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IPO動態|必得科技近年毛利率猛增,顯著高於同行可比公司
繼青島威奧上市後,又一家軌道交通車輛配套產品企業加快了上市步伐。5月7日,江蘇必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必得科技」)披露了預更新招股說明書。
財經網注意到,與同行相比,公司營收並不突出,不過相反的是,其毛利率卻高於同行均值。除此之外,與其在新三板掛牌期間相比,公司毛利率也驟然提高了20個百分點左右。
除此之外,公司無專職員工的子公司必暢商貿,在公司信披瑕疵中,多次扮演了「中間人」的角色。這不得不讓人質疑公司設立必暢商貿的目的是否如其經營範圍一致。
依賴「中車系」,毛利率高於同行
必得科技主要從事中高速動車組列車、城軌車輛等軌道交通車輛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下遊客戶主要為軌道交通車輛整車製造。
因國內軌道交通車輛整車製造行業非常集中,中國中車下屬的各整車製造企業幾乎佔據了國內100%的市場份額,行業特性也導致公司下遊大客戶也頗為密集。
報告期內,公司向中國中車及其下屬各整車製造企業的銷售收入佔據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3.67%、86.14%和87.27%。
依賴於中國中車,必得科技的業績保持穩定增長。2017—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01億元、2.83億元、3.13億元;同期淨利潤為0.36億元、1.06億元、1.10億元。
不過,與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相比,必得科技業務規模還差一截。經財經網梳理,在可比同行中,2019年末公司營收規模居於末位,且與行業營收均值12.86億元相差甚遠。
來源:Wind
而令人疑惑的是,儘管營收規模低於同行,但是必得科技毛利率卻遙遙領先。
2017—2019年,必得科技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8.55%、62.29%、62.86%,呈現小幅增長態勢;同期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為52.76%、49.71%、47.90%,小幅下降。
此外,新三板公告顯示,2014—2016年,公司綜合毛利率為39.29%、43.06%、42.70%,與目前同行可比公司幾乎一致。那麼,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驟然提高的原因是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在風道類產品上,與公司同樣位處長三角地區、處於軌道交通整車製造企業的今創集團,其毛利率也同樣低於必得科技,兩者毛利率水平相差了20個百分點左右。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為軌道交通車輛提供配套產品,產品主要包括三大系列:車輛通風系統、電纜保護系統以及智能控制撒砂系統,此外,還有接觸式障礙物與脫軌檢測系統等新研發的其他類產品。
2017—2019年,公司主營產品車輛通風系統、電纜保護系統合計貢獻營收佔比93.34%、91.23%、92.76%。其中,公司車輛通風系統中基本都是風道產品,佔比分別為86.15%、94.90%、82.40%。
來源: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必得科技風道產品的銷售均價為20.70萬元/套、18.02萬元/套、16.43萬元/套,毛利率為57.22%、66.37%、61.10%。
而據今創集團招股書,2015—2017年上半年,該公司風道類產品的銷售價格為28.57萬元/套、24.58萬元/套、26.99萬元/套,毛利率水平為41.53%、38.70%、40.89%。
對於上述疑問,財經網曾致函公司問詢,不過截至發稿前,公司並未回復。
實控人絕對控股,頻繁違法違規
據招股書可知,在新三板掛牌期間,必得科技違法違規現象頻發,存在轉貸、不規範使用票據、內控存瑕疵等行為。
報告期內,公司共有4筆轉貸,金額合計4000萬元。其中,1筆 2000 萬元的貸款通過供應商常州碩誠轉入全資子公司必暢商貿帳戶後,再由必暢商貿轉入公司銀行帳戶後用於日常經營;3筆合計2000萬元的貸款通過必暢商貿轉入發行人銀行帳戶後用於日常經營。
據公司解釋,因銀行貸款發放的時間、金額與企業實際向供應商支付貨款之間存在不匹配的情形,所以為了滿足企業日常經營資金的需求,公司採用轉貸方式獲取銀行貸款。
即企業將銀行貸款按受託支付方式一次性支付給企業指定的第三方,第三方在收到銀行付款後再將款項轉回企業。
常州碩誠系公司供應商,上述一筆2000萬元的借款發生於2017年6月。同年,公司向其發生的採購金額為659.41萬元,與貸款額度相差甚遠。
除此之外,公司4筆轉貸均經必暢商貿轉入公司帳戶。必暢商貿系子公司,而非供應商,且無專職員工,註冊資本100萬元,截至2019年末的淨資產為-78.4萬元。
那麼,公司設立必暢商貿的目的是什麼呢?轉貸經由子公司又是否涉嫌違規借貸?
而在公司不規範使用票據的行為中,必暢商貿同樣擔當了「中間人」的角色。
2017年初,公司通過必暢商貿將大額票據質押給銀行開具小額票據。公司表示,票據經拆分後已全部用於支付供應商貨款,無資金流形成,未發生利息支出。
來源:招股書
業務不規範之外,在新三板掛牌期間,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決策程序同樣存在瑕疵。
在新三板掛牌期間,王堅群、劉英為公司合計6000萬元的銀行借款提供擔保,但未提交董事會、股東大會審批;同時,公司於2015年12月2日至2016年1月29日期間,先後多次利用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3050萬元,也未經董事會、股東大會審批。
在必得科技頻繁違法違規的背後,王堅群及其家族成員對其一直保持著高比例持股。
自2002年成立以來,王堅群家族就長期高度控制著必得科技,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王堅群、劉英夫婦合計持有必得科技93.96%股份。
帳上不缺錢,實控人大額分紅
本次遞交衝刺IPO,必得科技擬申請公開發行2700萬股,募集3.92億元,按輕重緩急順序投資於軌道交通車輛配套產品擴產項目、研發中心及補充營運資金等3個項目。
其中,50%左右的募集資金用於軌道交通車輛配套產品擴產項目、30%用於補充營運資金、20%用於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來源: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在軌道交通車輛配套產品擴產項目建成投產後,年均銷售淨利率為28.67%。不過,經財經網測算,公司近兩年該產品的銷售淨利率為37.51%、35.21%。
那麼,公司擬IPO募投項目銷售淨利率低於公司現有業務的原因是什麼呢?此外,財經網注意到,公司軌道交通車輛配套產品擴產項目信披疑似存在瑕疵。
公司表示,上述募投項目達產後,公司將新增年產200套軌道交通車輛空調通風系統系列產品的生產能力。但據江陰日報2020年4月21日報導,公司上述項目達產後,將增加年產300套軌道機車車輛關鍵零部件的產能。
對於另一募投資金補流項目,亦令人生疑。
2017—2019年,公司無長期借款,且短期借款為1000萬元、0元、100萬元;資產負債率同樣偏低,為29.98%、28.19%、20.62%。而且,報告期內必得科技曾大額分紅。2017—2019年,公司累計向全體股東派發現金股利約1.05億元。
公司帳上並不缺錢,且資金流充裕,那麼必得科技將30%的募投資金補充運營資金又是否合適呢?事實上,早在新三板掛牌期間,公司就一直高送轉分紅。
2015年,公司以總股本1000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0股,派15元人民幣現金,派發現金股利1500萬元。
2016年,公司再次總股本3000萬股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15股並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10.00元,共計派發現金股利3000萬元。
財經網查詢發現,公司分紅的錢基本是到了實控人的「口袋」。2015—2016年,王堅群、劉英夫婦合計持有必得科技100%的股權。
(責任編輯:DF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