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贏得波蘭戰役的諸多優勢因素中,德國空軍的強大是不容忽視的,德軍戰機對波軍前沿及後方目標、重要交通線、補給基地和波蘭城鎮實施了非常有效的攻擊,造成極為顯著的物質破壞和心理恐慌,給予德軍地面部隊強有力的支援,是德軍地面部隊摧毀波軍防禦並快速推進的關鍵助力。同時,德軍飛機在空中偵察和戰場聯絡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實際上,這支主宰波蘭天空的力量僅僅建立不過四年時間。
■1939年9月波蘭戰役期間,一名德軍飛行員從He 111轟炸機的機首俯瞰一座波蘭城鎮。
德國空軍
《凡爾賽和約》禁止德國建立空軍和製造、擁有軍用飛機,但是德國人以民用航空和競技航空為掩護,暗中發展航空力量,為未來德國空軍的創建奠定了基礎。遍及全國的滑翔機俱樂部和業務範圍廣泛的漢莎航空公司為德國空軍儲備了大批飛行員和管理骨幹,而德國各飛機製造公司以民用飛機為偽裝設計新型軍用飛機,德國陸海軍也秘密建立了飛行部隊。1935年3月,德國公然廢除《凡爾賽和約》,正式建立德國空軍,並在隨後數年間迅速擴充,裝備了Bf 109、He 111、Ju 87等一系列世界一流的先進戰機。更為重要的是在西班牙內戰中,德國空軍抽調精幹人員和新銳戰機,組成著名的「禿鷹軍團」參戰,在西班牙戰場上獲取實戰經驗,驗證新穎戰術。到1939年時,德國空軍可以說是歐洲範圍內經驗最豐富、訓練最有素、裝備最精良的空中力量。
■1939年9月,集結在前線機場的德軍Bf 109戰鬥機群。
在1939年9月1日,德國空軍的作戰飛機數量為3368架,其中64%被投入到波蘭戰役中。在「白色」方案中,德國空軍的參戰部隊分為兩個航空隊:第1航空隊負責支援北方集團軍群,第4航空隊負責支援南方集團軍群,總共擁有800架中型轟炸機、340架俯衝轟炸機、520架戰鬥機和250架運輸機。除兩個航空隊所轄部隊外,還有相當數量的航空支援單位被配屬於陸軍部隊,用於執行戰場偵察和聯絡任務。在北方集團軍群編成內有94架支援飛機,在南方集團軍群編成內有168架支援飛機。綜上所述,在波蘭戰役中德國空軍的前線作戰飛機總共達到2172架。
■德國空軍He 111轟炸機編隊,He 111是德國空軍在二戰初期的主力轟炸機。
在波蘭戰役中,德國空軍的主力轟炸機是He 111和Do 17,此外還有少量新服役的Ju 88,而造型猙獰的Ju 87以精確的俯衝轟炸成為德國空軍最銳利的打擊手段,成就了「斯圖卡」的恐怖威名。德國空軍的戰鬥機部隊裝備了440架當時世界領先的Bf 109單發戰鬥機和約80架Bf 110雙發戰鬥機,憑藉數量優勢和性能優勢牢牢掌握了戰場制空權。負責為陸軍部隊提供支援的機型主要是Hs 126偵察機,也有少量老式飛機,比如He 46等,此外還有部分遠程偵察單位配屬陸軍,主要裝備Do 17P。在波蘭戰役中,德國空軍投入了現役飛機中的全部俯衝轟炸機、70%的轟炸機和50%的戰鬥機。
■1939年9月,一隊Ju 87俯衝轟炸機飛翔在波蘭的原野上。
波蘭空軍
相比強大的德國空軍,波蘭空軍無論在規模數量上,還是戰機性能上都處於下風,但是波蘭飛行員的素質並不遜色於對手,這一點在後來的不列顛空戰中得到了證明。儘管波蘭空軍紙面上擁有1900架飛機,但其中650架是教練機,700架是已經過時的舊式飛機。其真正的作戰力量僅有392架,包括158架戰鬥機、114架偵察轟炸機、36架中型轟炸機和84架觀測機。此外,還有大約100架輕型飛機配屬於陸軍部隊用於空地支援行動。德波兩國空軍的作戰飛機比率為5.5∶1,戰鬥機比率為3.3∶1,轟炸機比率為7.6∶1。
■1939年時波蘭空軍的主力戰鬥機P.11型。
波蘭空軍的主力戰鬥機為128架PLZ P.11型和30架較老的P.7型,兩者都是高單翼單發輕型戰鬥機,採用敞開式座艙和固定式起落架,在30年代初剛入役時性能尚可,但相比德軍的Bf 109已經落後一代,它們的後續機型PLZ P.50型在戰爭爆發時還處於研發階段。PLZ P.23是30年代中期服役的偵察轟炸機,其戰術角色介於德軍的Hs 126和Ju 87之間。PLZ P.37中型轟炸機是戰爭爆發時波蘭空軍最現代化的作戰飛機,無論速度、航程,還是載彈量都優於同期德國空軍的He 111和Do 17,遺憾的是這種先進機型在戰爭爆發時才剛剛服役。波蘭空軍最初考慮使用P.37空襲德國本土,但實戰中主要用於襲擊德軍後勤縱隊。除了一線作戰飛機外,波蘭空軍還有47架未完成的P.37、50架P.11、30架P.7和約60架P.23作為後備。
■1939年夏季剛剛列裝波蘭空軍部隊的P.37轟炸機。
在作戰編組上,波蘭空軍主要分為兩個部分:戰略航空隊和陸軍航空隊。戰略航空隊包括轟炸機旅和驅逐機旅,前者裝備36架P.37和50架P.23,負責對敵方前沿和後方的重要目標實施空襲;後者裝備43架P.11和10架P.7,擔負首都華沙的防空任務。陸軍航空隊包括配屬於陸軍各集團軍的空軍單位,通常每個集團軍配屬1個偵察轟炸機中隊(裝備P.23)、1個或1個以上的戰鬥機中隊(裝備P.11)、1個觀測機中隊和1個聯絡機中隊,各集團軍的空軍中隊數量會有所變化。在1939年9月1日,波蘭空軍的戰略航空隊擁有146架作戰飛機和60架支援飛機,陸軍航空隊擁有246架作戰飛機和42架支援飛機。
■這幅彩繪描繪了波蘭戰役期間P.23轟炸機襲擊德軍地面部隊的場面。
在戰爭前夕,法國和英國都承諾向波蘭提供現代化的作戰飛機以增強其空軍實力。法國準備提供莫拉納-索尼埃Ms 406戰鬥機,英國計劃出口「颶風」戰鬥機和「戰鬥」輕轟炸機,但是在德軍發起進攻時,沒有一架英法飛機交付波蘭空軍。
波德海軍力量
在波蘭戰役期間,交戰雙方的海軍都處於次要角色,對戰役進程的影響非常微弱。波蘭海軍是波蘭現代化程度最高的軍種,但其規模甚小,主戰艦艇包括4艘由英國和法國建造的驅逐艦、3艘法制布雷潛艇和2艘荷蘭制遠洋潛艇,以及1艘布雷艦,上述艦艇大多在30年代服役,艦齡較短。此外,波蘭海軍還擁有相當數量的小型輔助艦艇、小型航空部隊和少量岸防部隊。在和平時期,波蘭海軍主要防備蘇聯海軍在波羅的海上的活動,其主要基地靠近德國,在波德開戰時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其艦隊規模更是無法與德國海軍相比。因此波蘭海軍司令部在戰前就制定了緊急撤離計劃,代號「北京」行動,將主要水面艦艇轉移到英國,以保存實力,潛艇部隊則在波羅的海襲擊德國艦船,之後也撤往英國。8月29日,3艘波蘭驅逐艦接到密令出港,抓緊最後的和平時光避開德國海軍的阻截,順利抵達英國,而滯留在國內的波蘭海軍艦艇大多被德軍摧毀。
■1939年8月底,參與「北京」行動的波蘭海軍驅逐艦正駛向英國港口。
在戰前德國的擴軍備戰中,德國海軍受資源所限,無法恢復到一戰時的規模,但在1939年9月時,其艦隊實力壓制弱小的波蘭海軍是綽綽有餘的。不過,考慮到波蘭戰役的主力是陸軍和空軍,而且懾于波蘭海軍的布雷能力和潛艇部隊的威脅,德國海軍沒有將主力艦艇投入到波蘭戰役中,其作戰僅限于波蘭海岸附近的支援行動。在戰爭前夕,獲悉波蘭軍艦向英國撤離的消息後,德國海軍曾出動巡洋艦和驅逐艦實施攔截,未能成功。在戰役期間,德國海軍部署了4艘老式戰列艦、14艘潛艇、9艘驅逐艦、34艘魚雷艇和小型艦艇、26艘掃雷艦艇用於對波作戰。其唯一值得提及的行動就是在9月1日凌晨4時45分,停泊在但澤的舊式戰列艦「什勒斯維希-荷爾施泰因」號用主炮向維斯普拉特半島的波軍陣地開火,打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一炮。
■1939年9月1日,德國海軍「什勒斯維希-荷爾施泰因」號戰列艦向岸上的波軍陣地實施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