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管教不當,會改變孩子的命運

2020-12-23 給生活添一點料

為人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感受的和我們做父母的是一樣嗎?決定孩子意識和思維質量的高低,不是父母的學歷,收入,地位等外界因素,而是對孩子的理解和管教孩子細節的培養及方法。如何讓孩子感受愉快的成長,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一起來聊聊關於教育孩子的幾點誤區?

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有一名學生,期中考試只考了20分。老師覺得特別奇怪,平時這個學生成績都是挺的呀。於是,老師就進行了一次家訪。到了該學生家,一進門就看到這個孩子正在客廳裡被罰站。

老師走過去,輕輕地摸了摸她的頭,和藹的跟他說:「你非常聰明老師很欣賞你。」這個時候孩子的媽媽撇撇嘴說:「哼,他還聰明,你看他笨的像豬似的,每天就知道吃了玩。」兒子聽到這句話很生氣的看著媽媽。當時老師就立刻暗示媽媽不要再生氣了。

這個時候老師拿出了一張空白的卷子,拉著孩子到院子裡悄悄地對孩子說:「我知道你一點都不笨,你就是為了氣你媽媽,所以你故意考低分數的對不對?」孩子笑了,低著頭對老師說:「老師,你是怎麼知道的?」老師說:「以你的表現不可能只考20分。」然後老師蹲下來對孩子說:「好了,你現在把這份卷子重新做一遍,讓老師看看我的學生到底有多棒,好嗎?」孩子說:「好的」然後拿著卷子蹦蹦跳跳的跑回房間去了。

老師就回到了客廳,媽媽一邊哭一邊跟老師說:「這孩子都快把我的肺氣炸了,老師,你說這孩子還有救嗎?」老師沒有回答,而且怒氣衝衝的說:「你這麼大的人連一個孩子都管不好,你還能幹點什麼?你簡直是笨到家了。」當時媽媽傻眼了,老師看了看媽媽的反應,語氣緩和下來說:「怎麼樣?這樣的話你都不愛聽,你都不愛聽的話,為什麼每天要對孩子說呢?你說孩子怎麼可能好受呢?所以現在要拯救的不是孩子,而是你。每個人都有叛逆的時候,孩子也不例外,同樣的表達方式,大人都無法接受,更何況孩子呢?」

接下來老師先給媽媽上了一堂課。作為孩子的家長,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要注意我們自己的表達方式,打擊貶低這種牴觸的教育方式,只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而且還會使得其反。任何的時候高情商的溝通方式都要比野蠻式的管教更加有效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孩子的起跑線就是父母的觀念和態度。聽到老師的一番話,孩子的媽媽低下頭,無語了。

這個小故事雖然很平凡,但是說明了,家長在管教孩子問題上還存在著老一套的家教方法,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總是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思維去成長,從來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其實,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快樂,健康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為了不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最好不要對孩子說這些話。

一,你整天就知道玩手機遊戲的,就不知道用心學習。

二,你看別人家的孩子考試考了多少分?你考了多少分?你什麼都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三,下次再考這點分,就別上學了。

四,會做的事情你不做,不會做的事情你偏要做。

五,作業寫完了嗎?不寫作業就知道玩,是不是每天都要叫你幾次啊?

家長的這些威逼利誘的話,都會損傷孩子的意志和激情,對孩子動輒打罵,使用言語或肢體威脅作為懲罰手段,會對孩子身心造成傷害。教育孩子要掌握適當的方法與技巧,以免適得其反,更重要的是方法不當,會改變孩子的命運。

相關焦點

  • 高品親子課程 | 第三課 父母對兒女的管教
    二    父母大體可以分為權威型、高壓型和依從型:    1    權威型——父母會關心理解,並花時間陪伴兒女,並對孩子有控制,從而對孩子成為權威;父母教導孩子,同時也聽取孩子,給孩子一定自由;但至終決定權在父母;    2    高壓型——父母有絕對權力,不同兒女講道理;不向他們表達愛、理解和同情,甚至信奉「棒下出孝子」;其結果是孩子會順從安排,但是不知道為什麼
  • 孩子任性難管教,掌握這3個小技巧,管教孩子更加得心應手
    因此,在我們印象當中,時不時地會聽到樓前樓後、左鄰右舍的大人訓斥孩子的聲音:「看你下次還敢不敢,真是欠揍……」,然後夾雜著孩子可憐兮兮的求饒聲:「媽媽(或爸爸)我不敢了,我以後再也不敢了……」孩子任性不聽話,父母就出」狠招「大吼大叫來「收拾」孩子。這樣的情景往往成為很多孩子小時候揮之不去的「噩夢」。
  • 正面管教介紹
    一、什麼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PD)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養育孩子的方法,它以尊重與合作為基礎,倡導父母通過營造和善而堅定的溝通氛圍,培養孩子自信,自律,合作,有責任感,有自主感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是一個根植於阿德勒心理學,以科學研究為基礎的兒童指導模型的家庭教育體系;更是一套專業的父母培訓體系。
  • 高考,是窮人改變命運的魔法棒
    文/麥穗小魚題記:命運的手掌裡是有漏網之魚的,這個機會是為更努力的人而準備的。——劉媛媛謝謝高考,我被你這根魔法棒點中過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季,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都高中畢業17個年頭了。說高中是學習生涯中最難熬的階段毫不為過,尤其對於窮人家的孩子來說,高考幾乎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
  • 孩子一直不聽話怎麼辦?這裡有幾條管教幼兒的黃金定律
    作為父母,在這個階段以及接下來的幾年中,你面臨的最大挑戰毫無疑問就是管教孩子。孩子要用很長時間才能學會控制衝動,當他2歲(甚至一直到3歲),他依然會用肢體行為來解決問題,比如推人、擠人、發脾氣或爭吵來達到他的目的。大多數這樣的行為出於一時衝動,孩子自己並沒有打算這樣做,他只是無法控制自己。
  • 與其說奧運會改變她的命運,不如說是被貪戀名利的父母改變了
    與其說林妙可被奧運會改變了命運,不如說貪戀名利的父母改變了她的命運,讓她從原本應該無憂無慮長大的孩子,成為前二十年大起大落的年輕人。,就有可能把持不住,從而把孩子推向名利場的深淵,搞不好真的會讓孩子的成長變得異常艱辛。
  • 孩子不聽管教逼瘋父母,情緒失控怎麼辦?從心法到方法為你解憂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沙法麗.薩巴瑞博士在《失控,孩子不聽管教怎麼辦?》一書中稱之為「囚徒---監獄長」的養育模式。監獄長密切留意孩子的行為,父母除了獎懲簡直不會幹別的,扮演囚徒的孩子,做的事情非對即錯。久而久之,囚犯很快就變得依賴於監獄長的控制方式來調節自己的行為。
  • 從知名童星到殺人犯:王欣逸案警醒眾人,家庭教育不當會毀了前程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父母都希望孩子優秀,長大後會有出息。但父母作為孩子的教育第一責任人,如果不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缺乏應有的管教和引導,可能讓孩子誤入歧途,反而毀了孩子的前程。
  • 令父母頭疼的家庭教育,給予自由還是嚴厲管教?聰明父母都這樣做
    有許多父母在為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而困惑,特別是有些觀點提倡給孩子愛與自由,發揮孩子的天性。又有觀點認為要對孩子嚴加管教,根正才能長成參天大樹。然而採用哪種方法都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家庭教育問題,而且孩子性格各異,教育方法運用不當將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影響。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孩子問題的教育認為,有些父母對於孩子存有兩種極端的心理。第一種是讓孩子自由發展;第二種是對孩子管得很嚴,這兩種方式對於孩子都是片面單一的。
  • 孩子的一生有4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作為父母,為孩子抓住一次也好
    孩子的未來是充滿未知的,所以孩子才是父母的希望。在孩子的一生中,有無數大大小小的機會,大致有4次關鍵的機會,是能夠改變命運的。作為父母,要做到心中有數。★馬雲的經歷告訴我們:作為父母,要努力為孩子抓住改變命運的機會★馬雲在創業之前,對自己的未來也是充滿茫然和不知所措的,但他為了充實自己,決定去給外國人做導遊,一邊工作一邊練口語,他提出要去國外參觀遊玩的時候,父母沒有反對,這才使得他擴展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有了不同於同齡人的眼光和遠見。
  • 天津孩子叛逆管教培訓學校
    小學時的小張與父母無話不談,也會主動給父母看自己的日記。進入青春期的小張覺得自己跟原來不一樣了,當有了心事後,小張說:「首先當然是跟好朋友聊。和父母聊一些話題,比如明星、電視劇,家長不僅不了解,而且還會批評我不務正業。如果不方便說出口的,就自己寫完鎖進日記本裡。逐漸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漸漸將同學、朋友作為傾訴心事的首選對象。
  • 叛逆孩子管教中心哪家好_志強教育有價值的
    叛逆孩子管教中心哪家好, 孩子叛逆,成人一定會不滿,因此,會為自己的權力鬥爭,用聲音來壓倒他。急躁的父母,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也等孩子冷靜,才進行溝通。孩子叛逆,言語和行為會有如暴風雨,不懂得控制自己。但成人成熟,應該要懂得何時該保持冷靜。管教孩子,有時應該尋求別人的意見,如問周圍有同齡孩子的朋友,如何處理類似的問題,或聽講座,找輔導員協助,讓自己的思想更開闊。
  • 我們來談談三種管教孩子的方法
    當父親失去了對母親的控制,或者母親失去了對父親的控制也就說明父母雙方失去了對孩子的控制。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現在教育孩子的三種方法第一點就是嚴厲性,這種教育方式的特點就是大人說了算,小孩子沒有選擇,我要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第二點就是嬌縱型,這種教育方式的特點就是給孩子無窮的自由,說白了,就是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 家有叛逆期的孩子,家長「硬碰硬」只會兩敗俱傷,這樣管教更有效
    而父母本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終生永久的老師,缺乏父母管教的孩子會變壞,父母使用錯誤的方式去管教,孩子會變得更壞。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對於孩子人格的塑造有著直接的聯繫,「好媽媽」遠勝於「好老師」。什麼是叛逆期?具體表現在什麼方面?
  • 臺北1名初中生墜亡 家長控訴校方管教不當霸凌
    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去年臺北市某初中1名有妥瑞氏症的王姓男生在住處頂樓墜樓身亡,今年9月27日家長控訴稱,王某自殺與校方人員管教不當、言語霸凌有關,但臺北市教育局調查結果卻避重就輕,校方甚至對外宣稱事件是「親子衝突造成的」。
  • 北大高材生殺母:父母管教失衡,容易教出反叛心強的孩子
    做父母的應該按照孩子的思維長項來尋找學習和研究的領域,即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教育要懂得因材施教。愛因斯坦在《自述》 中曾說:「我看到數學分成許多專門領域,每一個領域都能費去我們的短暫一生。因此,我覺得自己的處境就像布裡丹的驢子一樣,它不能決定究竟該吃那一捆乾草。」
  • 想教育好一個男孩,「管教」與「自由」如何拿捏?父母只需做兩點
    一、父母管教太嚴,貧乏解放,孩子輕易起義。有的父母覺得,男孩太頑皮,必然要嚴酷管教,管好他的全部,不能夠給孩子太多的解放,這才是對男孩的好。在第六期的《爸爸去哪兒》中,楊爍對兒子楊雨辰的嚴酷管教,已經是惹起網友的熱議。在節目中,從下車首先,短短幾分鐘的行程裡,楊爍吼了孩子不下10次。
  • 正面管教的3個實用技巧,孩子犯錯後,這樣做比打罵有用
    當孩子犯了錯,很多父母都會覺得頭痛不已,在屢教不改後,通常都是用暴力解決問題。但經常打罵孩子,即便糾正了孩子的錯誤,也會使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越走越遠。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少年」,很多情況下,都是由於父母管教不當或根本不管不問造成的,沒有天生就惡劣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就像動漫《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混世魔王投胎所生的哪吒,所有人都認為他是行為惡劣的混世魔王,會給社會帶來危害,對他退避三舍。
  • 正面管教的神奇魅力|這節課給你帶來什麼?
    3.正面管教既不主張驕縱孩子也不懲罰孩子。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以互相尊重和合作為基礎,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培養孩子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4.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
  • 就算要當「虎媽」,管教孩子也有3不打,會把娃打「廢」的
    要知道棍棒教育會帶來很多傷害,嚴重影響孩子一生。管教的方式有很多,家長要學起來。林林最近很頭疼,6歲的兒子在學校老是惹事,老師頻頻叫她來談話,林林氣不過就打了兒子,看到孩子挨揍後一臉擔驚受怕的樣子,林林覺得自己下手有些重,心中暗暗發誓下次再也不打孩子。可是好景不長,沒多久兒子又闖禍了,一來二去林林特別生氣,忍不了再次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