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歐洲兩大列車製造商欲合併業務抗衡中國中車,歐盟反對
【文/觀察者網史雨軒】
《華爾街日報》11月1日報導稱,為了抗衡中國中車,歐盟兩大交通業巨頭德國西門子和法國阿爾斯通此前計劃合併為一家公司,但歐盟委員會周三對合併表達了反對意見。
法國TGV(右)和德國ICE高鐵(左)(國際鐵路公報圖)
歐盟及英國:反對壟斷性合併
歐盟委員會10月31日對德國西門子(Siemens)和法國阿爾斯通(Alstom)稱,兩家公司合併計劃存在問題。因為合併後將削弱列車和信號系統供應行業的競爭,而西門子和阿爾斯通是歐盟最大的兩家列車製造商。
西門子發言人理察·斯佩奇(Richard Speich)證實收到了歐盟委員會的信函,並表示公司需要一段時間研究歐盟的反對理由,將會在明年1月28日歐盟作出最終決定前拿出解決辦法。阿爾斯通發言人克里斯多福·昂格裡希(Christopher English)同樣證實這一點,表示阿爾斯通將繼續與歐盟委員會展開建設性合作,來解釋這樁併購交易的原因和好處。
昂格裡希表示,阿爾斯通仍然相信合併可以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
英法德與西班牙為了與美國波音公司(Boeing)競爭,在1970年成立了空中巴士公司。《華爾街日報》稱,法德兩國支持這次合併,希望能重現空中巴士的成功案例,在國際市場上挑戰中國中車(CRRC)。
報導中提到,中國中車在歐洲的業務很少。如果西門子與阿爾斯通合併,這個新鐵路巨頭將成為歐洲高鐵和數據驅動信號業務上的壟斷者,而目前兩家公司在這兩塊業務上是競爭關係。
英國政府所有的英國鐵路網公司(Network Rail)目前擁有並提供英國大部分的鐵路服務,該公司上周要求歐盟反壟斷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阻止這次合併,除非西門子剝離其鐵路信號業務。
歐盟反壟斷專員維斯塔格是一名丹麥政治家,此番是否會阻止合併尚不可知(圖片來源:Yes Minister)
報導稱,當歐盟委員會7月份首次宣布對合併進行調查時,英國鐵路監管機構、鐵路與公路辦公室(Office for Rail and Road)表示,西門子與阿爾斯通一旦合併,將擁有英國信號市場93%的份額。由於沒有競爭,英國每年將增加數千萬英鎊相關成本。另外比利時、西班牙、奧地利和羅馬尼亞的鐵路信號業務也將面臨被壟斷的情況,而新公司也將壟斷全歐洲高鐵市場。
《華爾街日報》認為,如果阿爾斯通賣掉如同王冠明珠般的TGV火車(法國高鐵)生產線或者信號業務,那麼合併的吸引力就會大幅下降。近幾年阿爾斯通多次從法國政府獲得支持,阿爾斯通希望維持旗下工廠運營。
西門子阿爾斯通:空客後的新歐洲巨頭
西門子和阿爾斯通在3月23日正式籤署企業合併協議,西門子董事會成員羅蘭·布施(Roland Busch)被提名為新公司「西門子阿爾斯通」董事長,董事會主席。9月26日,西門子和阿爾斯通籤署諒解備忘錄,西門子軌道交通業務與阿爾斯通對等合併,西門子與阿爾斯通各佔合併後的公司50%股份。
合併後新公司總部位於法國巴黎,新公司將在法國上市,而交通解決方案業務部門總部設在德國柏林,合併後的新公司在60多個國家擁有62300名員工。
對於這次合併,中國中車公司曾表示,合併將影響中車國際化經營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中國中車國際化步伐,進一步提高中國進入歐洲市場門檻。
阿爾斯通和西門子(圖片來源:法國政府)
觀察者網此前報導稱,西門子和阿爾斯通的交通業務包括法國TGV高速列車、德國ICE高速列車,以及信號和軌道技術。兩家整合後的年營收將達到153億歐元,調整後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達到12億歐元,利潤率為8%。新公司將一共有62300名僱員,預計合併後的4年由協同效應創造收益4.7億歐元,預計業務的合併整合將在2018年底完成。
西門子、阿爾斯通與龐巴迪的共同競爭對手中國中車,目前年營收在350億美元左右,超過西門子鐵路系統、阿爾斯通和龐巴迪交通業務的總和。
中車之前聚焦於中國國內市場,而在業務出海之後,去年已經贏得了英國和捷克共和國的訂單,同時在爭取英國高速鐵路2號項目,這條鐵路將連接倫敦和英國北部城市。
兩家公司表示,這項合併有極大的互補效應,目前阿爾斯通在中東、非洲、印度、中南美洲市場有不錯的增長,而西門子則在中國、美國和俄羅斯佔有一定市場地位。2017年,西門子還曾謀求與龐巴迪合併,但最後無果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