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綿的冬雨,溼冷異常。但走進祐康食品廠區,記者卻感覺「熱氣撲面」:車間燈火通明,工人在蔚為壯觀的流水線旁忙碌;一輛輛冷鏈車候在冷庫門口,等待裝箱……
祐康食品總經理朱青平
祐康食品總經理朱青平,站在二樓默默地俯視著車間,享受著這一刻的喧鬧。同在此地,3年前曾是一片蕭瑟——因為集團資金鍊斷裂,祐康食品被迫在臨近春節生產旺季全線停工。
「集團管理層散了,兄弟公司散了,工人放假了,只剩食品團隊守著一點庫存過日子。」聽到風聲的杭城市民,手持消費券到各網點大量提貨,經銷商也在焦急催貨。祐康還有明天嗎?當時已在祐康打拼15年的朱青平,第一次感到茫然無措。
祐康還有明天嗎?2015年11月16日,祐康食品停工第一天,這個命題同樣拋到江幹區委、區政府面前。十幾個部門緊急召開聯席會議:祐康,救還是不救?
「當時大家都認為,祐康品牌有20多年歷史,杭州人認同它,有感情,就此倒下太可惜!」杭州錢塘智慧城管理委員會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王芳,對這場不同尋常的會議記憶猶新。
更關鍵的是,祐康食品一直運行良好,這次只是受了牽累。「救一把、扶一程,也許能盤活這筆優質資產。」
怎麼救?王芳說:「當時祐康債務很高,僅食品公司就欠供應商一億多元;旗下項目繁雜,除了房地產還有包裝公司等8大產業,不確定因素太多。」
抽絲剝繭,江幹區最終定下9字方針:保企業、保品牌、保員工。只救優質資產,只保祐康品牌,「腐肉」全部割離。十幾個部門組成幫扶專項工作組,分頭行動:發改局對接銀行,延長貸款期限;商務局負責消費者權益保障,確保提貨券「有店可兌」;政法委做好動員,穩定工人、經銷商和供應商信心;區政府牽頭,尋找投資者……
「只有一個月時間!」一線生產管理幹部陶建良,默默地關注著進展。這位在祐康工作了20多年的老員工很清楚,「如果12月重啟資金進不來,無法重新開工,就趕不上第二年1月的新品發布會,屆時,所有經銷商和工人都會失去信心,祐康產品將徹底從貨架消失!」
曙光,一點點亮起來。經政府牽線搭橋,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來了,購置原材料的500萬元救急款到了;暫時擱置債務,「經營性託管」的解危方案出爐,明確把經營權仍交給專業的祐康食品團隊……
2015年12月14日,停工28天後,祐康生產廠區的燈光重新亮起來。整個停產期間,沒有一家債主上門逼債,沒有一家供銷商鬧事,更沒有發生員工大規模辭職或維權事件。
多方保駕護航下,祐康度過最危急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