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之窗:中國要做世界排球的中心|法大體育產業MBA走進企業

2021-02-07 體育大生意

洞察體育力量,把握產業脈搏!體育大生意第829期,歡迎關注最好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 

 

9月2日下午,中國政法大學體育產業MBA核心課程班學員,來到體育產業綜合運營商——體育之窗訪問學習,並與MBA企業家導師、體育之窗CEO高宏展開對話交流。

 

體育之窗坐落於北京的文體地標——工人體育場。2001年,剛剛從德國深造回國的高宏,首先從體育場館的商業運營切入,他的第一個合作方就是工體。15年過去,工體從功能單一的體育場成為了兼具體育、文化、休閒、娛樂的「城市第二級」,體育之窗也從一家場館運營公司發展為賽事、票務、場館、教育,橫跨體育產業全產業鏈的綜合運營商。


學員參觀體育之窗,深入了解企業文化



探討一家公司的商業模式過於寬泛,這次的企業課堂,法大體育產業MBA聚焦產業熱點——排球。中國女排奧運奪冠,是否能讓中國排球聯賽順勢而上?作為聯賽商務運營推廣合作夥伴,體育之窗正在怎麼想?未來將會怎樣做?

 


高宏在交流會伊始就說道,在體育之窗競標聯賽運營權時,提出了要讓中國成為世界排球的中心。這個目標不算小,但全面詳細審視,我們機會很大。

 

首先,中國人對排球感情頗深。從上世紀80年代的「女排五連冠」開始,每逢奧運會、世界盃等大賽,中國女排就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裡約奧運會女排決賽的收視份額高達70%,甚至超越了春晚。重奪奧運冠軍,全國掀起「學習女排精神」的新熱潮。排球在中國人的心中佔據著特殊的地位。

 

其次,排球處於價值窪地,投資門檻低。對比「中超80億」,中國排球聯賽整體運營權年均僅為1億元人民幣,一名現役國腳的身價甚至都要高於這個價格。「從足球投資裡拿出百分之一玩排球,你就不再是一家俱樂部了,就成為了橫跨足球、排球兩大運動的體育產業公司,男子足球+女子排球,賽期覆蓋全年,這放在上市公司的公告裡,絕對是利好。」高宏已經開始和多位中超俱樂部老闆展開溝通,建議他們投資排球。


高宏與法大體育產業MBA學員進行互動交流



對比排球聯賽運營成熟的土耳其、義大利,中國經濟實力優勢明顯,加上人口基數龐大,任何一個細分領域做大了,都是巨大的市場。「足球、籃球的世界頂級聯賽能做到100億美金,排球未來做人家的1/10,到10億美金是完全有可能的。」高宏演講中透出對中國排球聯賽前景的絕對看好。

 


體育之窗在拿到中國排球聯賽運營權之後,已經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排球之窗」,用於聯賽的運營推廣。新公司租下300平米的辦公空間,和體育之窗僅一街之隔,高宏任董事長。

 

說到新公司的商業模式,高宏介紹,排球之窗股權開放,會引入創始合作夥伴,既是聯賽的贊助商,同時也是排球之窗的股東。這一點充分借鑑了德甲俱樂部的股權結構,比如拜仁,它的幾大讚助商——阿迪達斯、奧迪、安聯保險,同時也是俱樂部的股東。「不光是出錢,更重要的還要出力,排球之窗會和各行業的精英企業共同發展。」高宏說。

 

為了能提升中國排球聯賽的IP價值,體育之窗正在謀劃把世界上最優秀的排球運動員都請到中國,無論是租借、轉會還是交換,只有聚集了一流的運動員才會引起市場關注,賽事IP才會值錢。在賽期方面,中國排球聯賽將從原有的3個月延長至5個月,並計劃在春節期間舉辦全明星賽,打造中國體育賽事的「春節檔」。


體育之窗要將中國排球聯賽打造成世界頂級



放眼當今體育產業發展,科技都在扮演重要角色。高宏回憶起今年赴美參加NBA的科技峰會,籃球運動的發明者奈史密斯博士竟然從屏幕中「走」了出來,甚至還和NBA總裁亞當·蕭華展開了對話,這種潮流科技的使用,給高宏留下深刻印象,科技將帶來轉播和觀賽革命。「鷹眼回放、發球扣球速度、個人數據統計,這些都將出現在新賽季的中國排球聯賽上。」

 

媒體版權銷售佔據一項成熟聯賽收入的半壁江山,關於這個焦點話題,高宏也給出了明確答案:「排球聯賽不會賣獨家版權——本來就沒人看,搞獨家更沒人看了。我們會把排球聯賽做成一個開放的IP,歡迎所有媒體都加入。就像一個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汲取各家營養,我相信會比獨生子女更有前途。」

 

除了版權,賽事的另一項重要收入就是贊助。排球在中國有著廣泛的粉絲基礎,「學習女排精神」還是當今中國社會的主旋律。加之聯賽的贊助門檻並不高,已經得到了部分企業的注意。「一家保健品企業贊助了我們去年承辦的女排亞錦賽,主席臺上,他們的老闆和市領導並排而坐,賽後還陪同領導一起頒獎。如果不做贊助,這種機會哪兒還有?」

 

除了媒體版權、商業贊助,體育之窗還將在特許授權、球迷票務、明星經紀、電子競技、場館建設等諸多方面,推進中國排球聯賽全方位的市場化運作。並通過當下火熱的網際網路直播平臺、電子競技等,引起更多受眾的關注,讓贊助商、合作夥伴都能從精彩的賽事中分享收益。


法大體育產業MBA學員與體育之窗領導合影



2個小時的企業參觀學習、與CEO高宏先生的面對面交流,讓中國政法大學體育產業MBA學員對體育之窗——這家新三板體育龍頭有了更全面、更詳盡的認識和理解。排球帶給國人的精神激勵無法用金錢衡量,但光靠精神是絕對不夠的,一項運動要想健康良性發展,需要市場化的專業運作,以及政府、企業、媒體、學校等各界合作夥伴的參與投入。體育之窗CEO高宏向法大體育產業MBA學員發出邀請,攜手各方力量,共同打造賽事IP,讓中國成為世界排球的中心!



中國政法大學MBA教育中心王老師

電話:010-58908587; 13661332828

 

中國政法大學體育產業MBA項目指導李老師

電話:18612228643


相關閱讀

1.中國政法大學創設全國唯一體育產業MBA

2.沙龍活動:體育產業大亨為何多是法學人才?

3.全景案例課:三夫戶外董事長張恆講講創業路上的故事

4.走進微賽體育:估值12億的網際網路體育獨角獸



註:本文所用圖片非註明均來自網絡

微信公眾號: sportsmoney

產業資訊 | 體育營銷 | 體育創投

最好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


聯繫我們 歡迎爆料投稿或各種合作

客服微信:tiyudashengyi

投稿郵箱:sportsmoney@qq.com

www.sportsmoney.cn

相關焦點

  • 中國排球聯賽第一次商務權招標,體育之窗爭霸歐迅體育
    與聚光燈圍繞著郎平和她的女排姑娘們不同,一條當天在中國排協官網悄然上線的公告卻並未引起太多人關注,「2016-17賽季中國排球聯賽商務運營推廣合作夥伴公開招商項目的首輪應徵談判時間公告」。隨著這個時間表的出爐,中國排球職業化歷史上第一次商務權公開招標談判進入關鍵階段,在CBA商務權5年賣出17億,中超版權5年賣出80億之後,排球聯賽也將把商務權賣出一個天價。
  • 排球協會與體育之窗為何會解約?女排聯賽未來發展將會怎樣
    近日在中國的排壇關於中國排協與體育之窗解約的消息一度成為球迷們熱議的話題。那麼究竟中國排協為什麼會和體育之窗解約呢?原來排球之窗從2017-2018賽季就一直拖欠與排球協會的合同款項,時至今日已經嚴重造成了違約,故中國排協與體育之窗節約。
  • 中國排球協會與排球之窗解約
    公告全文:我協會與2016年與體育之窗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體育之窗有限公司」)籤訂《中國排球聯賽商務運營推廣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合作協議》」),於2017年與前述公司及排球之窗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排球之窗」)籤訂《補充協議》,根據《合作協議》和《補充協議》約定,我協會授權排球之窗獨家負責中國排球聯賽的商務運營推廣。
  • 中國排球協會與排球之窗解約:聯賽、國家隊「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從2016年7月體育之窗(排球之窗的母公司)牽手中國排球協會成為中國排球聯賽商務運營推廣商,到4月21日中國排協宣布因對方「嚴重違約」與其分手,這段備受關注的「情緣」只持續了3年零9個月。雙方聯手打造世界第一排球聯賽的豪言如在昨日,如今已各奔東西。此情此景,令人唏噓。
  • ...之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CEO高宏:聚集優勢力量打造「世界排球中心」
    2017年將成為中國體育全行業改革的重要突破年
  • 關注|新華社:相愛容易相守難——寫在中國排協與排球之窗解約之後
    彼時,在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體奧動力斥資80億拿下中超聯賽版權、樂視體育蒙眼狂奔的背景下,體育之窗開出了年均億元級別的高額推廣費價碼,高位「入市」。中國排協與排球之窗解約的消息傳來,中國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體育政策研究院院長鮑明曉和北京關鍵之道體育諮詢公司創始人張慶的第一反應都是遺憾。
  • 中國排協公然與體育之窗撕破臉皮,賭上了排超聯賽的命運
    被疫情籠罩的中國體育產業,壞消息接踵而至。4月21日,中國排球協會官網上發布公告稱,因中國排球聯賽的商務運營推廣方排球之窗欠付合同款項,中國排協已於4月14日與其解約。改革後的排超聯賽尚未走完第三個年頭,命運就陷入了一片迷茫之中。
  • 中國排協與排球之窗解約
    中國排球協會昨日在官方網站發布公告稱,中國排球聯賽的商務推廣方排球之窗欠付合同款項,已於4月14日與其解約。對此,排球之窗方面並沒有給出正面的回應,而已更名三個賽季的中國排球超級聯賽未來發展也十分引人關注。
  • 歐迅體育Mark Fisher:競標中國排球聯賽商務權實現雙贏【專訪】
    3月30日,7家企業通過初審:北京一智超躍體育文化有限公司、盈方體育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盛力世家(上海)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歐迅體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奧體育產業有限公司、中視體育娛樂有限公司、體育之窗文化產業有限公司。
  • 北京市體育健身場所將分階段有序開放;中國排協與排球之窗解約
    產業動態大事記每天和您說早安4月22看政策北京市體育健身場所將分階段有序開放4月21日,北京市體育局印發《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全市體育健身場所安全有序開放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健身房、遊泳館、在密閉場所或利用地下空間開設的通風條件較差的體育場所或體育場所部分區域暫緩開放,線下體育培訓業務暫緩恢復。
  • 中國排協與排球之窗解約的是於非
    中國排球協會的一紙公告,宣布與中國排球聯賽商務運營開放合作夥伴——體育之窗股份公司一拍兩散。在體育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排球球迷都很關心。中國排球協會副主席、首都體育學院校長鍾秉樞說,2017-2018賽季體育之窗就開始欠款,2018-2019賽季繼續。現在2019-2020賽季的女排聯賽都打完了,這個時候才解約已經很慢了。雖然沒有提供具體數字,應該欠的不少。坊間傳言 2018-19聯賽沒有評聯賽最佳是因為排協沒錢發獎金情況屬實 。筆者認為無論什麼情況也不能把損失讓女排隊員來彌補。
  • 中國排協同排球之窗解約,排超聯賽的職業化為何這麼難?
    受疫情影響而暫停的排球賽場,因為一紙聲明,激起一片浪花。4月21日,中國排球協會發布聲明,稱因為排超聯賽的商務運營推廣合作夥伴排球之窗長期拖欠排超聯賽的運營推廣費用,體育之窗有限公司亦未承擔相應合同義務,構成嚴重違約,自4月14日起解除合作關係。
  • 中國排協訴排球之窗嚴重違約,收益不如預期致雙方分道揚鑣
    據了解,排球之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是體育之窗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涉足賽事運營、票務銷售、媒體版權、粉絲經濟、球員經紀、移動應用等領域。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後,中國排球協會與其籤訂了《中國排球聯賽商務運營推廣合作協議》,雙方希望藉助女排奪冠的東風,合力發展中國排球聯賽。
  • 中國排協與排球之窗鬧掰,聯賽最受傷
    4月21日,中國排球協會在官方網站發布公告,稱自2017-2018賽季至今,排球之窗未按照合同款項付款,已嚴重違反合同約定。從4月14日起,中國排協解除與排球之窗的合作關係。2016年7月,中國排球協會經過四個月的公開徵集,最終選擇體育之窗作為新的合作夥伴,雙方約定,體育之窗全權負責聯賽的商務運營推廣。當時,排協與排球之窗籤約的價格相比之前的合作夥伴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 排協解除與排球之窗的合作 排球聯賽職業化路漫漫
    疫情之下,全球體育賽事停擺,體育產業遭遇困境,原本市場化程度不高的競技體育更是進入了寒冬期。4月21日,中國排協在官網公布了一則公告,引發業界廣泛討論。公告稱,「排球之窗自2017-2018賽季至今欠付合同款項,體育之窗有限公司、體育之窗股份公司亦未承擔相應的合同義務,已構成嚴重違約。」
  • 【官宣】網易體育成為新賽季中國排球超級聯賽新媒體官方直播平臺
    Volleyballworld | 排球之窗點擊上方 藍字 加入我們10月26日,排球之窗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下稱「排球之窗」)、網易傳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網易體育」)宣布:網易成為新賽季中國排球超級聯賽新媒體官方直播平臺
  • 【官宣】蘇寧體育獲得新賽季中國排球超級聯賽新媒體版權
    10月18日,排球之窗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下稱「排球之窗」)、蘇寧體育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下稱「蘇寧體育」)聯合宣布:蘇寧體育獲得2017-2018、2018-2019賽季中國排球超級聯賽(含男子聯賽、女子聯賽、全明星賽)非獨家新媒體版權,蘇寧體育旗下「PP體育」將被授予「2017-2018賽季中國排球超級聯賽新媒體官方合作夥伴」稱號。
  • 新浪體育獲新賽季中國排球超級聯賽新媒體版權
    10月20日,排球之窗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下稱「排球之窗」)、新浪體育有限公司(下稱「新浪體育」)聯合宣布:新浪體育獲得2017-2018賽季中國排球超級聯賽(含男子聯賽、女子聯賽、全明星賽)非獨家新媒體版權,新浪體育將被授予「2017-2018賽季中國排球超級聯賽新媒體官方合作夥伴」稱號。這也是新浪體育繼去年購買排球聯賽版權後,雙方的再度合作。
  • 中國女排很火 排球聯賽很冷
    自2016年7月開始作為中國排球聯賽獨家商務運營推廣單位的排球之窗及其母公司體育之窗,至此黯然退場。中國排球協會與排球之窗,從牽手時的轟轟烈烈,到分手時的決絕而去,令業界唏噓,但這場最終走向失敗的聯姻也給中國排球乃至中國體育留下太多的思考,諸如排球、桌球、羽毛球這些中國優勢項目,為何在發展職業聯賽的道路上頻頻遇困?
  • 中國排協宣布與「排球之窗」解約 聯賽職業化成空談?
    日前,中國排球協會宣布與聯賽商務推廣方排球之窗解約。排球之窗方面暫無回應,雙方的關係破裂讓排超聯賽的未來蒙上一層陰影。 2016年體育之窗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女排聯賽籤訂《中國排球聯賽商務運營推廣合作協議》,2017年雙方又籤訂了《補充協議》。這一次合作,為女排聯賽帶來了不少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