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第一首無題詩,出乎意料的直白,一如既往的朗朗上口

2020-12-18 邂逅詩詞的生活美學

初次與你相遇,餘生請多指教

世界上1%的人關注了我

感謝你也是其中一個

李商隱,晚唐詩人,幼年喪父,自小才華出眾,懂事上進,他寫了很多無題詩,大多晦澀難懂,而他寫的第一首無題詩,出乎意料的直白,一如既往的朗朗上口。

《無題》唐代·李商隱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

李商隱這首詩,有仿古的痕跡,乾淨爽利,三言兩句間,生動描繪出了一個少女的成長過程,我個人也是非常喜歡這種寫法。

想起古詩裡描述焦仲卿的妻劉蘭芝:「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悲苦。」一樣的朗朗上口,結尾也是以悲涼收場。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八歲的少女,偷偷地對著鏡子中的自己,細細點綴妝容,像極了你偷穿媽媽高跟鞋,對著鏡子臭美的的模樣。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歲那年得了機會出門踏青,那芙蓉真美呀,小心翼翼地採摘下來,裝點自己的衣裙,小女生的形態,活靈活現。

少女愛美,愛一切美之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二歲那年,開始學習彈古箏,日以繼夜地練習,大概是抱著一份寄託,幻想著,有一個翩翩少年,會在某一天騎著白馬來娶自己,而自己亦是他心目中的佳人。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到了十四歲,整日藏在閨中迴避六親,許是有了意中人,自己這裡卻是沒有絲毫音信,心裡的期盼慢慢被焦灼侵佔,猜想著,大概父母還未許嫁吧。

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

姑娘到了十五歲,經常在鞦韆架下,獨自垂淚。不禁令人好奇,姑娘是遇到了什麼困惑,這般傷心,我猜想大概是未能嫁給喜歡之人吧。

在風華正茂的年紀,李商隱寫下這首詩,清新之餘,多了幻滅的悽美,是他過於多愁善感了些,還是說,他早已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亦是如詩中女子般不能如願。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李商隱這首詩極妙,無人能懂,萬人追捧

李商隱愛情詩多以「無題」命名,這段感情,在他的詩裡得到了公開

相關焦點

  • 李商隱很有趣的一首無題詩,每句包含一個數字,寫了女子成長經歷
    李商隱的無題詩每一首都有著極高的藝術水準,往往看似信手拈來,但是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時也有著淡淡的憂愁,特別是描寫愛情,更是深入人心,寫得極為傷感,讀來讓人肝腸寸斷。不過有一些作品又是很有趣,例如這首《無題·八歲偷照鏡》,那就是一首很比較獨特的作品,整首詩歡快活潑,又充滿了一絲憂愁,詩人在這首詩中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把一個少女從8歲到15歲的成長過程,有了一個很細緻描寫,從而使得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成為了他眾多作品中比較獨特的一首詩。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 河圖的《隱》:李商隱無題的一生
    《隱》這首歌主要是關於李商隱的。李商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中學課本上可還有幾篇高考必背課文,比如下面:《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比如李商隱少年困頓卻有奇才,娶王茂元女兒由此陷入牛李黨爭之事,一生鬱郁不得志。《隱》這首歌,開篇「我一生無題,多情都不提」,怎麼說呢,詞作也是一位神仙,第一句就讓聞者心中生出了幾分悲情無奈之感。古往今來,寫無題詩最為有名的當屬——李商隱。
  • 李商隱的無題詩,形式華麗,但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但與其他詩人偶爾寫一兩首內容難懂的詩歌不一樣,李商隱能夠流傳後世和引發追捧的詩歌,基本上都是內容讓人不明白的,不但內容搞不清楚,就連題目都沒有,直接標記「無題」。如果真的有題目,或許後人還能猜出他要表達的意思,現在連題目都沒有,就要讓人捉摸,他到底為什麼而寫這些詩歌,要說明什麼?
  • 李商隱唯美七律無題詩合集,將愛情寫到極致,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無題詩是李商隱的藝術獨創,這些無題詩,是李商隱詩集中最美的詩篇。清代王漁洋《唐賢小三昧集續集》評:「玉溪《無題》諸作,深情麗藻,千古無雙,讀之但覺魂搖心死,亦不能名言其所以佳也。」李商隱的詩集中,以「無題」為題的詩,可以認定的有十四首。
  •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無題詩為李商隱首創, 李商隱因無題詩奠定了他 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李義山的無題詩大多寫得 朦朧哀婉, 若即若離, 因為詩歌的無題, 再聯繫詩人 不幸的人生際遇, 給了讀者更多想像的天地。縱觀義山的幾十首無題詩, 幾乎首首都有 一種非常感傷的情境攝入讀者心中, 讓人慾說還休, 欲罷不能, 從而獲得一種悽美朦朧的審美感受。而這 正是詩人的悲劇命運使然。 一、感傷情調是詩人悲劇性人生的審美反映 康德指出: 「審美意象是一種想像力所形成的形 象顯現」。
  • 愛寫《無題》詩的李商隱,讓無數後人好奇他到底在寫什麼
    人們不禁紛紛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寶玉能升騰起煙雲,還是詩中的詞句另有所指。可以說,讀李商隱的詩需要反覆看、反覆想、反覆探究,才能略懂一二。至於誰敢誇下海口說能夠讀懂李商隱,這樣的才俊恐怕還沒有出現。李商隱的詩中最難懂的是多首《無題》,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李商隱可能也說不清楚他寫的到底是什麼內容,於是就起了個《無題》的名字,希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按照後人自己的理解去分析。詩歌本來就是一種高度概括的文學體裁,詩中的情感更是多種多樣,如果要想讀懂李商隱的《無題》還要先了解一下他這個人。
  •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名詩《無題》背後是真實含義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也有部分詩歌卻過於隱晦迷離,令人難於索解。李商隱有一首《無題》詩。其中有兩句著名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但凡受過教育的國人都讀過,背後,對這兩句詩都耳熟能詳。
  • 李商隱:最美的情話叫「無題」
    後來失戀了,也在朋友圈寫過「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有進步的是,我終於知道作者是李商隱了。《唐詩三百首》中收錄李商隱的詩二十二首,數量僅次於杜甫、王維、李白三人。唐朝詩歌經過盛唐、中唐充分開拓後已難以為繼。在氣勢衰微的晚唐,李商隱卻橫空出世,為晚唐這遲暮的美人,再添加上一縷嬌豔。
  • 李商隱無題詩謎和創作心態,對文學有何意義?
    無題詩共幾首 李商隱所有作品中愛情詩最為人們的傳頌,這類詩一部分是《無題》命名,一部分像《錦瑟》、《碧 城》等以篇中或篇首兩個字命名。在這期間與宮女宋華陽相遇並雙雙墜入情網,兩個多月後,在禮教和清規的制約下結束 了這段超出常規的愛情,這短暫的歡樂和無望的永遠在李商隱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流傳至 今,動人心魄的《無題》就此產生了。李商隱愛情詩最為人們傳頌讚許。取名為《無題》,或以詩中的兩個字作為題,以致後人認為愛情 詩的別稱就是無題詩。
  • 李商隱一首無題詩,道盡《昨夜星辰》和《無言的結局》兩首歌
    這句詩出自李商隱的《無題》,李商隱總寫「無題」,真是人如其名,我們商量著不明言可好?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第一句就是「昨夜星辰昨夜風」,這真讓人想起那首叫《昨夜星辰》的歌,它的第一句就是:「昨夜的 昨夜的星辰已墜落。」 這首《昨夜星辰》,恐怕就是取材於這首詩吧,只不過摘取其中的一個片斷,那可是可悲地連個「心有靈犀」的安慰都沒有了的。想得到,偏又怕失去,那份愛就只能深深埋在心窩了。
  • 李商隱不出名的一首無題詩,最後14字卻成絕唱,寫盡相思的孤獨
    文/顧無【引觴漫談】說到晚唐詩歌,不得不提到李商隱。說到李商隱,不得不提的是他的一系列無題詩。別的題材他也寫過,但這一系列風格特色鮮明的無題詩是他的畢生心血所在,是他人生經驗和心靈狀態的結晶,同時也將唐詩代入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之中。
  • 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詩中耐人尋味的句子,不只是愛情
    說到無題詩,可能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李商隱,這位晚唐詩人在詩歌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才情不輸於唐朝的每一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並稱「溫李」,詩歌風格沉婉。其中他的《無題》詩更是意蘊深刻,被後世作為愛情詩的典範。
  • 李商隱一首經典無題詩,寫出了愛情中的心意相通
    李商隱的詩寫得情詩總是給人朦朧迷離,纏綿悱惻的感覺。不像一些詩詞中寫得非常大膽直接,比如韋莊的《思帝鄉》說道:「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寫在杏花爛漫的春天郊遊,看到一位中意的少年郎,大膽地說就算被無情拋棄也在所不息,由此可見古人追求愛情的大膽直接。
  • 無題|李商隱
    無題[唐] 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李商隱的愛情詩
    這首《無題》詩設計了四個層次:首聯點出相見機會極少,一分手時難捨難棄。頷聯以海誓山盟來表示對愛情的忠貞。頸聯寫他們受到愛情的折磨,充滿著惆悵牢愁。尾聯想像西母王神話中青鳥成為傳遞愛情的信使,表達了對美滿的愛情和相思充滿溫情的嚮往。詩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已成為表達忠貞愛情的千古絕唱。
  • 李商隱 無題(其二)
    李商隱 無題(其二)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鑑賞:本詩是《無題四首》中的第二首,寫的也是愛情,只是其中的抒情主人公變成了女子。
  • 李商隱一首《無題》,達到了愛情最高境界,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等等,在眾多描述愛情詩詞作品中,個人比較欣賞的是李商隱的《無題》。李商隱的《無題》之作,雖然得到了廣為傳頌,但是在學術界中還存在著一些爭議,有人認為李商隱不應該把這首詩起了一個如此低調的名字,詩詞內容很經典,但題目卻不匹配,還有人認為這首詩表達的主旨有歧義。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邈遠,最後7字突顯出悲劇之美
    李商隱也寫過很多無題詩,其中既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謳歌和追求,也暗喻自己的身世之感。讀者不僅非常熟悉這些無題詩中的警句和名言,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啟發。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七律,曾感動過無數人,最後7字更令人心碎。
  • 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不是無題勝過無題,短短4句令人神清氣爽
    不過,一直到快要落山的時候,才來得及展現出自己的美好,自然就帶有一種傷感的氛圍,這樣的格調,與生在晚唐的李商隱很是相符。【臨其詩境】「晚清」這個字眼,似乎就是為李商隱量身打造的,最終也由李商隱親口說出,一切都像是命運的安排。
  • 李商隱的詩,讓人們展開了想像的翅膀
    但李商隱的橫空出世,足以讓人們感受到晚唐詩壇並不寂寞,一個能夠撐起晚唐詩壇半壁江山的領軍人物出現了。我是李商隱的鐵桿粉絲,對李商隱和他的詩格外青睞。李商隱與杜牧是晚唐時期最傑出的代表性詩人,後人稱之為「小李杜」。李商隱的詩在詩歌發展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對中國詩歌的發展也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喜歡李商隱和他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