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遭美國「非法肢解」,阿爾斯通東山再起?欲開啟509億收購計劃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曾經,被譽為法國"工業明珠"的阿爾斯通有多輝煌?這家巨無霸的兩大核心業務分別為電力能源和軌道交通製造,在電力領域,流傳一句話:世界上每4個燈泡中就有1個燈泡的電力,採用了阿爾斯通的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1978年阿爾斯通第一列TGV 超高速列車的誕生,穩固在全球高速和超高速列車領域的絕對領導地位。

遺憾的是,2014年轟動世界能源圈的事情發生了——阿爾斯通的電力業務最終被同行業最大競爭對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收購,這顆璀璨明珠也就此黯然隕落。不過,近期阿爾斯通似乎又有東山再起的跡象。

東山再起:歐盟放行,阿爾斯通509億收購龐巴迪

據德新社報導,當地時間7月31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已同意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在一定條件下收購加拿大龐巴迪公司鐵路業務的計劃。資料顯示,阿爾斯通和龐巴迪均是世界知名的軌道交通製造商,阿爾斯通總部位於法國,龐巴迪總部位於加拿大;兩家公司在歐美發達市場佔有較高份額,其中在歐洲約50%的軌道交通項目,由阿爾斯通和龐巴迪鐵路負責。

因此,為了壯大實力,今年2月阿爾斯通同意以58億至62億歐元(約合476億至509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龐巴迪設在德國的鐵路設備子公司。不過鑑於兩者在歐洲佔有將近一半的市場,歐盟反壟斷機構對此展開調查。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歐盟委員會曾阻撓了阿爾斯通與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公司鐵路業務合併的計劃,並遭到了法德兩國的反對。

但是,這一次歐盟"放行"了。據阿爾斯通公司表示,預計將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該收購計劃。屆時,阿爾斯通的軌道交通業務規模將超過西門子,成為僅次於中國中車的全球第二大軌道交通製造商;同時這也釋放了一個信號,表明歐洲可以再次創建與中美大企業競爭抗衡的世界級公司。

美國圍獵:法國"掌上明珠"如何就此黯淡隕落?

事實上,阿爾斯通公司在法國的地位,就好比蘋果之於美國,索尼之於日本,華為之於中國一般。然而,美國卻通過非經濟手段"肢解"這家商業巨頭,於2014年以170億美元的價格正式收購了阿爾斯通全部電力能源業務。

把時光倒退到2013年4月,法國阿爾斯通前高管皮耶魯齊像往常一樣到美國出差,但哪知道剛下飛機的他面臨的卻是長達數年的監禁——美國司法部以"域外管轄權"的長臂原則指控皮耶魯齊涉嫌在一次東南亞的商業行為中參與了商業賄賂,並對阿爾斯通處以7.72億美元罰款。

數據顯示,阿爾斯通2014—2015財年電力業務銷售額為133.3億歐元,淨利潤為1.04億歐元;交通業務銷售額為61.39億歐元,淨虧損8.23億歐元。在這種情況下,要支付7.72億美元(約合6.58億歐元)的罰金,幾乎沒什麼選擇,只能賣資產了。

加之捲入到這件事情中的並不只有皮耶魯齊一人,越來越多的阿爾斯通高層以莫須有的理由被拘留。為了自保,當時阿爾斯通的CEO只能通過秘密協商將其電力業務賣給了競爭對手美國通用電氣。自此不再有阿爾斯通高層掉入"美國陷阱",這件事情算是塵埃落定。

如今經過洗禮的阿爾斯通早已不像往日輝煌。2010年,阿爾斯通公司在全球500強中排名第290位,2012年排在第404位,2015年排在第482位。完成收購後,現在的阿爾斯通公司已經在全球500強名單中消失了。

話說回來,當年阿爾斯通釜底抽薪,出售能源部門來改善現金流,以此接濟運輸部門,令其有望東山再起。在沉寂的這些年裡,阿爾斯通是否還具備實力實現這個終極願望?

文 | 李澤鈽 題 | 圖 | 饒建寧 審 | 劉蘇林

相關焦點

  • 美國「肢解」阿爾斯通,華為須當心!
    比如前不久博爾頓針對委內瑞拉的5000派兵計劃,還有它所說的「如果讓美國公司到委內瑞拉生產石油,對美國利益巨大」,擺明了就是要搶委內瑞拉的石油。 對於一些不敢動武的,美國也有一些變種計劃。 法律域外管轄,便是其中覺的手段之一。
  • 他低估了美國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強企業就此被肢解!
    直到2018年9月,他才終於走出監獄,而真正被「圍獵」的目標,那個曾經橫跨全球電力能源與交通運輸行業的商業巨頭——阿爾斯通公司已經被美國人「肢解」。1入 獄在1998年收購了德國AEG公司輸配電業務後,阿爾斯通在全球躍居輸配電行業第二位。阿爾斯通又合併了電氣工程承包和工業控制系統的佼佼者西技來克公司(CEGELEC),阿爾斯通由此實力大增。
  • 阿爾斯通出資67億美元收購龐巴迪,加強與中國中車的競爭
    據路透社17日報導,法國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公司阿爾斯通(Alstom)已決定斥資62億歐元(約合67億美元)收購加拿大龐巴迪公司(Bombardier)的鐵路部門,以打造全球第二大列車製造商,並更好地與世界最大的高鐵車輛製造商中國中車競爭。
  • 美國又耍流氓——要對盟友下手收購愛立 信和諾基亞
    據外媒消息,由於川普政府,對華為的打壓未能奏效,美國未能如願以償的拿到5G技術和專利,為了彌補美國5G技術和專利的缺失,贏回在5G市場的話語權,美國政府計劃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繼續打壓華為,另一方面謀劃推動美國的科技公司收購諾基亞和愛立信公司,來獲取5G專利和技術。
  • 美國黔驢技窮,開始採用司法手段壓制華為
    面對美國的壓制,華為迅速採取應對策略,華為海思開啟「備胎計劃」,研發多種晶片,憑藉華為海思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研發出部分晶片替代美國晶片;同時華為通過從日本、韓國和歐洲等經濟體採購晶片替代美國晶片。通過種種舉措迅速生產出不含美國晶片的通信設備和手機。
  • 2020年2月全球併購 | 蒂森克虜伯出售電梯業務,阿爾斯通收購龐巴迪...
    作為交易的一部分,蒂森克虜伯將把這筆收益中的12.5億歐元再投資,以收購該項業務的部分股份。處在巨大債務和財務壓力下的蒂森克虜伯,急需用電梯業務來拯救惡化的業績。這項交易預計在今年6月30日完成。此前,芬蘭通力電梯曾被視為有力競爭者。阿爾斯通收購龐巴迪火車業務
  • ...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日本_時政|法國_時政|東芝集團|阿爾斯通...
    過去的幾十年裡,日本東芝、法國阿爾斯通等知名企業都曾成為美國打擊的目標,並因此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痛。只不過相比之下,現在針對中國科技公司,美國政府找的藉口更加意識形態和政治化。「東芝事件」,逮捕、謝罪、制裁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迎來其半導體行業的「黃金年代」。日本半導體技術和產能飛速提升,一躍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晶片供應方。
  • 在法國人的配合下,美國竟肢解了法國的「華為」,發生了什麼?
    華為被美國人制裁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當年美國人也用這種類似手段曾經把法國的阿爾斯通公司給肢解和吞併了。當年的阿爾斯通公司實際上在法國的地位有點和我們華為在中國的地位相類似。阿爾斯通號稱是法國的工業的明珠,他在最輝煌的時候。
  • 從馬達西奇公司的被收購看烏克蘭的身不由己
    2017年,當東方大國企業提出以入股的方式向馬達西奇公司融資後,美國不高興了,一會兒是鼓動歐洲某國收購馬達西奇公司,一會兒是鼓勵本國公司收購馬達西奇的股份。歐洲公司壓根兒就沒有收購意願,只是配合美國佬忽悠馬達西奇。美國自家的公司嫌不賺錢,主要是怕收購了沒生意,砸在手裡,考察了一下後直接宣布不予收購。
  • 3家中企欲收購英衛星公司,遭英國政府5億截胡
    根據參考消息網報導,在3家中國企業欲收購英國OneWeb衛星公司的時候,半路卻殺出了個程咬金,遭到了英國政府的截胡,英國政府願意出資5億英鎊參與此次資產競標,希望藉此機會能夠開發英國的衛星導航系統。
  • 拯救TikTok,總部可能設在美國之外!張一鳴發千字公開信,外交部也...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公開資料顯示,TikTok 進入美國市場之後,迅速進入蘋果應用商店和谷歌應用商店的下載排行榜前十,現在已榮登應用商店的榜首。截至今年4月底,TikTok在美國的用戶下載量為1.65億次,約佔其總人口的50%,美國是TikTok在海外的第二大市場,月活躍用戶在3000萬左右。
  • 阿爾斯通綽號「街球王」,曾和姚明並肩作戰,巔峰期到底啥水平?
    阿爾斯通,1976年出生於美國紐約,1998年參加NBA選秀,第二輪第9順位被密爾沃基雄鹿隊選中,開始其NBA職業生涯,他輾轉多支球隊,曾效力雄鹿、猛龍、熱火、火箭、魔術、籃網等多支球隊,2011年加盟浙江廣廈夢猛獅俱樂部,又開啟了一段CBA生涯。
  • 美國為何禁用抖音國際版?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這!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將禁止抖音海外版應用TikTok在美國運營,此舉立即引發了各界強烈的反應,TikTok在美的命運前路未知。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稱,由於川普的表示他反對由一家美國公司收購TikTok並繼續在美運營的協議,這讓微軟和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的收購談判陷入僵局。
  • 最新:中企獲批收購百年德企業務!德國曾一度打算叫停該計劃?
    來源:金十數據據外媒4月27日報導,德國反壟斷監管機構終於為"中國中車收購德國福斯羅機車業務"這一交易開了綠燈。在此前,有德媒擔心德國技術流失而帶來競爭威脅,德國經濟部曾一度打算叫停這項收購。據了解,被收購的福斯羅是一家德國鐵路技術公司。但在過去幾年,福斯羅的市場競爭力顯著減弱。數據顯示,上百年歷史的福斯羅2018年營收為8.65億歐元,稅前利潤僅為5400萬歐元。而去年8月,福斯羅就已宣布將德國紹爾蘭地區的機車業務出售給中國中車旗下的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
  • GE26億美元賣掉由託馬斯·愛迪生開啟的工業系統業務 ABB接盤
    《財經》記者獲得的一份GE工業業務CEOStephanie Mains發給員工的內部郵件顯示,過去六個月中GE曾與多個感興趣的買家接觸。路透社曾在8月報導稱,GE起初為該業務標價30億美元。GE的工業系統業務即GE全球電氣化解決方案業務(GE Industrial Solutions),包括斷路器、電氣控制模塊、應急電源產品及相應的解決方案,總部位於美國亞特蘭大,2016年銷售收入為27億美元。在GE的業務板塊中,它隸屬於其能源互聯與照明業務(Energy Connection and Lighting)。
  • 閱讀《美國陷阱》,便知美加兩國脅迫孟晚舟,同樣是場世界級勒索
    世界級企業、高管、逮捕、審判、談判、肢解法國高科技企業阿爾斯通……這是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和馬修·阿倫提供創作的暢銷書《美國陷阱》,以法國高科技阿爾斯通公司高管皮耶魯齊的親身經歷外藍本,揭示了美國通過《反海外腐敗法》等司法手斷,打擊美國企業商業競爭對手的驚人內幕。
  • 民航早報:海航欲出售10億美元收購的CWT
    1.消息人士:海航集團探索出售新收購的旗下物流部門CWT  據路透社報導,數位消息人士透露,在以10億美元收購新加坡物流公司CWT九個月之後,海航集團正與銀行進行談判,想要為CWT尋找買家。這項出售如果完成,將成為海航集團近期一系列旨在削減債務的資產出售之舉的最新一例。三位消息人士指出,關於CWT,海航想要尋找一位非中國買家。
  • Facebook遭抵制、耐克巨虧50億、微軟永久關閉實體直營店
    【Facebook遭廣告商集體抵制,扎克伯格資產驟減70億美元】2.【中石化成立風險管理公司,要打造「大宗商品投資銀行」】3.【耐克單季巨虧50億,宣布將裁員】4.【騰訊再推視頻社交產品,騰訊新聞極速版升級為有味APP】5.
  • 法國正式打響對美第一槍,首次否決美企收購計劃
    據觀察者網1月5日報導,法國媒體日前曝出一則重磅消息:法國政府第一次正式否決了美國一家企業的收購計劃。要知道美國作為法國的親密夥伴和關鍵盟友,兩國一直都保持著密切的經濟往來,這種投資管控措施也從來沒有在美國身上實施過。因此否決消息一出,馬上就引起了法國媒體和民眾的熱議,看來川普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 法德兩大列車製造商欲合併業務抗衡中國中車 歐盟反對
    原標題:歐洲兩大列車製造商欲合併業務抗衡中國中車,歐盟反對【文/觀察者網史雨軒】《華爾街日報》11月1日報導稱,為了抗衡中國中車,歐盟兩大交通業巨頭德國西門子和法國阿爾斯通此前計劃合併為一家公司,但歐盟委員會周三對合併表達了反對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