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冬陽
烏克蘭蘇-27戰機
自俄羅斯佔領克裡米亞以來,俄烏關係持續緊張,受此影響,俄烏之間的合作幾乎斷絕,以蘇系戰機為主力的烏克蘭空軍無法從俄羅斯獲得零部件,導致烏克蘭空軍的作戰能力不斷下滑。從2018年至2020年,烏克蘭一共墜毀了2架蘇-27戰機,現階段,烏克蘭空軍僅有16架蘇-27,此外,烏克蘭空軍還裝備了20餘架性能次於蘇-27的米格-29戰機,這兩款戰機是烏克蘭空軍最核心的力量。在無法從俄羅斯獲得新戰機和零部件的情況下,烏克蘭把目光投向了西方國家,據波蘭《共和報》報導,烏克蘭計劃投入120億美元(約合856億元人民幣)購買108架多用途戰機,目前,烏克蘭可選的戰機有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16、瑞典薩博公司的JAS-39"鷹獅"、美國波音公司的F-18、歐洲戰鬥機公司的"颱風"和法國達索公司的"陣風"。按照烏克蘭的計劃,到2025年,該國將接收首批12架戰機,在2032年左右,烏克蘭將淘汰蘇系戰機,完成空軍裝備的大換血。
烏克蘭有望進口F-16
如果烏克蘭的計劃一切順利,那麼到21世紀30年代,烏克蘭空軍將裝備100餘架四代機,其實力將遠超現在,成為東歐平原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不過,以烏克蘭目前的經濟實力,恐怕難以實現空軍裝備大換血的計劃,烏克蘭的人均GDP為3095美元,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堪稱最窮的歐洲國家。2019年度,烏克蘭的軍費為37億美元,而烏克蘭的戰機購買計劃需要耗費120億美元,相當於三年的軍費,對烏克蘭而言,這筆錢堪稱天文數字。一般情況下,一國的政府可以通過發行國債籌集軍費,考慮到烏克蘭經濟增長乏力且與俄羅斯這樣的強國存在領土爭端,投資者對烏克蘭的未來缺乏信心,烏克蘭借債的成本很高。好在烏克蘭從蘇聯繼承了大量遺產,通過出售蘇聯遺留的先進技術和企業,烏克蘭有望獲得購買108架多用途戰機所需的資金。
馬達西奇公司的發動機技術有很大的價值
在烏克蘭繼承的蘇聯遺產中,航空發動機巨頭馬達西奇公司堪稱瑰寶。馬達西奇公司位於烏克蘭扎波羅熱市,是世界知名的航空發動機生產商,該公司主要為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提供動力系統,安-124大型運輸機使用的D-18T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便來自馬達西奇公司,其實力可見一斑。在蘇聯時期,馬達西奇公司的發動機曾出口到90多個國家,直到今天,馬達西奇的出口額依舊佔烏克蘭航空產品出口的半壁江山。當今世界,裝備了大飛機的國家不少,但有能力研製先進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寥寥無幾,僅有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少數幾個國家,這就體現了馬達西奇公司的價值。由於航空發動機技術不過關,中國屢屢被美國等國卡脖子,倘若烏克蘭願意出售馬達西奇公司,這將是一筆雙贏的買賣,中國可以提升航空發動機技術,烏克蘭則可以獲得大筆資金。
安-225運輸機
除了馬達西奇公司,烏克蘭手中的安-225大型運輸機也具備賣出高價的潛力。安-225是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集合了蘇聯的航空技術精華,該機最大起飛重量高達640噸,在運輸100噸載荷的情況下,安-225的航程為9600千米,具備跨洲際飛行的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德國等國競相租用安-225,這款運輸機可謂是刷足了存在感,疫情期間的表現有利於拉高市場對安-225的估值。更關鍵的是,安-225僅有一架,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安-225的價值遠超普通的大型運輸機。
烏克蘭號飛彈巡洋艦
馬達西奇公司、安-225僅僅是烏克蘭的一部分家底,作為蘇聯時期的重工業基地,烏克蘭還有不少好東西,如T-84M"堡壘"主戰坦克、"野牛"氣墊船、"烏克蘭"號飛彈巡洋艦、伊爾-76運輸機等。如果烏克蘭願意將上述公司、技術裝備轉讓給其他國家,便能得到一大筆資金,這筆資金能夠有效緩解烏克蘭面臨的軍費不足的問題,讓烏克蘭距離換裝西方多用途戰機的目標更進一步。顯而易見,假如烏克蘭真的這麼做了,無疑會掏空烏克蘭的家底,但在蘇聯解體後的29年內,由於國內經濟陷入困境,烏克蘭已經賣掉了不少家底,對前途未卜的烏克蘭而言,與其讓這些技術在手裡變得落伍,不如在它們還有用的時候賣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