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en 發表於 2020-12-17 09:58:46
近年來,集成電路行業在政策加碼和國產替代的背景下,一批批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實現了自身規模的快速擴張,並在行業中嶄露頭角,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這也帶動了越來越多本土集成電路企業開啟上市徵程。
據查詢發現,前不久,以通信核心晶片為主的創耀(蘇州)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創耀科技)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得受理。不過,發現,創耀科技此次IPO仍存在很多疑點,其中公司A在報告期內扮演著「三重角色」,不僅是其第一大客戶、前五供應商,同時還是其研發合作夥伴,該公司扮演多重角色,不得不讓人懷疑創耀科技財報真實性,繁雜的採購銷售業務是否暗藏貓膩?
「公司A」三重角色
資料顯示,創耀科技是一家專業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主要專注於通信核心晶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業務,並提供應用解決方案與技術支持服務。其主營業務包括電力線載波通信晶片與解決方案業務、接入網網絡晶片與解決方案業務、晶片版圖設計服務及其他技術服務。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創耀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099.02萬元、10,893.81萬元、16,532.58萬元和8,366.50萬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1,055.33萬元、1,109.05萬元、4,776.56萬元和1,741.73萬元。2017-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為52.61%,同時其淨利潤也於2018年實現扭虧為盈,反映其營收及淨利潤進入了快速增長的階段。
儘管創耀科技的經營業績保持較快的增長,但其也存在客戶集中度較高的問題。報告期內,創耀科技前五大客戶營收佔比分別為96.65%、84.62%、87.88%、92.56%。其中,第一大客戶「公司A」的營收佔比分別為55.83%、52.34%、53.94%、44.45%,可以看出其業績嚴重依賴單一大客戶。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A不僅是創耀科技最大的客戶,還是其供應商及研發夥伴,曾經甚至和創耀科技是關聯方。
2017-2019年度及2020年上半年,創耀科技對公司A採購金額分別為1077.94萬元、1967.56萬元、1122.71萬元、404.96萬元,佔採購總額比例分別為26.30%、79.78%、34.58%和11.17%。報告期內在供應商採購排名中分別位於第二、一、一、四位。
除了最大客戶及供應商的身份之外,公司A還與創耀科技構建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在接入網網絡終端晶片研發方面開展合作。創耀科技主要通過向公司A提供技術開發服務的形式開展合作研發,並由公司A向公司支付技術開發服務費,根據雙方籤訂的協議,公司與公司A各自所有的背景智慧財產權歸各自所有,共同開發產生的全部開發成果及相關智慧財產權,均歸公司與公司A共有。
值得提及的是,公司A與創耀科技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關聯關係。招股書顯示,公司A報告期內曾間接持有創耀科技5%以上股份。創耀科技表示,公司按照證監會要求,本著對公司業務,投資者利益與客戶負責的態度,對招股書中部分信息按照豁免披露原則辦理。但是,這對於投資者一方而言,在公開信息有限條件下,大幅提高了對公司的認知風險。
據招股書顯示,東軟載波也曾經是創耀科技持股5%以上股份股東,在失去關聯關係後,東軟載波從2019年其第二大客戶,到2020年上半年消失在前五名單中。而公司A在失去關聯關係之後,還一直活躍在創耀大客戶名單榜首的位置。
業內人士指出,公司在創始時期若依賴某單一大客戶或前五大客戶,或許對其經營業績的穩定增長有一定幫助。但隨著不斷發展,若繼續依賴大客戶,其業績表現將越發暴露出風險。
創耀科技也承認,公司A不僅會對公司正常經營和業績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如果公司A因戰略調整等因素終止與創耀在接入網領域的合作,創耀接入網業務將受到重創。
市佔率偏低,毛利率不及同行
據招股書顯示,創耀科技主要業務分為電力線載波通信晶片、接入網網絡晶片、晶片版圖設計服務及其他技術服務三大類。2019年,三大類業務營收佔比分別為32.92%、23.76%、40.89%,業務佔比相對均衡。
不過,相較於同行公司,創耀科技明顯存在技術競爭力不強,市場佔有率偏低的問題。
在電力線載波通信晶片方面,創耀科技通過為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主要 HPLC 晶片方案提供商提供IP設計開發服務和基於 IP 授權的量產服務的方式,間接參與電網用電信息採集系統市場。
根據環球表計統計,2018年和2019年,國家電網分別有10家和15家HPLC晶片方案提供商,而創耀科技通過HPLC晶片方案核心 IP設計開發與授權的方式,支持中宸泓昌、中創電測、溢美四方及傑思微的HPLC晶片方案通過國家電網測試認證,並由公司為其提供用於國網的HPLC晶片的量產服務。
在佔有率方面,創耀科技合併計算了中宸泓昌、中創電測、溢美四方及傑思微四家企業數據。儘管如此,其 2018年和2019年也分別只佔據了6.27%和6.58%的市場份額,不僅與第二名海思半導體存在一定差距,與第一名智芯微更是有10倍的差距。
在接入網終端領域,創耀科技基於VDSL2技術的接入網網絡晶片於 2012 年實現商用,2013 年開始向公司 A 供貨,並先後通過英國電信、西班牙電信、德國電信等全球知名電信運營商的測試認證。
不過,從競爭格局上看,目前在基於銅線傳輸的接入網終端晶片領域,博通佔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其他市場參與者主要包括英特爾、聯發科、瑞昱等,市場競爭較為激烈;而在局端晶片領域,目前市場主要由博通主導,創耀科技目前處於研發樣片階段。
整體來看,相較於國內外大型通信晶片及設備企業,創耀科技在整體規模、資金實力、研發儲備、銷售渠道等各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創耀科技不得不調低產品單價,以維持其市場佔有率。
據查詢發現,報告期內創耀科技的主要產品價格呈現持續下降的態勢。2017年至2020上半年,基於IP授權的量產服務的單價分別為8.25元/個、5.83元/個、5.26元/個、4.53元/個,同比下降29.38%、9.69%、13.95%。
電力線載波通信晶片的價格從2017年16.33元/顆,到2018年下降至12.42元/顆,到2019年下降至7.96元/顆。而電力線載波通信模塊從2019年的132.74元/個,到2020年上半年下降至88.59元/個,同比下降33.26%。接入網網絡終端設備價格也從2019年的490.31元/個到2020年上半年下降至455.69元/個,同比下降7.06%。
隨著產品價格持續下降,創耀科技的綜合毛利率也存在較大的波動.2017-2019年,創耀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9.55%、37.22%、42.60%,呈現上升趨勢,但是2020上半年則快速跌至了33.72%。
而相較於同行可比公司,除了2019年,創耀科技的毛利率與行業均值都存在一定差距。從單一企業對比來看,創耀科技也遠低於東軟載波、力合微等企業。
總的來說,在公司A的助力下,創耀科技過去幾年業績實現爆發式增長,不過這也給創耀科技帶來過渡依賴單一客戶的風險,一旦大客戶業務和實際經營發生變動,這將對創耀未來運營將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同時公司A兼併多重角色,雙方之間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和其他利益安排等問題,尚有待進一步說明。
責任編輯:tzh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