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是中國企業,為啥卻會去美國建廠?看到這3大股東後:懂了

2020-12-16 卡裕

臺積電是中國企業,為啥卻會去美國建廠?看到這3大股東後:懂了

大家也都知道,如今隨著「華為事件」不斷發酵,全球受到「牽連」的企業越來越多,就拿半導體行業的企業來說,自從美國「晶片禁令」發布之後,幾乎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都受到一定的影響,比如中芯國際在與華為合作前,需要先獲得美國的許可;臺積電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巨頭,也已經宣布赴美建廠,而對於臺積電,我們更好奇,臺積電是中國企業,為啥卻會去美國建廠?

1987年,已經在半導體行業「耕耘」數十年的張忠謀,在臺灣創立了臺積電公司,創業初期,張忠謀和普通的創業者一樣,不被所有人看好,因為那時候已經有英特爾、三星和東芝等半導體巨頭了,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張忠謀另闢蹊徑,開創了「晶圓代工」的模式,臺積電公司本身不生產自己的產品,只為半導體設計公司製造產品。

事實證明,張忠謀的選擇是正確的,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臺積電成為了全球第一的晶片代工巨頭,到2017年,臺積電更是超越英特爾,成為了全球市值第一的半導體企業,而在此期間,作為臺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成為了我們口中的「晶片大王」。然而不管從哪方面來說,臺積電都是一家中國企業,如同聯想一樣,雖然飽受爭議,在外國人眼中,聯想依舊是中國企業,臺積電也是如此。

當然相比於聯想,臺積電要好很多,美國制裁華為之時,臺積電一直處於「中立」狀態,很多時候甚至還幫助了華為,比如美國發布「晶片禁令」後,臺積電主動和其他合作夥伴協商,將大部分產能調整給華為,力保華為麒麟晶片正常生產,之後還在美國聘請了幾位「社會名流」,試圖說服川普放寬對華為的限制。雖然最終效果不盡人意,但不管怎樣,臺積電其實都是一家中國公司,為啥會前往美國建廠呢?看到這3大股東後,你就懂了!

要知道,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臺積電的股份其實已經非常分散了,而至於臺積電的大股東,這是美國花旗託管臺積電存託憑證專戶,持有20.5%的股份。在這裡,肯定有小夥伴會好奇,花旗銀行都知道,那什麼是存託憑證專戶呢?簡單來說,就是臺積電將這些股票交給花旗銀行「保管發行」,以便於臺積電的股票在外國流通,其實就是花旗銀行是臺積電的大股東。

臺積電的第二大股東,則是臺灣行政院發展基金,持股比例約為6.4%,而這也可以說是臺積電所有大股東當中,少數來自「中國的股東」。此外,臺積電的第三大股東,則是美國摩根大通投資專戶,持股比例譽為3.1%。雖然這3大股東看起來持有股份很少,但相比於臺積電數以萬計的「小股東」,這3大股東其實已經持有很多股份了。

雖然說,臺積電的模式和阿里巴巴有點相似,真正掌握實際控制權的,還是公司原本的團隊,而且在臺積電董事會的十幾個席位當中,也基本都是臺灣人,然而不管怎樣,畢竟3大股東當中有2大股東來自於美國,還是會受到一定影響的,即便是阿里巴巴,雖然實際控制權在馬雲手中,但公司在決策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考慮到日本軟銀和美國雅虎。

此外,臺積電雖然在決策上有強硬的資本,但在技術上卻沒有,因為不管怎樣,目前全球絕大多數和半導體相關的技術,都來自於美國,一旦美國對臺積電「動手」,其後果可比華為要嚴重太多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面對外界壓力時,臺積電必定會率先考慮美國大股東,最終前往美國建廠,所以很多網友才表示:看到這3大股東之後,我就懂了!

所以說,雖然臺積電是一家中國企業,但卻不能像華為一樣「硬氣」,因為受到的限制太多了。相比較之下,我們其實可以更看好中芯國際,因為不管怎樣,中芯國際都是由我們自己控制的企業,雖然技術相對落後,但目前的發展其實已經很不錯了,可以說,在未來,中芯國際或許會像華為一樣,肩負中國晶片崛起的「重任」。

那麼,對於中芯國際和臺積電,你更看好誰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

相關焦點

  • 臺積電是中國企業,為什麼總受制於美國?這個原因一針見血!
    臺積電赴美建廠這一事,算是如了川普的意了,因為在過去美國都是輸出製造業技術,而自己保有核心技術已達到控制世界製造業的目的,但是現如今美國也需要振興自己的製造業,因此在說動富士康後,川普將目光轉移到了臺積電的身上,而臺積電也被美國說動,這也就有了臺積電赴美建廠一事。但值得一提的是,臺積電是我國的國產企業,那麼為什麼臺積電總是受制於美國呢?
  •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臺積電也帶動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臺積電在哪建廠,哪裡就會建設配套的上下遊企業。 ASML也來了,因為臺積電購買了一半的ASML的極紫外光刻機,ASML也在臺南建立了全球EUV光刻機培訓中心,大批工程師將來到臺南培訓,這些工程師哀號失去了去海外培訓的福利。
  • 臺積電又被美國約談建廠,日本韓國迅速作出反應,華為卻非常淡定
    美國為什麼迫切希望臺積電去廠美國有著世界是最多的晶片公司,像英特爾、AMD、高通、博通、英偉達等巨頭公司,但這其中僅僅英特爾有晶片代工廠,然而先進的5nm和7nm,甚至將來的3nm 和2 nm,包括軍用晶片,還得依賴臺積電。
  • 美國計劃落空!臺積電被曝將赴日建廠,或難讓日本半導體「翻盤」
    觀察者網1月5日消息,據消息人士透露,在日本政府的極力邀請下,臺積電將與日本經濟產業省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將以各出資一半的合作架構,在東京設立一座先進封測廠。據悉,若消息屬實,這將成為臺積電在海外設立的第一座封測廠。臺積電宣布赴美建廠後,日本「坐不住」了!
  • 美國「賺到了」?臺積電為赴美建廠招兵買馬,4家企業已隨行
    近日,臺積電的赴美建廠計劃有新進展,已經開始招兵買馬。 )招聘信息顯示,臺積電計劃招聘良率提升工程師、製程整合工程師等數十個工種,而工作地點正是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無塵室廠務系統大廠漢唐、帆宣及自動化廠盟立等都已經表態稱,將赴美建廠,努力爭取臺積電訂單。
  • 「橄欖枝」還是「鴻門宴」,臺積電赴美建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
    01臺積電赴美建廠的原因臺積電是最早一批接受到在美建廠邀請的企業,期間陸陸續續報導雙方一直在談判,就在5月13日,還有報導說臺積電確認已經拒絕美國政府的邀請,但臺積電真的能決定自己不去「赴美」嗎?臺積電有78%的股份由外資控制,在2019年財報中顯示,美國市場佔臺積電營收的59%,中國客戶則是19%,雖然華為在2019年給臺積電貢獻了361億人民幣的營收,但是臺積電的最大客戶還是美國。
  • 臺積電美國建廠進展 敲定林廷皇及吳怡璜負責建廠及運營
    11月10日消息,據臺媒報導,臺積電赴美國建5nm廠各項規劃已逐漸清晰。  臺積電規劃明年二月動工,2023年正式裝機試產5nm、2024年量產。臺積電敲定中科廠十五A廠長林廷皇及技術處資深處長吳怡璜二大將,負責建廠及運營。
  • 臺積電三大股東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只有一家是中國臺灣公司
    如今隨著「華為事件」、臺積電赴美建廠事件的持續發酵,臺積電在國內公眾的形象已經大跌。雖然同為中國公司但在利益面前臺積電還是選擇了美國,華為的晶片供應鏈也隨之被搞亂。雖然今天有消息稱美國已經同意並修改了「禁令」,但具體內容還不得知,是否取消對華為供應鏈封鎖也不得而知。
  • 關於臺積電的新消息傳來,美國之後,這次是日本
    晶片生產製造是全球最高精端的技術之一,原因是晶片製造投資大、門檻高、收益周期長,也正是因為如此,全球範圍內的晶片製造企業,屈指可數。 在晶片製造企業中,臺積電的技術最為先進,不僅最先量產7nm、5nm製程的晶片,良品率也是業內領先,並拿下了全球超過一半以上的晶片訂單。
  • 臺積電態度突然改變,美始料不及,美科技界:底氣在哪裡?
    這也給了外界另外一個疑惑,在此之前,川普多次邀請臺積電赴美建設代工廠,一直被臺積電擱淺,官方也沒有正面對此答覆,那麼臺積電在這一次為什麼如此爽快答應在美建設工廠呢?個人認為與美國的新限制措施有關。美國作為一個半導體大國,擁有多家半導體巨頭企業,以及很好的地理環境和人才選擇,選擇在美開碩市場也是一個不錯的嘗試。臺積電態度突然改變在外界討論臺積電赴美建設工廠時,臺積電的態度突然發生改變。在前幾天,在臺積電股東大會上,臺積電掌門人劉德音明確表示,在美國開設工廠的成本比中國高得多,在補貼方面,應該與美方好好協商,以更好地在美國建造該工廠。
  • 無法保持中立的臺積電,質量與華為背道而馳
    由於和華為一同處於國際關係的漩渦中,過去2個月,臺積電經歷了「承諾不去美國建廠」、「宣布要去美國建廠」、「接下華為緊急訂單」、「被傳斷供華為」、「否認斷供華為」、「表示不想失去華為」、「承諾將遵守美國對華為出口禁令」的多極反轉。劇情詭譎直逼懸疑大片。
  • 日本竭力邀請臺積電赴日建廠
    北京時間7月20日消息,有外媒報導稱,日本計劃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資金,邀請臺積電等其它全球晶片製造商赴日本建廠。對此消息,臺積電今日做出了回應,表示他們目前並沒有相關建廠計劃,不過不排除未來出現任何安排。
  • 臺積電在美國建5nm生產線,卻在南京擴建28nm工廠,原因望周知
    臺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最先進的廠商,也就是因為技術先進,很多國家和地區都邀請臺積電建廠,而美國也是其中之一。雖然美國是晶片大國,像英特爾、高通、英偉達、AMD以及蘋果等都是頂尖的晶片企業,但在晶片製造方面,卻略顯落後,至今還無法生產製造7nm的晶片。
  • 臺積電「屈服」了?四大理由告訴你:臺積電在打「假球」
    第二件事,臺積電突然宣布重大決定,將在美國投資120億美元生產世界上最先進的5納米晶片。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宣布,新修訂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已獲批准,要求世界上任何製造商在向華為提供使用美國技術或設備的半導體晶片時,必須獲得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證。這意味著任何與華為有合作關係的上遊或下遊企業都將受到美國的監管。
  • 美國晶片先進位程建廠願望或落空,臺積電2納米量產為何定在新竹
    當臺積電在美國工廠工廠建立的時候,臺灣新竹工廠已經在量產2nm了,2nm與5nm之差可不是一個代級,即使不是最先進的製程,在亞利桑那州建廠,美國也很樂意。筆者一直強調ICT(信息、通信和技術三個英文單詞的詞頭組合)產業將會是未來各國經濟的財富之源,而晶片和5G這是其最重要的兩大基礎。
  • 焦點分析|無法中立的臺積電,只能與華為漸行漸遠
    由於和華為一同處於國際關係的漩渦中,過去 2 個月,臺積電經歷了「承諾不去美國建廠」、「宣布要去美國建廠」、「接下華為緊急訂單」、「被傳斷供華為」、「否認斷供華為」、「表示不想失去華為」、「承諾將遵守美國對華為出口禁令」的多極反轉。劇情詭譎直逼懸疑大片。
  • 臺積電對華為很夠意思,其實美國也很無奈
    這意味著,短時間內,臺積電是不可能組建不含美國技術的生產線。臺積電宣布將斷供華為,這對華為影響很大,畢竟華為晶片幾乎都是由臺積電代工生產,其還是技術最先進的代工廠商。即便如此,臺積電仍積極挪用產能,利用寬限期,幫助華為生產其追加的訂單。不僅如此,美國新禁令生效時間是9月15日,臺積電宣布9月14日之後,沒有計劃向華為繼續供貨,這說明臺積電是堅持到了最後。要知道,美國禁令出臺後,偉創力在美國禁令出臺後,其就斷供華為,還扣押了華為的物料。
  • 臺積電是披著臺資外衣的美資企業嗎?扒一扒臺積電的股權結構
    臺積電工廠網上有一種比較流行的看法,認為臺積電在美國上市,美國資本是其大股東,所以是一家美國公司。那麼,臺積電真的是美國公司嗎?其中,機構股東持有大部分股份,臺積電第一大股東是美國花旗託管臺積電存託憑證專戶,持股比例為20.5%,第二大股東是臺灣行政院發展基金會,持股比例為6.3%。所以,你可能想不到,臺積電的第一大股東竟然是美國資本,對於臺積電做出的某些決定也就不難理解了。這正好印證了網上流傳的是真的。
  • 中芯國際、臺積電、ASML的大股東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背後也牽涉了很多的大公司,比如生產光刻機設備的荷蘭ASML公司,製造晶片的中芯國際和臺積電。其中ASML和臺積電都是世界第一,一個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的高端光刻機製造公司,也是唯一能生產EUV光刻機的企業。臺積電也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蘋果、英偉達、高通等都是臺積電的客戶。
  • 大國「芯」事:爭奪臺積電
    在先進位程上,臺積電5nm在今年上半年量產,有關3nm和2nm製程已經處於密集開發階段。有市場意見認為「得臺積電者得天下」,這也成為美國禁令發布後,華為「斷供」危機給全球晶片產業鏈帶來的警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初,有消息稱臺積電早前接到了美國方面的建廠邀請,但臺積電回應表示「沒有赴美建廠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