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9年9月二戰爆發時,德國空軍絕對是歐洲最強悍的空中力量之一,訓練好、裝備精,又在西班牙內戰中刷足了經驗,就算不是王者也是黃金段位,而二戰第一局PK匹配的對手波蘭空軍恐怕只能排在青銅段位了,差距懸殊。在波蘭戰役中,德國空軍投入了2100餘架先進戰機,而波蘭空軍紙面上有1900架飛機,可是教練機和老式飛機佔去了一大半,再除去運輸勤務等輔助飛機,真正能作戰的只有不到400架,與對手的數量差距達到五倍以上,而且大部分飛機性能也遜色於對手。儘管處於劣勢,波蘭空軍並非不堪一擊,波蘭飛行員憑藉熟練的技巧和高昂的鬥志,駕馭戰機與強大的對手展開殊死搏鬥。下面就盤點一下波蘭空軍的幾款主力戰機。
■戰前波蘭某軍用機場上停放的作戰飛機,近處是一架P.37轟炸機,後方可見成排的P.11戰鬥機。
PLZ P.11戰鬥機
P.11戰鬥機是PLZ(波蘭國家飛機製造廠)在20世紀30年代初設計的一款單座單發單翼戰鬥機,在戰爭爆發時是波蘭空軍的主力戰鬥機。P.11戰鬥機於1931年8月首飛,1934年列裝。
■波蘭空軍的主力戰鬥機P.11,採用新穎的鷗式翼型。
P.11採用全金屬機身、金屬蒙皮和高單翼布局,在當時都是非常前衛的設計,特別是其主翼採用新穎的鷗式翼型,在獲得出色機動性的同時,賦予飛行員優良的觀察視野,以至於當時航空界稱之為「波蘭翼型」。不過,在其他方面,P.11仍採用同時代的主流設計,比如敞開式座艙和固定起落架。P.11裝備一臺布里斯托「水星」發動機及其波蘭仿製型,最大速度390公裡/小時,航程700公裡,升限8000米,裝備2~4挺7.92毫米機槍,製造數量325架。
■這幅畫作表現了波蘭戰役中P.11戰鬥機擊落德軍He 111轟炸機的場面。
在P.11列裝時堪稱當時最先進的戰鬥機,但到二戰爆發時已經明顯落伍,飛行速度慢,武器裝備弱,甚至還沒有德軍轟炸機飛得快。不過,相比德軍Bf 109、Bf 110戰鬥機,P.11在機動性上享有一定的優勢,爬升速度和俯衝速度都很快,而且起降距離短,對起降條件要求低,戰場適應性好。波蘭飛行員發揮P.11的優勢,在空戰中與先進的德軍戰鬥機也能打得難解難分。在戰爭爆發時,波蘭空軍有128架P.11可以作戰,另有50架後備,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仍頗有斬獲。根據德軍記錄,在波蘭戰役中德軍損失的285架飛機中至少有110架屬於P.11的戰果,但P.11的戰損也在100架左右。
PLZ P.23偵察轟炸機
P.23是PLZ針對波蘭陸軍對於戰場偵察和對地支援的要求於20世紀30年代中期設計的一款三座單發單翼偵察轟炸機,也是戰爭爆發時波蘭空軍裝備數量最多的轟炸機。
■P.23偵察轟炸機是戰爭爆發時波蘭空軍的主力轟炸機。
P.23於1934年4月首飛,1936年列裝,全金屬機身結構,採用全封閉座艙、固定式起落架和下單翼布局,其主翼面結構頗有創意,即輕巧又堅固。P.23裝備一臺布里斯托「飛馬座」發動機或其他型號發動機,最大速度319公裡/小時,航程1260公裡,升限7300米,乘員3人(飛行員、轟炸手和後部射手),裝備1挺7.7毫米固定機槍和2挺7.7毫米活動機槍,最大載彈量700公斤,製造數量250架。
■P.23偵察轟炸機的剖視圖,可見該機有三名機組成員。
在1939年9月時,波蘭空軍一線部隊裝備有114架P.23,另有110架後備,是對德軍實施空中打擊的主力。9月2日,隸屬於第21中隊的一架P.23越境空襲了德國境內的一座工廠,這是二戰中德國本土遭遇的首次空襲。在戰役期間,P.23執行了大量偵察和對地攻擊行動,給德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據統計P.23部隊累計投彈72噸,擊毀了大量德軍車輛。由於缺乏己方戰鬥機的掩護,飛行速度慢,攻擊高度低,P.23也蒙受了很大損失,大約有120架損毀,但其中只有67架是被德軍擊落的,其餘毀於事故或其他原因。
■P.23轟炸機雙機編隊,在波蘭戰役中該機積極出擊,攻擊德軍地面部隊。
PLZ P.37中型轟炸機
1938年裝備波蘭空軍的P.37轟炸機稱得上是戰前波蘭航空界的驕傲,它是戰爭爆發時波蘭最現代化的軍用飛機,其性能在當時世界同類機型中也是出類拔萃的。
■戰前列隊接受檢閱的P.37轟炸機部隊,其透明風擋機首視野開闊。
P.37轟炸機於1936年6月首飛,是一款雙發中型轟炸機,採用低單翼雙垂尾布局,可收放式起落架設計,擁有一個視野良好的透明風擋機首,機身線形流暢,結構設計合理,在同樣的航程和載彈量指標下,P.37的尺度和重量都小於德國和法國的同類機型,而且速度更快,配有翼內彈艙和機身彈艙,增加了載彈量。P.37安裝兩臺布里斯托「飛馬座」發動機,最大速度412公裡/小時,航程2600公裡,升限7000米,乘員4人(飛行員、轟炸手、無線電員和機槍射手),裝備3挺7.92毫米機槍,最大載彈量可達2580公斤,常規載彈量2200公斤。就作戰性能而言,P.37優於同期德國空軍裝備的He 111和Do 17轟炸機。
■P.37轟炸機飛翔時的彩繪,該型轟炸機的性能即便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非常出眾的。
P.37雖然性能出色,但列裝較晚,到1939年9月時,波蘭空軍總共有86架P.37,其中36架做好戰鬥準備,其餘50架作為後備。由於及時疏散,它們都避開了德軍的首輪空襲,被保存下來。最初,波蘭空軍計劃出動P.37空襲德國境內目標,但後來取消,改為對德軍裝甲縱隊實施空襲。從9月4日開始,P.37從條件簡陋的野戰機場起飛(其載彈量限制在800公斤),攻擊向華沙逼近的德軍裝甲部隊,其猛烈轟炸甚至一度阻止了德軍的推進腳步。然而,在德軍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加上數量太少,P.37發揮的作用較為有限,損失很大,有17架毀於敵軍攻擊,另有10架因事故損毀,部分撤往羅馬尼亞的P.37被羅馬尼亞空軍接收,繼續服役至1944年。值得一提的是,在戰前,比利時、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亞、希臘和南斯拉夫都有意向購買P.37,足以說明該機設計的優秀。
■這幅彩繪表現了P.37雙機編隊向德軍投彈的場面,該機型最大可掛載2580公斤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