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要買108架戰鬥機!錢從哪來呢,賣掉馬達西奇和安225?

2020-12-11 利刃號

利刃/冬陽

烏克蘭蘇-27戰機

自俄羅斯佔領克裡米亞以來,俄烏關係持續緊張,受此影響,俄烏之間的合作幾乎斷絕,以蘇系戰機為主力的烏克蘭空軍無法從俄羅斯獲得零部件,導致烏克蘭空軍的作戰能力不斷下滑。從2018年至2020年,烏克蘭一共墜毀了2架蘇-27戰機,現階段,烏克蘭空軍僅有16架蘇-27,此外,烏克蘭空軍還裝備了20餘架性能次於蘇-27的米格-29戰機,這兩款戰機是烏克蘭空軍最核心的力量。在無法從俄羅斯獲得新戰機和零部件的情況下,烏克蘭把目光投向了西方國家,據波蘭《共和報》報導,烏克蘭計劃投入120億美元(約合856億元人民幣)購買108架多用途戰機,目前,烏克蘭可選的戰機有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16、瑞典薩博公司的JAS-39"鷹獅"、美國波音公司的F-18、歐洲戰鬥機公司的"颱風"和法國達索公司的"陣風"。按照烏克蘭的計劃,到2025年,該國將接收首批12架戰機,在2032年左右,烏克蘭將淘汰蘇系戰機,完成空軍裝備的大換血。

烏克蘭有望進口F-16

如果烏克蘭的計劃一切順利,那麼到21世紀30年代,烏克蘭空軍將裝備100餘架四代機,其實力將遠超現在,成為東歐平原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不過,以烏克蘭目前的經濟實力,恐怕難以實現空軍裝備大換血的計劃,烏克蘭的人均GDP為3095美元,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堪稱最窮的歐洲國家。2019年度,烏克蘭的軍費為37億美元,而烏克蘭的戰機購買計劃需要耗費120億美元,相當於三年的軍費,對烏克蘭而言,這筆錢堪稱天文數字。一般情況下,一國的政府可以通過發行國債籌集軍費,考慮到烏克蘭經濟增長乏力且與俄羅斯這樣的強國存在領土爭端,投資者對烏克蘭的未來缺乏信心,烏克蘭借債的成本很高。好在烏克蘭從蘇聯繼承了大量遺產,通過出售蘇聯遺留的先進技術和企業,烏克蘭有望獲得購買108架多用途戰機所需的資金。

馬達西奇公司的發動機技術有很大的價值

在烏克蘭繼承的蘇聯遺產中,航空發動機巨頭馬達西奇公司堪稱瑰寶。馬達西奇公司位於烏克蘭扎波羅熱市,是世界知名的航空發動機生產商,該公司主要為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提供動力系統,安-124大型運輸機使用的D-18T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便來自馬達西奇公司,其實力可見一斑。在蘇聯時期,馬達西奇公司的發動機曾出口到90多個國家,直到今天,馬達西奇的出口額依舊佔烏克蘭航空產品出口的半壁江山。當今世界,裝備了大飛機的國家不少,但有能力研製先進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寥寥無幾,僅有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少數幾個國家,這就體現了馬達西奇公司的價值。由於航空發動機技術不過關,中國屢屢被美國等國卡脖子,倘若烏克蘭願意出售馬達西奇公司,這將是一筆雙贏的買賣,中國可以提升航空發動機技術,烏克蘭則可以獲得大筆資金。

安-225運輸機

除了馬達西奇公司,烏克蘭手中的安-225大型運輸機也具備賣出高價的潛力。安-225是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集合了蘇聯的航空技術精華,該機最大起飛重量高達640噸,在運輸100噸載荷的情況下,安-225的航程為9600千米,具備跨洲際飛行的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德國等國競相租用安-225,這款運輸機可謂是刷足了存在感,疫情期間的表現有利於拉高市場對安-225的估值。更關鍵的是,安-225僅有一架,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安-225的價值遠超普通的大型運輸機。

烏克蘭號飛彈巡洋艦

馬達西奇公司、安-225僅僅是烏克蘭的一部分家底,作為蘇聯時期的重工業基地,烏克蘭還有不少好東西,如T-84M"堡壘"主戰坦克、"野牛"氣墊船、"烏克蘭"號飛彈巡洋艦、伊爾-76運輸機等。如果烏克蘭願意將上述公司、技術裝備轉讓給其他國家,便能得到一大筆資金,這筆資金能夠有效緩解烏克蘭面臨的軍費不足的問題,讓烏克蘭距離換裝西方多用途戰機的目標更進一步。顯而易見,假如烏克蘭真的這麼做了,無疑會掏空烏克蘭的家底,但在蘇聯解體後的29年內,由於國內經濟陷入困境,烏克蘭已經賣掉了不少家底,對前途未卜的烏克蘭而言,與其讓這些技術在手裡變得落伍,不如在它們還有用的時候賣個好價錢。

相關焦點

  • 烏克蘭被蠱惑拒售馬達西奇 復活安-225成泡影
    安-225馱運暴風雪號太空梭 馬達西奇公司的中國投資者已告知烏克蘭,根據烏克蘭與中國關於投資促進和相互保護的協定,對烏克蘭提出國際仲裁。
  • 從馬達西奇公司的被收購看烏克蘭的身不由己
    被忽悠閹割了強大的軍事實力已是不智,還要接受美式民主的洗禮,兩次顏色革命後烏克蘭人終於把自己的國家搞殘了,美歐指控的「獨裁者」倒是被趕跑了,民選政府也實現了,可烏克蘭人的日子卻越來越難過了。把烏克蘭弄成這般鬼樣子後美國(歐洲)放過烏克蘭了嗎?那哪呢?
  • 全球只有一架的安-225壞在異國他鄉咋辦?安-74:大哥我來救你了
    烏克蘭安東諾夫航空公司的UR-82060號安-225也是全球唯一一架安-225運輸機今年分外忙碌,從4月11日離開基輔安東諾夫本場之後就一直在馬不停蹄地為各國運輸醫療物資,連續高強度的飛行之後,安-225終於頂不住了。
  • 馬達西奇再生變,這次鬧到國際社會,被美國榨乾最後一滴「價值」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報導透露,馬達西奇公司的中國股東大昌行集團有限公司新聞處公布,已經申請國際仲裁,要求烏克蘭政府賠償35億美元。在這之前,烏克蘭國家通訊社曾宣布,中國企業已經取得了馬達西奇超過50%的股份,但仍然還有25%股份仍然由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掌握。
  • 野心不小,土耳其計劃接盤第二架安-225運輸機
    近年來土耳其和烏克蘭之間的軍事合作日益密切,特別是無人機、運輸機和航空發動機領域,2019年烏克蘭從土耳其採購了6架TB2察打一體無人機,爾後烏克蘭同意向土耳其出售用於巡航飛彈的小型發動機,除此之外雙方在戰術運輸機領域也有望展開合作。
  • 數名專家連夜到馬達西奇,拆卸D18T航空發動機,白宮阻攔失敗
    數名專家連夜到馬達西奇馬達西奇是蘇聯時期非常著名的發動機製造商,其技術也是當時的世界一流,但是隨著蘇聯解體,烏克蘭政府無法維持該企業的運營,馬達西奇一直都依賴著中國與俄羅斯的部分訂單存活,據了解,馬達西奇最為落魄的時候,俄羅斯甚至派出了數名專家前去拆卸D18T航空發動機。
  • 局座發出警告:摔一架少一架
    在現代化的空戰中,戰鬥機作為絕對的主力軍,發揮著難以代替的作用。不過制空權的掌握,卻不完全取決於戰鬥機的性能和數量,其他大飛機的作用也同樣不容忽視。運輸機在戰爭中的主要作用是運送軍用物資和兵員,是後勤保障的不二之選。
  • 烏克蘭曾多次提出轉讓安225技術,中方為何不接盤?原因很簡單
    蘇聯解體後,中國與烏克蘭的軍事合作迅速升溫,中國從烏克蘭獲得了"瓦良格"號航母、"野牛"氣墊船、UGT-25000燃氣輪機、蘇-33艦載機的原型機等裝備,通過研究這些裝備,中國的軍事技術得到了大幅發展。
  • 收購馬達西奇公司申請被拒,中國投資者已對烏克蘭政府提出國際仲裁
    俄新社報導稱,從馬達西奇公司的股東之一DCH集團新聞處得到的消息顯示,馬達西奇公司的中國投資者已告知烏克蘭政府,根據烏克蘭政府與中國政府籤署的關於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的協定,對烏克蘭提出國際仲裁。報導稱,中國投資者聘請了三家國際律師事務所,旨在換回在烏克蘭的損失。
  • 馬達西奇收購案終成鬧劇,中美都被烏克蘭玩了?這次還能成功麼
    雖然馬達西奇依靠發展中國等新客戶活的還算可以,但也早已基本失去創新能力,只能靠吃蘇聯時代的老本過活,因此從烏克蘭政府和公司高層,都琢磨著要給馬達西奇尋找一個外國金主,以解該國的燃眉之急。作為馬達西奇眼下最大的外國客戶,中國企業站了出來,早在數年之前,由天驕航空牽頭,聯合其母公司信威集團收購馬達西奇50%的股份的消息就進入公眾的視野。
  • 烏克蘭拒絕中企收購馬達西奇,中企發起國際仲裁,索賠35億美元
    馬達西奇公司是烏克蘭唯一一家專門生產飛機發動機的企業,早在蘇聯時期,它的產品就出口到90多個國家,有「蘇聯航空工業的心臟」之稱。馬達西奇公司主要為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生產發動機,被譽為「動力沙皇」。馬達西奇公司以前確實很牛,但是隨著蘇聯的解體,烏克蘭的航空工業早已在走下坡路了,馬達西奇公司自然也受影響。
  • 馬達西奇收購無望?投資方申請國際仲裁,烏克蘭或將面臨35億賠償
    自從烏克蘭和俄羅斯停止合作後,烏克蘭軍工產業的發展就進入了停滯期,由於訂單數量直線下滑,烏克蘭軍工業的收益也受到了影響。雖說兩國在很多問題上存在矛盾,但不可否認的是,烏克蘭在某些領域確實要依賴俄羅斯的幫助,航空領域也不例外。
  • 馬達西奇再亮「紅燈」,土耳其半路截胡,外媒:真當中國吃素的?
    世間哪一個國家可以做到?短短40年的時間,中國8億貧困人民已經脫貧,其中的一部分還成為了中等收入群體甚至富裕群體;10年時間內,中國修建了16000條高速鐵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國能取得今天這番成績,完全得益於無數先輩科學家打下的「牢固地基」,他們用「人腦」和「手」完成國外科學家依靠「電腦」完成的任務,用科技改變著中國的未來!
  • 中國索賠35億美元,烏克蘭輸定了,相當於該國一年的對華出口額
    俄羅斯衛星網的報導稱,馬達西奇公司(Motor Sich)的中國股東之一DCH集團新聞處稱,馬達西奇公司的中國投資方已申請國際仲裁,要求烏克蘭賠償35億美元。2019年8月24日,Sich Motor的代表報告說,中國公司Skyrizon和信威科技擁有烏克蘭航空公司「 Motor Sich」50%的股份。但是,2020年8月,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拒絕了DCH集團收購馬達西奇公司股份的申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指示,要採取措施保護烏克蘭的經濟利益,並評估其在出售戰略企業,尤其是馬達西奇公司股份上受到的影響。
  • 堅決執行美國計劃,撕毀同中企協議後,烏克蘭人正在「殺死」自己
    ●安東諾夫設計局,蘇聯的榮耀之一1946年成立的安東諾夫設計局,設計了從安-2到安-225一共23款上市產品。一代天才設計師安東諾夫締造了這家人類歷史上至關重要的航空工業企業,但是在最終要敗在烏克蘭人手中。
  • 中國當年要引進安-225,最近怎麼沒消息了,烏克蘭:已拆毀
    自打誕生,安-225就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同時也是最重的人造飛行器,其最大起飛重量達到640噸。而其翼展記錄直到2019年4月才被首飛的美國「平流層發射」雙體飛機打破。安-225重型運輸機目前僅有一架,蘇聯解體後,這架飛機被劃歸給了烏克蘭。
  • 馬達西奇還沒倒,最大國防汽車公司先破產,烏克蘭正在自毀根基
    在美國的「慫恿」下,烏克蘭臨時毀約,拒絕了和中國公司就馬達西奇發動機達成的收購協議,眼下其面臨著35億美元的巨額賠款。眼看局勢不容樂觀,烏克蘭政府迫於無奈,只能選擇與土耳其協商,試圖以低價出售的方式來保全馬達西奇公司。
  • 安225不是唯一大飛機?烏克蘭還有一大寶貝,運力等於2架運20
    圖為安22運輸機日前,為加速醫療物資轉運,烏克蘭一架商業貨運航空公司的安225已經被多次啟用,但對於烏克蘭來說安225不是唯一的大飛機,除了安225外烏克蘭還有一大寶貝,這款大寶貝全球也沒多少架,它就是前蘇聯製造的安22運輸機,雖然是冷戰時期的老傢伙並且採用渦槳動力,但一架安22的運力等於2架運20,這是正經的「冷戰黑科技」。
  • 馬達西奇處境愈發危險,烏克蘭或將面臨巨額賠償
    眾所周知,烏克蘭和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分到了不少武器裝備和技術,誰也沒想到這麼一手好牌居然被烏克蘭打爛了,為了緩解本國經濟壓力,烏克蘭最終走上了變賣武器的道路。在眾多「遺產」中,馬達西奇公司的地位絕對能排在前列,為了不讓該公司破產,烏克蘭也想方設法拉投資,收購計劃好不容易提上日程,烏克蘭方面卻臨時反悔。
  • 我國企業向烏克蘭索賠228億,相當於該國一年對華出口額
    近日有外媒報導消息,國內企業向烏克蘭索賠228億,並已經對烏克蘭政府提出國際仲裁。現在烏克蘭輸定了,為討好美國犧牲自己重要企業,現在烏克蘭前景堪憂。本身烏克蘭經濟情況就並不好,229億相當於該國一年對我們的出口額,如果烏克蘭政府真的賠付這麼多錢,對其財政來說絕對是個巨大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