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記者吐槽臺機場檢疫漏洞百出,臺灣防疫破口遠不止這些

2021-01-09 騰訊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近日,「德國之聲」記者李澄欣批評「臺灣機場檢疫漏洞百出」,質疑需要檢疫的人士「沒手機、沒辨識,機場內可亂跑」、「防疫專車只是計程車」。該記者的說法在臺灣當地論壇引爆爭論。

無標識可機場趴趴走 計程車不消毒

處處是隱形傳播的溫床

李澄欣24日在「德國之聲」網站發表《記者手記:臺北隔離14天 機場漏洞處處?》一文。他表示自己於3月7日搭機到達臺灣,到達檢疫關卡,因他沒有臺灣手機號碼,只能留下香港號碼並註明會打開漫遊。但工作人員顯然沒遇過此類情況,也沒有相關應變指引,擾攘近半小時也無法解決,李澄欣提出留下電郵信箱作為第二聯繫方式,才獲得蓋章放行。

不過他通過檢疫關卡後,身為需要隔離的人士,身上沒有任何辨識手帶或貼紙,也沒有人追蹤跟進,跟一般旅客無異。抵達出境大廳更是可以隨便走,到銀行換錢、在便利店買飲料、到美食廣場吃飯一切自由,全靠自律。

機場捷運進出站設置告示立牌,警告檢疫人士不得乘搭大眾交通工具,但李澄欣表示沒見職員要求乘客進站前出示旅行證件或機票,如何識別檢疫人士成疑。而他原以為「防疫專車」是包車或巴士,沒料到是計程車。計程車司機除了戴口罩,不見其他防疫措施,下車後他也沒看到司機消毒車廂。李澄欣質疑,如乘客為隱形帶菌者,恐傳染司機及下批乘客。

李澄欣的文章在PTT引爆熱議,批評者認為「記者下車沒看到司機消毒、就能代表沒消毒嗎?」、「造謠罰300萬 快開單」、「破洞在哪拉?要不要下機先上手銬?」。

但也有人認同李的觀點,表示「一堆莫名其妙護航的 是眼睛瞎了」、「重點是我們的防疫工作……」、「可以在機場大廳隨便走,這破口,嚴辦了誰?」

機師空姐四確診

民眾卻不知背後真相

無獨有偶,臺灣《聯合報》今天也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在最近一周,臺灣航空業有機師和空服員四人確診。文章認為,讓人驚心的,不止是臺當局對目前最前線的航空業防疫部署如此粗疏,還包括事後資訊揭露得如此不透明;若非「立委」質詢追問此事,民眾可能全被蒙在鼓裡。最新染病的長榮空姐,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資料上僅註記:「在美國、印尼工作」;如此誤導的訊息,是在保護隱私或隱匿真相?

報導指出,臺灣每天新增確診已增至20人左右,指揮中心的疫情報告,似乎即變成了一本流水帳,不再有個別感染者的特質。從出現首例患者到第20例,臺灣花了27天的歷程,因此,臺當局有時間審視不同案例的足跡,並調整防疫步驟,也因此對首批武漢包機帶回一名確診者耿耿於懷。但到了日增20人,所有確診者全都濃縮成為「數字「,就像長榮空姐被標記為「232例」,沒人知道她的工作如何充滿危機。

文章指出,從第一波防疫進入第二波的大爆發,民進黨當局的表現就像一條鬆掉的發條,處理疫情越來越像例行公事。過去十天,臺灣新增了近兩百例感染者,許多理應居家檢疫或隔離者的行徑也越來越荒唐:有人開車上班,有人在網咖逗留,有人外出購物買餐趴趴走。這顯示,隨著疫情案件大量累增,我們的防疫網似乎已變成破漏四起,只能任由那些缺乏公衛意識的隔離者長驅直入,且橫衝直撞。

事實上,在長榮空姐確診前五天,已有兩名華航機師確診,疫情指揮中心也絕口不提;只描述「129例」只是曾赴美旅遊,「177例」則是曾赴美工作,將兩人列為「境外移入」案例草草帶過。後來,是華航內部人員不滿公司檢疫鬆散和調度安排向媒體爆料,才迫使「中央防疫指揮中心」事後坦承有兩名機師確診。至於另名151例的荷航荷蘭籍副機師,指揮中心只標記他「曾赴荷蘭工作」,同樣簡省打溷。人們即可知,民進黨當局如何用保護個人資料為由,嚴重剝奪了民眾知情的權利了。

歐美、大陸雙重標準

造成輸入型病例激增

除了信息不透明,對於外來人口入境的雙重標準也是造成臺灣島內疫情破口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前,有臺灣網友在網上 PO 出一篇《為什麼臺灣的防疫破口是歐美》的文章指出,從 3 月 14 日開始,島內的確診案例幾乎都是「境外移入」,網友們看完後紛紛直呼「根本太扯了」,網友的留言區也蓋起高樓。

有網友們紛紛表示:「從湖北回來的要全套隔離防護衣,歐美回來的口罩有沒有強制?機上有沒有禁餐?」、「想說最少是先進國家,防疫觀念應該不錯,結果一堆跟原始人一樣的防護措施。」也有網友表示:「這就是臺灣目前的政治現實啊,要依賴歐美。」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6日接受採訪指出,近來臺灣的疫情形勢仍在發展,島內不斷有聲音質疑民進黨當局的「政治雙標」已對島內防疫造成破口。民進黨當局一些政客不斷通過造謠,抹黑攻擊大陸,企圖推卸責任。這是極不道德、極不光彩的行為。我們要反問民進黨當局,你們始終不通報確診病例活動軌跡、不通報發生感染的醫院名稱,這是不是不透明?你們連續懲辦發布疫情真實信息的普通民眾,這是不是打壓?你們至今仍採取註記管制手段阻止滯鄂臺胞返鄉,這是不是歧視?你們漠視世衛組織規定,惡意編造使用汙名化的疫情名稱,這是不是煽動仇恨?民進黨當局要捫心自問!

(圖片出處除特別註明外,均來源於網絡,轉載誠請註明出處「今日海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德媒記者吐槽臺灣檢疫漏洞百出:機場隨便走,專車只是計程車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自3月14日開始,臺灣地區確診的新冠肺炎境外輸入病例不斷攀升,臺當局不得不從19日起,實施「全面入境管制」:非臺灣籍人士一律限制入境,包括臺灣人在內的所有入境者皆需居家檢疫14天。
  • 臺商細數返臺居家檢疫14天荒謬過程,戳破臺灣「好棒棒防疫假象」
    而在同一天,從大陸返回臺灣的一名臺商,在社群網站上一篇《我居家檢疫十四天,可能「沒人」知道》的貼文,也因「資訊公開透明」而引發島內網友廣泛關注。這篇文章細數自己回臺14天在家隔離的過程,自嘲荒謬得「可能沒人知道」,直指臺灣防疫漏洞——戳破「好棒棒的防疫假象」。
  • 臺灣疫情延燒 未回溯居家檢疫恐爆小區破口
    臺灣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日宣布新增8名確診個案,其中案343的老公也被宣布確診,是案356。由於案356在17日從美國返臺時不需居家檢疫,也不屬於召回採檢的對象,此例恐怕意味著臺灣防疫的一大破口。
  • 臺灣「鴕鳥式」防疫:蔡英文沾沾自喜,卻不敢普篩
    「鎖境」和「普篩」難題,更一推四五六,把問題都推給大陸,臺商圈也傳出,蔡當局此舉還順便可以阻擋「臺商泡泡」,醫界更批評,「所謂的完美防疫,其實是處處有破口」。一名浙江臺商返臺12天後,才被驗出染上新冠肺炎,發現時CT值高達15,病毒量相當高。9日時,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及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還聲稱,絕對不可能是本土感染,因為該名臺商曾在發生群聚的上海浦東機場脫口罩進食,而該名臺商入住的檢疫旅館也沒有確診者。
  • 臺灣檢疫壓力破表! 居家檢疫瞬間爆量恐成破口
    新冠肺炎爆發海外返臺潮,居家檢疫人數瞬間爆量,已造成負責追蹤管理第一線人員壓力破表,恐成為臺灣防疫上的大破口。圖為模擬居家隔離民眾離開小區,警方積極協尋。(本報資料照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新冠肺炎爆發海外返臺,居家檢疫人數瞬間爆量,這幾天每天幾乎都以千計的人數在增加,截至昨日居家檢疫已飆破4萬5千人,由於集中檢疫所量能不足,已造成負責追蹤管理居家檢疫的第一線壓力破表,成為臺灣防疫上的大破口。
  • 蔡英文當局搞「防疫雙標」:一邊隱瞞外勞入境,一邊拒絕陸生回臺
    返臺有兩個標準作業程序,第一是大學要提送入境名單和檢疫場所規劃,經臺教育部門確認,程序上還要進行航班調查、籤證核發等。第二是抵臺後要做機場邊境管制、單一報到櫃檯、防疫交通接送、安排檢疫場所。對於大陸學生不在第一批入境的名單上,臺灣地區「防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藉口北京出現防疫破口,聲稱即便有部會代表盼開放,最後仍未將陸生列入首批名單。
  • 禁止「小明」入臺 臺灣最醜的風景(日月談)
    如果說不讓小明們回臺灣是防疫需求,一位小明的媽媽曾說,我的孩子春節期間一直和我在一起,到了機場,我能入境,孩子不行;如果是防疫需求,怕我們成為「破口」,那麼,我不是「破口」,孩子就是「破口」?如果說情勢緊急政策只能一刀切,這把刀非要切在母子之間?生生拆散母子,何其殘忍!可這冷酷的一幕就在臺灣桃園機場上演。
  • 「敦睦艦隊」暴發疫情,成臺灣防疫最大破口,民進黨當局含糊其辭
    臺海軍所謂「敦睦艦隊」磐石艦暴發群聚感染,截至23日已累計確診29人,成為臺灣防疫的最大破口。但民進黨當局相關部門含糊其辭,在相關的關鍵消息上一再改口,引發外界質疑。蘇貞昌在臺行政機構會議上發話,稱臺軍所謂「敦睦艦隊」產生防疫漏洞後要開始亡羊補牢,首先就是釐清疑點。但所謂「敦睦艦隊」支隊長陳道輝日前在接受民代電話質詢時明確表示,有通報1人有發燒情形,臺海軍艦指部的資料中為何卻沒有?臺防務部門副主管張哲平:「我也不見得認為他是隱匿啦,那今天支隊長也講,他可能記錯了。
  • 民進黨當局的「媚美」行為造成臺灣防疫破口,受害的卻是臺灣民眾
    臺灣從3月19日起,開始限制非臺籍人士入境,這也掀起了新一波返臺高峰。對此,民進黨民代王定宇在臉書上發文,聲稱臺灣第一波防疫本來「守很好」,但是這幾天確診都跟出境旅遊有關:「這個破口是某些臺灣人自己弄破的」!
  • 返臺居家檢疫常見Q&A!
    、「如何從機場到居家檢疫的地點?可以搭大眾運輸工具嗎?」等超實用居家檢疫相關信息都在這,一次搞懂返臺的注意事項。14天如何計算,什麼時候可以出門?防疫旅館要預訂幾天呢?      簡單來說,居家檢疫不是從回到臺灣的時間算起,而是回到指定住所後的隔天開始算,第14天的午夜12點後才是解禁,居家檢疫通知單上有有註明「檢疫解除日」。
  • 讓返臺居家檢疫者安心住家裡, 臺中每戶補助5000元
    日前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本月15日起入境民眾居家檢疫必須1人1戶,但全臺防疫旅館只有16000多的房間,恐嚴重不足。春節期間,防疫旅館房間肯定僧多粥少,指揮中心應未雨綢繆。指揮中心又表示,將由中央權責單位和地方政府協商,在1月底前增設1萬間房,加上集中檢疫所規畫釋出2000間,全臺最高可達28000間。
  • 臺灣防疫出現破口!川普成大老虎?邱毅:臺灣疫情危機點出現
    近日,出海的三艘軍艦中,有一艘名叫「磐石艦」的軍艦,被證實艦上的七百多名官兵,出現了群聚感染,讓臺灣島內的防疫出現破口。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邱毅:背後有大老虎雖然敦睦艦隊年年都需要去敦睦訪友。但今年,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臺灣防務部門的高層在會議中表示:如今全球疫情肆虐,帛琉表面上沒有疫情,但可能由於衛生環境差及醫療條件較為落後的緣故,讓帛琉疫情沒有顯示在數據上。可即便臺防務高層將反對意見送達民進黨當局的辦公室時,民進黨當局卻表示一定要去。美軍每年都辦的漢光演習,如今也已經停辦。
  • 獲悉臺灣曾被川普比作「筆尖」,臺網友勸蔡英文面對現實
    返臺有兩個標準作業程序,第一是大學要提送入境名單和檢疫場所規劃,經臺教育部門確認,程序上還要進行航班調查、籤證核發等。第二是抵臺後要做機場邊境管制、單一報到櫃檯、防疫交通接送、安排檢疫場所。對於大陸學生不在第一批入境的名單上,臺灣地區「防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藉口北京出現防疫破口,聲稱即便有部會代表盼開放,最後仍未將陸生列入首批名單。
  • 臺灣首現死亡病例島內繃緊神經,藍營:強烈呼籲臺當局提高防疫等級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臺灣當局16日公布第19例和2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第19例為首個死亡病例。因為該男子沒有旅遊史,引起島內關注是否已出現首例小區感染以及防疫是否應該升級。臺當局改口不過針對是否出現小區感染,臺內部意見不一。據中時電子報17日報導,陳時中在16日的記者會上稱,「可以說臺灣已出現疑似小區感染首例」。「中研院」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則呼籲收回小區感染的說法,認為如果草率認定小區感染,將誤判疫情局勢。
  • 6地區返臺禁搭大眾運輸 桃園機場防疫計程車4日上路
    臺灣地區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民眾從大陸、香港、澳門、韓國、義大利、伊朗等6個地區返臺,都需要居家檢疫14天,且入臺後不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臺交通部門負責人林佳龍宣布,桃園機場的防疫計程車4日上路,短程採跳表,長程計價則依高鐵票價乘以2倍計算。
  • 嚴卡武漢臺胞 英國返臺發燒卻可以登機?又見臺灣防疫雙標
    桃園機場剛執飛完的機組員準備申報檢疫資料入境通關。(陳麒全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英國變異新冠病毒掀起全球恐慌!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新增8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其中,從英國包機返臺的航班中就有3人確診,其中一名發燒的十多歲男性病患(案792)採檢病毒量很高,為近期感染。
  • 臺灣用「電子圍籬」防疫越來越受質疑,媒體:誰能保證這「天網」不...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臺灣民進黨當局一直炫耀自己防疫有成,但經過一年的抗疫,島內民眾開始出現不祥預感,既擔心自己的個人隱私受到侵犯,同時又擔心靠封鎖臺灣拿出的「成績」是否能持續。新年伊始,針對島內防疫的質疑聲越來越大。
  • 節目中聽到北京市民稱讚北京防疫措施,臺灣綠媒主持人趕緊打斷
    然而,這位常先生不但沒有按他們的套路來,甚至還稱讚起了北京的防疫措施,「相比美國一天公布2萬人(新增確診人數),我覺得北京已經做得很好了」。眼看著「翻了車」,主持人趕緊打斷他的話,「我知道你不方便講…常先生,謝謝你接受我們的連線。」
  • 一天萬人回臺,臺灣或面臨「毀滅倒數28天」!
    臺灣北部地區18日晚間出現搶購物資的人潮。(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此外,臺灣地區宣布的自19日零時起限制入境的措施掀起了一波返臺高峰。據香港中評社報導,由於歐美等地疫情嚴峻,許多旅外臺灣人,會趁這兩天返回臺灣,預估19日就會有1萬人返臺,且皆須居家檢疫。
  • 曝日本機場檢疫鬆散,臺灣旅日女星稱大陸人不用檢測可直接入境
    新冠肺炎疫情攀升,各國不斷提升防疫機制,日前菲律賓才宣布禁止臺人入境,也讓國人好奇現在赴日旅行是否安全?對此旅日女星歐陽靖點出日本防疫漏洞,表示其它地區陸客依然可以至日本自由行,也透露如今赴日「旅遊好處」,引起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