。
  • 中國古詩詞裡的世外桃源,到底是什麼樣的?現實中存在嗎?
    我們都一直想知道古代詩人在詩詞裡說到的世外桃源,到底是什麼樣的?現代生活存在嗎?我想應該是有的,只不過我們沒有找到而已。在國內很多人煙稀少的地方有著與世隔絕的美景,堪稱世外桃源。我想這些地方也許就是我們祖先所說的世外桃源了吧?我國古代詩詞裡的那些世外桃源,我們無法用一個確切的詞彙進行描述,但是我的理解是與世隔絕的宜居之地就是世外桃源了。
  • 古詩詞裡的冬天,孤獨中豪情萬丈,失意中矢志不渝
    果爸小啟:季節是古詩詞最常見的主題,《千家詩》甚至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門別類。四季中,吟詠春天的古詩詞自然最多,吟詠冬天的相對較少。但古詩詞裡的冬天,卻比春天更加發人深省,耐人尋味。今天,請大家和果爸一起,重溫我們在中小學課堂上曾經學習過的那些古詩詞裡的冬天。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 這些古詩詞很少有人用在作文裡,快積累起來!
    作文裡引用古詩詞,名言警句是我們都知道的,但是有些詩句膾炙人口,考場上一不小心就「撞車」,今天小創攢下30句古詩詞,皆是名家所著,在浩渺詩海裡熠熠生輝,快拿小本本積累起來!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 如何讓孩子有效背誦古詩詞?這3個方法,讓他們主動接觸古詩詞
    最近的朋友圈裡,出現了一個萌娃,他成為了很多家長追捧的熱粉,原因在於他在電視上播放的一個《中國詩詞大會》的節目表現得異常出眾,年僅五歲的王恆屹,居然比他年長的其他小朋友表現得更出色。根據介紹,王恆屹在幾個月的時候,他的奶奶就對他進行古詩詞啟蒙教育了,從一個字一個字地對他念,使他的小腦袋裡不斷地產生古詩詞的印象,到了他會說話的時候,就會很自然地跟著奶奶一起練古詩詞了。
  • 不舍《詩詞大會》5收官:課本裡枯燥的古詩詞,何以被這般追捧?
    這麼精彩的古詩詞解讀,誰人不愛?二、讀古詩詞的時候,我們都在讀些什麼?但《詩詞大會》作為一檔以普及詩詞為出發點的競技類電視節目,再怎麼精彩,終究都會迎來收官的這一天。不過,除了翹首以盼節目下一年的如期而至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閱讀王立群老師的《王立群妙品古詩詞》,繼續徜徉在美輪美奐的古詩詞之中。
  • 不要勉強孩子背古詩詞,要讓他們愛上古詩詞
    半大點兒的孩子,理解力還不夠就要求背這麼難的古詩詞,每一個字在他眼中都是莫名其妙的,除了先哭為敬,真是不知道要怎麼辦了。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但背誦古詩詞一直都讓孩子們無比頭大。背了上句忘下句,背了題目忘作者,孩子急得哇哇哭,家長氣得「蹭蹭」冒火。作為家長,我們不要勉強孩子背古詩詞,死記硬背是沒有效果的,而要讓孩子愛上古詩詞。
  • 古詩詞裡那些驚豔絕倫的名字
    古詩詞古詩詞先看一個例子夜無明月花獨舞,腹有詩書氣自華。一樹垂雲似畫,香暗暗,白淺紅班。既然琴瑟起,何以笙蕭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