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選位到開餌再到浮漂調釣,詳解野釣圓吻鯝具體且實用的方法

2020-12-14 小飛的釣魚閣

說到鯝魚大家都不會陌生,不過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黃尾鯝,其實鯝魚是一個大類,黃尾鯝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今天要說的這種魚也是鯝魚的一種,學名為「圓吻鯝」,其體態特徵與黃尾鯝類似,甚至在釣法上也有相同之處,所以如果你擅長釣黃尾,那麼圓吻鯝應該也不在話下,當然了如果你兩種魚都不會釣,仔細閱讀這篇文章就可以了,從釣位的選擇、餌料的開制以及浮漂的調釣我都會說清楚供各位參考。

想釣好圓吻鯝,你要明白幾件事:

1、圓吻鯝的基本信息

2、圓吻鯝喜歡待在哪些地方,釣位如何選擇

3、圓吻鯝愛吃什麼,應該用什麼打窩,餌料如何選擇

4、釣圓吻鯝應當如何調漂,釣鈍還是釣靈

說實話這種魚的味道很一般,而且刺比較多,我個人倒是沒什麼特別大的感覺反正是吃得少,只是聽我們這邊經常釣圓吻鯝的人基本都這麼說。難吃為什麼還要經常釣呢?首先是數量多,野河遇到它們的概率比鯽魚、鯉魚可大多了,有時候其它魚不好釣就會釣圓吻鯝,儘量避免空軍;其次圓吻鯝拉力比較強,中鉤後很會掙扎,手感還是不錯的,小的易結群連杆機會大、大的不結群但拉著很過癮。

想釣圓吻鯝,你就得了解它的基本信息,至少見到了要認得出來

圓吻鯝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各大水域,體型長而側扁、鱗片細小呈銀白色,背部顏色較深為青灰色,頭小嘴小,吻圓鈍且突出,口下位、橫裂,下頜有很發達的角質緣,這種頭部包括嘴部的構造和黃尾是一樣的,也是釣友們覺得難釣的原因之一。圓吻鯝是初級淡水魚,主要棲息在江河溪流的中下層水域,個體不大我個人釣到的大部分都和白條差不多體型,稍微大點的就二三兩,超過半斤比較難遇到,個人最大釣過一斤左右的(七八兩左右)純屬運氣。這種魚的食性非常雜,主要以藻類、植物碎屑為食,也吃浮遊生物、水生昆蟲等等,自然水域也就只有這些東西,所以凡是雜食性魚基本都吃這類東西。

圓吻鯝喜歡待在哪些地方,釣位如何選擇

有些地方沒有這種魚,有些地方則特別多,所以你要是想釣肯定得先弄清楚水裡有沒有這種魚才行,當然了數量極少和沒有基本就一個意思,自然水域不能和魚塘比,數量不多沒辦法搞。如果河裡能夠保證有一定數量,那麼我建議你先找有石頭的釣點,因為石頭上會長一些綠藻、青苔之類的東西或者石縫會兜住從上遊衝下來的食物,小體型的魚最喜歡來這找吃的。第二種地方是有水草的地方,不過水草有要求,據我的經歷,一些根不長在水底、整株漂在水面上的草沒啥用,例如菱角、水葫蘆等等,這種地方不是不聚魚,只是針對圓吻鯝不太行,要找就找沉底型的水草,即整株都在水裡的,這種魚比較活潑喜歡玩鬧、遊動,所以釣點水草不能太密集,如果水草實在比較密,那至少不能找那些從水底長到水面,覆蓋一大片地方的釣點,這種地方圓吻鯝不怎麼愛去。第三種地方是微微有水流的地方,這種地方夏秋等高溫季最容易看見它們的身影,原因是溶氧量高、食物多,前面都忘記說了圓吻鯝對溶氧量要求挺高的。

找到釣點還不行,你還得注意水深,我個人建議這種魚不適合釣太深,一般1~3米足矣,除非是整個釣點普遍深的地方那沒辦法。有石頭的地方儘量釣淺,因為水淺,石頭就能被光照影響,長一些青苔出來,這樣就會吸引圓吻鯝,有風浪的時候,也是淺水的石區食物、養料最多。有流水的地方包括進出水口,你也選擇釣淺點,這種地方氧氣夠充足,即使是夏天也不會缺氧,魚絕對是喜歡待的,唯一要考慮的是安靜垂釣或使用長杆避免驚魚。如果是釣水庫或一些泥沙底水質又比較好的地方,在沒有障礙物的前提下,可以適當釣深,但基本也是在三米左右,再深的話就沒必要釣底了。

圓吻鯝愛吃什麼,應該用什麼打窩,餌料如何選擇

圓吻鯝是雜食魚,同時又是小體型魚,所以餌料窩料不用特別講究,只要它來了必定是會吃的。釣小魚尤其是鯝魚一類,我永遠偏愛腥味餌,而且明確是蝦粉腥,我不敢說腥味最厲害,但肯定不會差。當然了,天熱的時候可能餐條、麥穗等小魚會來分一杯羹,這些雜魚是中上層魚,而圓吻鯝是中下層的,所以這個時候餌料可以改為香甚至清香,但要記住,做這個改變主要是為了避開一些非目標魚的雜魚,如果沒有餐條、麥穗,我仍然會加點腥。

相比餌料味型,我倒是更注重狀態,大部分圓吻鯝或者說能夠讓你連杆那類體型的圓吻鯝,體型都不大、嘴巴很小,所以餌料還是應該以細膩、霧化、輕為主。建議用四號鯽、六號鯽、紅魔、藻元素、小粉餌、伏鯽這一類餌料(此類餌料只是舉例)。圓吻鯝的產卵繁殖季通常在5~8月,5月份為高峰期,我們在三四月份去釣的話,考慮到魚要為產卵做準備,更要用動物蛋白高的餌料,而且三五月份水溫並不是特別高,從這層面講,味道腥一點也是有幫助的。

說完餌料再說說窩料吧,釣圓吻鯝的窩料最好辦,你去買最便宜的顆粒就行了,十塊錢三包或四包的那種。因為若不是資源極好的地方,圓吻鯝進窩沒那麼快,但一旦進窩很有可能是一群,鑑於此用顆粒是最合適的,打下去後讓它慢慢化,借著輕微水流,顆粒化開後的碎屑還能飄散出去,等魚進窩要啃食大顆的顆粒也沒那麼容易,所以就會一直留在窩子裡。當然了,我們一定要記得補窩,魚不來也要補(提前記下顆粒完全散開的時間),魚進窩後咱們根據上魚速度和個頭大小來判斷水底魚的數量,然後再決定什麼時候補窩、補多少,相比其他窩料,顆粒沒那麼容易死窩。

小技巧:

1、市面上不同種類的顆粒,溶散的時間不一樣,有些三五分鐘就化完,有些可以泡三五個小時,我建議你多買幾包不同種類的顆粒,然後混合打窩。魚多、進窩快、個頭小的情況,要打細一點、溶散快一點的顆粒;魚少、進窩慢、個頭大的情況,要大粗一點、溶散漫一點的顆粒。

2、你可以去網上購一些豆餅碎塊直接拿來打窩,那東西我記得可以泡很久,像花生枯、菜籽枯這類效果是好,但打下去一下就散了不行,要用就要摻些麵粉混成團打窩。還有個東西效果也不錯,就是用於拋竿遠投釣大魚的餅乾餌(也稱方塊料),這種東西也能堅持一兩個小時不化。

3、在人多的時候,除去地理位置的影響,要比別人釣的多,前期要拉大球、頻率要快,後期為了中鉤率可以拉小球,但別等口,不吃就抽,頻率一定要稍快於兩邊釣友,釣這種魚越等口、越沒口。

釣圓吻鯝應當如何調漂,釣鈍還是釣靈

調漂及靈鈍的選擇對於釣圓吻鯝是比較重要的,很多釣友魚在垂釣中經常發現信號很多、頓口很漂亮但起竿不中魚的現象,多半就是調釣方面出錯。因為這種魚它的口是朝下的、又比較小,同時嘴部突出,這樣一來很容易造成吃餌時頭部頂到子線,餌料未真正入口,浮漂就出現了信號,此時要是釣的很靈,空杆率自然變高。調釣本無定律,但我個人在熟悉這種魚以後基本先以調低釣低入手,比如前期調三四目、釣兩三目,後期魚慢慢進窩數量變多信號變雜亂,就調整釣目,改為釣三四目、甚至五六目。當然,如果你想直接釣鈍,調三四目釣三四目或者調平水釣兩三目也可以,前期的調幾釣幾沒有大礙,反正後期都可以調整。

子線的長短也不要忽略,釣這種小魚我的子線通常在10cm左右,如果你命中率很低,我建議把子線縮短至五六公分,然後採取小跑鉛釣法,即八字環觸底、子線橫臥,這樣做必然損失一部分信號但命中率應該是高的。喜歡用長子線,就不要用小跑鉛了,但也建議讓雙鉤餌老實躺底。不讓調搞目的原因是,調目大,餌料重,剛開始雙餌能壓下浮漂老實躺地,等餌料霧化餌團變小,浮漂的牽引力就會把鉤餌帶起來,可能就會變成輕觸底的情況,這樣假信號就多了。

最後補充幾點:

關於竿、線、鉤沒做太大的介紹,這些其實和釣其他小魚、鯽魚沒有太大區別,總之是以精細為主,釣小魚要打頻率魚竿不宜超過4.5,線組能細就細,夏秋季節魚活性好,1+0.6也沒事,春季和初冬要更細一些,魚鉤方面細鉤條的袖鉤就行了,正常我用三號袖、四號袖,如果你釣的鈍如跑鉛,魚鉤可稍微放大一號,如果魚偏小釣的靈那就用小一號的鉤。

關於釣底釣浮的問題,我建議在魚數量不多的情況下還是釣底為主,口不好就帶點行程,如果釣浮基本也是釣中下層,可以在魚小密度高的地方使用或者釣點水底有茂密的水草的情況下使用。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野釣中浮漂的調釣,真的需要錙銖必較,需要調釣精細嗎?
    浮漂的調釣,永遠是釣友們的話題熱點,也永遠是爭議最多的!至於它在野釣中,是否要求錙銖必較,是否要求必須精細?個人認為大部分情況下沒有必要,只有在一些特殊的作釣季節、魚情下,才能體現出調釣精細的意義。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看完個人分析後,大家可能便會認同!
  • 用加粗尾浮漂野釣,調漂不對難上魚,老釣友解析加粗尾的調釣方法
    常年作釣的自然水域,釣友的突然感覺魚口少了,而一起出釣的釣友卻依然釣獲滿滿,不管你如何更換釣位,釣餌,釣獲依然寥寥無幾,這大多是你調釣出了問題,後來這位釣友不斷的對比,發現自己更換了新的浮漂。很多釣友會納悶,為什麼換個浮漂魚口就變差了,難道是魚吃餌還選擇浮漂嗎,浮漂換了魚就不吃餌了嗎?為什麼浮漂換了魚口就少了呢?
  • 這種調釣方法其實更實用
    提起用蚯蚓釣鯽魚,大家經常接觸到的便是調水平釣一目了。這種調漂方式操作相對簡單明了,尤其非常適合釣魚新人使用。小編一開始學習釣魚也是從調平水釣一目走過來的,經過多年實釣總結,現在回過頭來發現:調水平釣一目其實並不是用蚯蚓釣鯽魚的最佳調釣方式。
  • 離底釣——浮漂調釣之精髓,魚情變化之反向驗證手段
    很多釣友就理所當然的認為是他們的餌料魚更愛吃,並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但從魚的角度,尤其是野釣的角度,對象魚食不果腹,並不會太挑餌料。其實更多的可能是在釣法上出現了問題,此時由釣底改為釣離底可能效果立刻變不同,離底釣並不是簡單地把浮漂向下拉動,這需要對浮漂調釣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同時也是魚情的反向驗證最佳方法。
  • 【釣魚技巧】冬季降溫自然水域魚口輕該如何調釣?解析2調釣技巧
    針對寒冬的輕口魚情,作釣時該如何選擇浮漂,如何調漂抓口便成為野釣的重點。最近不少新手釣友會遇到,浮漂沒動而中魚,或浮漂動了就是不中魚的情況,這都是調釣的出現的問題。 冬季的水溫比較低,魚的活動量小,開口吃餌的動作輕而慢,浮漂的動作是相當微弱,作釣時調釣要一定的技巧。
  • 漂尾全加粗的軟尾浮漂怎樣調釣?這些常識釣魚人不可不知
    要了解軟尾浮漂與硬尾浮漂在調釣方面的區別,就必須首先了解軟尾與硬尾究竟會對調釣產生哪些影響。軟尾浮漂的漂尾整體更粗,所以魚吞餌時能夠將漂尾下拉的幅度是很有限的,而硬尾浮漂的漂尾更細,所以魚吞餌時能夠將漂尾下拉的幅度更大。也就是說軟尾浮漂的靈敏度更低,而硬尾浮漂的靈敏度更高。
  • 野釣浮漂如何選?釣鯽魚釣鯉魚、冬釣選啥漂?往這裡看,這裡有!
    往往都是誰都不服誰,其實魚漂只要適合魚情水情、以及魚吃口漂相有效的反應就是最合適的,不管你怎麼調為的是要能釣上魚,浮漂如何調釣主要還是看你如何靈活運用!浮漂的漂型選擇和吃鉛量選擇,很多釣友也是一樣爭論得非常熱鬧。各說各的道理,各說各的好!
  • 【釣魚技巧】冬季輕口魚情如何野釣?
    由於冬季自然水域的水溫下降,魚兒的活性不高,魚的吃口會變小,而且吸食餌料的動作變輕,這也就是冬季的輕口魚情,那麼該如何應對野釣的輕口魚情呢? 冬季的輕口魚情,大多釣友都知道如何應對,而且有很多種釣法來應對。針對冬季的輕口魚,多數釣友都學習臺釣的應對方法,比如採用調靈或者釣靈,靈敏度高的浮漂等,其實冬季中野釣的輕口魚情,根據你的釣餌不同,應對策略也有所不同。
  • 野釣中遇見走水就這樣解決簡單方便,總有一種方法適合你
    如果還是走漂就要採用下面方法了。2、更換浮漂前面幾期簡單說過浮漂選擇應用,浮漂的形狀和吃鉛的大小也有一定的抗流水作用。形狀上來說,棗核型的浮漂要比細身形狀的抗走水效果要好一點,棗核形狀的浮漂和水的接觸面積小,在流水中受到的阻力也就越小。在對抗走水上也就優勢越大。
  • 野釣調漂是爆護關鍵,夜光漂與非夜光漂的調釣技巧
    ,掛雙餌(老壇玉米,單顆下同)釣一目,下餌觸底,上餌半水懸空釣二目,下餌微躺底,上餌半水懸空(離底距離變短)釣三目,下餌彎曲躺底,上餌輕觸底釣四目,下餌彎曲躺底,上餌直接觸底以此類推,浮漂每一目向上的變化,都是子線向下一目的變化,最後直至鉛墜到底,子線完全彎曲……掛雙顆(每鉤掛兩顆玉米細,加大餌重)釣一目,下餌躺底,上餌輕觸底釣二目,下餌躺底,上餌微曲躺底釣三目,下餌躺底,上餌彎曲躺底以此類推,下去雙鉤完全彎曲躺底
  • 【釣魚技巧】冬季自然水域作釣鯽魚,為啥浮漂頓口抬竿卻不中魚
    每到冬季氣溫都會下降,低溫讓野釣變得更加困難,冬季很多魚類由於水溫低而停口,藏身於相當安全暖和的水域過冬,因此不少釣友會在冬季選擇封竿。喜歡釣魚的釣友,不管冬季是天晴,還是陰雨天氣,依然會去釣魚。冬季的低溫魚情,不少新手釣友在垂釣中遇到難題,野釣時浮漂明明有信號,不斷出現頓口,可是總不中魚,為什麼浮漂有信號不中魚呢?
  • 鉤上有餌、沒餌釣目都一樣?別輕視,不修正調釣只能空手回家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調釣,以帶鉤調釣為例子的話,鉤子被記入到平衡體系中,它一旦觸底就會釋放對等的浮力;釣餌處於平衡體系外,一旦它對線組產生拉力就會消耗浮力,導致漂目減少。基於以上這個平衡體系,餌料存在與否浮漂都是3目,那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餌料對線組沒有產生拉力,另一種是產生的拉力過於微弱,很難觀察到。
  • 對於野釣,到底是調四釣二好還是調平水釣兩目好?看完你就明白了
    只有釣明白了,釣技才會增加,才會享受到更大的樂趣。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最基礎的兩種調釣方法:調四釣二和調平水釣兩目。看完這篇文章,相信新手釣友會有不同的認識。首先,我們來看調四釣二,我們以帶鉤調四釣二為例來講解。顧名思義,就是調四目釣二目。
  • 夏季野釣,浮漂要怎麼調整?試試這種調漂方法,專門用來釣大魚!
    還要注意用餌,比如嫩玉米類餌料在夏季會經常使用。做好這些基本工作,還需要注意調漂。夏季野釣大魚,哪種調漂方法比較合適呢?一、夏季野釣的特點不同季節在釣魚上有不同的特點,夏季野釣都有哪些特點呢?比如說小魚多,可以說是夏季釣魚的一大特點,在調漂上需要注意儘量減少小魚的影響,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釣鈍點。
  • 釣魚新手:先別說怎麼調釣、開餌,能不能先幫忙處理這幾個問題
    但是,對新手來說,釣魚雖然樂趣十足,但是,臺釣對新手來說,並不是很友好,且不說開餌、調釣等環節,僅僅是附餌、拋竿、剪鉛皮,這麼幾個小細節,就很讓人頭疼了。這幾個小細節,對老鳥來說,都不算個事,但是對新手來說,附餌效果不好,很容易一拋一大片,餌團不附鉤,落水的是空鉤。拋竿效果不好,要麼拋投不精準,鉤餌落不到釣點,要麼就是子線纏繞,讓人恨不得把魚竿都扔掉。
  • 野釣鯉魚怎樣提高魚獲
    閒下來比較喜歡看好多野釣釣友的帖子,和問題。本人接觸野釣機會少,但也喜歡和一些長者去野釣。 其實作釣鯉魚一般最佳的作釣時間以下午17:00作窩以夏天為準。作窩水域越大定點打窩越是一個關鍵,就是長竿打窩。這樣可以讓我們再時間上有限制的釣魚人,提高中魚速度。
  • 野釣既能打快魚,也能守慢口,調平釣二目,就是這麼方便
    第二步、單鉤附餌,上推浮漂,釣目2目 將下鉤掛餌,然後上推浮漂,一直到漂尖露出整目,且大於1目半,既下鉤到觸底,選擇較為平整的水底重新二次調漂,一直到釣目始終保持2目不變,就算是調釣結束;
  • 為什麼說垂釣最重要的基本功是看漂相,介紹最基本的浮漂動作
    因為其它的技巧如果不熟練,我們可以著釣友幫忙,比如調漂了,選擇釣位了,開餌了都可以麻煩釣友幫忙。還有一些技巧可以用裝備來彌補,不會綁鉤綁線直接買綁好的,遛魚技巧不熟練可以使用暴力的竿和線。唯獨看漂你不能找人代替,也不能在裝備上彌補,只有自己掌握才行。看漂就是通過觀察浮漂的動作來確定揚竿的時機。熟練的釣魚人可以準確地判斷出揚竿的時機,對於新手來說就比較難。
  • 野釣學得越多釣得越差?為什麼新手總是從一個坑裡跳進另一個坑中
    其實並不是餌料好不好的問題,首先你要想的是,你能不能做到他同樣的釣法,調釣是否到位,餌料開制的狀態好不好。與其盲目追求,不如把入手接觸的第一款餌料先開好,用好。根據不同季節,根據魚情所需的各種狀態先掌握好,再考慮換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