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能,保障政權運轉以及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基礎,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下,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進行有效監督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在政府年度預算執行及其他財政收支審計中發現,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在國有資產管理上存在重錢輕物、重購置輕管理的現象,為及時解決問題,更好地規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筆者認為,在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審計中須把好以下三關。
入口審查
一、加強資產入口審查,把好資產配置關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預算和採購是資產管理的源頭,預算的編制與資產的購置主要依據配置標準來測算。因此,把好了配置關就把好了資產管理的「入口」。
一是加強資產預算審查,揭示增量資產不合理的問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第六條規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活動應當遵循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原則」。資產使用部門應當根據預算編制體系和資產配置體系標準,編制資產配置計劃和配置預算。配置計劃和配置預算應當經財務部門審核、單位主管人員審批,按規定納入政府採購預算。根據各單位資產的存量情況及上年度資產購置預算的執行情況,結合單位工作職能和任務,審核單位所列增量資產項目的必要性、合理性。
二是加強資產配置的審查,揭示資產配置「三超」問題。對存量資產一一核實,摸清底數,重點審核增量資產計劃中項目申報依據是否正確,理由是否充分,與單位實際需要是否相適應。根據資產配置標準,在摸清資產使用單位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工作職能等情況的基礎上,核實資產配置是否「超標準,超限額,超數量」,內設機構行政資產統籌安排是否合理。對未列入配置標準的資產是否做到節儉實用、嚴格控制的要求。
三是加強資產購置審查,揭示資產購置方式不合規的問題。列入政府採購目錄的行政資產,必須按照政府採購的規定執行,該定點採購的要定點採購,達到公開招投標限額的必須公開招投標。
控制審查
二、加強資產控制審查,把好資產使用關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十七規定「行政事業單位要認真做好資產的日常管理工作」。資產使用控制是資產管理的中間環節,管理好壞直接影響資產使用效益。
一是加強資產登記審查,揭示帳實不符的問題。依據資產帳,抽取部分資產進行帳實核查,看登記的資產是否實際存在,品名、規格型號是否一致。有的資產還須查看單位的權屬證明,核對是否屬本單位的資產。例如車輛,要核實權屬所在,有無違規調劑、借用等問題。
二是加強資產帳面審查,揭示帳帳不符的問題。核對資產帳與會計帳,看資產帳面餘額與會計帳面餘額是否一致。如總帳餘額一致,還要進一步核對明細科目餘額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說明帳帳不符,這個問題在不少單位存在。
三是加強存量資產審查,揭示資產閒置的問題。如果對資產監管不力,對購置大型固定資產的性能和使用規程缺乏了解,盲目購買,就會造成資產長年閒置,浪費財力。因此,審計人員要實地調查大型資產的使用狀況及使用頻率,例如購置大型醫療設備,一般要綜合考慮本單位的技術力量和硬體設施等因素,不能盲目上項目。
出口審查
三、加強資產出口審查,把好資產處置關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處置包括對資產的調撥、轉讓、報損、報廢等,資產處置是資產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資產管理最後一公裡。
一是加強審批手續的審查,揭示超權限審批或未批先處置的問題。各級政府都有國有資產處置的審批權限,規定了各級的審批上限,超越這個權限審批處置,就是越權審批。有的化整為零有意規避審批權限;有的乾脆把規定當擺設,明知故犯。此類問題的存在,暴露出對資產管理的輕視。
二是加強處置流程的審查,揭示違反資產處置程序的問題。國有資產處置按單位申報、主管部門審核、財政部門審批、資產評估、資產處置和處置結果備案的流程進行。筆者在審計中發現,有的單位資產處置結束再來走程序,先斬後奏;有的雖有主管部門的審核但未經財政部門審批;有的沒有經權威機構進行評估就自行處置,類似問題必須嚴肅指出,依規處理。另外,對於房屋、建築物的處置,必須有確權評估、合規性審核等手續,重點關注補償協議籤定時間,若協議籤定時間早於申請立項時間,明顯違反處置程序。
三是加強資產使用年限的審查,揭示造成資產流失浪費的問題。行政辦公類資產都有相應的使用年限,資產最低使用年限不得低於規定的標準,有的單位為了及早更新換代,不到資產最低使用年限就將其報廢,造成損失浪費。未達到資產最低使用年限的資產原則上是不能更新的,已達到使用年限仍可以繼續使用的,應當繼續使用。
來源:武漢市青山區審計局
原標題:《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審計技巧》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