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裡話節儉: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一絲一縷物力維艱

2020-12-22 核桃樹下讀歷史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勤儉節約、愛糧節糧的傳統。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詞,感受和傳承中華民族的節儉美德。厲行節約,拒絕浪費。

《朱子家訓》(節選):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子家訓》是一部闡述修身治家之道的家教名著,其中開篇伊始就提到了節儉的重要性。一頓粥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衣服的半根絲半條線,我們也要常想著獲得的過程多麼的艱難。

《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烈日炎炎,農民伯伯在辛苦的耕耘勞作,汗水溼透衣背,滴落土裡。粒粒糧食,滴滴汗水,愛惜糧食,拒絕浪費。

《訓儉示康》(節選):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節儉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高尚的品質。這是北宋文學家司馬光寫給自己兒子的訓誡書,教育兒子及後代要繼承發揚節儉樸素的家風,永不奢侈。

《詠史》(節選):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對於國家來說,勤儉能使國家富裕強盛,奢侈能使國家衰敗。同樣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勤儉持家,厲行節約才能使家和萬事興。

《和陶歸園田居》(節選):莫言陳家紫,甘冷恐不如。君來坐樹下,飽食攜其餘。古人很早知道不要浪費,勤儉節約。我們今天更要量力而行,吃多少拿多少,多餘的可以打包。打包不丟面,浪費才丟人。

《謫居糧絕請學於農將田南山詠言寄懷》:謫居履在陳,從者有溫見。山荒聊可田,錢鎛還易辦。夷俗多火耕,仿習亦頗便。及茲春未深,數畝猶足佃。豈徒實口腹,且以理荒宴。遺穗及烏雀,貧寡發餘羨。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無論何時何地,民以食為天,吃飯永遠是第一要務。而在吃飯的同時我們更不要忘記還有許許多多沒有解決溫飽的人民,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不做「必剩客」,爭當「光碟族」。

《麥飯詩》:蔥湯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療飢。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還有未炊時。吃飯時簡簡單單最好,健康又實惠。千萬不要拒絕嫌棄粗茶淡飯,說不定還有缺衣少食的人家連飯都吃不上。拒絕奢靡浪費,平淡度日,健康生活。

相關焦點

  • 節約糧食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都是社會的主人,我們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就要用心去珍惜勞動成果,不浪費每一粒糧食。我們要同心協力,拿出實際行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讓節約糧食化為自覺,成為習慣,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蔚然成風,一起發揚勤儉節約的中華美德。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2020-08-14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詩詞裡的節儉
    □秋心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的詩人們,更是把這樣一種優良品質寫入詩詞中加以大力提倡。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並引用了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中最耳熟能詳的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是我們最先學到的古詩詞之一,更是小時候聽大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 【精神文明創建】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精神文明創建】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出自明末清初朱柏廬的《治家格言》,意思是: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飯時,應該想想這粥飯裡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來之不易;我們生活所需的每半根絲、每半縷線,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幾多物質能源和幾多人的心血,應該好好珍惜。賞析 這句話告誡人們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要從日常生活、穿衣吃飯做起,不要鋪張浪費。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
    真正是大胃王的有多少我不知道,從新聞報導、網友曝光、主播自爆倒是看過不少負面信息……有主播自爆會中途暫停催吐,為博人眼球,帶貨賺錢,這樣明晃晃的弄虛作假嚴重浪費食物……有新聞報導一主播為上熱門狂吃不止,深夜送醫……更有甚者譁眾取寵,直播生吞八爪魚等海鮮……而這些不良風氣也被渴望成名的網友模仿,有網友辭掉工作專職做吃播,「走火入魔」
  •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講一萬句,不如自己摔一跤,眼淚教會你做人後悔幫你成長,疼痛是你最好的老師,人生該走的彎路一米也少不了。人生最好的五個詞:老病痊癒、久別重逢、失而復得、轉危為安、虛驚一場。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作者 | 古城村人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動態竹裡館珍藏之: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今日午飯:米飯、「白露為霜」白切肉片、「綠肥紅瘦」萵苣枸杞子(本來焯水後香油涼拌色香味最好,非常時期,還是徹底加熱為妙。色,略有損失,還好,我本不好色,何失之有?)。
  • 潮州市家庭教育系列活動之八: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光碟行動從我做起
    潮州市家庭教育系列活動之八: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光碟行動從我做起 2020-12-23 23: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踐行「光碟行動」倡導節儉新風尚,青科大在行動!
    踐行「光碟行動」倡導節儉新風尚,青科大在行動!為進一步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愛糧節糧、勤儉節約、居安思危,我們向全體師生發出倡議:一、取用有度,踐行文明餐飲「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做好「光碟行動」,堅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在家做飯,務必吃多少做多少,在學校食堂用餐,務必打多少吃多少。
  •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半絲半縷,究竟是怎麼來的?
    《朱子治家格言》裡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半絲半縷,究竟是怎麼來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有助於我們養成珍惜物力的好生活習慣。首先,要把地澆溼,然後馬上將塑料薄膜用工具埋在地裡,這樣做的目的,一可以阻止水分快速蒸發,為棉籽發芽生長提供水分,二可以防止雜草的生長,三可以為棉籽發芽提供充足的溫度。把塑料薄膜埋下一兩天,就可以種棉花了。
  • 安徽先鋒網:縣直機關工委「兩個一」推動縣直機關形成文明節儉新風尚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制止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培養節約習慣,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社會氛圍。
  • 傳統美德之勤儉,勤儉就是勤勞節儉
    勤儉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勤儉就是勤勞節儉,包括努力工作和節約用度兩個重要方面。我國自古就以勤儉作為修身治家治國的美德,《尚書》說:「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左傳》引古語說:「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周易》提出「儉德闢難」之說,《墨子》有「儉節則昌,淫佚則亡」之論。
  • 爭當追「光」者 四川大邑中學「光碟行動」涵養師生節儉美德
    為進一步貫徹黨中央「厲行節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學校「三自德育」課程之「大美慧心」,引導全體師生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滋養節儉勤德之美。近日,四川省大邑中學開展了以「光碟行動涵養節儉之美」為主題的「光碟行動」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