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科技企業,是不是該多學任正非,少崇拜馬雲?

2021-01-11 網易

2020-12-17 01:42:33 來源: 悅悅聊科技

舉報

  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時網際網路背後資本家們的惡意競爭和資本野蠻擴張,也造成了一些影響。

  前段時間,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遍我們的朋友圈,還有《資本和巨頭的新戰場:收割半億家長的焦慮》也是火遍全網。這兩篇文章透過外賣行業基層勞動者的生存困難和教育行業家長的教育恐慌,指出了網際網路企業在逐利性和社會效益發生衝突時,無一例外的把逐利性放在第一的本質。

  

  某團無視騎手的交通安全把配送時間不斷壓縮,更像是一個遊戲的制定者,而遊戲裡面的人物則是活生生的消費者、商家和騎手。而如今,某團又進軍菜市場行業,以低於成本價的方式和其他平臺企業搶佔市場。

  

  而某跳動公司一家從未涉足教育行業的網際網路大型公司,也開始幹起了賣網課的活,趁著中國上億家長的教育焦慮,不斷推陳出新地做宣傳,將8090後的新一代家長培養成準備收割的韭菜。

  

  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們都是哪裡有錢投哪裡,利用自身數據優勢和數位技術,把觸角伸到了各個行業領域。還記得之前熱火朝天的共享單車、拼多多和網易雲嗎?他們其實都是想掙快錢的企業。社會的不穩定、人性情緒裡面的脆弱、焦慮和恐懼都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我覺得,他們賺的和災難財無異。

  

  在企業管理中,企業除了創造社會價值的社會責任,還有維護社會穩定,將社會效益放在企業利潤之前的責任和義務。但在中國,目前除了華為,幾乎沒有企業可以做到,可見中國企業風氣是烏煙瘴氣。這種情況,在中美貿易戰,我們拿什麼和美國抗衡?

  

  有錢的企業和資本家們寧願投上億資產去開發遊戲、AI、去研究無人機送外賣、機器人送快遞等一系列讓人變得更懶的技術,也捨不得花一分錢在戰略科技上,比如工業領域的一些基礎軟體CAD等。我國許多行業的技術軟體因為缺乏人才和資金去研究,還停留在基礎上。甚至連自稱科技企業的中興每年花在技術研發上不到十億,更別提晶片技術和5G技術的研發了。大概大家都把這些「機會」留給了華為。

  

  有人總結了我國企業第一梯隊的特性:萬達能吹牛、阿里會裝神、拼多多欺辱人民智商、快手以低級惡俗趣味而存在、賈躍亭能忽悠等等,這些企業哪一個能成為華為那樣的國際性企業呢?他們入不了世界的潮流,也存在不了多久。有句話說的好,你怎麼富起來的,就會怎麼窮回去。

  

  當中國幾乎所有的大型企業只是為賺快錢而生存時,真是非常令人痛心疾首的一件事情。我國正是處在高速發展中,任何方面都需要大家對科技進行重視和支持,更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在戰略科技上。

  

  中國高科技企業,是不是該多學任正非,少崇拜馬雲?華為之所以有別於其他企業,是因為華為的領導者任正非是非常值得人敬佩的。任正非心繫國家,不僅眼界和格局大,更具有非常強的社會責任感,更是中國企業家的典範!華為每年都會拿利潤的百分之三十及以上投入技術的研發,即使利潤不足,華為也會拿出幾十億來做科技研發。試問,即使是像阿里這樣的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馬雲這樣的領導者他做得到嗎?所以中國應當多幾個任正非。

  

  再見,馬雲!前段時間馬雲退休將投身於教育事業,當大家跟馬雲說再見的時候,突然想到馬雲雖然離開了阿里,投身於教育行業,但是他投機倒把的特性會不會傳授給下一代呢?這一點是令人不安的。

  

  好在最近,國家開了一場大型會議。此次會議最重要的兩點是: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主要目的就是告訴阿里、美團等這些網際網路大型企業:作為中國企業的前500強的主要責任是推動科技創新,要花錢,就把錢花在戰略科技上!

  這次會議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它意味著國家對企業家的社會責任開始進行考核和監管,意味著我們的創新企業不會被網際網路企業隨意打壓,更意味著我們平民老百姓不會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們任意收割的韭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任正非:華為不能學阿里,不能「口號治企」!網友:真正的企業家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任正非:不能「口號治企」 在國內的企業家當中,馬雲是比較受人關注的。因為馬雲創建的阿里巴巴是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同時馬雲手中的螞蟻集團在上市前的估值更是達到了2萬億人民幣。
  • 馬雲三次登門,任正非自愧不如,面對美國制裁,稻盛和夫一招破局
    要說中國科技領域的佼佼者,就不得不提到華為企業的掌門人任正非,任正非1987年創辦了華為,如今華為成為了世界領先的行動裝置供應商,緊追蘋果和三星。任正非自愧不如華為因受到美方的晶片制裁而備受大家關注,從扣留孟晚舟到晶片全面斷供,華為這一路走來困難重重,但其自救謀求發展的腳步仍在繼續。而華為的下一步棋該怎麼下,還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 馬雲三次拜訪,任正非自愧不如,美國制裁前,稻盛和夫一招破局
    馬雲創辦了阿里巴巴,作為電商行業中的「領頭羊」,即便現在馬雲退休了,可馬雲的聲望一直居高不下。任正非創辦的華為,帶領了中國科技走向了全世界。就是這兩位商界大佬,他們倆都有一位共同的偶像,儘管這個人不是中國人,可依然阻擋不了他們的崇拜之情馬雲三次拜訪稻盛和夫的思想影響著全亞洲,其中就包括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就深受稻盛和夫思想的影響,因此馬雲曾三次親自拜訪過稻盛和夫,希望可以向稻盛和夫請教關於企業經營的秘訣。
  • 任正非談競爭,一語中的!期待能再多幾...
    一時間,馬雲被架上了輿論場的烤架上,「告別馬雲,致敬任正非」、「馬雲跌下了神壇」、「少幾個馬雲,多幾個任正非」等話題文章成了全網爆款,馬雲從網際網路教父,從親切的「馬爸爸」被罵成了「孫子」。確實,在當下中國科技正面臨被美國科技霸權全面打壓的時候,國內高科技面臨諸多「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和設備亟待攻關,國人們對自主科技創新的期待,顯然更加急切。
  • 任正非、馬雲都重視數學,是不是報考數學比計算機更有前途?
    學界和商界大佬們對數學的重視 最早,提出這觀點的是北大的王選院士,他是中國漢字雷射照排技術的創始人,是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方面的專家。這個技術也是北大方正集團的起家本事。王選院士本身是數學專業畢業的,他做信息處理,數學是關鍵。所以他一直說,搞計算機一定需要數學知識,他招了很多學數學的人到他那裡當研究生。
  • 同樣是白手起家創業成功,人們對任正非和馬雲的評價為何不一樣?
    毋庸置疑,華為和阿里巴巴代表中國民營企業的兩個高度,如果說商業成就是一座珠穆朗瑪峰,那麼它們都已經是處於山巔的位置。作為兩大企業的創辦人,任正非和馬雲也備受人們矚目,長期以來,兩個人都是網絡上的風雲人物。
  • 有人說:任正非是不可多得的人物,而馬雲是「可有可無的人物」
    最近,有人把馬雲和任正非作比較。有人說了,任正非是中國科技的領軍人物,是中國不可多得的人物。而馬雲的電商平臺,衝擊了全國的實體門店,馬雲的支付平臺,衝擊了中國的金融體系,帶來了巨大風險。因而,馬雲是中國,「可有可無的人物」。誠然,馬雲的電商與支付平臺,對商務門店和國有銀行,確有衝擊作用。但不不能因此,而抵毀它們,忽視他們——在現實中,代表著中國社會的進步......何事物的進步,哪一樣不是在歷史的磨鍊與洗禮中,浴火重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 人民日報點名馬雲,吃相太難看,要學學任正非
    大量菜市場關門、無數老大爺、老大媽的菜攤將無人光顧,最重要的是,他們壟斷該行業後,會狠狠地從老百姓身上「吸血」!在馬雲、劉強東、王興、黃崢等網際網路大佬向老百姓菜籃子伸手的時候,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拖著年邁之軀下煤礦考察5G技術的應用。
  • 馬雲有多硬氣?美國想要「欺負」阿里,馬雲主動出擊給中國長臉!
    繼「啃不動」華為後,美國又想要欺負阿里,馬雲主動出擊給中國長臉了。眾所周知,今年全世界都被這場突然襲來的疫情籠罩著,每個國家的發展都很低迷,華為領先了不止九個月,也就是說華為在5G領域有絕對的話語權。美國不願承認自己落後的事實,先是誣陷華為是從美國抄襲來的技術,緊接著就切斷了華為的半導體進口鏈,華為損失慘重,陷入了「無芯可用」道路。
  • 任正非有暗示,馬雲也提到過
    這三樣東西,其實任正非早有暗示,馬雲曾經也提到過。第一是教育,第二是高科技製造,第三是新鮮的空氣。任正非公開場合多次暗示,華為的成功是重視教育的成果,他字裡行間都透露著未來教育將是最重要的東西。對於企業如此,對於國家更是如此。眾所周知,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 任正非談競爭,一語中的
    一時間,馬雲被架上了輿論場的烤架上,「告別馬雲,致敬任正非」、「馬雲跌下了神壇」、「少幾個馬雲,多幾個任正非」等話題文章成了全網爆款,馬雲從網際網路教父成了「資本家」,從親切的「馬爸爸」被罵成了「孫子」。
  • 任正非三次拜訪,馬雲自愧不如,美國制裁下,稻盛和夫一招制敵
    第三次拜訪,稻盛和夫提出了時間管理法則,幫助任正非更好地管理企業。三次請教都讓任正非受益匪淺,兩人的關係亦師亦友。任正非自愧不如近段時間,華為受到了美國商務部的全面制裁,華為從此以後再也無法從臺積電和高通購買晶片,而華為的下一步棋該怎麼下,這是一個引人思考的問題。
  • 馬雲、馬化騰、李彥宏、柳傳志、任正非的父親是這麼教孩子的
    這在如今叱吒商界的馬雲、馬化騰、李彥宏、柳傳志、任正非身上均有體現,他們的成長無一不受父親的薰陶,終而成為獨當一面的優秀企業家。這在如今叱吒商界的馬雲、馬化騰、李彥宏、柳傳志、任正非身上均有體現,他們的成長無一不受父親的薰陶,終而成為獨當一面的優秀企業家。  馬雲:父愛是把鐵鍬
  • 上海錯過了馬雲,不能再錯過華為任正非!
    上海錯過了馬雲,不能再錯過華為任正非!但上海為什麼這麼關照華為?一出手就是1600畝!華為在上海到底有什麼?要知道杭州有馬雲,深圳有騰訊,上海雖說有bilibili,但分量還是不夠,錯過馬雲的上海正在儘可能將華為這個巨頭包攬下來,未來高科技領域、金融經濟同樣也是上海大力扶持的對象。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上海會給華為批下1600畝的商用場地。
  • 馬雲給出6字諫言,任正非、董明珠良心建議!
    雖然超過3萬戶的樣本數量並不多,但也可以反映當前房地產市場的整體情況。對於中國人來說,超過70%的資產都是房子,大部分債務也是因房子而起,這是不可狡辯的事實。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34億套住房。就14億人口而言,中國的住房供應是「供過於求」。去年年底,據《經濟日報》報導,近40年來,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從6.7平方米增加到36.9平方米,增長4.5倍。
  • 馬雲和任正非:一個十足的小商人,一個有情懷的企業家
    馬雲和任正非:一個十足的小商人,一個有情懷的企業家最近,任正非做了一個決定:放榮耀一條生路,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準備。任正非太難了,華為幾十年埋頭苦幹,掌握了全球一流的晶片設計能力,但缺少製造環節,這個8588億巨頭依然可以被一夜擊垮。最近,馬雲在外灘上做了一個演講,阿里股票跌了,螞蟻金服的上市計劃擱置了。馬雲太簡單了,螞蟻集團操作一下金融槓桿原理就可以躺著賺錢,一年淨賺幾百個億。
  • 人民日報為人民三次發聲:馬雲價值觀崩塌,資本家遊戲到此結束!
    自中美貿易戰打響之後,美國對中國更是步步緊逼先後挑起了科技站、輿論戰和媒體戰,其中科技戰中最大的受害者則是我國企業華為。在科技上美國對海外中企的打壓可謂是不留餘地,先是對華為在各國的5G通訊進行封殺,其次又勒令各方禁止光刻機和晶片對華為供應。最近網上流傳一句話:致敬任正非,告別馬雲!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 任正非的人生哲學:剛柔並濟,無為而為
    改革開放40周年,我國誕生出許多優秀的民營企業家,任正非、柳傳志、張瑞敏、曹德旺這四人,是一批的,代表著中國最頂尖的製造業水平。馬雲、馬化騰、李彥宏、張朝陽、丁磊是一波的,他們代表著中國傳統網際網路企業的崛起。張一鳴、程維、王興、黃錚是一類群體,他們的興起,代表著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崛起。任何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機遇和使命。他們都是時代的佼佼者和非常優秀的企業家!
  • 看馬雲、董明珠、任正非談加工資,馬化騰笑了
    春運已過,企業也開始到了招工的旺季,但一方面想法設法招進新人,一方面又面臨著老員工的跳槽,很多的企業管理者都感到很煩惱。那員工為什麼會跳槽呢?終究一個原因是因為企業給的工資不滿足於員工的需求。其實企業經營的過程中,人才是恆定為第一要素的。
  • 中國青年覺醒:馬雲被「吊打」,馬克思回來了
    當年輕人不再盲從崇拜資本、商業領袖時,他們的自我意識空前絕後地成長起來。尹國明認為:信馬雲還是信馬克思,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天平正在悄悄地改變。不左不右?馬雲是多面的。在國家層面對改革開放四十年百人表彰名單公示時,馬雲的黨員身份曝光,而阿里巴巴的成長史,也有顯而易見的「紅色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