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妹最近被很多姐妹安利了一部韓劇——《產後調理院》。
看完後,我們都不約而同地驚呼:「天哪,是不是編劇在我身上裝了攝像頭!」
之所以有相同的強烈感受,全是因為這部劇用巧妙的鏡頭,講述了女人生育和產後的種種心酸和不易。
無論你在生產之前有多美多颯,就像女主一樣:
只要一進產房,就被迫剝奪了自尊心、羞恥心。
(來源:網絡)
比如,生產前的灌腸,讓老公心裡的女神也能放出轟天響的屁……
還有,一撥又一撥的男醫生對產婦進行內檢,病房秒變教學現場……
以及,被產前一波又一波的疼痛打敗,痛到懷疑人生。
都說生孩子是「鬼門關前走一遭」,無論是選擇順產還是剖宮產,都會遇到各種超出想像的尷尬情況。
例如生產時由男醫生接生,內檢,以及產婦在宮縮時歇斯底裡的疼痛感,甚至有很多產婦進產房後哭喊著不想生了,都是因為以下尷尬情況[1]:
宮縮疼痛
生育的疼痛就不必多說了。分娩疼痛是大部分婦女一生中所遇到的最劇烈疼痛,這種疼是尖銳的、劇烈的、持續的……約有80%的產婦認為分娩時的宮縮疼痛難以忍受, 並且會給自己的心理造成嚴重影響[2]。
大小便失禁
當胎兒進入產道後,在慢慢產出產道的過程中,會對直腸施加壓力,從而導致裡面的排洩物被推出來。在生產過程中不自覺排出大便也是常見情況。
裸體生產
當產婦被推入手術室後,需要配合醫生脫去衣物,包括各種配飾也要統統去掉,一絲不掛的產婦面對一屋子的醫生護士,多多少少都會感覺到尷尬。
當眾餵奶
有很多產後媽媽表示,自己餵奶時,周圍總有家人圍觀,雖然也理解大家好奇寶寶吃奶的樣子,但難免覺得此刻的自己就像動物園裡的動物一樣被觀看。
並且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撩開她的衣服,「看一看」「檢查一下」,醫生護士還能接受,但七大姑八大姨毫不避嫌的「上手」,就讓人很不舒服了。
(圖源:綜藝《新生日記》)
除了上述情況之外,還有生產嘔吐、剖腹產要插尿管、產後便秘、子宮脫垂、妊娠紋、產後長達一個月的惡露、脹奶痛等等痛苦。沒經歷過的人真的無法感同身受。
分娩過程的痛苦和尷尬,對所有準媽媽們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為什麼有的產婦產程短,痛感不強,而有的卻能疼上兩天兩夜,死去活來呢?
其實分娩也是有技巧可循的,如果能做到這幾件小事,不僅可以加快產程,還可以讓準媽媽少遭罪。
1. 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起源於國外,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國外已經應用很普遍了,是一項安全成熟的技術。
不過,無痛分娩並不是完全一點感覺都沒有,因為個體的差異化,導致每個媽媽對疼痛的感受程度不一樣。但可以確認的是,無痛分娩一定比你正常生產要愉快得多[3]。
2. 拉瑪澤呼吸法
很多婦產醫院會開設孕婦學校,裡面很重要的一課就是學習拉瑪澤呼吸法。準媽媽們一定要認真學習,當宮縮來臨時,正確的呼吸法會幫助產婦減輕疼痛不適,加快分娩的過程。
知妹自己就是受益者,當被宮縮折磨得死去活來時,有些產婦會驚慌失措,進入歇斯底裡的狀態,無端耗費了很多體力。知妹用了這個方法緩解了不少宮縮帶來的恐懼和疼痛,分娩過程也順利很多。
3. 醫護人員的鼓勵
醫護人員要對產婦的各種意外情況做好提前預估,並能夠理解她們對於生產過程的害怕及無法忍受分娩疼痛而不斷地大喊大叫,要能夠照顧到產婦的情緒,幫助她們放鬆心情。
收起冰冷的表情和傷人的話語,多說暖心的話,多給她們一些安慰與鼓勵,醫護人員每多一分親切,產婦們就會在生產過程中多一分慰藉[4]。
4. 丈夫的愛心陪伴
媽媽們在產房裡能否得到應有的尊嚴,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老公的態度。只有老公發自心底的尊重、呵護、心疼、關愛,才能讓產婦切身感受到愛意。
後記
生孩子是真正的一群人的狂歡,一個人的孤單。
每個人都口頭肯定母親的犧牲和偉大,卻很少有人能做到真正關心她的脆弱。成為母親確實是一件偉大的事情,可是母愛不該成為美化女性成為母親的過程的濾鏡。不僅僅是鼓勵和勇氣,產婦也需要多一點的呵護和尊重。
每日一問
註:
1. 答案於次日文末公布;
2. 參與答題後請截圖保存,答對者於次日掃碼憑截圖領獎。
上期答案公布
B
解析:奶不是靠媽媽吃出來的,而是靠寶寶吃出來的。如果媽媽沒有讓寶寶頻繁吸吮移出乳汁,那媽媽吃再多所謂發奶的食物都沒用。
大部分乳白色的濃湯都沒什麼營養,反而高脂肪、高嘌呤,對身體健康有害,容易導致體重增加、血脂升高、尿酸升高等等。還可能導致媽媽反覆堵奶,不建議多喝。
審稿專家:袁博|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於秀梅.產婦產生焦慮抑鬱情緒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幹預[J].中國婦幼保健,2007(07):858-859.
[2]黃葉莉,王瑒.無痛分娩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誌,2006(06):62-64.
[3]王麗青.無痛分娩護理幹預在產婦中的應用及對產程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5):232-233.
[4]王玉勤,邱豔.人性化護理在自然分娩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誌,2009,12(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