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北省十堰市認真落實中央文明辦、省文明辦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神文明教育要求,組織動員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各類志願服務隊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凝聚文明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提高文明素質和自我保護能力,為眾志成城開展疫情防控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動員部署,合力吹響疫情防控文明集結號
2020年2月1日,丹江口市六裡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志願者在集鎮中心懸掛疫情防控宣傳標語。
在市委市政府、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領導下,將創文指揮部轉化為社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作為傳播疫情防控知識、深化精神文明教育、開展志願服務的廣闊舞臺。
市委文明辦、市創文辦面向社會發布《倡議書》,發出《關於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關於在疫情防控中做好心理疏導、情緒支持工作的通知》,號召黨員幹部、志願者、市民群眾爭做疫情防控的宣傳員、踐行者、帶頭人,統籌協調媒體資源及各類文明創建力量,充分依託市屬媒體、縣級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平臺,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典型選樹宣傳、關心重點群體、心理疏導、志願服務等活動。
宣傳教育,當好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引導者
市委文明辦、市創文辦統籌協調各級新聞媒體、網絡媒體以及車載電視、樓宇電視等媒介,及時播出、推送關於疫情防控、應對疫情心理疏導視頻短片及權威機構發布的疫情防護信息100餘篇。統籌市衛健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及在堰高校等單位資源,開通並通過媒體發布「情暖文明十堰 攜手抗擊疫情」系列心理疏導服務熱線,為需要心理疏導的群眾免費提供服務信息。
組織引導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6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60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3000餘支志願服務隊伍、58.7萬名註冊志願者,用好用足志願服務政策資源,在線申領防疫保險,學習疫情防控、心理疏導等相關專業知識。通過市縣鄉村四級新媒體宣傳平臺、創文「三級網格居民群」,累計推送市防疫指揮部通告、防疫管控政策解讀、民生保障、防疫知識等信息200餘條。
茅箭區文家溝社區在公園1號小區入口處設置防疫宣傳條幅。
各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融媒體中心,採取發放宣傳手冊、公益廣告、「兩微一端」、流動宣傳車、宣傳櫥窗(欄)、LED屏、喇叭、橫幅、傳單折頁、宣傳掛圖等多種形式,深入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相關知識,有效動員社會力量共同抗擊疫情,全面落實防控措施。截至2月底,各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發放《倡議書》50餘萬份,組織流動宣傳車600餘臺,張貼防控知識宣傳欄、橫幅標語10000餘份(條),形成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的有效防疫態勢。茅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媒體中心製作抗擊疫情抖音、小視頻、H5等52個,在轄區醒目位置統一製作、懸掛張貼宣傳橫幅、標語等1800餘條。武當山特區以「武術抗擊疫情」為主題,在「武當發布」微信公眾號發布了4期以武當九式太極拳等武當武術為主題的教學視頻,引導群眾居家鍛鍊;同時還啟動了居家武當太極拳小視頻大賽,邀請居民參賽上傳比賽視頻。丹江口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充分發揮疫情防控宣傳員、工作突擊隊員、心理輔導員的作用,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神文明教育。
文明實踐,化身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主力軍
市委文明辦組織引導各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各級各類志願服務組織、志願者,立足實際、就近就便開展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活動。全市20餘萬名志願者主動請纓衝在防疫一線,科學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宣傳教育、人員管控、物資配送、環境消殺、心理諮詢等工作。
張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動員黨員、青年、巾幗、宣傳文化、政法等9支志願者服務總隊以及249個各級志願服務隊,下沉至樓棟、街巷、路口,協助村(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張灣區花果街道二堰鋪社區陽光志願服務隊志願者在社區小廣場為居民分配蔬菜。
鄖陽區分城區和鄉鎮兩個戰場,99支志願突擊隊深入城區83個網格,開展小區、樓棟封閉管理防控工作,1266名志願者擔任城區小區樓棟長,當好人員流動的守門員、疫情防控的宣傳員、人員信息的排查員、體溫檢測的登記員、居民群眾的服務員,開展疫情防控工作;341支精準扶貧志願小分隊深入鄉鎮行政村開展駐村疫情防控工作。
鄖西縣已組織疫情防控科普、值守排查登記、便民利民服務、社會秩序引導等志願服務活動近2000次,累計15000人次參與疫情防控阻擊戰。
竹谿縣組織動員16支志願服務支隊、418支志願服務分隊,4.3萬餘名志願者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充當人民群眾的警衛員、疫情防控的宣傳員、疫情防控的運輸員、阻擊疫情的戰鬥員,形成了全員抗疫、全域抗疫的工作態勢。
十堰開發區新時代實踐中心(所、站)實現了村、社區全覆蓋,共成立志願者隊伍68支,註冊志願者10333名,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大起底、大排查」夜訪行動,配合提供生活物資集中配送服務。
示範引領,勇當疫情防控文明實踐急先鋒
竹山縣、房縣作為全國、省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試點,紛紛迅速響應,把疫情防控作為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重點,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竹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7個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28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引導1.5萬餘名志願者投身抗疫志願大軍。截至2月底,竹山縣共張貼和發放宣傳公告、宣傳冊25萬餘份,刷寫、張貼宣傳標語1.8萬張,發放防控知識宣傳頁10萬餘份,通過移動、電信等通信部門發送手機簡訊120萬餘人次,錄製各類公告、令、《傳染病防治法》等音頻40餘條,製作抖音、短視頻等303個,實現了17個鄉鎮244個村(社區)疫情防控宣傳全覆蓋。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藝術志願者王義富、宋楊分別為疫情防控自編自唱的歌謠《抗擊疫情歌》、MV《我在春天等你》,感動了無數網友,播放量突破10萬。竹山縣直122個黨政企事業單位,5000餘名黨員、青年志願者採取三班倒形式,對小區實行24小時封閉式管理,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講、勸返外出人員、漢返(經停)人員排查、全民體溫監測、全域病毒消殺,每一個志願者都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著不平凡的力量。
房縣城關鎮八裡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利用「流動」音箱走街串巷進行宣傳。
房縣51個文明實踐所、316個實踐站、367支志願服務隊,落實包宣傳、包排查、包測量體溫、包矛盾化解、包物資保障的「五包」責任制,科學有序參與防疫宣傳教育、返鄉排查治理、交通路口勸導等工作,率先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6單」運行機制,指導志願者開展「保姆式」代購「點單」服務,幫助群眾代購生活用品,減少群眾外出流動頻次,受到群眾好評。截至2月底,累計發放、張貼《關於不要在春節期間走動拜年的倡議》《防控指揮部通告》等宣傳資料1萬餘份,出動宣傳車500餘輛,通過微信群、手機簡訊發送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和措施200餘條,同時利用村級喇叭、廣播、流動音箱以及社區電子顯示屏常態播放疫情防控常識,切實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用實際行動築牢廣大群眾的健康「防火牆」。
典型選樹,積極傳播疫情防控正能量
用好十堰文明網、文明十堰微信公眾號等精神文明宣傳教育主陣地,及時跟進、深度挖掘、重點宣傳在防疫一線作出貢獻的「抗疫戰士」及道德模範、好人(楷模)、志願者等先進典型事跡,展示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家庭開展防疫工作及創建無疫鄉鎮(街道)、無疫村(社區)、無疫單位經驗做法。
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劉學舉為一線抗疫工作者捐款。
全市1500餘個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社區率先垂範,落實聯防聯控措施。69個鄉鎮(街道)、767個村(社區)、903個單位作為縣市區無疫先進典型正在考核命名公示中。20萬餘個文明家庭主動帶頭,強化居家自我防護,構築疫情防控防線。300餘名全國、省、市道德模範、好人(楷模)等先進典型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全國道德模範劉學舉主動為疫情防控捐款1000元,中國好人、湖北省道德模範溫國學、馬列、趙瑞深入防控一線參與志願服務。市委文明辦、市創文辦策劃推出的《同心戰「疫」,謝謝你們,溫暖了湖北十堰!》、《道德模範衝一線 320輛應急計程車在湖北十堰晝夜不歇》等稿件在中國文明網首頁要聞區展示。有力弘揚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營造了互幫互助、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社會氛圍,為全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傳遞傳播了正能量。(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