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性封鎖令」緊急出臺 德國在抗疫和復甦間艱難平衡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硬性封鎖令」緊急出臺 債務預算額大幅增加

德國在抗疫和復甦間艱難平衡(環球熱點)

12月14日,在德國法蘭克福,佩戴口罩的行人走過一處提醒人們佩戴口罩的標牌。 新華社/路透

德國總理默克爾近日宣布,德國從12月16日起大規模收緊對公共生活的限制,實施「硬性封鎖令」直至明年1月10日。此外,德國聯邦議院財政預算委員會日前批准了2021年財政預算草案,計劃於明年新舉債約1798億歐元。聯邦政府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新增的政府支出將用於衛生、交通和基礎設施領域。

疫情嚴峻

據默克爾介紹,「硬性封鎖令」的主要內容包括:除了提供日常必需品之外的所有零售商鋪必須關閉;中小學和幼兒園理論上應關閉,但允許提供兒童緊急看護;社交接觸限制照舊,假期期間可適當放寬,允許進行聚會,但不含兒童在內的人數上限為5人,且應為「關係非常近的親友」;跨年夜禁止售賣煙花爆竹,且不允許進行聚會等。

「硬性封鎖令」出臺背後,是德國日趨嚴峻的疫情形勢。「平均每兩分半鐘就有一個德國人死於新冠肺炎。」德媒這樣形容德國12月10日的疫情形勢,當天,德國新增確診29875例,新增死亡598例,均刷新疫情暴發以來的紀錄。根據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發布的數據,截至當地時間12月13日0時,德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32萬例,較前一日新增2萬多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1萬例,較前一日新增321例。

德國的醫療系統處於超負荷運轉狀態中。據德國跨學科重症和急診醫學協會統計,德國重症護理人員缺口多達3500-4000人,不少醫院護理人員受到感染不得不停工,醫院運轉受到很大影響。醫生們警告稱,在德國某些地區,重症監護室的床位只有5%至10%可用。

默克爾指出,從11月初開始實施的「輕度封鎖令」力度顯然不夠,近日德國疫情又出現了「指數型增長」的勢頭,迫使政府不得不再次採取行動。

重重挑戰

當前,歐洲各國正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二波衝擊,一度被輿論稱為歐洲「抗疫模範」的德國也不例外。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趙柯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疫情出現反彈,一定程度上與民眾放鬆對病毒的警惕有關。此外,德國在初期抗疫成效相對較好的情況下迅速復工復產,也給病毒帶來了可乘之機。加之秋冬季是疫情等流行性疾病高發期,加劇了疫情的嚴峻形勢。

德國經濟亦受到嚴重衝擊。德國伊弗經濟研究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德國商業景氣指數在連續上升5個月後,10月和11月接連環比下降。該研究所所長克萊門斯·菲斯特指出,「第二波疫情打斷了德國經濟復甦進程。受訪德企對發展預期表現出明顯悲觀情緒,經濟的不確定性繼續上升。」相關分析認為,企業的投資意願一旦降低,不僅影響生產設備的更新,也影響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就業。

「硬性封鎖令」能否順利推行下去?輿論不乏擔憂之聲。

德國中央銀行德意志聯邦銀行發布報告認為,受國內外應對第二波疫情的限制措施影響,德國經濟在今夏強勁增長過後,可能陷入停滯,甚至衰退。

綜合德媒報導,自政府11月初實施「輕度封鎖令」以來,德國柏林、萊比錫、漢諾瓦等城市相繼爆發多場反防疫措施遊行。上月18日,近萬人聚集在柏林聯邦政府區和國會大廈一帶,抗議新頒布的防疫法案「威脅公民的權利與自由」。因此有觀點擔心,「硬性封鎖令」恐遭遇同樣的抵制。

「硬性封鎖令在具體執行中將面臨兩大挑戰。」趙柯指出,其一,德國作為聯邦制國家,要保證封鎖令具體舉措落到實處,必須依賴各州政府的密切配合和協調。其二,更嚴格的社交隔離措施將對經濟復甦、尤其是第三產業復甦帶來挑戰,進而影響就業。德國政府需要處理好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

微妙平衡

抗疫、復甦——這是當下德國面臨的主要課題。應對疫情反彈,德國正加緊行動。

12月13日,默克爾在宣布「硬性封鎖令」的同時做出承諾,將提供更多經濟扶持政策,幫助企業和個人渡過難關。德國財長肖爾茨也表示,將為受影響的企業每月提供至多50萬歐元。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聯邦議院財政預算委員會近日批准了2021年財政預算草案,計劃於明年新舉債約1798億歐元。這創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歷史上第二高的淨新增債務預算。聯邦政府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新增的政府支出將用於衛生、交通和基礎設施領域。其中,餐飲、零售業等受疫情打擊最為嚴重的行業將受到較大額度的援助,另一大額的支出將用於減輕普通居民的財政負擔。新增債務中大約有27億歐元可用來支付疫苗。

展望德國經濟,德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拉爾斯·費爾德認為,「危中有機」,遏制疫情是目前的焦點,這是影響德國經濟下一步走向的關鍵因素之一。

趙柯指出,平衡好抗擊疫情和經濟復甦之間的關係,是任何一個政府都要考慮的關鍵問題。從德國的情況來看,德國本身是一個典型的福利國家,具有較穩定的社會保障體系,能夠為當前民眾面臨的失業、醫療費用支出等問題提供一定保障;此外,德國具備應對大型經濟危機的經驗。今年,德國採取「企業縮短工時、政府提供補貼」的方式避免出現大規模失業問題。「德國政府應當從社會保障網的韌性、經濟實際運行狀況和疫情發展態勢這幾個指標進行綜合權衡,在抗疫與復甦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相關焦點

  • 全球抗疫24小時丨德國宣布提前進行全境「硬性封鎖」 阿爾及利亞...
    1德國宣布提前進行全境「硬性封鎖」 當地時間1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緊急召開的新一輪「新冠峰會」上宣布,德國將從12月16日就開始大規模收緊對公共生活的限制,施行「硬性封鎖令」至明年1月10日。 默克爾指出,從11月初開始實施的「輕度封鎖令」力度顯然不夠,近日德國疫情又出現了「指數型增長」的勢頭,迫使政府不得不再次採取行動,以防公共衛生系統超負荷運轉。
  • 德國祭出最嚴「封鎖令」
    當地時間13日,德國聯邦與各州政府商定,鑑於該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居高不下,將從16日起進一步收緊疫情防控措施,直至明年1月10日。這一「硬性封鎖令」的力度幾乎約等於「全境封鎖」了。根據這一措施,除銷售食品和必需日用品外的零售商店將關閉,學校、幼兒園將停止面授課程但將提供遠程教育,企業僱主應為員工提供假期或居家辦公方案。
  • 德國16日起執行「硬性封鎖令直至明年1月10日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湯藝甜)當地時間1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緊急召開的新一輪新冠峰會上宣布,德國將從12月16日就開始大規模收緊對公共生活的限制,施行「硬性封鎖令」至明年1月10日。雖然實施「輕度版封鎖令」已經6周左右,但德國疫情並未出現好轉跡象,甚至近期每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雙雙創下新高。
  • 德國宣布提前進行全境「硬性封鎖」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緊急召開的新一輪新冠峰會上宣布,德國將從12月16日就開始大規模收緊對公共生活的限制,施行「硬性封鎖令」至明年1月10日。雖然實施「輕度版封鎖令」已經6周左右,但德國疫情並未出現好轉跡象,甚至近期每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雙雙創下新高。為此,德國政府緊急在當地時間13日召開新一輪新冠峰會,重點討論是在聖誕假期之前還是之後實施更加嚴格的限制措施。
  • 全境「硬性封鎖」!這一次,德國政府態度很果斷
    會議上她表示,鑑於當前的疫情形勢,德國打算從12月16日開始對公共生活方面進行嚴格的限制,實施「硬性封鎖令」,該命令的實施期限至明年的1月10日。德國將實行硬性封鎖令其實,德國為了應對冬季可能出現暴增的疫情,已經實施了為期六周時間的封鎖令。只不過和將要實施的強硬的封鎖令相比,當前的模式還是比較寬鬆。
  • 德國將收緊對公共生活限制,施行「硬性封鎖令」至明年1月10日
    當地時間1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緊急召開的新一輪新冠峰會上宣布,德國將從12月16日就開始大規模收緊對公共生活的限制,施行「硬性封鎖令」至明年1月10日。雖然實施「輕度版封鎖令」已經6周左右,但德國疫情並未出現好轉跡象,甚至近期每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雙雙創下新高。為此,德國政府緊急在當地時間13日召開新一輪新冠峰會,重點討論是在聖誕假期之前還是之後實施更加嚴格的限制措施。
  • 德國疫情急劇惡化,默克爾宣布硬性封鎖令
    德國疫情急劇惡化,默克爾宣布硬性封鎖令 據德媒12月13日報導,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與16個州的州長舉行磋商後宣布,全境將從12月16日開始大規模收緊對公共生活的限制,施行「硬性封鎖令」至明年1月10日。
  • 在抗疫寒冬的一束光,「希望之光」燈光秀點亮德國總統府
    近日,由德國總統府舉辦的「希望之光」燈光秀於昨天落下帷幕,這次的燈光秀目的是呼籲人們團結一致抗擊新冠疫情。通過在線徵集民眾最想發表的感想與願望,通過字幕的樣式、燈光的形式投射在德國總統府前。旨在民眾與政府齊心協力,攜手抗疫,為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加油,為和平美好的明天祝福許願。
  • 疫情惡化,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實施「硬性封鎖令」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輕度封鎖令顯然未能阻止德國每天不斷攀升的新冠肺炎確診數和死亡數。」據「德國之聲」13日報導,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天在同16個州的州長舉行磋商後宣布,全境將從12月16日開始大規模收緊對公共生活的限制,施行「硬性封鎖令」至明年1月10日。
  • 為應對新冠疫情,德國宣布提前進行全境「硬性封鎖」
    當地時間1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緊急召開的新一輪新冠峰會上宣布,德國將從12月16日就開始大規模收緊對公共生活的限制,施行「硬性封鎖令」至明年1月10日。 雖然實施「輕度版封鎖令」已經6周左右,但德國疫情並未出現好轉跡象,甚至近期每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雙雙創下新高。
  • 雲途物流:歐洲再次告急,英國緊急封鎖,德國祭出最嚴封鎖令
    長達一個月左右的「封城令」陸續到期,但是,隨著新病毒變種的出現,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疫情再次告急,歐洲各國紛紛頒布最新疫情封鎖令。 德國全境硬封鎖 德國將從周三(12月16日)開始進入嚴格的封鎖狀態,非必需品商店關閉,僱主被敦促關閉工作場所,並為員工提供假期或居家辦公的方案;學校鼓勵學生留在家裡。
  • 剛剛,默克爾宣布「硬性封鎖」,直到2021年!發生了什麼事?
    多國累計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創下疫情以來的新高,他們不得不採取更加嚴厲的措施。德國將從下周三(12月16日)開始進入硬性封鎖,關閉非必要的商店,敦促僱主關閉工作場所,並鼓勵學生留在家中。包括在新年期間禁止聚會等更為嚴格的限制將至少持續到1月10日。
  • 全境「硬封鎖」 德國急了
    當地時間13日,德國聯邦與各州政府13日商定,鑑於該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居高不下,將從16日起進一步收緊疫情防控措施,直至明年1月10日。這一「硬性封鎖令」的力度幾乎約等於「全境封鎖」了。根據這一措施,除銷售食品和必需日用品外的零售商店將關閉,學校、幼兒園將停止面授課程但將提供遠程教育,企業僱主應為員工提供假期或居家辦公方案。
  • 封鎖令延長 德國餐飲文化業艱難求生
    5日,德國政府宣布將延長封鎖令,進一步限制民眾的社交活動。餐飲業作為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在日漸延長的封城措施中艱難求生。總臺記者 餘鵬:自從11月的防疫措施實施以來,除了郵局、藥店、超市等生活必需的設施,其他的零售業都已經關閉,餐廳只接受外賣和自取服務,不再提供堂食。
  • 這個國家宣布全境「硬性封鎖」!成都一女廁成重點排查地點!12天6地...
    這個國家宣布全境「硬性封鎖」當地時間1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緊急召開的新一輪新冠峰會上宣布,德國將從12月16日就開始大規模收緊對公共生活的限制,施行「硬性封鎖令」至明年1月10日。雖然實施「輕度版封鎖令」已經6周左右,但德國疫情並未出現好轉跡象,甚至近期每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雙雙創下新高。為此,德國政府緊急在當地時間13日召開新一輪新冠峰會,重點討論是在聖誕假期之前還是之後實施更加嚴格的限制措施。
  • 德國「硬性封城」,終於在形勢面前認清現實,控制疫情要硬核
    由於新冠疫情持續惡化,德國總理默克爾13日緊急與各州州長召開會議並作出決議,從本月16日起至明年1月10日將目前的「部分封城」升級為「硬性封城」。在此期間,除食品超市外的大部分零售業商鋪都必須關閉,中小學幼兒園也將停課,聖誕節期間每個家庭聚會人數將受到嚴格限制。
  • 德國疾控機構:新增確診病例漲勢「令人擔憂」 除了硬性「封鎖」別...
    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當地時間1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德國的最新疫情發展形勢進行通報。該研究所所長威勒表示,德國數周來疫情不斷惡化的情況令人擔憂,必須全力避免新增感染人數繼續上升。 威勒警告說,德國疫情的變化非常快,甚至很有可能恢復到呈指數型增長的嚴峻態勢,因此「民眾嚴格遵守防疫規定極其重要」。
  • 德國全國性封鎖延長到月底 柏林街頭商店關閉
    本文轉自【IC photo】;雖然德國已經執行了數周嚴格的「硬性封鎖令」,但疫情始終未見明顯好轉。為此,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各聯邦州州長當地時間2021年1月5日再次舉行視頻會議,就當前疫情及接下來的防疫政策進行磋商。與會人士最終達成一致,決定收緊當前的「硬性封鎖令」並延長至1月底。
  • 深綠臺獨官員鼓譟臺當局「毀大陸核電廠」;嫦娥五號完成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全境「硬性封鎖」丨每日大新聞
    3 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全境「硬性封鎖」(資料來源: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緊急召開的新一輪新冠峰會上宣布,德國將從12月16日就開始大規模收緊對公共生活的限制,施行「硬性封鎖令」至明年1月10日。
  • 一眼新聞 | 默克爾宣布「硬性封鎖」;臺企印度蘋果工廠發生暴動;多...
    (中國新聞網)  國 際  德國宣布提前進行全境「硬性封鎖」  雖然實施「輕度版封鎖令」已經6周左右,但德國疫情並未出現好轉跡象,甚至近期每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雙雙創下新高。為此,德國政府緊急在當地時間13日召開新一輪新冠峰會,重點討論是在聖誕假期之前還是之後實施更加嚴格的限制措施。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與各聯邦州州長就疫情形勢進行磋商後宣布,全境將從12月16日就開始大規模收緊對公共生活的限制,施行「硬性封鎖令」至明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