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足協出臺「最嚴」限薪令?足協主席: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正式宣布降薪,其中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國內球員單賽季年薪不得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U21球員年薪不得超過30萬人民幣。外籍球員年薪不得超過稅前300萬歐元。
-
中國足協出臺「最嚴」限薪令?足協主席: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正式宣布降薪,其中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國內球員單賽季年薪不得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U21球員年薪不得超過30萬人民幣。外籍球員年薪不得超過稅前300萬歐元。針對可能出現的違規行為,中國足協也作出了詳細且非常嚴厲的處罰規定。
-
中超兩大新政發布,足協出狠招放狠話,魯能泰山如何應對?
12月14日,中國足協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俱樂部專項治理工作會,會議結束後,足協官方公布兩項新政,關乎中國足球三級聯賽球隊名稱和投入。對於魯能泰山來說,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並不難改,泰山元素勢必要保留。投入限制和球員降薪同樣不是壞事,不只是減少球隊的薪資支出,更有利於球隊的健康發展。
-
降薪!降薪!降薪!好事多磨還是阻力重重?恐怕又是一紙空文!
4月20日,足協發放意見徵求函,建議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對教練、球員降薪至少30%以上。據悉,在意見徵求函正式發放以前,足協已經與國內主要俱樂部探討過類似話題,雙方基本上形成了默契。解讀足協向中乙俱樂部發出的表態信息,那就是「降薪」一事,足協只是建議。至於最終需不需降薪,由各俱樂部、球員、教練員在平等、坦誠的基礎上,友好協商確定。
-
解讀足協新政和目標:降薪之後是擴軍,3年計劃基礎不穩
足協帶頭推動降薪、限薪,目的就是要留住現有的投資人。3年之後中超擴軍?降低了進入足球圈的「門檻」,中國足協期待著更多人參與到中國足球的未來建設之中。16隊退出潮不能再有:降薪、限薪只為擠幹中國足球的泡沫2019年的歲末,中國足協頒布新政,引入中超、中甲和中乙的準入制度。結果在隨後的半年時間裡,有5支球隊退出,11支球隊因為財政問題失去註冊資格。
-
中超球員平均工資是韓國聯賽十倍 降薪方案未遇阻力
中超球員平均工資是韓國聯賽十倍 今天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本次會議最重要內容就是宣布從下賽季起進一步降薪,據了解,本輪降薪方案沒有遇到阻力。 按照會議日程,今天下午是中乙俱樂部會議,昨天是中甲俱樂部會議,討論的東西很多,其中包括明年聯賽的賽制,以及有可能醞釀推出的「轉會鎖」,但最重要的是商討降薪。會議時間不長,說明很多事情早已經形成了共識,只待正式對外宣布。 根據此前消息,未來中超聯賽本土球員的頂薪是稅前500萬元,中甲和中乙的本土球員頂薪分別是300萬元和150萬元。
-
新媒:中國足協主席怒斥球員「高薪」 稱減費降薪勢在必行
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15日報導稱,12月14日,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上海召開的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稱,中國足球聯賽的「減費降薪」勢在必行。陳戌源在會議上稱:「我們俱樂部的投入,是J聯賽俱樂部的3倍多,是K聯賽的10倍多,球員薪酬是J聯賽的5.8倍,是K聯賽的11.7倍,這些數字觸目驚心。金元足球吞噬健康的足球肌體,現在有些人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嗎?」他表示,減費降薪對於中國足球的健康發展十分必要。
-
足協新政出臺不到一天,加薪政策就被律師質疑,涉嫌公權幹預私權
12月15日消息,足協昨天出臺了一系列的限薪政策和工資帽,但是政策出臺不到一天時間,有專業律師就提出了質疑。據足球記者湯幸的消息,他就關於球員和任何沒有利益關係的第三方籤訂肖像權的事情,諮詢了北京策略律師事務所體育產業律師部負責人劉正航,他從法律的角度對足協頒布的這項政策進行了解讀,認為足協無權管制第三方機構,高薪球員還是有操作空間的。
-
中超國內球員年薪降至稅前500萬 2021賽季開始球員降薪近50%
中超國內球員年薪降至稅前500萬 2021賽季開始球員降薪近50%時間:2020-12-14 17:23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超國內球員年薪降至稅前500萬 2021賽季開始球員降薪近50% 中國足協今天(14日)在上海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會上不僅出臺了2021
-
中超新賽季出臺限薪令:國內球員稅前不超過500萬元
來源:央視原標題:中超新賽季出臺限薪令:國內球員稅前不超過500萬元中國足協今天(14日)在上海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會上不僅出臺了2021賽季的各項新政,其中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以及球員薪資的調控引人關注
-
淺談:足協降薪,「薪」問題難尋新答案
疫情期間各大體育賽事的停擺,影響著每一個人,中國足協也做起降薪的倡議。足協主席在接受央視《新聞1+1》欄目採訪時表示俱樂部要做好降薪,擠出海綿水分。這也是足協為應對疫情的影響,各種賽事活動的停止,為本來就不盈利的各個俱樂部減輕壓力。政策支持俱樂部的運營。
-
想睡覺就來了枕頭,足協已過問球員降薪事宜,球員好日子到頭了?
中國足協這段時間可謂是處於多事之秋,足協除了要為天海中超準入資格操碎心之外,還得為中乙遞補進中甲的事情勞心傷神。蘇州東吳原本已經被足協刷下去了,足協認為東吳之前曾經傳出過欠薪負面新聞,球隊踢中乙都還要欠薪,更何況踢中甲。
-
足協出臺減薪政策 決定權下放俱樂部
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疫情下的降薪話題,儘管會議並未出臺具體的細則,但原則與共識已經達成,減薪周期從20201年3月1日開始至新賽季聯賽開賽日。中國足協也在當晚通過官網發布了相關消息。 「經過充分討論,中超、中甲及中乙三級職業足球俱樂部代表表示,尊重國際足聯關於疫情影響下處理球員合同及轉會的相關指導意見,原則上一致同意俱樂部和球員在充分協商的情況下實行全隊統一標準的合理減薪,減薪周期從2020年3月1日至2020賽季聯賽開賽日,具體的減薪方案指導意見將由中國足協組織職業俱樂部、球員、教練員代表及法律專業人士在內的工作組制訂並公布。
-
足協25日或官宣腰斬式降薪 降薪令來自於上層而非足協
中超聯賽已經落下帷幕,有關下賽季的相關事宜在中國足協已經提上日程。據《足球報》報導稱,中國足協決定於25日在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會議上足協可能會正式官宣「腰斬式降薪」。,考慮到會議時間不長,甚至不排除直接宣布政策的可能。
-
球員收入一夜間回到中超元年 中國足協限薪新政這次會奏效嗎?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球員收入一夜間回到中超元年 中國足協限薪新政這次會奏效嗎?12月14日,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正如之前媒體幾次鋪墊的一樣,中國足協宣布了一系列限制俱樂部投入和球員薪水的相關政策。
-
中國足協只是背鍋俠?或許這才是中國足協出臺這些新政的真正原因
,中國足協的新政一公布,立即受到了很多球迷的諷刺。給人一種感覺就是只要是中國足協出臺的政策,不管裡面的內容是什麼,反正都是錯的。總之,中國足協這幾個字就是原罪。事實上,在中國足球的發展歷史中,中國足協確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扮演著很不光彩的角色,中國足球之所以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成長,中國足協「功不可沒」。然而,並不是中國足協所有的出臺的政策都是錯的,並不是所有的中國足協的官員都是中國足球不可饒恕的「罪人」。
-
中性名新政動了誰的奶酪?
北京中赫國安隊球迷為球隊加油助威 新華社發日前,中國足協推出了一系列新政,除了球員降薪外,更為重要的一條是,俱樂部與球隊名稱必須符合中性名稱的規定。在國安俱樂部屢次申請被中國足協駁回後,目前國安俱樂部正在做最後的努力,辦法很簡單,就是與中信集團協商,準備讓中信集團轉讓手中的俱樂部股份。一旦這一操作順利完成,北京國安的名號將與上海申花一樣,繼續成為中超聯賽的符號。
-
足協主席怒了: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嗎
而對於減費降薪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違規問題,陳戌源也表示會嚴格處罰,不會講任何情面。事實上,早在大約20年前,中國足協就曾經兩次出臺過「限薪令」,但隨之出現了大量的陰陽合同,限薪沒有起到期待的效果。但這一次,中國足協出臺了嚴厲的處罰監管措施,比如,球員與俱樂部之外的第三方籤訂合同,俱樂部與球員直系親屬籤訂經濟合同,球員收取合同外價值超過一萬元人民幣的現金或者物品等行為,都必須向足協申報。俱樂部薪酬超支罰分,如果發現有俱樂部和球員籤訂陰陽合同,俱樂部直接降級,涉事球員禁賽24個月。
-
足協主席痛批: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
金元足球吞噬健康的足球肌體,現在有些人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嗎?」足協主席陳戌源在接受採訪時沉痛地說道。中國足協公布限薪新政,其中規定中超一線隊國內球員年薪不超過稅前500萬元,平均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元,外援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歐元。
-
足協主席痛批: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
「我們俱樂部的投入,是日本J聯賽俱樂部的三倍多,是韓國K聯賽的10倍多,球員薪酬是J聯賽的5.8倍,是K聯賽的11.7倍。金元足球吞噬健康的足球肌體,現在有些人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嗎?」足協主席陳戌源在接受採訪時沉痛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