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達西奇公司的被收購看烏克蘭的身不由己

2021-02-14 明月普照

烏克蘭,曾經富甲一方,蘇聯時期有著「歐洲糧倉」的美譽和「蘇聯工業心臟」的稱號,即便是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的整體實力,尤其是軍事遺產和軍工製造能力,在全世界也是排前幾的。

然而就是這麼殷實豐厚的家底愣是在短短的幾年內讓烏克蘭的政客們給敗光了,財富要麼被寡頭據為己有,要麼被買辦走狗白白送給了美歐(西方)。

現在的烏克蘭,除了遍地散發著惡臭的西方民主氣息,基本是要啥沒啥,都到了這種地步,被美國(西方)忽悠到坑裡的烏克蘭人還在忙著抓民主,鬧革命,不知疲倦地拿著所謂的選票幫著美歐(俄)挑選自家在烏克蘭的代理人。

技術沒了,人才流失了,財富也越來越少,曾經強大的生產和創造能力也不存在了,為了維持傀儡政府的運轉,維護烏克蘭這個名義上的國家的存在,烏克蘭只能靠不停地出賣還剩的那點兒軍工產品和技術、出租自家的女人給外人,以換取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國家的運轉。

現在的烏克蘭因為吃老本,賣家底,被稱為破落戶,敗家子;因為出租自家的女人又被稱為歐洲的妓院,歐洲的子宮。

就是這樣的烏克蘭,還讓三水巷的腦殘女羨慕的痛哭流涕,說三水巷也應該有烏克蘭那樣的「民主」。怎麼說呢,現在的三水巷,有許多腦殘貨跟沒在妓院被翻過烙餅,反而豔羨妓院的燈紅酒綠的傻逼沒啥兩樣。

本來可以靠實力吃飯,非要拼顏值過活,搞什麼狗屁民主革命,革來革去,烏克蘭人把自己國家的命革了,以為貼上「美式民主」標籤後就可以過天堂般的生活,沒想到民主的洪水過後整個烏克蘭直接墜入地獄。

被忽悠閹割了強大的軍事實力已是不智,還要接受美式民主的洗禮,兩次顏色革命後烏克蘭人終於把自己的國家搞殘了,美歐指控的「獨裁者」倒是被趕跑了,民選政府也實現了,可烏克蘭人的日子卻越來越難過了。

把烏克蘭弄成這般鬼樣子後美國(歐洲)放過烏克蘭了嗎?那哪呢?美歐(西方)給任何國家「民主開光」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剝削、壓榨、控制和奴役這個國家,除非這個國家沒有一點利用價值,比如非洲某國,否則拋棄它是不可能的。現在的烏克蘭雖不能說是被美國(歐洲),尤其是美國,完全控制了,但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方面面美國對烏克蘭的影響力那是相當大的。
別的不舉,就拿軍工產品和技術的銷售來說,原本因軍工產品和技術被需求而連著的俄羅斯,因為美國(歐洲)操控下烏克蘭政客在地緣和外交上的不斷挑釁,俄羅斯漸漸反感和遠離烏克蘭,俄羅斯逐漸加強了依賴烏克蘭的軍工產品和技術的自主研發力度,俄自主研發的程度越來越高就意味著對烏克蘭的依賴性就越來越低,沒了來自俄羅斯的訂單,加之美國(歐洲)又是只送民主不送錢,對烏克蘭的軍工產品也沒興趣(沒興趣的原因是同類產品美國有且更高級些,另外,蘇系產品與美系產品不兼容),許多烏克蘭軍工生產企業陷入困境,典型如烏克蘭航空發動機製造商-馬達西奇公司,遭俄羅斯拋棄後又被美歐數次忽悠,現在處境愈法困難。

美(歐)攪黃了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軍工合作後,對烏克蘭與其他國家的軍工合作呢?繼續攪.

正當馬達西奇公司奄奄一息,徘徊在死亡邊緣時東方大國伸出了援助之手,在早前已有合作的基礎上2016年東方大國的企業又及時出手,向馬達西奇公司下了價值3.8億美元的訂單,購買該公司生產的航空發動機,還承諾再投資若干億幫助該公司維持運轉。

2017年,當東方大國企業提出以入股的方式向馬達西奇公司融資後,美國不高興了,一會兒是鼓動歐洲某國收購馬達西奇公司,一會兒是鼓勵本國公司收購馬達西奇的股份。

歐洲公司壓根兒就沒有收購意願,只是配合美國佬忽悠馬達西奇。美國自家的公司嫌不賺錢,主要是怕收購了沒生意,砸在手裡,考察了一下後直接宣布不予收購。

烏克蘭被忽悠了一年多,美歐兩家的企業沒有一個願意收購馬達西奇公司,連入股也不願意。無奈之下馬達西奇公司又把目光轉向東方大國。

沒人願意收購不等於美國會阻止馬達西奇公司與東方大國的合作,收購這招不能用之後美國又祭出司法調查和高官直接恐嚇、施壓的爛招。

美國司法部門以「偷稅漏稅、洗錢」這樣罪名恐嚇和施壓烏克蘭政府,迫使馬達西奇公司與東方大國企業的收購交易中止。

自己沒錢幫烏克蘭企業,也不願意收購,還一再阻撓東方大國的幫助,烏克蘭終於有人怒了,烏克蘭最高拉達議員利亞什科發文怒斥美國,「美國人禁止我們向東方大國出售發動機,他們倒是來買啊,然而美國人自己不買,又不允許我們賣,那麼最終馬達西奇的結局只有破產,成千上萬的技術人員失業。」

被坑被忽悠被施壓多次後,馬達西奇公司的管理層終於咬牙做出了決定,把部分股份賣給東方大國企業,籌資維持公司運轉,給員工發工資.據說東方大國企業已收購了馬達西奇公司50%以上的股份。

消息一出,美國再次大為光火,8月28日川普政府派安全顧問博爾頓(已離職)直接飛赴烏克蘭,耍求烏克蘭政府阻止馬達西奇公司與東方大國企業的收購計劃。博爾頓稱,「我們無意幹涉烏克蘭的內政,美國反對馬達西奇公司與東方大國企業之間的收購協議,原因是這種收購「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已經幹涉了,還說無意幹涉,婊子要當,牌坊還要立,這臉皮夠厚。受此影響,入股收購計劃再次擱淺。

之後美國又誘壓烏政府,讓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調查東方大國企業對馬達西奇公司的收購案,收購又擱騰下來。
今年11月份又爆出美國政府正準備讓一家美國公司去收購馬達西奇。以前用過的忽悠模式又開啟了。

這次馬達西奇不忍了,馬達西奇公司總裁維亞切斯拉夫·博古斯拉耶夫對烏克蘭國家通訊社表示:
公司別無選擇,否則我們就得先裁員一萬人,然後就等著破產,最後工廠將不得不關閉。我們決定尋找投資者。我們被提示誰會是投資者,我們去了中國並與之溝通,除了購買股份之外,中國人還承諾在兩年內對該工廠投資2.5億美元。 

巧的是這幾天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批准了這宗收購案,不過還需進一步審查。原因不用多解釋,一切皆因政治,尤其是外部政治因素的幹擾。美國對這樁收購案堅決反對,歐洲同樣反對,俄羅斯也看著不爽,這就是這樁收購案一波三折,歷經數年無法完成的真正原因。

惡意阻撓和破壞烏中合作並不是美國(歐洲),包括暗中對烏克蘭用力施壓的俄羅斯,對這家公司的產品和技術感興趣,而是為了阻止東方大國從這家公司獲得產品和技術,它們不希望東方大國因得到馬達西奇這家公司的產品和技術後,成為自己在相關領域的競爭者和威脅者。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它們會使用各種手段阻撓兩國企業之間的合作,至於烏克蘭的企業,甚至是整個烏克蘭的死活,美歐俄才不會在乎。

美歐俄想要的最好結果是,東方大國沒有得到馬達西奇的產品和技術前,這家烏克蘭公司直接破產倒閉。而馬達西奇這家公司的求生欲很強,公司的管理層不想就這麼讓美歐俄困起來,直至餓死。鑑於此,這樁收購案的波折還會繼續,不會馬上中斷,一時半會兒也不會利利索索完成。

一國企業要抵禦得住來自外部的壓力那得有母國的支持、撐腰和保護,否再強大或抗壓能力再強的企業都難以招架。然而當今世界能抗住美國壓力,能為本國企業撐起保護傘的國家屈指可數,西方大國法國都算不上,因抗不住美國的壓力,法國自家企業阿爾斯通直接被美國肢解了。烏克蘭沒法跟法國比,烏克蘭企業的境遇可想而知,更何況馬達西奇要抵禦的還不是一般的外部壓力,是美歐俄這樣的大塊頭且不止一家,馬達西奇可謂壓力山大啊!

馬老師曾說過「經濟(基礎)決定政治(上層建築)」,在烏克蘭正好反了,成了政治決定經濟。為什麼會這樣?

很簡單,烏克蘭政客的上位取決於美歐俄之間的博弈而非什麼烏克蘭人的選票,任何呆在烏克蘭總統位子的那個人,他必須優先考慮美歐(俄)的感受和利益而非烏克蘭的利益,否則他的總統大位是坐不穩的。美國手裡有以亞採紐克為代表的政治勢力,歐洲有以季莫申科為代表的政治勢力,俄羅斯手裡有以亞努科維奇為代表的政治勢力,敢不聽話,美歐隨時可用民主的選舉換掉他,俄羅斯雖然不能用選票決定烏克蘭總統位子上的那個人是誰,但俄羅斯可以在地緣手段讓那個人混的難堪。

烏克蘭已經沒什麼獨立自主可言了,烏克蘭政府要做就是聽指揮和執行命令,自家的事兒根本沒時間去思考和做,包括與誰做生意,烏克蘭很多時候都做不了主。所以烏克蘭的企業想做一點點自己的事,常常也會因為政府得看美歐俄的臉色,先徵得美歐俄三方的同意而導致計劃泡湯,原因不用多解釋,美歐俄三方都只是想利用烏克蘭牽制對方,並不會為烏克蘭考慮,更不會維護烏克蘭的利益,那麼烏克蘭想要徵得三方同時同意基本不可能,烏克蘭政府一直是像狗一樣被美歐俄三方呼來喚去,表現的無所事事,沒有什麼可做的。政府都廢了,企業又敢做,能做成什麼。

烏克蘭的出路在東方,就盼著東方大國日漸強大吧,只有到了東方大國足夠強大,能夠制衡住美歐俄三股力量,尤其是能扼制住美歐這兩股邪惡勢力的時候,烏克蘭才能獨立做人,過揚眉吐氣的日子。






小賞怡情

相關焦點

  • 收購馬達西奇公司申請被拒,中國投資者已對烏克蘭政府提出國際仲裁
    【環球時報記者 張武 王臻】「馬達西奇公司的中國投資者已申請國際仲裁。」據俄新社8日報導,因烏克蘭違反與中國的相互保護投資協定,烏克蘭航空發動機巨頭馬達西奇公司的中國投資者已對烏克蘭政府提出國際仲裁,要求後者賠償35億美元。
  • 烏克蘭拒絕中企收購馬達西奇,中企發起國際仲裁,索賠35億美元
    在上述交易案發生前,中國公司已收購該企業超過50%的股份。馬達西奇公司總裁博古斯拉耶夫曾表示,除購買股份之外,中國企業還承諾在兩年內對該公司工廠投資2.5億美元。在馬達西奇工廠的股份出售之後,一些專利仍將歸烏克蘭所有。本來中企收購馬達西奇公司,對雙方都有好處。
  • 馬達西奇收購無望?投資方申請國際仲裁,烏克蘭或將面臨35億賠償
    眾所周知,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的處境比較危險,為了不讓公司破產,烏克蘭也希望靠外資進行重組,只有別國出手援助後,馬達西奇公司才能存活下來。讓其他國家沒想到的是,馬達西奇公司5成的股份被收購後,烏克蘭卻反悔了,當地委員會果斷拒絕了申請,美名其曰是有「政治風險」。其他國家心裡也明白,烏克蘭之所以突然變卦,美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烏克蘭被蠱惑拒售馬達西奇 復活安-225成泡影
    安-225馱運暴風雪號太空梭 馬達西奇公司的中國投資者已告知烏克蘭,根據烏克蘭與中國關於投資促進和相互保護的協定,對烏克蘭提出國際仲裁。
  • 馬達西奇收購案終成鬧劇,中美都被烏克蘭玩了?這次還能成功麼
    眼下這個烏克蘭軍工巨頭又再一次被盯上了:美方近日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達了對中國收購案的「關切」,而蓬佩奧更是直接將這筆投資抹黑為「有害投資」。馬達西奇公司是蘇聯航空工業最主要的發動機供應商之一,從伊爾-76大型運輸機到米-17直升機,幾乎所有蘇聯經典的運輸類航空器動力都是馬達西奇的傑作。
  • 馬達西奇還沒倒,最大國防汽車公司先破產,烏克蘭正在自毀根基
    在美國的「慫恿」下,烏克蘭臨時毀約,拒絕了和中國公司就馬達西奇發動機達成的收購協議,眼下其面臨著35億美元的巨額賠款。眼看局勢不容樂觀,烏克蘭政府迫於無奈,只能選擇與土耳其協商,試圖以低價出售的方式來保全馬達西奇公司。
  • 馬達西奇收購已無希望?烏法院駁回上訴,一味討好美國並不明智
    據報導,基輔法院日前駁回了有關解凍馬達西奇航空公司股份的上訴,此消息一經發布,對那些有意願收購馬達西奇公司的企業來說無疑是個打擊。很多人都知道,中企早前斥巨資收購了該航空公司的多數股份,在美國的強壓下,烏克蘭選擇將股份全部凍結,當時給出的理由是需要經過安全機構調查之後才能決定收購是否成立。
  • 馬達西奇再亮「紅燈」,土耳其半路截胡,外媒:真當中國吃素的?
    如今我國所研發的科技產品,不僅加速了國內經濟建設,更加受到不少國家的青睞,紛紛向中國企業投來「橄欖枝」,其中就包含來自烏克蘭的馬達西奇公司。馬達西奇公司,位於烏克蘭扎波羅熱市,是世界著名的發動機生產商,主要是為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提供動力系統。早在蘇聯時期,它的產品就出口到了90多個國家,有「蘇聯航空工業的心臟」之稱。
  • 馬達西奇亮出「紅燈」,土耳其竟半路截胡
    馬達西奇是上個時代的發動機巨頭,一度要被我國收購的時候,竟然拒絕了我國,遭到了土耳其的半路截胡。但我國也不是軟柿子,來看看我們是怎麼回應的吧。馬達西奇是烏克蘭的一家企業,是曾經社會主義國家中航發的驕傲,但是這麼多年來,馬達西奇沒有取得過突破性的進展,不斷被新興航發企業所超越,最終淪落到破產的邊緣。
  • 馬達西奇再生變,這次鬧到國際社會,被美國榨乾最後一滴「價值」
    近些年,烏克蘭馬達西奇案一直都備受關注,但烏克蘭態度卻反覆橫跳,一會收購成功,一會又傳出收購失敗。關於馬達西奇的消息,很多國人都已經麻木甚至已經無所謂了。然而最近馬達西奇案再起波瀾,但這次不一樣,已經鬧到了國際仲裁這一步。
  • 馬達西奇被騙後,烏克蘭不再相信美國,將目光投向中國
    後來的烏克蘭的確「創造了歷史」,但是卻完全是「血淚史」,在和西方國家打成一片之後,烏克蘭的經濟便走起了下坡路,東歐也戰亂連連……本以為能得到諸多好處的烏克蘭,卻在面臨這一切困境時被歐盟和北約拒之門外。可儘管如此,某些烏克蘭政客卻依舊對西方國家抱有期待。
  • 「動力沙皇」收購失敗,中企向烏克蘭索賠35億,美國還是得逞了
    (D-18T發動機)因此早在2013年烏克蘭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跑路,烏克蘭境內亂成一鍋粥的時候。我國的天驕航空就看上了馬達西奇,並且找到了當時馬達西奇公司的廠長博古拉耶夫,商討收購該公司股份的問題。(馬達西奇公司總裁博古斯拉耶夫)但是在隨後的幾年之內,中國針對馬達西奇公司的收購遭遇了重重阻力,如今收購計劃幾乎已經徹底宣告破產。根據俄新社的最新報導,目前馬達西奇公司的中國投資方已經通知了烏克蘭政府,根據烏克蘭與中國達成的投資促進和相互保護的協定,對烏克蘭提出了國際仲裁。
  • 收購計劃已告吹!馬達西奇處境愈發危險,烏克蘭或將面臨巨額賠償
    眾所周知,烏克蘭和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分到了不少武器裝備和技術,誰也沒想到這麼一手好牌居然被烏克蘭打爛了,為了緩解本國經濟壓力,烏克蘭最終走上了變賣武器的道路。在眾多「遺產」中,馬達西奇公司的地位絕對能排在前列,為了不讓該公司破產,烏克蘭也想方設法拉投資,收購計劃好不容易提上日程,烏克蘭方面卻臨時反悔。
  • 烏克蘭要買108架戰鬥機!錢從哪來呢,賣掉馬達西奇和安225?
    在無法從俄羅斯獲得新戰機和零部件的情況下,烏克蘭把目光投向了西方國家,據波蘭《共和報》報導,烏克蘭計劃投入120億美元(約合856億元人民幣)購買108架多用途戰機,目前,烏克蘭可選的戰機有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16、瑞典薩博公司的JAS-39"鷹獅"、美國波音公司的F-18、歐洲戰鬥機公司的"颱風"和法國達索公司的"陣風"。
  • 收購烏克蘭「動力沙皇」一波三折,阻力何在?原來又是他搞的鬼!
    據俄新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7日,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拒絕了中國企業收購馬達西奇公司的申請,目前,這家公司已經提出國際仲裁,以烏克蘭政府違約為由,要求其賠償35億美元的損失。烏克蘭為什麼要拒絕這樣一樁正常的買賣呢?馬達西奇公司到底是什麼來頭?
  • 中國收購烏克蘭「動力沙皇」一波三折,阻力何在?原來又是他搞的鬼!
    據俄新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7日,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拒絕了中國企業收購馬達西奇公司的申請,目前,這家公司已經提出國際仲裁,以烏克蘭政府違約為由,要求其賠償35億美元的損失。 烏克蘭為什麼要拒絕這樣一樁正常的買賣呢?馬達西奇公司到底是什麼來頭?
  • 中國投資者向烏克蘭政府索賠228億 因收購航發巨頭受阻
    烏通社12月5日援引北京天驕公司在烏克蘭合作夥伴DCH集團的新聞稿稱,馬達西奇公司的中國投資者已告知烏克蘭政府,根據烏克蘭政府與中國政府關於投資促進和相互保護的協定,對烏克蘭提出國際仲裁。在烏克蘭和美國方面的阻力下,中企投資馬達西奇之路可謂坎坷。馬達西奇是烏克蘭唯一的航空發動機工廠,建於1907年。作為前蘇聯的重要國防企業,馬達西奇主要製造軍用飛機、巡航飛彈和直升機的發動機,這家公司還曾為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安-225設計引擎。冷戰結束後,馬達西奇長期為俄羅斯軍方提供直升機發動機。
  • 收購馬達西奇徹底無望?起訴烏克蘭,索要35億美元巨額賠償
    烏克蘭面臨35億巨額賠償,收購馬達西奇已無望?不過,在外國投資者收購了該公司超過半數的股份後,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卻拒絕了申請。烏克蘭總統給出的理由是「地緣政治風險」。不過,在外界看來,烏克蘭叫停收購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國在背後施壓。據悉,在烏克蘭叫停收購後,投資方為儘可能挽回損失已經申請了國際仲裁,以烏克蘭違反籤署的相互保護投資協定,向其提出高達35億美元的巨額賠償要求。
  • 烏克蘭攤上事!3次「叫停」中企收購後,遭索賠229億
    烏克蘭「攤上事」?觀察者網12月9日援引外媒報導,由於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拒絕了中企收購馬達西奇公司股份的申請,目前,中國投資者已根據我國與烏克蘭籤署的關於投資促進和相互保護的協定,對其提出國際仲裁,要求其賠償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9億元)的巨額損失。中企承諾投資16億,烏克蘭仍3次「回絕」!
  • 美國幹預下,中企收購烏克蘭動力沙皇最終落空,已向烏索賠228億
    綜合烏克蘭媒體與DCH集團的消息來看,北京天驕公司已經聘請了三家世界知名律所來解決這場投資糾紛。中烏為何會走到如今「對簿公堂」的地步?要知道一直以來中烏都有著良好的合作背景,而當初我國企業之所以會出手收購馬達西奇的股份,背後也有著烏克蘭政府的默許與支持。在烏克蘭政府看來,只要有中國資本的介入,不僅能為馬達西奇續命,更能幫助這家百年企業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