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麥豐收喜開鐮 顆粒歸倉笑開顏
5月29日,沛縣張莊鎮大面積麥田收割。
睢寧縣王集鎮魯廟村5000畝小麥正式開鐮,村民趁天氣晴好搶收小麥,開啟夏收農忙模式。
秸稈打捆機在田間作業。
銅山區張集鎮農田內培育的稻苗。
麥到小滿日夜黃,芒種前後機收忙。這兩天,我市各地小麥陸續成熟,廣大農民及種糧大戶也搶抓農時,開鐮收割。
銅山
「一條龍」服務套餐助豐收
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銅山區大片金黃色的麥田裡正上演麥收大戲。今年,銅山小麥秸稈還田面積104.64萬畝,到處是一派豐收景象。
5月26日,柳泉鎮6萬畝小麥全面成熟,拉開豐收大幕。
該鎮及下轄村組籌備收脫、滅茬、耕耙、打捆機械500餘臺,組織鎮村黨員幹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鎮村防火隊員等為農戶送去「一條龍」夏收服務套餐,幫助群眾抓緊收割、晾曬、運輸、秸稈滅茬還田、秸稈打捆綜合利用等,確保夏糧顆粒歸倉,預測畝產可達960餘斤。
5月28日上午,在伊莊鎮白塔村的麥田裡,數臺大型收割機正在往來穿梭收割小麥,伊莊鎮麥收工作正式拉開序幕。
「全鎮共有5.3萬餘畝小麥,目前11個村已全部成熟進入收割期。為確保小麥顆粒歸倉,伊莊鎮結合山地小麥早熟實際,投入80餘臺套機械,組織120多名黨員志願者義務服務,確保全鎮夏收順利進行和『零火點』,預計6月13日夏收工作圓滿結束。」 伊莊鎮農技中心主任武榮光告訴記者。
賈汪
「搶」字當頭 「龍口」奪糧
5月31日,雖是周末,賈汪區江莊鎮田間地頭卻到處是一派繁忙景象,麥田裡機聲隆隆,大型聯合收割機正來回穿梭收割小麥。由於近期晴雨天氣交叉頻繁,當地農民正爭分奪秒搶收小麥,龍口奪糧,確保顆粒歸倉。
「春爭日,夏爭時」。據了解,今年賈汪區小麥種植面積22.9萬畝,生長整體較好。該區突出一個「早」字,抓住一個「搶」,提前調配3800餘臺聯合收割機、大中型拖拉機、旋耕及秸稈還田機、秸稈打捆機等收脫機械,在小麥蠟熟最佳收穫期,抓好適時早收、突擊搶收工作,做到成熟一塊、搶收一塊。自5月25日開鐮以來,江莊鎮、青山泉鎮、大泉街道、茱萸山街道等15.06萬畝高亢山區小麥已全部動鐮,截至5月31日已完成收割3萬餘畝。
該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科長劉超告訴記者,高亢山區小麥預計6月2日進入收割高峰期,平原地區6月5日進入收割高峰期,全區6月10日前將基本完成收脫任務,為穩定糧食生產提供有力保障。
邳州
實現百分之百的機收
在邳州市燕子埠鎮燕子埠村,層層金黃色的麥浪鋪滿了田野,隨著收割機、摟草機、打捆機等機械的駛入,麥收工作拉開了序幕。據了解,燕子埠村今年種植的2000多畝小麥,將實現百分之百的機收,這樣既提高小麥收穫的效率,也免去了農戶們在田間頂著烈日勞作的煎熬。
燕子埠村村民石啟兵手捧著剛剛收穫的小麥,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說今年風調雨順,即便在山地種植的小麥每畝也能收到600-700多斤。更讓他高興的是,在村裡的幫助下,他只需付每畝50元的收割費,就可以在20分鐘左右的時間內,把一畝小麥「顆粒歸倉」。「收完以後,我們可以直接拉到路邊的購糧點銷售,真的很方便。」石啟兵高興地說。
燕子埠鎮山地較多,小麥成熟早,是邳州最早開鐮收割小麥的鄉鎮之一。今年全鎮共種植小麥4.5萬多畝,自5月26日收割以來,到目前已經收割了3000多畝,預計再過7-10天就可以全部收割完畢。
新沂
預計6月10日完成收穫
5月26日,棋盤鎮鄭梁村山區小麥開鐮收割,收穫第一鐮小麥的是村民馬連廣,看著顆粒飽滿的小麥全部歸倉,喜不自勝。鄭梁村所在的棋盤鎮是屬於丘陵山區,海拔較高,地下水位較淺,歷來小麥成熟得早。
新沂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科負責人劉梅告訴記者,由於小麥播種期間,土壤墒情好,冬前苗齊苗旺,疫情期間,強化農業田間管理,小麥拔節孕穗肥適期施用佔比高、一噴三防及時到位,全市80萬畝小麥長勢好過預期,經新沂市農業部門預測,全市小麥畝成穗41.2萬穗,比去年增加0.4萬穗,穗粒數28.4粒,比去年持平略增,千粒重可望達到42克,預計平均畝產840斤左右,夏糧總產量將突破6.5億斤,比去年稍有所增,預計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為了加快搶收進度,新沂農業部門將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三夏」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投入各類農機1萬臺套參與夏收,合理調度好聯合收割機及外援農機有序流動,切實加快搶收進度,確保6月10日前完成小麥收穫任務。
睢寧
夏糧生產有望獲得大豐收
今年睢寧縣夏糧種植面積109.26萬畝,比去年增加0.21萬畝,預計單產431.8公斤,比去年增加5.2公斤,總產4.7億公斤,夏糧生產有望獲得大豐收。全力抓好田間中後管理期。抓住當前夏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加強夏糧生產田間管理,落實抗災應變措施,做到夏糧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鬆,最大限度挖掘夏糧生產潛力。全力抓好夏收夏種窗口期。抓住搶收搶種最佳時期,及早做好夏收農機具檢修、調配等各項準備工作,做到成熟一塊、搶收一塊,確保6月10前完成收脫任務,力爭6月22日前夏種基本結束。全力抓好高產創建關鍵期。確保完成新增高標準農田11.4萬畝目標任務。大力推廣水稻機插秧、集中育供秧和水稻精簡化栽培技術。堅決壓縮直播稻。抓好秋熟高產創建萬畝示範片的落實,提高示範片科技含量和創建檔次。
豐縣
備好農機確保豐產豐收
今年豐縣小麥麵積64.65萬畝,從種植到管理再到收割,生產全程機械化程度超過了90%。農業機械化不僅提升了農作物耕種管收的效率,而且增加了產量。豐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魏群告訴記者,豐縣正組織農機技術人員對2333臺聯合收割機、3511臺大中型拖拉機、玉米播種機做好維修保養,並充分利用「農機化工作微信群」和「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群」等平臺及時發布作業信息,確保夏糧豐產豐收、顆粒歸倉。
據了解,夏種開始後,豐縣將大力推廣「高產、優質、多抗」糧經作物品種,加快糧食優質專用品種更新步伐,確保主要農作物優質專用化率達到80%,優良品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重點推介南粳5718、京粳1號等優質水稻品種,深入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提高良種應用覆蓋率。加大種子市場監督檢查力度,提高商品種子供種比例。
沛縣
「芒種」前後麥收全面展開
夏收夏種即將全面開始,沛縣上下立足抗災,提前謀劃,全力以赴抓好收種工作,確保夏糧豐產豐收。今年沛縣小麥在田面積64萬畝,從近期測產情況來看,預計畝產可達460公斤,較去年持平略增。面對這一豐收在望的形勢,沛縣突出一個「搶」字全面發動,圍繞一個「快」字抓好落實,全縣麥收將在6月5日前後全面展開。
據沛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徐偉介紹,距離小麥收割還有幾天的時間,正是開展後期管理、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該縣要求以增加小麥粒重為中心,切實加強後期管理,有效應對雨澇、倒伏、高溫逼熟等可能出現的突發災害,做到麥子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鬆。要科學合理地調度農業機械,外出跨區作業機械要全部召回,並適量引進外地機械,確保沛縣「三夏」期間投入各類大中型農業機械1.5萬臺以上。堅持人工與機械相結合,對適合機收作業的,要統籌協調收種機械,歇人不歇機,對不具備機收條件的地塊,要組織人力進行搶收,做到成熟一塊、搶收一塊,確保6月14日前全面完成收脫任務。(蔣新會 顏子舒 蔡思祥 駱耀明 劉作霖 胡明慧 於瓏 沈楊 通訊員 惠琳 王春生 於修善 陳寶林 顧士力)
(責編:蕭瀟、張鑫)