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馬雲都重視數學,是不是報考數學比計算機更有前途?

2020-12-15 騰訊網

在計算機領域中,數學知識比計算機知識更重要。現在這個觀點被很多人認識到了。

學界和商界大佬們對數學的重視

最早,提出這觀點的是北大的王選院士,他是中國漢字雷射照排技術的創始人,是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方面的專家。這個技術也是北大方正集團的起家本事。王選院士本身是數學專業畢業的,他做信息處理,數學是關鍵。所以他一直說,搞計算機一定需要數學知識,他招了很多學數學的人到他那裡當研究生。

最近,華為在5G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有著其他國家繞不過去的核心技術和專利,這也是華為在被美國制裁後的最大的技術支撐。據說,這個核心技術是一位土耳其的數學家的工作。任正非自己說,華為招了700多位應用數學家,在俄羅斯和法國,兩大數學王國,都建了數學研究所。在計算機、信息處理領域,數學是最終極的工具。

連高考數學考1分的馬雲,也在全球搞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馬雲可不是趕時髦,而是他也深切地體會到數學的重要性。他說,數學無處不在,跟哲學一樣,是對世界的終極表達,從計算機,到晶片,到AI,都離不開數學。

這些大佬們講的都對。計算機之父,圖靈本身就是一位數學家。信息處理,大數據的統計分析,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搜索,信息安全,等等,最終都是數學問題。

因此,現在有數學背景的計算機方面的人才非常吃香,比如有數學博士去金融部門,在某些地方比單純學計算機和金融專業的都要好進。還有,現在搞人工智慧,如果數學功底很深厚,那麼BAT等大公司會搶著給重要的職位。

學數學的好處

這是不是說,學數學更有前途?

如果把數學學好,當然是前途更好。學好數學不僅能在計算機、信息、通信等領域當高端人才,就是在金融也是可以叱吒風雲。著名的大獎章基金公司,創始人西蒙斯是數學家,旗下的專家大部分都是數學專業出身。

學數學的困難

但是,大家看好了,要把數學學好才有前途,沒有學好可不管用。數學是一門對天賦要求很高的學科,並不是你使勁學就能學通的。如果你的天賦一般,學起來就會非常困難和痛苦。用人單位要的數學人才,一般是數學博士,或者本科是數學,研究生在計算機或者其他領域幹的。如果是數學系的學渣,估計只能去當老師或者幹其他去了。

報考選擇

大家在報考之前,可以問問自己,自己能否學好?如果自己不能學好,不妨直接學計算機。計算機的工作範圍很廣,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大量的數學知識,只需要懂一點大學基本的數學知識就夠用了。沒有數學知識,完全不妨礙學好計算機,挑選餘地更大。

我認為,對於普通人,還是先學計算機吧。

相關焦點

  • 高考數學只有一分的馬雲,感悟數學的重要性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主題演講中表示,阿里很榮幸發展到今天,能夠為基礎科學做點事情,「昨天探討了數學有什麼用,我認為'無用之用'才是真正的價值。所有人想要很快收穫,就沒有未來」。馬雲這樣講到數學的重要性。你很難想像,這是當年高考數學只考了一分的人,現如今對數學重要性的感悟。說點實際的,數學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 人人都知馬雲英語好,你可知他第三次高考數學得了多少分?
    大家都知道馬雲英語好,也有的人說馬雲的數學差,他參加了三次高考,第一次高考數學得1分,第二次數學得19分。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第三次高考數學得了89分。 可能有人認為,就是89分也不高啊。但那一年是1984年,這一年的數學高考卷被認為是最難的。
  • 馬雲、馬化騰、李彥宏、柳傳志、任正非的父親是這麼教孩子的
    這在如今叱吒商界的馬雲、馬化騰、李彥宏、柳傳志、任正非身上均有體現,他們的成長無一不受父親的薰陶,終而成為獨當一面的優秀企業家。這在如今叱吒商界的馬雲、馬化騰、李彥宏、柳傳志、任正非身上均有體現,他們的成長無一不受父親的薰陶,終而成為獨當一面的優秀企業家。  馬雲:父愛是把鐵鍬
  • 數學不太好,適合學計算機嗎?
    數學一般,120多分,所以,我不太想報考計算機、電子信息這些與數學和物理相關的專業,因為高中學怕了,擔心學不來。我的語文挺好的,考了130多分,在班裡一直靠前,我最想報考的是新聞傳播專業。」最近這樣想的女孩,真心不少。感覺自己在理科方面,夠努力了,但依然學不過班裡的學霸。而計算機的課程,什麼高數、編程看起來那麼難,擔心自己學不會。
  • 任正非英雄淚不白流!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最近企業界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幾位頂級的中國企業家在不同的場合都談到了數學。1、就在上個月,華為的任正非接受媒體的採訪。那麼,為什麼近年來,中國企業界這些大佬越來越重視數學了呢?歸根結底,是因為基礎研究特別是基礎數學研究實在是太重要了。一旦它取得進步,人類科技就可能發生鯉魚跳龍門一般的質變。基礎研究有多重要?科幻小說《三體》對這個問題表現得很形象:為了封鎖人類科技進步,外星人將一種「質子」發射向地球。
  • 馬雲發起的號稱「史上最難」數學競賽,到底有多難?
    「我們會一如既往地把大賽辦下去,希望更多人關注數學、熱愛數學,第三屆大賽將繼續以在線方式舉辦。」達摩院科學家天團集體亮相馬雲:數學是一切的基礎開場後,馬雲率先亮相。「不敢想像,在今天的疫情下,沒有計算機和網際網路我們會如何生存。」這是馬雲時隔一年多再談數學,他說,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是推動整個社會進步的基礎,「數學的用處是無用之用,數學學的是不同之同。」
  • 小樂數學科普:數學與計算機科學2020年終總結-譯自量子雜誌
    今年,我們還探索了數學家對幾何構造的日益熟悉情況,研究了電腦程式如何幫助數學家提供證明,並調查了數學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但是,今年並非所有新聞都令人欣喜:COVID-19的大流行使在職數學家的研究複雜化,他們越來越依靠合作來推動這一領域的發展。
  • 盤點不需要提交數學成績也可以報考的日本大學
    相信數學是很多同學的噩夢,不管怎麼學也考不出高分啊喂!那是不是說我的日本留學夢就要止步於此了?不是的!本期大輝醬邀請了哈哈老師,為大家盤點那些不需要提交數學成績也可以報考的日本大學。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大學主要可以分為三類專業:文科、理科和藝術專業。相信數學讓很多同學都非常頭疼,尤其是文科生!所以有沒有不需要數學成績也能讀的大學和專業呢?答案是當然有的。
  • 揭秘雲師大文理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雲南師範大學供圖數學這門基礎學科也能如此「硬核」數學是各門科學的重要基礎,更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堅實支柱。目前,數學已經融入經濟、金融、大數據、計算機、通信等各領域,是理工科學習的奠基石。相比起偏重理論知識學習的純數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除基礎課程外,更偏向於學習數學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 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簡析,學長學姐現身說法告訴你
    (中國石油大學)我上班了,我們班繼續深造的人還是比較多的,多是保研或保博的,如果你妹妹成績很好,那還是可以去試下保北大,中科大的,如果去外校不行那也可以去本校的其他學科,如計算機,通信等方向,前提是成績要足夠好,還要有興趣才行,不然去了更痛苦。
  • 《給孩子的數學三書》:讓孩子從數學「困難戶」,逆襲高分學霸!
    小時候就聽大人常說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見當時的大人,就覺得數理化的重要性。而數理化,不可置疑,第一名就是數學,沒有數學,全都白搭。那麼數學到底有多厲害呢?我舉幾個看上去「匪夷所思」的例子,你就會知道什麼叫「傳奇學科」了。
  • 中國高科技企業,是不是該多學任正非,少崇拜馬雲?
    社會的不穩定、人性情緒裡面的脆弱、焦慮和恐懼都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我覺得,他們賺的和災難財無異。  甚至連自稱科技企業的中興每年花在技術研發上不到十億,更別提晶片技術和5G技術的研發了。大概大家都把這些「機會」留給了華為。
  • 馬雲參加過3次高考,數學第一次1分,第二次19分,第三次89分
    第一次高考:數學1分深受打擊馬雲自小愛讀金庸,受小說影響,滿心都是江湖俠義,因此上學時沒少打著義薄雲天的名義每天瞎混,對學習也不感興趣。有數學拉分,當然是名落孫山,馬雲心灰意冷決定去工作,他去了西湖附近的酒店應聘,結果被慘遭拒絕,老闆的理由是:我們需要相貌周正的服務員,你不太符合。
  • 高中女生「數學成績好」,多數有這4個特徵,能中一個也很好
    ,錯過了上課的內容,後面想補回來很難,經常有同學說,上數學課掉一支筆,都不敢撿起來,低頭的一瞬間,在抬頭,就什麼都聽不懂了。,工作也不需要跑外,環境很舒適,很適合數學成績好的女生報考,成為一線都市的白領,甚至是金領。
  • 數學專業大一學生如果想考研計算機專業,該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首先,當前考研計算機專業是不錯的選擇,雖然計算機專業是考研的熱門,但是由於IT網際網路行業有大量的創新機會,而且隨著產業結構升級的持續推進,未來工業網際網路會逐漸開始落地應用,這個過程也會釋放出大量高端人才的需求,所以當前讀研計算機專業未來會有比較廣闊的發展空間。
  • 任正非:大數據時代幹啥?統計 12所統計專業為A類的大學值得報考
    任正非在接受央視面對面欄目採訪時說,人工智慧是什麼?就是統計學。計算機與統計學,就是人工智慧。你說我們要進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時代幹啥?統計啊。任正非還說,我們國家在數學上重視不夠,在數學上統計方面重視不夠。統計學是通過搜索、整理、分析、描述數據等手段,以達到推斷所測對象的本質,甚至預測對象未來的一門綜合性科學。
  • 馬雲曾多次透露:「穩賺不賠」的3項投資,堅持下去,翻身有望
    大家都知道任正非出生在貴州偏遠的山區,家中兄弟姐妹6個,很多時候都吃不飽飯,但即使這樣任正非也堅持了下來,後來考上了大學,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在43歲的時候任正非離婚了並且還欠款200萬元,但是任正非卻用在親朋好友哪裡借來的2萬元,在一間破舊的小倉庫成為了後來舉世聞名的華為公司,從此改變了任正非的一生。
  • 上遊•文薈丨當高考成績出爐 · 名人故事丨馬雲數學曾得1分...
    1982年,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裡的第一次高考。他的報考志願表上赫然寫著:北京大學。當年,他的數學成績是——1分。心灰意冷的馬雲和表弟去賓館應聘服務生,讓老闆給拒了。通過找關係,才做了一份給出版社送書的活兒。19歲那年,他再次走進高考考場,數學成績19分!馬雲又開始了一遍打工一邊複習的日子。到了20歲那年,他參加了第三次高考。這次,數學考了79分,但總分數比本科線還是差5分。
  • 任正非:鼓勵優秀的人成為教師,讓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我們國家的教育要從今天抓起,從今天抓起,如果農村的孩子二三十年以後有很多都是博士、碩士,就會為國家在新的創新領域搏擊,為國家爭取新的前途和命運,這才是未來。 目前的華為應該至少是有七百多個數學家,八百多個物理學家,一百二十多個化學家,還有六千多位專門在基礎研究的專家,再有六萬多工程師來構建這麼一個研發系統,使我們快速趕上人類時代的進步,要搶佔更重要的制高點。
  • CICC科普欄目|計算機起源的數學思想
    在這裡一方面我們可以把"如果x,那麼"理解為等同於前面的這樣一句話"所有的x都是y",當然這兩者有一個區別,現在的x,y表示的是命題,而原來的x,y表示的則是類概念。以今天的觀點來看,前者是命題演算,後者是謂詞演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