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確定出現了,並且有75%的概率會持續到冬季,所以我國也發布了最新說明,那就是冬季有可能形成「拉尼娜」事件,將對秋冬種及明年夏糧生產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務農的朋友需要重點注意下拉尼娜現象的發展,科學進行防禦。當然同時對我國還有其他的影響,我們後面一步一步地來看,拉尼娜現象到底會如何影響我國。
對於如今來說,拉尼娜現象的醞釀還是在秋季發展之中,所以能不能到冬季暫時沒有明確的說法,上面我國也說了可能會在冬季形成,我們首先來分析下如今的情況,然後再來看看會不會出現2008年一樣的嚴寒氣候現象。
如今的拉尼娜醞釀有沒有增強?
從部分監測區域的指數來看,拉尼娜現象還在持續走低,其中Nio3.4的主要監測指數已經快逼近-1度了,這相對於-0.5度的基礎線來說,快達到了兩倍,並且沒有明顯的減弱跡象,所以拉尼娜的發展很大概率會延伸到今年的冬季,也就是在2012年的12月到2021年的2月這個階段,拉尼娜現象的發展依然會持續下去的可能性較大,那意味著對冬季的影響肯定存在。
所以我國提前預計對農業的影響是很不錯了。至少我們從指數來看,拉尼娜現象持續發展的可能性較大,同時越強意味著影響越大。從部分指數區間來看,拉尼娜現象可能已經處於中等狀態了。這個時候就會讓大家想到,今年冬季會不會變得很冷,是不是又會重現幾年前的景象,那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下情況,是否具有這個可能性。
會不會像2008年一樣嚴寒?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2008年我國出現大範圍的嚴寒冰雪天氣,原因之中確實有拉尼娜現象的影響,並且發展的強度也很大,但是拉尼娜不是唯一禍因,是多種氣候模式共同產生的影響,例如極地漩渦停留,引發冷空氣不斷輸送,同時海洋區域的副熱帶高壓比較強,但是又受到了大氣環流的阻擾,形成了一個屏障,這個時候冷暖氣流直接在我國南方多地形成長時間的交匯模式。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才形成了嚴寒的天氣,並且形成了大範圍的雨雪天氣,這就是我們說的為何拉尼娜並不是唯一的因素,但是如果沒有拉尼娜現象,可能也形成不了這麼強的天氣變化,主要原因就是導致了環流異常。而如今拉尼娜現象雖然還具有增強的跡象,但是並沒有產生極端性的異常天氣,所以暫時看起來是不可能達到2008年這樣嚴寒的天氣情況。
同時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之下,氣溫略偏高也在影響拉尼娜現象的一個「反面」影響,所以最終是否會出現2008年一樣嚴寒的天氣,還需要持續觀察才知道,完全是要看拉尼娜發展的「臉色」。
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如今我們還不知道是否會持續走向冬季,只是NOAA說了有75%的概率,所以我們只能持續觀察,不過上面我們通過分析也說了,如今的拉尼娜現象發展表現還是非常的明確,所以到冬季的概率還是很大。但是今年冷冬還是暖冬的問題,也是無法確認的,沒有明確的數據我們還是只有等到冬季結束才能確定,只能從大體的趨勢說明下。
按照世界氣象組織的說法,在全球變暖的持續影響之下,今年仍然可能出現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所以全球升溫可能會明顯的影響冷冬或者暖冬的情況。最近我國不少地區出現了降溫的情況,肯定都明顯感覺到了「冷秋」的到來,但是會不會從秋季持續冷下去,還不是很明確,這也不並不意味著我們今年冬季就一定冷了,本身氣候多變,我們只能以參考為主。
不過我國也才發布了一個說明,似乎與世界氣象組織的有點相反。科學報告顯示,受拉尼娜狀態影響,預計今年秋季,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降水總體呈現「北多南少」的分布特點;冬季,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南方大部地區降水偏少。是不是意味著要降溫了?按照這個說法確實有可能會變冷,但是還是那句話,趨勢不一定準確,這裡我們也就不詳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