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鞋子,重要性不比衣服、褲子差。對於「鞋奴」來說,更是重中之重。
一般來說,好的鞋子不僅要穿得舒服,外形還要好看。當然,品牌也要上檔次。
有這麼一款鞋,明明很多人說它的外形「醜」,但卻偏偏賣得很火,它就是斯凱奇。
前不久,斯凱奇蟬聯Drapers最佳女鞋品牌獎項,要知道這可是全球鞋履行業最具權威的獎項之一,這足以證明的該品牌的實力。
資料顯示,斯凱奇(SKECHERS)創辦於1992年。28年的發展,公司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且知名度最高的鞋類品牌之一。
去年,公司實現營收52.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60億元。要知道我國第一、全球前三的運動品牌安踏,去年營收也才339.3億元。僅從營收來看,它已經超過安踏。
那麼,這家誕生於美國加州曼哈頓海灘的品牌,是如何一路成長到現在的?
縱觀斯凱奇的發展流程,它的成功是離不開緊跟潮流的打法的。九十年代的美國,正逢搖滾音樂流行之際。
那時候的年輕人,有著獨特叛逆的審美。斯凱奇趁這個機會,推出了符合他們審美的產品,一炮而紅,迅速成為當地的潮牌。
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它始終堅持這種打法。不過,再厲害的設計師都不能保證設計的每一款鞋都能成為爆款,都能受到消費者青睞。
斯凱奇也深知這個道理,所以它採取了廣散網打法。即每年研發超3000款時尚潮流且舒適的鞋子,涵蓋男鞋、女鞋、童鞋等領域。
一兩款消費者不喜歡很正常,但數千款的鞋子,無論多麼挑剔的消費者,大概率都能找到心儀的款式。不同的款式在不同的消費者眼裡,自然有人說醜,有人喜歡。
這種以量取勝的方式,雖然成本要高一些,但對於斯凱奇來說,只要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這就是值得的。
在高速成長階段,每年數千款的款式能幫助公司收穫更多的粉絲。而在用戶數量和粘度上來之後,那就代表著「斯凱奇」這個品牌已經得到認可,屆時完全可以再適量削減款式。
另一方面,斯凱奇的成功還在於其全球化的打法。一般來說,一家企業在本國取得一定成績後才會考慮國際化戰略。但斯凱奇不一樣,它在成立第二年便通過分銷商的模式,進入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市場。
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迅速將觸手延伸至英國、德國、日本以及中國等市場。
在中國市場上,斯凱奇是在13年前正式展開經營活動的。不過由於當時我國體育用品行業競爭激烈,它一開始不僅沒發展起來,反倒虧了不少。
為此,公司重新制定了策略。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價格定位上,其將產品價格定在安踏、李寧等我國本土品牌之上,但又比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巨頭要便宜
果不其然,這樣的打法成功讓斯凱奇打開了中國市場,再加上請來當紅明星做代言人,其在華銷量節節攀升。據悉,去年它在華銷售額達到166億元,佔總營收將近一般。
從數據上看,中國無疑已經成為其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可以說,斯凱奇在我國市場的迅猛發展,給耐克、阿迪達斯、安踏等品牌帶來不小的壓力。
筆者認為,斯凱奇雖然受到不少國人的喜歡,但它跟耐克、阿迪達斯比起來,檔次上還稍差一籌。至於未來要不要推出更高端的款式,那就是公司要考慮的事情了。
我們作為消費者,覺得喜歡就買,不喜歡就不買,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