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恩霆
近日,俄羅斯武裝力量舉行大規模戰略核力量演習,總統普京親自領導指揮,陸海空戰略核力量全部參與。俄軍分別從西北部普列謝茨克發射場、巴倫支海水域以及使用圖-160、圖-95MS戰略轟炸機,向位於堪察加半島的庫拉靶場和位於中部地區的片博伊靶場發射了洲際和潛射彈道飛彈、高精度遠程空射巡航飛彈,均準確擊中目標。這一波操作用俄軍事專家的話說,是對美國「侵略性」政策的有效回應。川普任內俄美關係跌至「歷史最差水平」,高層互動屈指可數,兩軍摩擦頻頻發生,戰略對抗愈演愈烈。當前,在美國進入政權過渡期,以及美俄間唯一軍控條約臨近到期之際,普京操刀戰略核力量演習,既是對美展示強硬姿態,也是在敲打下一屆美國政府。
【威懾力量老當益壯】
12月9日,一場大規模戰略核力量演習在俄羅斯展開,陸海空「三位一體」戰略威懾力量悉數亮相,演習涉及範圍幾乎涵蓋了俄羅斯全境及其附近的北極地區海域。
當天,俄軍圖-160和圖-95MS戰略轟炸機分別從位於西部地區的恩格斯空軍基地和遠東地區的烏克蘭卡機場起飛,攜帶高精度遠程空射巡航飛彈飛往預定任務空域,對位於俄中部地區的片博伊靶場目標實施打擊。
俄空天軍遠程航空兵戰略飛彈轟炸機組出動的同時,戰略火箭兵發射小分隊在位於俄西北部地區的普列謝茨克發射場展開行動,利用移動式發射裝置發射了「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對遠在北太平洋地區堪察加半島的庫拉靶場目標實施打擊。
俄海軍北方艦隊的「卡累利阿」號戰略核潛艇則在俄羅斯和挪威以北的巴倫支海從水下發射了「西涅瓦」潛射彈道飛彈。這款創下海基飛彈射程世界紀錄——超11500公裡的飛彈,在不到半小時內飛行了5500公裡,準確打擊堪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目標。
俄羅斯國防部9日發布公告稱,俄進攻性戰略力量指揮訓練的各項任務均圓滿完成,且由總統普京領導指揮,驗證了俄國產戰略飛彈和新型巡航飛彈的技術性能。
早在2018年10月,俄羅斯首次舉行大規模戰略核力量演習。2019年10月,俄羅斯再次舉行此類演習,顯示出這一代號「雷霆」的演習年度化的勢頭。而且,包括今年在內,歷次演習都得到普京的高度重視,親臨演習指揮部進行指揮。
因西方制裁、國際能源價格波動等因素,俄經濟近年來並不景氣,如何將有限的軍費開支花在刀刃上,是俄軍的現實選擇。而戰略核力量是俄羅斯的優勢所在,也是確保國家安全和戰略威懾的最有效手段。
其實,圖-160、圖-95MS和「卡累利阿」號等裝備,都是蘇聯時期研製生產的,在俄軍中服役都有大約30年了。「西涅瓦」飛彈也是蘇聯末期就已開始裝備潛艇,它是專為「卡累利阿」號所屬的「德爾塔」級戰略核潛艇設計的,後者則是蘇聯建造的最後一款戰略核潛艇。
好在,近年來經過改進升級,這些武器裝備依然顯示出「老當益壯」的本色。相比之下,這次公開信息的參演武器中,「亞爾斯」飛彈算是比較新的了。作為俄羅斯「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的升級版,它2009年12月開始服役,至今剛滿11年。
至於圖-160、圖-95MS搭載何種飛彈,俄國防部並未公布具體型號。根據「高精度遠程空射巡航飛彈」的描述,不排除是空基高超音速飛彈「匕首」的可能性。這是一款俄軍近年來新研製的尖端武器,同時「出道」的還有陸基「先鋒」飛彈和海基「鋯石」飛彈,三者使俄軍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處於領先位置,而且是俄軍新的殺手鐧。
俄羅斯已在護衛艦上測試過「鋯石」飛彈。
【軍控體系面臨崩塌】
俄羅斯以及美國加速研發新型高超音速武器,斥資換代升級戰略核力量的另一面,是俄美之間維持了數十年的軍控體系的瀕臨崩塌。
冷戰後,《反導條約》、《中導條約》和一系列《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構成美俄軍控體系的三大支柱。2001年,美國單方面退出《反導條約》。2010年,美俄籤署《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近年來,俄美多次指責對方違反《中導條約》。2018年10月20日,川普宣稱美國將退出《中導條約》。值得注意的是,俄戰略核力量首次大規模演習是在2018年10月11日。
作為回應,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美國一旦退約,俄方將不得不採取措施保障自身安全,並在該領域重建平衡。如何「重建平衡」,當時俄外交部和國家杜馬(議會下院)說得更直接:以軍事技術和其他手段回應。
在這一背景下,俄新型武器研發浮出水面。2018年3月,普京在國情諮文中首次披露了7款尖端裝備,「先鋒」、「匕首」和「鋯石」高超音速飛彈,以及「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和「佩列斯韋特」雷射武器。其中,「匕首」、「先鋒」先後於2017年底和2019年底列裝,「鋯石」飛彈或將於2021年列裝。
2019年8月,美國正式退出《中導條約》,俄羅斯隨即跟進退出。半個月後,美國試射了一枚《中導條約》禁止的陸基「戰斧」巡航飛彈,並宣布將試射陸基中程彈道飛彈。近年來,美軍多次進行「民兵3」洲際飛彈試射活動,並著手升級核武庫。
如今,《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也將於2021年2月初到期。今年6月以來,俄美軍控談判已舉行數輪,皆無果而終。川普政府對續約興趣不大,條約到期廢止的可能性日益增加。普京17日在年度記者會上警告,如果條約得不到延續,全球軍控體系將被完全破壞。他表示,俄方準備就延長條約與美國對話,但需要美方作出回應。
改進型「米格」-31戰鬥機搭載「匕首」飛彈
俄戰略核力量演習因而充滿施壓意味,藉此展現強大威懾力的同時,也將之視為對美談判的重要籌碼,與俄方呼籲美國談判續約的立場一起,達到「軟硬兼施」的效果。
而且,這種施壓還呈現層層加碼之勢:11月26日,再次成功試射「鋯石」高超音速巡航飛彈;11月30日,改進型「白蠟樹」級核潛艇首艇「喀山」號成功試射「鋯石」飛彈;12月15日,一個「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團在西伯利亞進入戰鬥值班;北方艦隊海軍航空兵將裝備「匕首」飛彈;首次公布「先鋒」飛彈裝載視頻;「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將於2022年投入戰鬥值班……
俄國防部此前表示,俄戰略火箭軍武器裝備現代化計劃將於2024年完成。屆時,俄戰略火箭軍將替換所有目前在役的蘇聯時期生產的洲際彈道飛彈。
2010年4月,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與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籤署《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普京拜登如何相處】
10年前美俄達成《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離不開2008年金融危機重創全球經濟、美俄均需緩解國內壓力的因素,同時藉此推動核不擴散和國際核裁軍。如今面臨廢止,一方面緣於川普一直反對這個條約,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原因,是川普政府將大國競爭確定為美國國家安全戰略首要任務。
基於此,美國將更新核武庫,部署新的「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新的戰略轟炸機B-21、新的洲際和空射彈道飛彈,改進「三叉戟」潛射彈道飛彈。同時,研發X-51A(空射)、AHW(陸基)、 ArcLight(海基)、FalconHTV-2(空射)等多種高超音速武器。
近年來,俄美之間已事實上展開了核軍備與新尖端武器競賽。這場較量是俄美對抗關係的重要表現,普京將繼續是親歷者,而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將是入局者。
拜登和普京(資料片)
直到美國選舉人團14日投票確認大選結果後,普京才在15日向拜登致賀電:「基於平等和互相尊重的俄美合作,符合兩國人民乃至國際社會的利益」,「我已為與你互動和接觸做好了準備。」
此前,在被問及「遲遲沒有祝賀拜登,俄美關係是否會因此遭到破壞」時,普京曾表示,俄美關係早就毀了,已經沒法再壞了。換句話說,當前俄美之間毫無互信可言。
12日,俄太平洋艦隊「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首次連射4枚「布拉瓦」潛射洲際彈道飛彈,從鄂霍次克海射向俄西北部的奇扎訓練場,準確擊中目標。
這次時隔兩年俄軍潛艇再次進行的「布拉瓦」飛彈4連發,觸發了駐德美軍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拉響非演習空襲警報。該基地是美國在歐洲最大的空軍基地,也是美國駐歐洲空軍司令部所在地。
「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潛艇發射「布拉瓦」飛彈。
拜登作為美國政壇「老人」,自1970年末開始就與蘇聯和俄羅斯打交道,他對俄態度強硬,制裁和軍事對抗都不在話下。至於私人關係,也好到哪去。拜登曾在2011年訪俄時對普京說,「我看著你的眼睛,我不認為你有靈魂。」而普京的回應是:「我們都知道彼此。」
今年10月26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節目播出了一段拜登專訪視頻,他在視頻中表示,美國目前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俄羅斯,因為俄羅斯破壞了美國的安全和同盟關係。
這就是俄美關係的現狀。2021年1月20日之後,《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存廢將是擺在拜登面前的首要軍控問題——留給他的時間僅剩半個月,也將為未來四年的美俄關係開局定調。普京17日隔空喊話,希望拜登能憑藉自己的經驗,理清並著手解決兩國間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俄方上周宣布,俄軍艦船明年2月將赴巴基斯坦南部水域參加多國海上軍演。屆時,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約成員國也將參演。上一次俄羅斯與北約軍艦一同軍演,還要追溯到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