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會晤普京時曾對他說,「我正在注視你的眼睛,我不認為你有靈魂。」 「普京笑了:『我們彼此理解。』」這種個人關係,也正是美俄緊張關係的一個縮影。
15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終於等到了俄羅斯總統普京姍姍來遲的祝賀電報,不過作為全球最後向拜登發出賀電的領導人之一,普京近日接連下令高調發射飛彈,舉行大規模戰略核力量演習,西方媒體驚呼,俄羅斯「炫耀核力量」,目標正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
川普主政白宮期間,美俄關係持續惡劣,當前正值美國大選塵埃落定,普京這些大手筆是給誰看,想必沒人能比拜登更清楚。
2011年3月10日,在莫斯科舉行的會議上,普京(右)和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握手。來源:Reuters
連射飛彈又搞核演習
俄羅斯頻繁「秀肌肉」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戰略飛彈核潛艇,12日在鄂霍次克海水域發射了4枚「布拉瓦」潛射洲際彈道飛彈。俄羅斯最新研製的這一潛射飛彈射程超過8000公裡,能夠攜帶6個分導核彈頭。試射行動證明,該飛彈和「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已形成完整作戰能力。這四枚洲際彈道飛彈,引起了生活在德國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及其附近的美國人短暫的恐慌。普京毫不諱言地公開表示,「布拉瓦」飛彈能「成功突破北約的防禦系統」。
俄戰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16日透露,俄羅斯「薩爾馬特」洲際戰略飛彈將於2022年開始戰鬥值勤。作為第五代重型洲際彈道飛彈,「薩爾馬特」重量超過200噸,可採用包括高超音速彈頭在內的多種核彈頭。該飛彈的一招「殺手鐧」是飛越極地攻擊另一個半球的敵方目標,其他國家現有和研製中的反導系統無法對付這種攻擊模式,它「可以打到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
RS-28「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來源:新華社
此外,俄羅斯上周還舉行了戰略核力量演習,在總統普京的指揮下,將核打擊的「看家本領」進行了一次最強集中展示。俄羅斯陸海空三軍戰略打擊部隊盡數參加了這次近年來最大規模的核演習。圖-160戰略轟炸機和圖-95MS戰略轟炸機分別從歐洲地區的恩格斯機場和遠東地區的烏卡拉卡機場起飛,並向位於俄羅斯科米共和國的片博伊靶場發射了遠程巡航飛彈。在巴倫支海,「冷戰老兵」德爾塔IV級戰略核潛艇「卡累利阿」號則向萬裡之外的堪察加半島的庫拉靶場連續發射了4枚「深藍」潛射彈道飛彈。與此同時,俄羅斯從陸上的普列謝茨克航天中心向庫拉靶場發射了著名的「亞爾斯」洲際飛彈。據報導,所有飛彈都準確命中了預定目標,這次空基、海基和陸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演習的任務全部完成。
地緣政治局勢難樂觀
手中有劍心中才不慌
當前世界正處於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的嚴峻時期,俄羅斯也是新冠疫情的重災區,累計感染病例僅次於美國、印度和巴西,為何要在此時頻繁高調「秀肌肉」,並舉行大規模的核打擊演習呢?
上海俄羅斯中亞東歐學會理事張耀認為,俄羅斯對當前國際地緣政治局勢的認知是比較嚴峻的。自從2014年烏克蘭危機之後,俄羅斯一直受到西方的嚴厲制裁,加上新冠疫情的暴發,俄羅斯經濟面臨相當困難的局面。川普政府上臺後,強調大國競爭是當前美國面臨的最大威脅,推動擴軍尤其核武器現代化計劃,不斷摧毀美俄從冷戰時期開始建立起來的軍控體系,意圖建立對俄羅斯佔據重大優勢的戰略和常規軍事力量。而當選總統拜登則比川普更強調俄羅斯對美國的威脅,今後的美俄關係在俄羅斯看來並不樂觀。同時,美國主導的北約近年來也不斷在俄羅斯周邊地區舉行各種軍事演習,部署軍事力量,使俄羅斯感受到了巨大的軍事壓力。另外,最近俄羅斯周邊地區不斷爆發各種地緣政治動蕩和衝突,例如白俄羅斯的政局動蕩,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圍繞卡拉巴赫地區的局部戰爭等。
俄羅斯總統普京於2020年10月22日在俄羅斯莫斯科郊外官邸舉行視頻電話會議。來源:Reuters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大不如前,維護和建設強大軍事力量的財政能力日益拮据,俄羅斯和美國及北約集團的常規軍事力量的差距日益擴大,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俄羅斯很難再彌補這種差距。因此,強大的核威懾已越來越成為俄羅斯應對軍事威脅的主要手段。在當前國際大變局形勢下,俄羅斯必須向世界尤其是美國證明自己核力量的強大和有效性。
其次,目前俄羅斯正面臨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就是明年2月美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就要到期。川普政府已經撕毀了美俄間籤署的其他所有雙邊軍控條約和機制,這個《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是美俄兩國間唯一一個軍控條約。因此俄羅斯也可能試圖通過各種「秀肌肉」的舉動,向未來的美國新政府表明俄羅斯在此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即便美國不願意繼續續約,俄羅斯也有足夠能力維持強大的核威懾力。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對此問題態度還不明朗,從長遠看,美國為確立起針對其他大國的核優勢,放棄冷戰時代形成的核軍控機制是個必然趨勢,但是拜登上臺後最重要的任務是應對疫情和恢復經濟,這需要付出大量政治資源和財政資源,而核戰略並非是目前緊迫事務。因此,美國很可能選擇有條件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一定期限,在美國認為合適的時機,會要求終止原來的核軍控協議,重新談判以謀求形成對自己更有利的新軍控規則和體系。
對未來四年不抱幻想
俄謀求增加博弈籌碼
最後,普京也是給即將上臺的美國拜登政府一個明確的信號。拜登是老資格的民主黨政客,從目前來看,拜登政府的俄羅斯政策將承襲歐巴馬時代對俄政策強硬的特點,對俄羅斯施加政治經濟和安全壓力。這使得俄羅斯對今後美俄關係演變的前景並不樂觀,普京也是世界上最後向拜登發出祝賀當選電報的領導人之一。俄羅斯對地緣政治的安全有著極為強烈的執著。因此,俄羅斯要向未來的美國政府表明,雖然希望能夠緩和美俄關係,但俄羅斯已經做好了準備,核力量隨時可以維護俄羅斯的安全。
普京和拜登並不陌生,但兩人顯然都不喜歡對方。早在2011年接受《紐約客》雜誌採訪時,拜登就表示,他會晤普京時曾對他說,「我正在注視你的眼睛,我不認為你有靈魂。」 「普京笑了:『我們彼此理解。』」這種個人關係,也正是美俄緊張關係的一個縮影。
2011年3月10日,在莫斯科舉行的會議上,普京(右)和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握手。來源:NBC news
張耀表示,從拜登競選期間發布的政策綱領來看,其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帶有歐巴馬時期的特徵。美國民主黨政府歷來強調外交政策中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因素,在歐巴馬時期,美俄關係從最初的謀求「重啟」,到後來的美國不斷強調「人權」「民主」,到烏克蘭危機後美俄關係徹底陷入冷戰後的低谷,美國聯合歐洲國家對俄羅斯進行全面制裁,迄今已經逾6年。川普上臺後從全球戰略出發,曾經試圖鬆動美俄關係,但是未能撼動民主黨藉口俄羅斯幹涉美國大選而塑造的「反俄政治正確」。此前,拜登已公開宣稱,俄羅斯是美國最大的外在威脅,正式執政後大概率將重新修復被川普破壞的與歐洲盟國的夥伴關係,而美歐夥伴關係的一個基礎正是俄羅斯因素。因此美歐繼續維持乃至加強對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利用各種策略引導俄羅斯發生政治改變是可以預料的。
對俄羅斯而言,接下來四年,對拜登主政時期的美俄關係其實並不抱太多幻想,但必須通過各種方式警告美方:要合作,那就必須平等,必須尊重俄羅斯。俄羅斯一方面依然表示願意改善與美國的關係,同時也將進一步加強與世界其他力量中心的多邊夥伴關係,以平衡美國的政治經濟壓力。
另一方面,篤信實力才能帶來平等與和平的俄羅斯將繼續加強自己的力量,增強與美國博弈的地位。以俄羅斯現在的綜合國力,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與美國爭一長短。軍事實力一直是俄羅斯的強項,但是由於技術差距和財政負擔,目前俄羅斯在陸海空三軍常規武器系統總體實力上與美國存在較大差距。但核武器力量只要保持一定規模,即便技術上有所落後,也能對美方形成巨大的威懾。
撰稿 麥芒
編輯王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