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啟蒙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英語啟蒙請美國外教還是英國外教好?
英語啟蒙6歲還來得及嗎?
英語啟蒙不去培訓班能行嗎?
英語啟蒙到底是多說還是多聽?
英語啟蒙會不會影響中文?
這些問題你遇到過嗎?相信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今天我來分享英語啟蒙路上可能遇到的問題,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
學齡前是孩子的語言發展關鍵期,抓住這一時間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我家哥哥弟弟,也是很早就開始接觸英語了,所以他們對英語始終沒有陌生感和抗拒感。
英語啟蒙如何做?6部曲教你打通英語啟蒙任督二脈!
01
營造家庭英文環境
對於孩子來講,一個浸入式的英語環境非常重要,可以說是英語啟蒙的第一步,而這個環境是需要父母來創造的。
那什麼是浸入式英語啟蒙呢,浸入,英文是「immersion」,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浸泡在第二語言的環境中,像學習母語一樣學習外語。
這是因為語言的學習,是習得,需要一定的積累。就算孩子還不會講話,聽不懂英文的意思,但日積月累持續的英文輸入,卻可以讓孩子對英語產生熟悉感,激起孩子對英語的興趣,為後期的深入學習做好心理建設。
美國邁阿密大學的研究表明,在孩子醒著的時間中,有20%的時間進行這門語言的輸入,就能把這門語言不知不覺中習得成為第二語言。經過測算,這個時間就是每周大約16小時,平均到每天也就是大約2個小時的量,我們完全可以做到。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滲透一些英語表達,早上起床和孩子說「Good morning」、「Time to wake up」、「Let’s get dressed 」,著急的時候跟孩子說「Hurry up」。孩子表現好的時候說「Well done」、「Good job」,這些都不複雜,利用一本日常口語參考書,都完全可以自學了。
如果實在擔心口語不好,也可以陪孩子一起看原版英文動畫片,一邊看一邊給孩子解說,幫助孩子理解其中的情節,鼓勵孩子模仿動畫主角講英文。
另外還可以通過英文繪本親子閱讀,幫助孩子熟悉這一語言,可以英文和中文一起交替閱讀,比如看到下面這一頁,可以跟孩子講:拉瑪正拿著牙刷刷牙呢,「Time to brush」刷牙時間。
英語表達的學習是需要場景支撐的,任何一種語言的啟蒙,都需要一個圍繞這一語言的環境。前期的語言輸入量,決定了孩子後期的詞彙量。
因此關於英語啟蒙是否一定要去培訓班?英語啟蒙會影響中文發展嗎?相信你已經有了答案!
02
積累基礎英語詞彙
如果希望孩子在英語學習上達到獨立閱讀的水平,先積累8000個左右的閱讀詞彙量,特別有必要。坦白說,英語單詞是學習英語的基石,前期幫助孩子掌握大量的單詞,可以增強孩子學習英語的信心,這也是我一路陪著孩子們走過來的最大感觸。只有「心中有詞」,才能「脫口而出」,孩子才願意嘗試著用這一語言表達自己。
這些單詞在孩子的生活中經常出現,是孩子容易接觸到的名詞或形容詞,我們可以將這些單詞貼到對應的物品上,在日常對話中,教孩子多去認識。
比如我會對孩子說,「水杯,cup。I reach for a cup to have a drink. 我伸手去拿一隻水杯想喝水」 先定義,再解釋,同時伸手做動作來表示,把具象和表達結合在一起,孩子慢慢就會記住。
高頻詞是另外一個很重要的骨架,大多是副詞、動詞,對於這類詞的掌握,需要藉助於單詞卡,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遊戲幫助孩子記憶,比如上周我們剛聊過如何用閃卡幫助孩子積累英語詞彙(一張小小的閃卡,怎麼就成為了美國啟蒙課堂的必備教學工具?),這就是一個方法。
舉個例子,「拍蒼蠅」,說出一個單詞,讓孩子去拍打對應的單詞卡;「我說你做」,讓孩子表演單詞卡上的動作;還有「唇讀遊戲」,抽出一張卡片,放在自己背後或反扣在前面,然後用嘴巴不發聲讀出來,讓孩子觀察你的嘴,猜測是什麼單詞。
英語啟蒙玩中學,學中玩,讓孩子在遊戲中自然習得,輕鬆掌握雙語不是神話。
03
鼓勵孩子多開口說
當孩子積累了一定的詞彙量,懂得了英語詞彙對應的意義時,便可以以多種形式鼓勵孩子開口講英語。
平時除了與孩子多用英文交流,和孩子一起讀英文繪本之外,讓孩子參與一些有趣的英文配音小PK也是特別有意思的事情。
這個形式無疑特別受孩子們的歡迎,畢竟每個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也能很好地激發孩子們開口說英語。
這三招是不是也挺簡單的,但堅持更重要,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讓孩子循序漸進的學英語,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啊!
英語啟蒙初期大量輸入,等孩子有一定的基礎,鼓勵孩子輸出,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04
0-3歲英語啟蒙實用方法: TPR教學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應教學法,簡稱TPR
TPR「全身反應法」顧名思義就是把「語言」和「肢體行為」聯繫在一起,通過左右腦的共同協調訓練建立語言思維,達到掌握外語的目的。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當聽到「Stand Up」就從座位上站起來,聽到「Touch your nose」就去摸自己的鼻子。
因此呢在「被教」的過程中,孩子最大程度調動的是自己的視覺、聽覺和動覺。
科學家曾指出,兒童學習動用的感官越多 學習記憶越好。比如說,背英文單詞,看+大聲朗讀,可能比默讀更有效;而要想牢記一個人,名字、聲音、外貌、體味等疊加起來的多維印象,也比單個特徵更容易記憶。
05
孩子錯過了最佳英語啟蒙時期怎麼補救?
有朋友說:"我娃已經和語言敏感期失之交臂了,還能來得及嗎?"
首先很理解這類父母的焦慮,但越是這種情況,家長越要平心靜氣,幫孩子做好接下來的學習規劃。
孩子雖然快過了學習語言的黃金階段,但是依然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不要因為孩子的年齡問題就想讓她學得更快更多,作為零基礎的孩子來說,啟蒙要從興趣、環境和堅持這三點出發。
首先,讓孩子對英語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發生興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正確打開方式,對於語言的學習來說更是如此。想培養孩子的興趣,建議從孩子真正喜歡的角度出發,可以從聽英文兒歌或者看英文動畫片,都要以孩子喜歡為第一原則,不可態度強硬的硬推,否則會引起孩子的牴觸心理,讓學習這件事難上加難,那就得不償失了,記得龍應臺曾經寫過一本書,《孩子,你慢慢來》,養育孩子急不得,孩子有他發育的內在規律,遵循規律,慢即是快。
其次,耐心陪伴孩子的學習過程。
中年父母每花出去的一分錢都是自己想要的自由。我身邊經常有爸媽聊報了多少個興趣班,閱讀、心算、演講各色各樣,五花八門,說句實在話,千萬不要抱著交錢買了課程,就和自己無關的想法。
語言啟蒙是長期工程,考慮到孩子的特性,一是孩子的專注力不行,需要有人監督,二是最初的陪伴學習,能夠緩解孩子學習新語言的焦慮和不安。建議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調整期望值,耐心而智慧的陪伴,及時的鼓勵,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更有自信,這是正向激勵,便於孩子走上正循環。
再次,父母保持良好的心態,給孩子慢慢掌握的時間,不急不躁。
語言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拿詞彙量來說,要摸索英語的規律,在新技能中獲得安全感都需要時間,父母別急著查驗學習成果,慢慢來,尤其是錯過語言敏感期的孩子,更加需要父母有良好的心態,否則將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不良的負面影響。
一個朋友和我說,他的兒子8歲了,但是因為早期沒有關注孩子的英語啟蒙,因此到了小學,英語學習比較吃力,每次孩子讀英語就很抗拒,朋友壓力很大,一方面要面對老師的反饋的問題,一方面看著孩子牴觸的狀態,很痛苦,心態自然也受到影響,難免會把情緒發洩出來,從而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二次傷害。
因此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父母要看清楚問題的本質,給到孩子需要的支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讓孩子能勇敢的面對學習過程的各種困難,從而收穫學習的能力,讓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最後,持之以恆,並營造家庭學習英文的氛圍。
學海無涯苦作舟,從這句話我們就知道,學習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學習語言更加要操練,堅持每天打卡學習,哪怕只有10分鐘,養成學習習慣,同時在家中播放英文兒歌或者英文故事,作為日常的家庭背景音,加深孩子對英文的認知。
06
6-12歲孩子適合的動畫片
6歲後的孩子可以通過電影和動畫片來激發孩子的興趣,今天我來分享適合6-12歲孩子的動畫片,相信總有一款適合你的孩子,記得文末加我,免費領取原版動畫片資源。
01
Magic school bus
神奇校車基本上算是家喻戶曉,每家孩子無論中文還是英文,都多多少少看過。
孩子們每集都坐著黃色的校車,穿梭於各種場景中:人的身體裡,血液裡,海底,地球中心,太陽都可以去呢,炫酷又刺激。
列入到大童必看裡面,是因為她的同名繪本已經屬於章節書的範疇,無論是字數還是英文詞彙量,都有了一定的難度。
這部動畫不僅能夠幫助大童了解一定的科學知識,對自身的英文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和提高。
同時,它的同名繪本是美國國家圖書館推薦給所有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的課外自然科普讀物,是全美最受歡迎的自然科學圖書系列。
看動畫之前,也可以先給孩子看看繪本,再選擇看動畫。
02
《Dinosaur Train》(恐龍列車)
這部動畫是PBS播出的知識冒險性動畫。以恐龍為主題,每集介紹一種新的恐龍,小暴龍巴迪和領養他的翼手龍爸爸媽媽、兄弟姐妹,每天坐上恐龍列車去陌生的地方冒險,探索森林,沼澤,火山和海洋,結交與他自己不同種類的恐龍朋友。
這個動畫每集30分鐘,具有很強的推理性,能夠幫助孩子學會更好的思考,還蠻具有教育意義的。
03
Little Charmers夢幻魔法師
這部動畫是尼克兒童頻道的學齡前動畫, 滿滿的粉色,紫色,小女孩特別愛看。
講的是魔法大陸的三個小美女和他們的寵物生活在魔幻城,擁有花朵魔法杖,根莖魔法掃帚,她們樂觀,向上,每次施魔法,都是亮閃閃,很美麗,他們一起探索世界的故事。
這部動畫其實中小童也能看,只不過動畫中主人公的語速都比較快,畫風和情節很可愛。
04
絕妙的發明
這部動畫BBC出品,講述 Ed 和他的仙人掌朋友 Oucho 在旅行途中,發現貨車後面有很多垃圾,並試圖利用這些廢品發明創造。
標準的英音,每集大概28分鐘左右,能夠幫助孩子培養創造力,我自己看下來覺得很有意思,那個綠色毛茸茸的會說話的仙人掌Oucho很可愛,包含了大量的發明創造和知識講解,很漲知識,不過語速也很快。
05
Octonauts海底小縱隊
海底小縱隊其實三四歲的孩子都已經在看中文版的了,但是原版的對話其實還是蠻難的,我就放到了6歲之後的觀看行列。
它是BBC的一部海洋探險動畫,講述了八個可愛小動物組成的海底探險小隊的故事。裡面的小動物各具本領,有工程師,醫生,生物學家等8個角色,他們住在章魚堡當中,在巴克隊長的帶領下,探索海洋的奧秘,排除海底可能發生的危險,並且每一隻小動物都有自己特殊的才能。
這個動畫片融合了動作、探險、海洋生物科學課程以及學齡前團隊協作等內容,畫面也很清新,帶著海洋的感覺,還算比較適合一看的。
06
Sofia the First小公主蘇菲亞
同樣是迪士尼出品的動畫,動畫中無論是人物的穿著還是場景的布置,都非常的迪士尼。
這部動畫其實在中國也很風靡,很多孩子看過中文版的。它講的是蘇菲亞和她的媽媽本是一對平凡的母女,後來蘇菲亞的媽媽和國王相愛,成為了王后,蘇菲亞則瞬間變成了公主。在經歷了一系列奇特的事情之後,蘇菲亞和她的哥哥姐姐們慢慢成長,相互扶持,最終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公主。
這部動畫片非常積極向上,沒有毒皇后,善嫉的公主姐姐,同時融合了魔法世界,很可愛。
07
《Carfield and Friends》
這也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全身長著橙色皮毛的加菲貓,小氣、懶惰、自戀,但是卻也得到了全世界孩子的喜愛。
這部動畫每集8分鐘左右,語速較快,日常用詞和對話,6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練習裸聽。
08
Tumble leaf飄零葉
這部動畫我個人很喜歡,畫風非常美,森林,小橋,流水,潮溼又清新。
它是亞馬遜原創系列動畫片,由Drew Hodges執導,採用定格動畫的方式拍攝。在2014年播出,獲得當年的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評委大獎、2015年第42屆安妮獎的最佳學齡前電視動畫獎以及第42屆艾美獎的最佳學齡前動畫和最佳個人貢獻兩項大獎。
它講的名為Fig的藍色狐狸和它的青蟲朋友Stick在Tumble Leaf島上生活的故事,每天他們都會去探險,發現有趣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學到很多科學知識,發現周圍的世界,探索周圍的世界。
09
The Way Things Work
萬物運轉的秘密
這個動畫之前在介紹科學科普動畫的時候有介紹過。
這個動畫片,本身其實是一部同名的科普童話書,是我最愛的凱迪克金獎得主大衛·麥考利創造的科普繪本,這本繪本暢銷了半個世紀,被稱為充滿創意的物理世界入門書。BBC根據這本書製作了這部電影。它以一個猛獁象小島居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為背景,為孩子們講解各種相關知識。
它描繪了數百種機械的運轉原理,讓看似毫不相關的事物有了絕妙的聯繫,即使缺乏科技常識的孩子們,也能從中理解複雜的現代科技。
同時,故事簡單易懂,語言風趣幽默,孩子們看了,能對複雜的物理世界產生濃厚的興趣。
10
《比爾教科學》
《Bill Nye:the Science Guy》
這是一部由迪士尼聯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共同打造的科教節目。這個動畫片的科學家比爾·奈,以生動而詼諧的形式,簡單而有趣的實驗,深入淺出地解釋各種科學原理。
比爾解說現象時,還不時穿插短段式的真實影片或資料片。例如提到沒有大氣層會讓人覺得很熱,立刻插入一位胖子拿扇子猛扇的生活影片,以及閱兵典禮中貴賓一直用手帕擦汗的資料畫面。
動畫片中運用了大量的特效,音樂,喜劇效果,讓孩子自然而然的樂在其中。在這個裡面,比爾"是一個對科學有狂熱的天才",他遊泳、開飛機、高空彈跳、跳降落傘,無所不能也無所不做。他會不斷地為孩子解釋一個科學概念,直到他們完全了解而且感到興奮為止。
這部動畫,不僅獲得了全美家長最佳選擇獎的肯定,更得到艾美獎最佳兒童節目主持人、最佳兒童節目編劇、最佳音效合成、最佳音效製作、最佳攝影五個獎項…
同時,它可以搭配現在最火熱的兒童科學實驗來做,讓孩子對科學,對這個世界產生無限的興趣和熱愛。
07
寫在最後
提醒各位寶媽們想要以後無後顧之憂,還是要提早啟蒙,提早規劃,用科學的方法,自己家娃也能變成別人眼中羨慕的牛娃。我認為,就是英文學習這個事兒一定是要立足於家庭的,而不是要依賴於培訓班的。
肖不斯說:英語啟蒙掌握方法你也一樣能夠做到,肖不斯為你準備了豐富的英語資源,需要的,在評論區回復【我要英語啟蒙】,皆可免費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