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化的空戰中,戰鬥機作為絕對的主力軍,發揮著難以代替的作用。不過制空權的掌握,卻不完全取決於戰鬥機的性能和數量,其他大飛機的作用也同樣不容忽視。運輸機在戰爭中的主要作用是運送軍用物資和兵員,是後勤保障的不二之選。戰略運輸機屬於大飛機行列,對於發動機的要求相當高,我國的最新款運輸機運-20目前只能夠列入中等運輸機的行列,前蘇聯的安-225是世界上承載重要最大的運輸機,就算是美國也難以匹敵。
在大型運輸機的研發上,前蘇聯可沒少費心思,安-124運輸機、安-22運輸機、伊爾-476運輸機等等享譽世界的大型運輸機,都是蘇聯時代的產物。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國家繼承了大量的軍事武器裝備,其中各型運輸機更是拿到「手軟」。除了最大的安-225之外,世界上第二大運輸機安-124也被這兩個國家所繼承,不過大多數都在俄軍基地中,至於烏克蘭所繼承到的那幾架,基本上已經淪為了「吉祥物」。
目前俄羅斯手中一共有26架安-124運輸機,而就在11月13日當天,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一架安-124「魯斯蘭」戰略運輸機剛起飛不久發動機就發生了故障,最終導致這架運載重量約為400噸的大飛機轟然墜地,發動機損毀嚴重,整個機身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受損。
這款誕生於30多年前的運輸機,其面臨著一個很尷尬的局面,那就是雖然俄軍手上擁有運輸機,但是它的設計局卻是如今被劃分在烏克蘭境內的安東諾夫公司。而且安-124所使用的發動機是D-18T大型渦輪風扇發動機,也是來自烏克蘭旗下的馬達西奇公司所製造,就俄烏目前的關係來看,烏克蘭是不可能會幫助俄羅斯修復這架運輸機的。如果安-124生產線不重啟的話,單憑俄羅斯復活安-124基本上是不可能是事情,局座張召忠就曾在一檔軍事節目中公然警告過俄羅斯:安-124摔一架少一架,就看俄羅斯目前有沒有新的運輸機研製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