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深圳將WTA年終總決賽的總獎金提升到了1400萬美元,遠超同年的ATP年終總決賽,實現了女子網球在追求平等的道路上又一次大跨步。本期」深入年終「將帶大家回顧女網」追求平等「的那些事兒。
莎拉波娃和小威廉士,毫無疑問是當今女子網壇最大牌的兩位明星,甚至在整個女網歷史上,她們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兩位超級巨星。而同處一個時代的兩人又是一生的對手,她們在場內場外的每一次爭鋒相對,都會成為鎂光燈最熱衷於捕捉的經典時刻。
然而,就是這樣兩位總是習慣於站在對立面的「死對頭」,曾經竟因為一起轟動網壇的事件而罕見地站到了一起,究竟是什麼事情擁有這麼大的魔力呢?
時間倒回2012年溫網,法國男選手西蒙突然對男女「同工同酬」開炮,他給出的理由看似十分充分:男子比賽更激烈,大滿貫要打五盤,而女子只打三盤;媒體報導更傾向於男子比賽;男單決賽票價也比女單高等等。
其實這些言論並不新鮮,在過去幾十年追求「同工同酬」的路上,一直都伴隨著這類質疑聲,這也是為什麼雖然美網早在1973年就實現了同工同酬,但直到2007年,四大滿貫才全部實現男女平等。
1973年比利·簡·金贏得「性別大戰」,為推動男女平等做出巨大貢獻
儘管在當時,西蒙的觀點早已不是主流,但也不乏支持者,比如蒂普薩勒維奇就說道:「男子四巨頭體現了強悍的統治力,這讓人想起伍茲時代的高爾夫,然而女子網球卻完全不同,我不是貶低阿扎倫卡(時任世界第一)或其他球員,可那個由大小威、比利時雙姝、毛瑞斯莫統治的女子網壇時代已一去不復返,我也不認為優秀的後輩就能輕鬆戰勝小威,總而言之,大滿貫實現相同報酬真是可笑極了。」
而對於西蒙當時充滿憤怒的喊話,莎拉波娃的反駁再次展示出了一貫的幽默與智慧,她雲淡風輕地說出了那句經典名言:「男子網球好看?我敢肯定,來看我比賽的人比看他的多得多。」 就這簡單的一句話,讓反對者們啞口無言。
緊接著小威也站出來力挺莎娃,促成了這次百年不遇的統一戰線,「毫無疑問很多人更願意看瑪利亞的比賽,她可比西蒙受歡迎多了,」小威補充說:「現在的女子網球非常的好看。」 至於「女子打三盤,男子打五盤」,所以「不同工哪來同酬」這一觀點,前女單世界第一毛瑞斯莫早就放話了:「我們也可以打五盤,這沒有問題。」
就連被蒂普薩勒維奇提到的四巨頭之一穆雷也拒絕被代表,他站出來對女球員們表示了絕對的支持。穆雷認為女子之所以不打五盤,是由賽事和轉播決定的,並非女球員打不了或者反對。 「所以女子比賽不實行五盤三勝不該成為被質疑的理由,同工同酬對於網球來說是件好事。」穆雷如此說道。
至於蒂普薩勒維奇所說的「女網巨星時代一去不復返」的觀點,其實仔細想來就更經不起推敲了,我們不妨用莎娃的思路來回應他:「當四巨頭的時代結束,後來者們也沒人超過費德勒時,男網的獎金是不是就該降低呢?」 相信蒂普薩勒維奇聽後也會啞口無言。
事實上,在影響力方面,和很多流行於全球的體育項目相比,網球的男女差距要小很多,甚至像莎娃和小威這樣的國際巨星,影響力上已經完全不輸於男單四巨頭。
當然這與運動項目本身的差異性有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因為當初比利·簡·金大膽追求同工同酬的壯舉,以及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女球員前赴後繼的爭取,才有了這個看似「同工同酬」的今天和一代又一代女網巨星的湧現。毫不誇張地說,正是同工同酬的實現,才讓更多女孩願意打網球,也讓女網產生了遠比其它項目更多的國際巨星,而這也反過來推動了女網以及整項運動的發展,兩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
所以,並非像西蒙們眼中那樣,「同工同酬」會分男球員的奶酪,成為他們的負擔,恰恰相反的是,這四個字作為時代進步的一種標誌,早已成為網球的金字招牌,成為這個項目最重要的資產之一,讓網球越來越受歡迎,國際影響力逐年上升,而所有的男選手也因此而受益。
比利·簡·金為爭取同酬建立WTA
不過,雖然「同工同酬」運動開展至今已經超過45年,但真正實現「平等」的賽事卻依然屈指可數。除四大滿貫以及「北美陽光雙賽」已經實現了「同工同酬」外,其它賽事距離這一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就拿美網前重要的熱身賽辛辛那提站來說,作為一站男女同賽的賽事,2018年男子比賽的總獎金超過了600萬美元,而女子比賽的總獎金還不到300萬美元,即便考慮到女子超五賽比男子大師賽級別稍微低一點,但按照冠軍積分90%來看,獎金差距還是相當明顯。
2018辛辛那提冠軍博騰斯獎金只有男單冠軍德約的一半
而級別越低的比賽差距會更大,比如上周在荷蘭舉行的利貝馬草地網球賽,同樣是男女同賽,也分別屬於各自級別最低的男子250分賽和女子國際賽,但男子獎金則是女子的將近三倍。可見,在45年之後的今天,所謂「同工同酬」依然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作為ATP和WTA各自級別最高的賽事,兩個年終總決賽的獎金數目也有不小差距。去年,倫敦ATP年終總決賽的總獎金達到850萬美元,而新加坡WTA年終總決賽僅有700萬美元;2013年在伊斯坦堡舉辦時,WTA年終總決賽總獎金為490萬,比同年的ATP年終總決賽少110萬;而在2014年,WTA年終總決賽剛來到新加坡時,總獎金上升到了650萬,和同年的ATP總決賽相當,但接下來幾年漲幅放緩又被反超。
經歷了這麼多年對別人的亦步亦趨,WTA年終總決賽終於在深圳迎來新一波獎金的大漲,2019深圳WTA年終總決賽的總獎金將上升至1400萬美金!不但完成獎金翻倍,而且遠超今年倫敦的900萬美金,實現了同級別大型賽事女子獎金首次反超男子的壯舉!
對深圳大幅度提升獎金的這一做法,男單世界第一德約科維奇大加讚賞,他說道:「WTA女選手為了她們的權益奮鬥了很多年,現在她們爭取到了這樣的待遇,這是她們應得的。在李娜之後,中國湧現了很多前100、50的選手,現在網球在中國很流行,特別是女子網球大概有十站巡迴賽吧,大家都看好女子網球在中國的市場。」
看到了嗎?誰說女子網球不受歡迎?首先中國球迷就不答應。而現在,深圳WTA年終總決賽又為實現同工同酬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必將和當年比利·簡·金爭取男女平等一樣,成為影響網球運動發展的一起標誌性事件。
其實,男女「同工同酬」也只是WTA在爭取平等方面所做出的一部分努力而已。比如今年,WTA發布了全新活動「夢想背後」(It Takes WTA),旨在展示女網球選手的精神,呈現她們真實又多元的品質,以及WTA賽事的獨特特性。
沒錯,真實又多元,這就是WTA的精神。當平權運動走到今天,它早已超出了當初男女平等的界限,而是延伸到了種族和性向等各個方面。今年六月,為了配合世界各地「同志驕傲節」的陸續展開,WTA更是把「夢想背後」的口號「It Takes WTA」延伸為「It Takes Equality」,並將各大社交媒體的logo換成了象徵同志平權的彩虹色,展示出了始終和平權運動站在一起的信念。
而作為WTA的創始人,比利·簡·金女士一直都是平權運動的急先鋒,今年以她的故事為原型的兒童繪本《我是比利·簡·金》也出版了,書中除了聚焦比利·簡·金終身奮鬥於平權事業之外,也描繪了威廉士姐妹和脫口秀主持人艾倫等人為種族和同志平權所做出的貢獻。
「我愛這本書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教給了孩子們何為平等。」 比利·簡·金說道。
是啊,我們永遠都不要忘記,在過去四十多年間,若沒有對夢想的堅持,沒有對平等的追求,就不會有現在的女子網球。而時間來到2019年,深圳讓總決賽的獎金超過男子這一看似簡單的舉動,或將成為繼比利·簡·金為爭取同酬創立WTA、以及四大滿貫全部實現同工同酬之後,女子網球在追求夢想和平等這條路上邁出的最重要一步。
(圖源見水印)
往期精彩內容
法網奪冠登頂PRTS榜首的竟是位板球選手? 三對金花將齊聚深圳?
倒計時150天:過去三年竟有一條驚人神律!
認識網球三大協會:「三足鼎立」背後竟有這麼多故事!
深入年終|端午小長假 跟著WTA來場十全十美的中國行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